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业教育中运用归因理论促进后进生的转化

时间:2022-10-17 06:41:23

在职业教育中运用归因理论促进后进生的转化

[摘要] 归因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我们可以在中等职业教育中运用归因理论,指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或考试中的挫折进行正确归因,就能很好地调整学生的学习的态度与行为,使学生更好地适应专业的学习。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归因理论 后进生 转化

归因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所谓归因,就是指人们对于自己或他人行为的原因的知觉和判断。归因理论认为寻求理解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的需要,因而,人们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去探寻行为的原因,并根据行为的原因去理解和分析行为,而这种分析又会在以后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的态度上发挥重要作用。学习成绩差、行为差的学生,偿若能找出自己学习、行为失败的原因,正确判断,采取有效的措施,一定能够改变其落后的状况。我们可以在中等职业教育中运用这一理论,指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或考试中的挫折进行正确归因,就能很好地调整学生的学习的态度与行为,使学生更好地适应专业的学习。

中等职业教育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出现了许许多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体现在学生的身上的主要有有以下几种状况:(1)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庭生活中娇生惯养,常常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除了学习外,没有其他体力上劳作,导致这些学生不能吃苦,也不想吃苦,在校表现为不愿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学习也不能刻苦,不努力,不认真,学习成绩差。(2)学生对学习失去信心。面对失败和挫折,学生强调自己不行,缺乏能力,长期下去,则表现出消极和自曝自弃。(3)周围环境中分散学生精力的东西太多。随着社会的进步,在我们居住的环境中能吸引学生的东西太多,比如,游戏机、网吧等,加上家庭生活条件的改善,学生还有酗酒、抽烟、甚至赌博等不良地为,这些环境因素会分散一部分学生的大量精力,使他们把大量的课余时间浪费在这些场合或行为中,导致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作业马虎大意,听课质量下降,有的甚至无法学习,把课堂当成牢狱。以上的种种状况给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带来很多困难,更不利于学生自身的成长和发展。因此,解决好此类问题是职业教育者一项迫不及待的任务。

海德指出,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是心理学家,都对各种行为的因果关系感兴趣,力图弄清自己或他人行为的前因后果。在教育教学中,对学习动机、对考试成绩的归因分析中,我们会发现教师和学生的分析结果存在很大的差异,这表明学生的归因分析常存在种种错误,这些错误主要表现在对成功与失败的归因,而这种分析又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甚至人生观。如积极归因的学生倾向于追求成功,相信自己的能力能够应付学业,把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把失败和挫折归因于自己的努力不够,认为只要加大努力就能迎头赶上;消极归因的学生偏向于逃避失败,对挫折应付能力不够,显示出无奈和无助,失效去学习的信心,导致部分学生心灰意冷。

因此,本人试图通过研究成败归因来了解学生学习动机、学习态度等非认知因素并调整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自信心,力争促进这些问题的解决。具体措施如下:

一、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每个学生学习的过程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学习成绩的起伏是客观存在的,学习成绩的下降也是常见的。对这个现象的归因却是很重要的。成绩差的学生常认为是自已笨或者试卷难等,其实应该是他们努力不够。针对这种状况,本人认为应用归因理论进行训练。具体做法是找出学生认为很难学习的知识点,进行强化训练,对学生进行分析,设置有针对性的教学个案,多次精讲细练,直到学生掌握为止,其目的就是要学生清楚,是其努力不够,不是自己太笨,从而树立这样的观点,即在学习上只要努力,没有什么解决不了的,因而树立学生自信心。

二、改革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在现实教学实践中,往往采用大班制。学生的学习能力本身就是参差不齐,却在同一的教学环境下学习,会导致一部分学生赶不上进度,无法完成学习任务,长时间下去会挫伤他们的积极性。教师应该适当调整教学方法,如采用集中讲授,分组检查教学效果,如在技能训练教学中,将训练内容细化,分成对应的步骤和环节,有利于检查,在教师讲演后,充分利用小组进行学生的学习效果的检查并使小组人员相互帮助,可以安排组长或掌握较好的学生去辅导刚学完的知识点,直到每一个学生都掌握,并即时给予反馈,教师再有针对性地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使得每个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及时的反馈和分析,及时调整,一方面,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便于树立学生学习信心;另一方面,尽可能促进学生进行正确地归因分析,树立正确成败观。

三、塑造科学先进的人文教育环境

德育是为了呼醒学生的道德生命,激活学生的生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职业学校应加强职业理想、职业道德的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加强学习动机的培养,要让学生时时知道学习的目的。了解职业和行业的特点,强化技能训练,培训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生活观。通过营造科学先进的人文环境,让学生进入实习车间就像进入企业工作一样,在学习的同时也能创造一定的产品,在训练的同时也感受到浓郁的行业氛围,加上教师的言传身教,有效地促进学生对学习目的的理解,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更好地适应职业学校的教学活动。

总之,在职业教育中,后进生的转化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直接影响到整个职业教育的质量,也对学生的自身的发展有着重大的作用。笔者力图从学习成果的归因分析方面改变学生的错误并采用适当的措施,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激发良好的学习动机,促进后进生的转化,使他们更好地适应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

上一篇:中职学校汽车维修专业“模块式\一体化”教学的... 下一篇:多媒体技术在职业学校文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