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时间:2022-10-11 11:37:08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摘要】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它具备听、说、读、写训练的综合性,既是识字的重要途径,又是写作的必备前提。同时,阅读是学生们获得各种科学知识,了解社会各方面信息,取得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的极重要的手段之一,更是学好语文的关键。因此,阅读本身就应当作一种能力来培养,平时要让学生通过正确的阅读途径、采用科学有效的阅读方法,来实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终极目标。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阅读能力

引言

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在长期的教学中,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始终处于不放心、不放手的强化训练,无论是识字、写作、还是阅读都是施行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普遍存在着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现象。这种教学方法,大大束缚了学生的思想个性,阻碍了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不能从实质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的词汇、说话、朗读、概括、思维能力都得不到真正的提高。那么,怎样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笔者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得出几点想法:

一.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新课程怎样教》中讲到:“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动机的内在起点,是培养探索精神的直接动力。”只有把学生们放在教育教学的“主体”地位,充分让他们展示其自身的才能,才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变以前的被动学为主动学,呆板学为灵活学,苦学为乐学[1]。

1.1 要从情感上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教师自身素质较高的情况下,教师的人格魅力和文学修养是一笔很大的财富。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教师对学生的作用更能从深层的内心产生震撼,使学生又一种强烈的改善自我、完善自我的内驱力。最能体现这点的就是教师的有感情范读。只有教师自己进入了角色、动了感情,才可能使学生领会“文美”,才可能把学生引入意境,激发阅读兴趣。一些文质兼优的课文片断,通过老师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范读,可以把文字上无法表达的内在情感通过语调的轻重缓急充分表达出来,或把学生吸引到优美的语境中,或使学生对语言有所顿悟,或给学生以整体的感知,或给学生树立朗读的榜样,或让学生对自己的错误有所反省,或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智慧的启迪、情感的熏陶……

如教学《花潮》一课时,在品读“有风,花在动,无风,花也潮水一般地动”一句时,我一遍又一遍深情地朗读(学生闭眼倾听),学生终于领悟到了“无风,花也潮水一般地动”的精妙。

1.2 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让学生始终保持阅读兴趣

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内在动力和关键所在。合理的提出阅读要求,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过深会挫伤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过浅容易导致孩子浮躁,因此,我在教学中遵循“循序渐进”的教育方针,一年级时上阅读课文只要求孩子借助拼音读懂一句话,能用自己的话大体说出一句话的意思,我便予以表扬、鼓励。二年级时,我便要求学生不仅能读懂、读通一句话,而且要准确地理断句,有一定的感情,且能用自己的话较准确地理解一句话的含义。三年级时我便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把各句联系起来读懂一段话,甚至一篇文章。能够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能从句与句之中体会作者的感情。正是这样一步一个台阶,不同时期提出不同的要求,久而久之,学生都能做到逐句逐段读懂,以致理解全篇内容。

二.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新课标提出“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可见培养阅读习惯是阅读教学的重中之重。良好的阅读习惯对提高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实现语文教学目的有着重要而积极的作用。一个人在学生时代能否养成读书兴趣和读书习惯是人生的一件大事,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旦养成便会成为个人的宝贵财富,受益终身。首先,要养成认真的阅读态度。必须口到、眼到、心到,不要三心二意,这样才有利于准确地从阅读中获取信息。第二,要养成动手的阅读习惯。教师应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习惯地对重点词句、不解之处,做上记号,再勤于动手去查阅工具书及向老师提问。在阅读中“君子动口不动手”是难以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的。第三,养成边读边想的习惯。读书动口不动脑,则纯属“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便无法理解课文更谈不上创新,也将失去了阅读的意义。因此,在阅读中应着力培养学生的读思结合,不断地去发现问题,在积极的思考中,尽可能地去解决问题。这才是课改中我们想要达到的目的。

三. 教给学生正确阅读的方法

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光有浓厚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是远远不够的,如:有的学生凭着兴趣,凡有生动情节的内容就走马观花地读读;有的则读了好文章,也不懂得积累知识,吸取技巧,用到写作上。显然这样的读书方法是收效甚微的。因此,在新课标教学中,我们提倡“授人以渔”,要进一步引导他们不仅要爱读,而且要会读,要读得更好更有收效。

3.1 教会他们掌握预习的方法和步骤

(1)读熟课 文,要求达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边读边想,读后能比较准确地回答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3)要借助字典认字,理解词语。

如在教学《孔子拜师》一课时,让学生按上述预习方法,学习课文,当学生熟读课文,说出 课文主要内容,并借助字典认字,理解词语,把不理解的句子划上记号以后,再让学生回顾刚才的学习过程, 让学生自己归纳出预习的方法和步骤。这样,在课堂上指导三、四篇课文后,学生就基本掌握了预习的方法和步骤 。

3.2 掌握精读法

所谓精读法,就是对书报上的重点文章,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读的阅读方法。它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有的文章语言隽永,引经据典,情节生动。教师可以利用这些作品为依据,指导学生精读,有重点有计划地训练学生,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调动多种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边批注,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

四. 提倡课外阅读,扩大知识面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教师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课内阅读固然重要,但毕竟内容有限,时间也有限,所得有限。事实证明,优秀学生的语文能力大都得益于课外,许多专家学者,他们杰出的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也主要是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获得的。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是既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又要引导学生课外学习语文。因此,要求小学第一学段背诵优秀诗文50篇,课外阅读量不少于5万字;第二学段背诵优秀诗文50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背诵优秀诗文60篇,并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课外阅读是学生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课程改革的要求,是语文教师的份内之责。教师可通过设读书角,教师带头捐书、买书,学生踊跃献书,并发挥学校图书馆的作用等形式来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教师要认真阅读少儿书刊,并结合学生的实际,划出重点文章,有针对性地推荐给学生或组织学习。当然也可以发动同学提供信息,推荐好书报或好文章[2]。要针对不同年龄儿童的特点,向他们推荐图书。同一个主题的读书活动,不同年级的学生,推荐的书目应该有所不同。即便是同一个年级,由于学生阅读水平的差异,推荐的书目也应该因人而异。

五. 结束语

总之,阅读教学,就是要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良好阅读习惯。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 张兴文. 语文课程标准[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2012

[2] 赵景瑞.小学语文阅读教学[M].北京教育出版, 2009

上一篇:刍议高中语文课堂学生创造性思维 下一篇:小学语文课堂互动教学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