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政策有助手

时间:2022-10-16 11:04:57

青少年政策有助手

2015年两会前夕,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专程赶到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5号的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以下简称“青研中心”),与这里的青少年问题专家进行座谈,了解我国留守儿童的现状。

青研中心的研究人员向朱永新介绍了他们去年调研留守儿童的成果,包括留守儿童普遍存在健康隐患和情感缺失,意外伤害比例高,价值观易发生偏离等方面的问题,并建议相关部门加强家庭教育。于是朱永新便提交了“关于保障亲子团聚权,根治留守儿童”问题的提案,建议国家立法机关对现有法律法规进行统筹协调,增加亲子团聚权的相关条文。其称“儿童成长有一些关键期,童年时期的有些缺失会影响一生,是其他任何教育手段无法弥补的,在留守儿童问题上,必须亡羊补牢,立即行动。”

其实早在2014年11月底,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和清华大学高校德育研究中心、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等机构就在清华大学联合举办了第十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论坛上了《全国六类重点青少年群体研究报告》,留守儿童的问题成为报告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同时报告提出的其他问题,诸如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网络媒体从业青年平均工资低于当地水平等现实针对性较强的问题,也引发了媒体和相关政府部门的关注。

团属一流智库

“中国国家级专门从事青少年研究及相关领域开发的科研和信息服务机构”,这是官网上对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定位。“那有没有明确地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就是团中央的智库?”记者向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张良驯求证。“有啊,团中央书记处领导在2013年9月份明确提出我们是团中央直属的研究青少年政策的智库。”张良驯肯定地回答。

“我们的定位就是团属一流智库,研究的主要内容是青少年状况、青少年问题、青少年政策和青少年工作这四个方面”,张良驯介绍说。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成立于1991年,下辖青年研究所、少年儿童研究所、青少年法律研究所、共青团工作研究所和家庭教育研究所5个科研所,以及团中央青运史档案馆,有40多名工作人员。另外还聘请了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近300人作为兼职研究人员。去年,青研中心主持的课题有30多项,这还不包括中心研究人员自己承接的课题,以及青研中心参与的和与其他研究机构合作的课题。

“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调查”是青研中心去年的重点调研项目“全国六类重点青少年群体研究报告”中的一项。去年,青研中心组织重点力量,在全国范围内对包括“留守儿童”群体、未就业大学生群体、网络媒体从业青年群体、民族地区民族青年群体、违法犯罪未成年人群体、残疾青少年群体六类重点青少年群体展开了调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以违法犯罪未成年人群体调研为例,青研中心的研究人员在北京、河南、四川等12个省市的未成年犯管教所、中小学,发放了6000多份调查问卷,与数百名未成年犯、狱警、学生、教师、公益组织负责人进行了深度访谈,了解未成年人犯罪的类型、特点、原因,以及预防的经验。

全国六类重点青少年群体研究是由政府财政单独拨款而开展的一个重点调研项目。除了研究报告之外,其最终成果还以论文的形式刊登在《中国青年研究》《中国青年社会科学》等核心学术期刊上。而在此之前青研中心会以内部专报的形式向团中央书记处提交报告,汇报调研情况,提出政策建议。

“皮书系列”是青研中心的另一品牌工程,也是青研中心每年的例行项目之一。最早的皮书,是青年研究所于1997年的《中国青少年发展状况研究报告》,是为“青年蓝皮书”,从2000年起,少年儿童研究所《中国少年儿童发展状况年度研究报告》,简称“少儿蓝皮书”,2002年开始,青少年法律研究所开始关注青少年犯罪问题的“青少年红皮书”,2008年,青年工作研究所《中国青年工作研究报告》即“青年工作蓝皮书”。现在,每个研究所每年都会一本“皮书”,介绍年度研究工作。

除了这些常规项目之外,作为国内青少年研究的最高机构,青研中心还会承接团中央交办的其他课题以及其他部门委托的课题。2014年,青研中心承接了国务院参事室委托的“当代青少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课题,该课题研究成果后来得到国务院参事室的好评。近年来,中央办公厅、团中央等有关机构也多次委托青研中心就相关青年问题进行调查研究。

多种方式推动公共政策转化

智库不是纯粹的学术机构,它的目标是要跳出学术的圈子,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完善。那么青研中心作为青少年政策智库,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每年这么多课题以及调研最后又是如何转化成公共政策?

专题研究以及承接团中央和其他政府部门的课题是青研中心发挥智库作用的一种方式。在这点上,青研中心的主要作用是通过调研,为相关部门青少年公共政策的制定提供丰富的第一手资料,这些数据和信息将为青少年公共政策的制定提供现实依据。

比如,这些年,青研中心一直在进行青少年群体数据摸排工作,在掌握并对青少年群体数据进行分析之后,报告提交到了团中央和中央政法委,推动了中央政法委关于青少年权益保护文件的出台。2013年,青少年法律研究所所长郭开元曾陪同团中央权益部的领导参加了中央政法委组织的征求意见会,在会上针对《关于依法惩治害未成年人犯罪的意见》的建议稿,提出了双向保护原则(既要依法保护未成年被害人的合法权益,又要依法保护未成年犯罪人的合法权益)。

