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天气预报编排与听众本位

时间:2022-10-17 06:10:57

广播天气预报编排与听众本位

[摘要]广播天气预报作为一档有效、实用的服务性节目,多年来收听率和受欢迎程度居高不下。在媒体竞争激烈的今天,办好天气预报及其延伸节目,体现出媒体的竞争意识、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本文从受众本位的角度来分析广播天气预报节目的发展。

[关键词]广播天气预报 有效

实用

受众本位

服务性节目

天气是与我们每个人生活都密切相关的自然现象。打雷下雨打把伞,冰雹雨雪少出门。出门前了解天气预报就可以避免很多麻烦。科学的天气预报最早产生于西方,用于军事。《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借东风可算是中国最早最知名的天气预报了。后来,官方将天气预报向民众,方便人们的生活。

天气预报,如今早已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无论是广播、电视,还是报纸或网络媒体,几乎时刻在提供不同类型的天气预报信息。天气预报遂成为老百姓居家旅行的必备节目。从即时效果来说,广播电视中的天气预报节目最为引人关注。

一、广播天气预报节目新气象――听众本位

1、听众定位分众化。

虽然从传统角度来看。听众对于天气预报的需求差异极小,这类受众市场被称为是同质市场,但当传媒市场细分时代的来临,特别是网络、手机个性化信息时代的到来对电子传媒的冲击,以及每个广播频率的定位不同、时段不同、受众不同、广告投放对象不同,天气类节目理所当然在不同广播频率、不同时段针对不同的特定受众,而不是所有的受众。

2、节目内容丰富化。

一档服务性和实用性强的广播节目要力避同质化的趋势,栏目之间不能有过多的“交集”,从而出现替代的现象。所以,天气节目的内容不再局限于介绍降水、温度、风力等,附加在天气预报上的信息越来越丰富,例如介绍空气污染指数、紫外线指数、晨练指数、可吸入颗粒、酸碱度等等,除此之外,还会根据不同的天气、社会热点、新闻时事、特殊的节假日等。在节目中添加相关的信息。如天气与疾病的关系,春天告诉你如何抗过敏,阴雨天告诉你治疗风湿的方法,黄金周向你介绍各地的风景名胜,春运期间向你介绍飞机航班、火车车次以及公路的路况,对天气和自然灾害造成的泥石流、滑坡等情况进行跟踪报道,这些都是对天气预报的延伸,从而使其内容更加丰富。

3、节目形式创新化。

突出节目的个性,大打“差异牌”,形式的创新是节目形成品牌的“王牌”之一。广播天气预报节目在打造自身品牌时,节目形式出现了一些创新:

(1)出现天气资讯类节目。对老百姓来说,光知道是晴天还是下雨已经不够,所以现在除了一般天气指标。天气预报还提供“感冒指数”、“洗晒指数”等服务信息,使人对天气状况产生立体的直观的预期。例如湖北广播电视总台楚天新闻广播,运用天气服务三农。俗话说,种地要看天吃饭,天气的好坏与农民来年的收入直接挂钩。因此,楚天新闻广播的《乡村夜话》节目结合天气变化,介绍相关的农业科技知识,指导农民搞好农业生产。受到广大农民朋友的好评。楚天新闻广播的《枫林漫步》节目,从人们十分关心的天气与疾病的关系入手,采写天气气候如何诱发人类疾病,如人们熟知的“季节病”,通过采访气象和医疗专家对此类问题进行提醒和预防性报道,贴近听众。

(2)滚动播出。传统的天气预报节目只在早、中、晚三个时间段出现,并且节目时间很短。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需求信息更加灵活。楚天新闻广播除了早中晚重要时段的整点之外,每逢半点都为听众提供全天候的天气及生活资讯服务,大大增强了时效性。上海东方广播电台新闻台(FM90,9)是全天不间断滚动播出新闻的,每20分钟就刷新一次内容。气象信息也在其中。

(3)预报时效延长。现在我们不光能够知道当天和第二天的天气,连未来三天、未来一周的天气都能大概了解到。2009年,该节目组在湖北全省各地农村采访时,专门让听众填写了收听调查表。很多农民朋友都希望天气预报能够在节目中的时间更长、范围更广。对此,该节目组和气象部门、农业部门联系,在每周一节目中专门开设一个栏目《一周农时天气预报》,根据全省主要农产品产地和频率的覆盖范围,挑选出12个地区,结合农时,预报未来一周的天气情况,让农民朋友在周一就可以了解到来来7天的天气,方便农民朋友提前安排农事。

