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口语交际评价策略之浅见

时间:2022-10-17 02:58:11

初中口语交际评价策略之浅见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8-0115-02

我国虽然早己有对学生口语能力测试的研究成果,但真正将研究成果引入教学实践的并不多,尤其是与各种课外口语训练活动相适宜配套的测评更是少而又少。测评环节的缺失破坏了整个口语交际教学系统的完整性,使教学目标不能完全落实。那么,如何在已有的口语交际教学实践基础上,构建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评价体系呢?笔者尝试做如下构想:

一、评价要日常化、情境化和生活化

口语交际能力的评价要根据口语交际的特点和规律,注重对思维品质和运思能力的评价,另外也注意学生在交际过程中动态的言语交际适应交际环境的能力、应对能力的评价。教师可以把建构主义的情境式教学引入口语交际,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要注意选取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境,来淡化课堂氛围,淡化学生角色,强化生活信息,强化情境角色,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悟中享受口语交际的乐趣,更好地培养学生在各种情境中灵活的交际能力,在熟练运用生动形象的图画,启发性的操作,富有想象的美妙的音乐、表演,或者是多媒体提供的生动的影像等教学手段中完成对学生口语表达、口语交流能力的测试。

二、完善口语交际评价的具体内容

在评价的具体内容方面,可从能力技巧和态度价值观两个方面来设计学生倾听和说话范畴的表现等级。倾听态度定为有礼貌、有耐心和专心;说话态度定为友善、诚恳、有礼貌、主动发言、尊重他人发言。倾听能力或技巧等级可从“初步理解说话的内容”到“分析说话的内容要点、领会讲者的用意、分辨不同的意见、作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评论讲者的观点、一面倾听一面思考”;说话能力技巧的等级可从“发音正确、吐字清晰”到“能清楚流畅地表达思想感情”。并可明确为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和国际五个内容角度;报告、演讲、日常生活话题、讨论和辩论五种训练形式。

三、建立科学的口语交际评价体系

1.明确口语交际评价项目指标。要想准确、恰当地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进行测评,首先必须明确各项测评的指标,建立起明确的测评项目。例如,听话测量项目可以包括词汇感知、细节感知、要点记忆、内容记忆、理解词义、了解句型、排列顺序、理解内容、概括中心、猜测隐语、推断结论、听后答问、听从指令、分辨正误等。

如何确定口语交际测评的项目,将是我们目前口语交际教学的一个崭新的课题。我们不妨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在阶段目标中对口语交际提出的具体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将口语交际测评的项目进一步具体化、明晰化。然后根据具体的口语交际的测评指标体系,设计相应的测量量表,确定适当的测评内容。

2.制定口语交际能力评价标准。建立科学的评价标准对教和学都具有引发、导向和激励作用,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还可以避免教学脱离一定的衡量标准而陷入盲目性和随意性。因此,制定可行的口语交际能力评价标准是提高口语交际教学质量的有效保障。

在实践中笔者探索出如下的评价标准:

3.建立口语交际能力水平等级考试制度。建立口语交际能力等级测试制度,可以大胆借鉴国家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经验,把口语交际能力作为一种水平达标的测试,按照学科的特点和规律,多维、动态、系统地进行统一标准的测试。在营造真实口语交际环境的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构建一些虚拟的交际情境,学生可通过人机对话进行自我检测,这样测试出来的成绩才有科学性和说服力,并可以在升学考试中尝试借鉴采用。我们可以制定不同级别的口语交际的水平标准,以等级达标的形式来测定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让其成为显示一个人口语交际能力的权威标准,这样就会促进中学口语交际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

4.实现口语交际评价校本化。针对口语交际评价,教师可以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地区、学校、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自己拟定口语交际评价量表,从而实现口语交际评价的校本化。如下表是厦门市汪莹教授编制的“讲故事测试”的评价标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参照此种做法自己编制有关口语交际教学的评价标准,以期全面实现口语交际评价的校本化。

当然,纵观我国口语交际教学现状,要想全面建立起口语交际的评价机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口语测试还有待时日。在实践教学中,我们应该坚持预测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坚持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和家长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在评价时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综合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

上一篇:适时 适度 适当 下一篇:学玩相结合 酷炫大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