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市场营销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途径

时间:2022-10-17 08:15:20

中等职业学校市场营销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途径

随着中国与世界的接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大。而我国职业教育起步晚,发展时间短,师资队伍与社会经济发展对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要求还不能充分适应。中等职业学校师资队伍的素质参差不齐,缺乏足够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严重制约着职校特色的发展。在新形势下,只有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多途径改善师资队伍结构,才能建设一支专兼结合、数量足够、素质优良、结构合理、适应中职学校发展的师资队伍。

一、中等职业学校市场营销专业“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和认定

“双师型”教师指同时持有中级职称(或中级职称以上)教师资格证书以及国家颁发的“技师”(或技师以上)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既具有较丰富的本专业知识、相关专业知识、较强专业理论教学能力,又具有一定实际工作经验和较强教学能力;既能进行教育教学研究,又能将理论付诸实践,具有较强综合职业能力的专业素养较高的专业教师。简单来讲,“双师型”教师是能胜任教学科研和生产实践双重职责的复合型教师。对中等职业学校市场营销专业“双师型”教师的认定是指既有一定的理论功底,还具有一定的生产管理实际经验,具备很强的实践能力和解决生产管理实际问题能力的老师。既不能单纯地将持有“双证”却不具备一定实际工作经验及实践教学能力的专业教师认定为“双师型”教师,也不能将从企业招聘进来,只有一两年教学工作经验的专业教师认定为“双师型”教师。

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

1.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提升“双师型”教师的专业水平

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可以最大限度地为职教教师提供专业实践机会和条件。通过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安排专业教师到到企业营销部门挂职锻炼,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创造条件让营销教师到第一线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熟练掌握营销的实务操作,并将理论知识与生产经营实践结合起来,将新知识、新理念融入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同时,还要重视教师的研究性学习,让专业教师不仅开展科研项目研究,还在实际中运用推广研究成果,教学研相互结合,将科研成果应用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实践,体现于教材和讲义的编写之中,从而促进专业教学的发展和教材建设的改革。

2.引进企业高素质人才到学校任教,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结合市场营销专业教学需要和学校的实际,一方面从企业或社会上引进热爱职教事业,具有职教师资基本素养,专业功底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优秀技能人才,以改善现有的职教专业师资队伍结构。另一方面,还要聘请部分有实战经验的企业营销策划和高级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参与实践教学指导,让他们既到学校指导营销教学工作,进行教师培训;又担任营销课程教学,弥补在校营销教师实践知识的不足。这些教师可以给学校带来生产经营管理的新信息及社会对从业人员素质的新要求,并和学校其他教师共同进行教学活动,起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作用,促进了学校教师向“双师”型教师转化。

3.建立切实有效的考核和激励机制,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一方面,学校要建立“双师型”教师激励机制,投入更多资金,对符合标准的“双师型”教师给予奖励;另一方面,把“双师型”师资建设纳入教职工岗位职责考核范围,制定科研工作量核定和计分办法,逐步完善合理、科学的考核量化指标,在工作量统计、年度考核、职称晋升时作为重要依据,保证“双师型”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以此鼓励更多的教师向“双师型”教师发展。

4.创新培养培训模式,提高“双师型”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

“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必须适应科技和生产发展的要求,应建立和完善定期培训制度。一是针对营销知识的更新,选派教学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参加高校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培训,提高营销专业理论与实践水平;二是选派少数教师到大学脱产进修或者报读对口专业的研究生。另外,开展中外合作也是培养培训“双师型”教师的重要模式,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强“职业学校对外交流与合作”,通过中外合作培训,扩大职业院校教师的视野,对国外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有了感性的理解和认识,促进了教学理念和专业技能的提高。

总之,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要鼓励教师在企业和学校间有序流动,建设专职和兼职相结合的教师队伍,建立与职业教育相适应的教师聘任、评估、奖惩办法和编制管理办法。

(作者单位:江苏省赣榆中等专业学校)

上一篇:浅谈教师的人格魅力在教育中的作用 下一篇:直流电机机械特性的估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