(4)互动性增强。随着受众本位意识的加强以及手机短信、电话、网络等通讯平台的搭建,天气预报节目改变了以往单方向传播的模式,开始了与受众互动的环节。楚天新闻广播的《畅游天下》是一档服务听众的旅游节目,该节目开通网络和手机短信平台,听众朋友想到哪里旅游,就来电咨询。《乡村夜话》节目报道农时,农民朋友因为担心田地里的庄稼,又牵挂远在他乡打工的孩子,也会自觉地关注天气情况,发短信或来电话询问有关天气,编辑和导播查询后,或直接回复或通过主持人在节目中公开回复,增强了互动性,提高了收听率。

4、主持风格轻松化。

主持人是广播节目风格的重要象征,也是吸引受众的重要因素之一。轻松化已经成为各广播节目除了传统新闻类节目以外的主要风格诉求。

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人们只能通过广播和报纸了解点儿天气。报纸上的天气预报很简短。那时候,广播里天气预报的语速是非常缓慢的,是以记录速度进行播报的,且很难懂。例如,5500米高空、冷涡、切变线、700毫巴等专业术语,能100%听懂广播天气预报的人寥寥无几。

一位中央气象台天气预报的主持人曾经在自己的博客中提到:曾有天气预报节目在地域表达上出现“西北地区东南部中部偏北地区”的说法,让听的人不知所云,无所适从。事实上,如果把它换成让老百姓都能听懂的说法,这就是指宁夏地区。

当时,或许是为了保险起见,天气预报节目用了过于专业也可能是过于严谨的表达方式。可是,这样一来,距离受众就太远了,传播效果大打折扣。作为在大众媒体上出现的天气预报,其语言既要科学,又要照顾到可听性、易懂性。而且,使用语言得当,受众对主持人的信任度也会增加,反之则减色不少。

时过境迁,上世纪那种无人听得懂的天气预报一去不复还了。如今,所有电台的天气预报都变得那么亲切、自然、易懂。广播《天气预报》节目为听众提供有效、实用的信息,是一档服务于全民的服务性栏目。

二、广播天气预报节目发展中存在的矛盾

1、受众获取信息的即时性与广播节目播出时间滞后性的矛盾。

信息社会中,受众对于信息的获取是一种即时的状态,无论何时何地,受众希望他们所需要的信息能够信手拈来。而传统天气预报节目早、中、晚三部曲式的播出模式,与受众的信息要求有着明显的滞后性,并且每次节目的时长只有几分钟,远不能满足受众的信息要求。同时,个性化信息时代的网络、手机推出的“个性化天气预报”,无疑又是对广播电视天气预报的一次大冲击。所以,电子传媒天气预报节目一是需要增加播出的频次,例如美国CNN电视台每20分钟播报一次天气情况,英国的BBC电视台每30分钟一次;二是适当延长节目播出的时间。

2、天气信息的丰富性与受众针对性的矛盾。

当气象与资讯结合在一起时,天气预报节目的信息量有了前所未有的增加。各种信息杂合,不同的电台、不同的频率所开办的天气预报节目形成一个个大拼盘,没有侧重,没有针对性,也没有展现自身电台、频率的特点风格。而受众的需要又是多样的,比如农业频率,针对的主要是农村受众群体,就要侧重于天气与农业;而城市频率针对的主要是城市受众群体。就要侧重于天气与出行等。同时不同受众定位的频率还可以制作相关的天气专题系列节目。例如天气与军事、天气与历史。另外,针对节假日一类特殊的受众,也可以制作相关的天气专题节目,例如春节天气、五一天气等等。

3、天气预报的准确性与受众要求的矛盾。

身处大城市的受众有时抱怨天气预报的准确度不够,明明预报下雨,结果部分城区下了,部分城区没下,居民的感觉自然不一。针对这种情况,天气预报也体现其“贴心”之处,像东广新闻台(FM90.9)播出的天气信息,准确到上海的某一局部地区,或者分别预告卢湾区、闵行区、松江区等不同城区的不同天气,尽量做到精准。

不过,天气预报也有不准的地方。天气预报是由气象台提供的。中央气象台台长端义宏称,有6因素致天气预报不准。首先,现代科学基础上的天气预报历史并不长,人类对于很多天气现象发生、演变的内在机理和规律并未完全掌握。其次,“天有不测风云”,大气本身是变化无常的,受科学技术的限制,作出准确的天气预报是一件复杂的事情。同时,决策预报有难度。一些特殊的天气预报不准很正常。第四,天气预报精细程度不够等。

上一篇:电视节目要慎用外来语言文字 下一篇:都市经济频道如何夹缝求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