另一方面,青研中心的专家专注于青少年问题的研究,也使得他们在公共政策的制定上具有一定的发言权,获得了参与青少年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完善的机会。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原主任郗杰英,是青少年权益保护专家,曾经担任《未成年人保护法》起草组组长,主持《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起草工作。而青少年法律研究所原所长鞠青也曾参加2006年《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修订工作。

孙云晓,刚刚从青研中心副主任位置上退休,他是知名的青少年教育问题专家,在新浪微博上有500多万粉丝。他曾经以一篇《夏令营中的较量》震撼全国,引发热烈持久的教育大讨论,推动教育改革。他的一系列教育观点如“教育的秘诀是真爱”、“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良好习惯缔造健康人格”都曾在社会上产生重大影响。现在,他经常在媒体上露面,就青少年问题发表看法。

而对一些敏感的不能公开的青少年问题,青研中心还会通过内参等形式直接向团中央报告。

推动青少年理论研究,是青研中心发挥智库作用的第三种主要方式。青年政策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是完整的,但是我国的青年政策呈分散状态,青研中心的工作某种程度上是对青少年政策进行梳理和整合,以此推动青少年理论研究的发展。

不过,在青研中心某负责人看来,这些研究成果的转化率还有待提高。他认为智库发挥作用与其本身的成果和分量有关,同时也离不开相关部门的政策接棒,政府部门如果不重视智库的研究,不重视专家学者们的建议和意见,对智库来说也是一件很尴尬的事情。

官方智库的喜与忧

作为全国青少年研究的最高机构,青研中心在青少年研究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方面,依托覆盖全国的共青团系统,以及众多研究机构、合作伙伴,形成了一张庞大的青少年研究网络。重点课题可以得到团中央以及其他中央部委的支持,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调研时,地方团组织可以提供协调、协助等帮助。

去年青研中心在全国范围内展开违法犯罪未成年人群体调研时,地方团省委就协助研究人员与当地政法委以及未管所进行沟通和协调,为调研工作的顺利开展做了许多前期准备工作。

青研中心有30余名专职研究人员,他们的学科背景丰富,涵盖教育学、社会学、哲学、政治学等学科,而青少年研究的学科交叉性强,这为交叉性的研究提供了便利和优势。王义军从2014年5月开始担任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主任,在此之前,他曾担任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院长,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青研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青年研究》杂志主编刘俊彦,也是青年与青年工作研究领域的专家,在青少年发展、青年成才和青年工作研究领域均有较深造诣。

同时,作为青少年研究平台,青研中心还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地位优势,动员高校以及研究机构就某个社会问题一起进行研究,从而成为国内研究青少年问题的翘楚。

但是,与其他官方智库一样,青研中心也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相对于个人或者民间机构,官方背景的智库,因为它本身的属性,可以通过各自专有的渠道直接传递建议,但其权威性仍然不够高。这是由多方面原因构成的,一方面,从智库建设角度来讲,青研中心在影响公共政策上的力度有限。这与政府部门在制定青少年政策时,对相关情况的调研不够重视有关。另一方面,调查研究的方法也还不够科学,还值得改进,尤其是抽样的方法。而且,媒体往往对青少年问题比较感兴趣,但对青少年政策却并不那么感冒。

独立性也是官方智库面临的一个普遍性问题,学术本身需要具有独立性,如果无法提供独立的具有创新性的观点,那么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力就会大打折扣。“我们还是政府背景的智库,它的独立性研究还欠缺。”青研中心相关负责人坦言。“国外的智库,比较成熟,能够独立运转,这跟它的机制有关。它们很多也有政府背景,但多是购买服务的形式,所以独立性更强。而我们更多是直属,人财物都归相关部门管。”

青研中心也有“新型”策略

十以来,多次就智库建设发表看法,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制定了顶层设计方案,可以说,中国智库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为了跟上新型智库建设的步伐,青研中心也有自己的策略。一方面集中人力和资金等方面的资源抓重点课题,抓那些与青少年问题和青少年工作结合紧密的课题。第二,更好地利用青研中心的平台优势,动员相关研究机构和高校的力量,加大与其他研究机构的合作,让更多的青少年研究专家参与到青研中心的课题中来。

2015年,青研中心将重点开展“中国青少年核心价值观现状暨培育规律研究”以及“共青团在构建健康网络环境中的作用研究”,与往常一样,将采取调研的方式,进行实证研究。

对新型智库的建设,青研中心相关负责人认为,智库要增强对公共政策的研究,智库的目标就是要影响公共政策,是做实用研究而不是做纯理论研究。现在有些智库对公共政策的研究不够,何谈去影响公共政策呢?谈到如何处理独立性的问题,他认为,智库要发表一些对决策有价值的意见,在现有的体制下,智库本身可以做的是立足于广泛的调查和深度分析。在扩展研究力量上,他觉得要更多的让民间力量来参与青少年智库的建设,他说,“实际上青少年研究,多方面的力量都可以进入,甚至家长都可以来就家庭教育领域的话题提出自己的意见。”

上一篇:英语句子意识与英语思维 下一篇:互特斯拉超大号“充电宝”真正的能源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