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当代艺术设计媒材的自由与平等

时间:2022-10-16 09:37:08

谈当代艺术设计媒材的自由与平等

当代艺术设计创作媒材的选择与运用呈现多元化与自由化态势,设计观念的传播不再拘泥于绘画、雕塑、电影等传统的表现手段,并提供了平民参与的可能。这种打破以往线性传播的传统特权,进行信息有效传达的设计实践活动,一方面是对自身媒介语言的放大与加强,另一方面更展现了社会各阶层的创造力与情感,正如艺术家朱青生所谈到的“当代艺术是反特权的。在艺术上,能够激发每个人更多地发展创造力和参与性的艺术媒体会受到推进和崇尚”。本文将从多样态的艺术设计媒材的自我属性、可激发性及其社会性三个方面浅谈当代媒介材料所呈现的自由与平等特性。

一、当下媒材呈现的自由性及多元化,源于创作项目自我属性的开发

任何一个项目都有其自身独特的属性 ,这种属性一般会从相关的媒介和材料上合适地反映出来,并在心理、物理、事理等方面给人以情绪冲动,从而留下深刻印象,捕捉产生这种冲动的媒介材料,就会建立起有效的创意,从而完成信息的有效传播。创作过程中,总是套用传统的模式,如绘画、摄影、电脑等设计表达手段,有时会束缚设计者选择一些起源于项目本身的媒材,从而影响传播结果的有效性及人们不同方向创造性的发挥,在当代,对于任何不合理的束缚,都会被抹平或冲破,因此,不受传统传播方式束缚,易于实现用户体验,自由而种类丰富的艺术媒材的选择,展现了更加合理与进步的设计思维。其更深层次反映的是人性的解放。

如图 1所示的环保作品“剪草留根”。秋冬时期,草木枯黄,一片萧瑟,总会让人有一丝冰冷的情绪,此作品正好利用这一点,借用枯草的气氛,并通过剪草露出的土地形成梅花鹿的负形,进一步加深了那种逝去情感,而且更为巧妙是,采用剪草后留下草根的环保作法,来年草还可以继续生长。

整个作品从枯草自我属性出发,强调从项目自身元素引入客体情感,吸引客体关注,并使之主动思考做出相应反应。较之传统环保宣传固定的设计模式和方法,运用新媒介,强调客户的体验与主动参与性, 宣传效果更好、更合理。

二、媒材的多样化彰显了当代艺术设计创作的平等

当代是一个推崇人人平等,共享智慧的文明社会,若是极为推崇一种创作方式,会强调其技巧性,会影响发挥社会中每个人的创造力,这种特权是当下所反对的,而弱化技巧,更多强调过程体验及观念的表达的多样化媒介传播,则具有人人都可以参与的可能,激发每个人的创造热情,使艺术及信息传播呈现丰富而多元化喜人景象。

如图 2所示,一位小学体育教师,在没有体育教具的情况,利用废木材制作的保龄球,形态稚拙,质感天然,既不影响保龄球功能性理解,同时那份创造力所产生的艺术气息扑面而来,令人感叹。正如帕特里克・弗兰克所讲“富有创造性的表现行为是对生活本身的一种反映,我们每个人对自己内在艺术修养的欣赏、评价和正确认识艺术、艺术家对整个社会的作用同等重要”。

三、当代传播媒介的社会贡献

当代多元化传播媒介的强势涌现是社会总体价值观的深层反应,不是某设计者个体或小众群体价值倾向的影响,其所展现的多元化态势为人类社会文明走向真正的自由和平等做出了阶段性贡献。

法国艺术家雅克 ・朗西埃说过:“如果他或表现自己的生活时,这与艺术家用一个新框架和套路来表达一个主题就差不多了,两者之间就达到了审美平等。这个时候,民工就是艺术家,艺术家与民工之间达到了审美平等。 ”这句话很好地解释了 2010年爆红网络的乞丐“犀利哥”,他并没有学过美术和服装设计,也没有合适的专业知识体系,但其发挥了自己的创造性,运用所能使用的合适媒材,通过新颖的组织方式,展现给人们一种新的视觉体验和精神撞击,在人们总体崇尚自由、追求平等的今天,当代艺术设计以其独特的组织方式,通过媒材,运用各种抹平、解构、重组等手法,从一个侧面展现了当代文明的取向。

四、媒材的多元化不是创作的平庸而是进步

艺术媒材的多元化,不代表走向平庸、低劣,不等于没有传播经典。熟能生巧,任何一种材料的创新组织,经过长期实践和摸索,必然会出现精美极致的作品,这是自然的结果。但这种技巧性的极致触动,在当代艺术设计所呈现的引导全民的参与性,激发每个人的创造力,推动人类文明进步这些特点面前,已经被弱化。

其实媒材的多元化是当下强调观念表达的一种展现,任何材料本身并没有广泛的传播意义,而是加入人的观念,通过合适的行为、方法,媒介才有了新生命、有了新的语意。因此,在媒材自由而广阔的设计组织过程中,不能仅仅关注材料的应用,而是要注重情感及观念表达,注重引起人们的醒悟,而这种探究和激发大众发挥创造性的过程正是当代传播艺术魅力所在,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体现。

一个民工面对镜头,用另外一种形式来讲于吉震: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讲师

上一篇:经济发展带动下的房价变化研究 下一篇:家长不需要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