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探索

时间:2022-10-17 11:56:08

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探索

【摘要】培养学生具备较高的语文素养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阐述了培养的意义与方法。

【关键词】语文素养意义培养策略

具备深厚的语文素养是高素质人才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但现在我们教学的现状却离此要求相差甚远。很多学生虽学了十二年语文,但由于应试教育束缚,实际的语文素养很难以令人认同。因此,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应该成为新课改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仅对谈几点粗浅认识。

一、 学生语文素养偏低的主要原因

根本原因是应试教育桎梏,应试使我们的语文教学处于被动状态。高中一年级、二年级完成着一篇篇课文的程式化的分析、讲解,心里总在盘算,赶快把6本书教完,然后进入高三,投入总复习;而所谓总复习,又是为了应付高考。学生一头扎进某些资料的题海之中,做完了一册又一册;而临近高考的几个月,全国各地的试卷纷至沓来,于是教师忙着组织测试、阅卷、讲评,一份又一份。最后,惶惑地看着学生走进高考试场,心里茫然地占卜着自己为教的命运。因为语文教师的头顶上空,笼罩着浓浓的应试教育的乌云。所以艰难地瞄着高考的靶心,但往往瞄而不准,因为如今的高考试卷,已经体现了素质教育应当具有的广度和深度。

这样教与学的结果是,学生的语文修养、水平和语文能力低下,高考语文成绩很不理想。面对着语文教育的这种状况,我们语文教师应该问自己:作为汉民族母语的语文,我们的学生热爱她吗?能对她敏感、能体味她的神韵吗?我们究竟教给了学生哪些语言知识,揭示了哪些汉语的语言规律?我们又是如何引导学生去读懂、去体味、去欣赏古代诗文和现代科技、社科文章的呢?又是如何指导学生比较得心应手地纯熟地运用汉语的语言文字叙写自己的生活见闻,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解说自己懂得的知识技艺,论证自己形成的看法观点?这些问题值得语文老师静静坐下来深入地进行深刻的反思。

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策略

1.让伟大祖国的语言在高中学生心中熠熠发光。 我们伟大祖国的语言,历史悠久,词汇丰富,声调优美,写景状物,叙事记人,抒情议理,具有准确、缜密、简明、具体、形象、生动的优点,完全能够适应飞跃发展的社会生活的需要。学生对语文(我们的母语)学习不感兴趣,这是我们教语文者的悲哀。笔者认为:学生进入高中后,应该在初中学习了语法的基础上,大讲修辞。语法,解决语言的“通”;逻辑,解决语言的“对”;修辞,解决语言的“好”。我们为什么不无比自豪、津津乐道地把我们祖国的这种好的语言、语言的好,充分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懂得我们民族的语言美呢?

这要求每语文老师把每一篇课文都讲得生动活泼、深入浅出,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事实证明:对语文真正感兴趣,语言素养高的学生,高考时都能取得好成绩。

2.让课堂教学真正收到实效。这是我们课堂教学的总原则。按照这一原则,我们认为课堂上师生应有相互契合的四个动作:(1) 教者带领学生读懂课文;(2)教者指导学生欣赏课文;(3)学生吟咏、朗读课文(有些句段要背诵);(4)学生做书面练习。

3“多读多写”,注重实践运用。多读多写是提高阅读水平和写作能力的法宝。今天的高中,已不是解放前的私塾,亦不是大学的中文系。高中不但有数、理、化、外,而且有政、史、地、生。所以今天的“多读多写”,应是小河流水,是日积月累,贵在有恒。

4.注重文章的整体性阅读。突出阅读的“浏览―细读―鸟瞰”三个基本步骤。以此达到对文章进行宏观把握和微观审视的目的。

多读,要讲究熟读、背诵,一个高中生头脑里要有几百首诗词,上百篇文章,就是不要求背诵的课文,也要记住几个自认为好的句子。记背如高山积雪,春天来到,自会白雪消融,春水溶溶。高中学生正值读诗写诗的年龄,我们鼓励学生写诗,抒发美好的诗情,锤炼诗的语言。出刊《校园青春诗选》,满足学生的发表欲。

三、切实加强写作训练

1. 语言训练。(1) 炼字。主要是动词的准确运用;(2) 炼词。主要是同义词的辨析和运用;(3) 仿造句子。充分运用我国传统语言的特色,尤其是属对,排比。

2. 写段落,写完全段。一个完全段的结构应分三部分,这就是起始部分,展开部分与终结部分举一个小段作例子:“痴,不是病状是人生最高境界。哪个热恋的情人不痴?哪个虔诚的教徒不痴?达?芬奇画蛋,牛顿煮表,爱因斯坦迷路,陈景润撞电线杆道歉,都是忘却了自身而与神同一。是痴把人性捧向耀眼的星空。”多好的完全段啊!通过段落训练,就能把学生的思维纳入完全段的结构轨道。我们认为这是写作的基本功。能说、写好一段话,是有大用场的,因为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在单项能力的写作训练中,段的使用频率最高,而且段是具体细微的文,段的写作为整篇文章的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整篇作文。(1) 重视文学评论的读、写。我们要求学生多读文学评论,而且最好是先读原作品,掩卷思索片刻,然后再读评论,这样逐渐缩短自己与作者的距离。文学评论往往是文质兼美的议论文,它体现了作者的探索、分析、概括的能力,体现了作者的鉴赏水平,而且有理有据,语言富有文采,读多了对学生的鉴赏能力、写作水平的提高大有裨益。我们把高三课本上的文学评论单元提到高二讲授,为学生写作文学评论作好理论和实例上的准备。初写作时,我们就用统一的题目“我读了一篇好文章”,硬是逼着学生说出“好”来,好在哪里,为么好。后来逐渐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鉴赏、感悟,自拟出富有文采的工整的文题,写出叙、析、评有机结合的文学评论;(2) 高三教学是非常紧张的,我们常带领学生在写作上打短平快。即发现报刊上有适合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好的时文,就掐下文章的开头,作为材料,让学生写供料作文。这种写作练习,因为老师手中有范文,该提什么观点恰当,如何展开论证,指导心中有数,批改迅速这样的作文,既训练了写作,又阅读了时文,学生的文学能力与素养会有效地提升。

上一篇:初中语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如何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绘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