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进行指导与帮助

时间:2022-08-09 04:46:55

试论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进行指导与帮助

目前,高校扩招,毕业生越来越多,毕业生就业率连年持续下降。根据国家教育部就业指导中心最近九年对全国大学生就业率统计数据,2001年6月本科生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就超过80%,2002年底全国高校毕业就业率达到80%,2003年就业率降为75%,2004年就业率73%,2005年就业率72.6%,2006年就业率72%,2007年就业率71%,2008年就业率70%,2009年就业率70.6%。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渐严峻。“就业难”已经成为普遍性问题,其中高校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更是难上加难,迫切需要更加专业化、专门化、专家化的职业指导。

一、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界定及其特点分析

所谓就业困难群体,一般指那些有就业愿望和劳动能力,在就业过程中处于弱势地位的人群,他们依靠自身的力量或能力无法实现就业或充分就业,一般是指残疾人、大龄下岗职工、城市郊区占地农转非群体以及劳改劳教释放人员等,需要国家和社会给予就业支持和帮助的社会群体。这些群体由于自身素质条件方面的原因,导致他们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需要给予更多的指导和帮助。

1.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概念界定

参照就业困难群体的界定,结合大学生群体的特点,可以将“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概括为:由于家庭经济条件、个人生活经历、社会关系、所学专业、身体等客观条件影响,或者主观因素如意志力差、职业道德和行为习惯较差,不守信用、行为散漫、不守纪律、不负责任等行为制约,在就业过程中处于不利地位而不易被社会用人单位接纳认可,在就业过程中相对于其他大学生难度较大的

群体。

2.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特点分析

(1)从主观层面上看,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困难”主要体现在就业地域和就业行业的选择上的就业观念落后;攀比、自卑、依赖等不健康就业心理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择业观和就业过程中的表现。

高等教育既可以是学术性的专业教育 也可以是职业性的专业教育。我国高校长期以来形成了过分偏重学术性专业教育的特点,因此这种教育下的高校毕业生更容易出现知识与能力发展的不平衡,就业需要的是相关的职业素质和能力,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职业能力。然而,据教育部就业指导中心统计,应届大学生到岗工作对所学专业实际知识应用率不足40%,而且多数学生表现出所学过的知识根本无法转化成自己在岗的实际能力。

(2)从客观层面上看,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困难”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学业成绩、社会实践、创新思维等个人自身能力限制;二是随着就业市场化大背景而变化无常的“冷、热”专业限制; 三是性别遭遇和身体缺陷所带来的限制;四是家庭经济困难引发的经济成本和个人发展压力限制。

(3)综合分析来看,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成员一般具有以下特征:择业期望值过高,目标岗位不明确;就业综合能力低,缺乏市场竞争力;自身存在身心疾患, 市场接受有困难。

二、基于职业指导师视角的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成因分析

一份出自华软软件学院面对2006届―2010届毕业生的问卷调查和访谈分析结果(调查数据来源于学院就业指导服务中心档案1~4)显示出高校职业指导师指导缺位的窘境。问卷和访谈结果反映了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在就业过程中表现出职业信息收集,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社会实践职业能力等方面欠缺,使得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

1.就业困难群体普遍缺乏就业择业主体意识

就业困难群体毕业生求职材料准备不充分,求职材料缺乏针对性,投递简历的时间、参加招聘会的时机、后期的电话跟进和追踪等做得远远不够。46%的学生对于就业择业缺乏最基本的主动意识。

2.就业困难群体缺乏职业生涯设计

调查显示,学生到了大学之后,职业意识的发展却远远没有高考前夕的学习意识强烈,尤其是就业困难毕业生,调查中约有30.5%的学生对将来的就业岗位是比较模糊的,访谈中很多学生对自己的职业兴趣不清楚,尤其是岗位胜任能力不清晰。

3.就业困难群体大多数缺乏社会实践、沟通协调能力

就业困难毕业生中有43.7%认为影响其就业的最主要因素是社会实践能力不足,排在第一位,最欠缺的素质是沟通协调能力。同等条件下,用人单位优先选择有工作经验或参加过社会实践的学生。就业困难毕业生能够经常与人交流的仅占到总数的8.7%,而且他们在面试中不能很好地沟通,在求职中不能很好地推销自己。

4.职业指导工作队伍缺乏有针对性的专门培训指导

高校目前对职业指导的对象定位基本上定义在大学生这一单方群体上,而往往忽略了职业指导队伍的专门性培训指导。由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组织编写的《创新职业指导――新理念(基础知识)》第二篇第四章对职业指导的概念明确指出:“强调指导对象是劳动力市场中求职者和用人单位两个主体,而不仅仅是求职者一个方面”。在高校,职业指导工作队伍普遍缺乏专门性的培训指导是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存在的成因之一。

