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银行形成竞争新格局

时间:2022-10-17 07:25:52

中外银行形成竞争新格局

按照中国加入WTO的相关承诺,2006年12月11日起中国内地金融市场全部对外资开放。目前,在我国183家外资银行中,已有10多家外资银行有意从分行注册为法人银行,届时,世界一流的外资银行将与中资银行形成激烈的竞争新格局。

瞄准高端客户

在刚刚颁布的《外资银行管理条例》中,有一个条款非常引人注目,即允许外资银行中国分行吸收单笔个人1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定期存款。这意味着,百万富翁们将首先成为中外资银行争夺的对象。

在国际银行业中,存在着一个“二八规律”,即20%的客户能够创造80%的利润。而在当前中国,却是5%~10%的客户带来了85%~90%甚至更高的利润。中国内地拥有100万美元现金以上资产的富豪已超过40万人,未来还会以年均15%的速度递增,因此在高端理财领域,外资银行必然与中资银行展开激烈的竞争。

抢占中间业务领域

现在,中资银行与外资银行在产品、服务、人才和信息技术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尤其是在中间业务领域的差距非常明显。然而由于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布局还未完全展开,占目前国内银行总收入70%左右的存贷差收入仍将由中资银行获取,所以就短期来看,外资银行对中资银行最大的挑战还是在中间业务领域。

争夺人民币理财市场

众所周知,中国银行业的住房抵押贷款和个人理财市场的利润空间相当大。据统计,中国最基本的住房抵押贷款比重占全行业平均水平的16.7%,而全世界的平均水平至少是38%~45%左右。同时住房抵押贷款的金融衍生产品还未出现,中国的信用卡市场、理财市场都有着巨大的增长空间。因此在人民币业务放开之后,人民币理财市场必然成为外资银行极力争取的重点业务。

角逐人民币零售业务

以前,中资银行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利差。与外资银行相比,中资银行在零售业务方面的差距非常大。而在银行业对外开放之后,外资银行将更加注重加强在人民币零售业务领域的角逐。

从长期来看,尽管外资银行在机构网点上不可能与中资银行相比,但外资银行可以针对高收入人士,通过个人理财服务、信用卡业务、网上银行业务、电话银行业务、家居银行业务等,扩大其对私业务的辐射面,以高新技术手段不断取代传统的银行柜台业务,吸引外币和人民币储蓄存款,重点开展消费信贷业务。

上一篇:世界粮源争夺战升级 下一篇:美国房贷风险警示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