三、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专门性指导与帮助实践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高校要切实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努力加大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帮扶力度,完善高校就业服务指导工作体系。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各项帮扶措施必须要有针对性地进行。

1.建立动态的“就业困难群体”专户档案,由职业指导专业队伍跟踪辅导

华软软件学院在“2006届―2010届毕业生的问卷调查和访谈分析报告”中提出建立就业困难群体动态专户档案库作为学院职业指导工作的重要经验成果之一在全院推广。根据就业困难群体特征, 对有该特征的学生进行专门跟踪辅导。根据学生的表现情况以季度为单位及时调整档案资料, 做好后期跟踪指导。

华软学院自2008年开始进行档案建立跟踪制度,数据统计表明2009年、2010年相比2006年、2007年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状况有了明显好转,对《华软软件学院就业困难群体专户档案跟踪记录表》(见表1)表中部分学生调查访谈研究得知,建立专户档案前后,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择业主体意识、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意识和实践创新能力均有明显改观,求职前准备和求职行为态势分别上升8个和10个百分点,求职期望和求职心态平和程度相应降低2.6和3.1个百分点。

2.加强职业指导专业队伍建设,分门别类开展个性化的职业指导与帮助

根据《创新职业指导――新实践》,职业指导教师在面对各类不同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时应该区别对待。华软学院在加强职业指导专业队伍建设方面不遗余力,对应学生职业专业化指导。

(1)提升职业指导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针对指导老师专业程度不高的现状,华软学院重点从两个方面加以改进: 一是组织职业指导教师参加职业指导和心理辅导业务知识的培训, 组织全员参加“TTT”职业指导师初级培训,具备初级职业指导师水平的师生比达到1:250的高比例,推荐参加职业指导师、高级职业指导师、职业规划师等技术资格申报,提升教师指导水平;二是配备教学专业教师, 形成了学习导师重在专业指导,辅导员重在就业观念培育,配合职业指导老师共同参与职业指导的良好局面,弥补学生所学专业与职业指导教师存在专业不统一的现状。

(2)分门别类开展个性化的职业指导与帮助,有针对性提升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就业能力(见表2)。

①对性格内向生,更多地是给予精神上的鼓励,消除自卑心理,大胆适应职场竞争环境,积极主动地展示自己的才华和技能。就业指导工作室长期对广大师生开放,轻松自由地录制鼓励性和趣味性的“就业指导视频类工作坊”,如“快乐职业人”“轻松职业路”等节目录制,既传授经验,又锻炼学生表达能力和表现欲望。

②对就业期望值过高的学生,则把重点放在耐心地帮助他分析当前的就业形势,客观地评价自己。重点推出的特色项目是通过“校友回味坊”,由同年龄段同经历同理想的过来人谈过去和当前的形势,切身经验之谈让45%(2008年之前该比例不足15%)的学生能较理性地面对现实,在薪酬待遇求职地域方面趋于合理。

③对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及时提供就业需求信息,搭建用人单位与毕业生双向选择的平台,同时引导学生学会整合资源,建立自己的立体综合信息网。针对历年毕业生就业择业情况,分类整理企业信息库,做到有的放矢。2008年以来,家庭经济困难生80%已经走出经济贫困引发心理贫困的困境,相比2008年以前的“家庭经济困难群体”的20.5%的初次就业率,2009年、2010年这一数据已分别攀升至45.5%和60.5%,成效显著。

④对于缺乏相应的实践能力和实习经验的学生,鼓励学生敢于走出去,走出课堂,走出图书馆,走出校园。华软软件学院在校内鼓励学生建立诸如“CG工作室”“JAVA精英班”等校内创业实体,让这些学生提前接触承担社会项目,联络企业接单等实践。从工作室、精英班有近百名学生步入了IBM、德邦物流等龙头企业。

根据近年来对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的调查,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就业能力最看重的5个指标分别是:专业知识与技艺、敬业精神、学习意愿和可塑性、沟通协调能力以及基本的解决问题能力。其中“敬业精神”“沟通协调能力”“基本的解决问题能力”,被用人单位视为目前我国大学生最为欠缺的素质。而上述针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指导与帮助很好地从“敬业精神”“沟通协调能力”“基本的解决问题能力”这三个最重要指标着手,切实取得了一定成效,值得在其他高校推广运用。

(作者单位: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 )

上一篇:职业学校学生职业道德培养探索 下一篇:企业网络防火墙设计及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