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商业空间的照明设计

时间:2022-10-25 08:57:03

大型商业空间的照明设计

一、国内商业空间建设现状和发展趋势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增长和文化繁荣,大型商业建筑已成为都市建设的重要元素。以万达广场为典型代表的大型商业集合体,通常包含数十乃至数百个服务场所,业态涵盖大型综合超市、专卖店、饮食店、娱乐健身休闲等,门类齐全,环境优美,通常都是城市地标。但光环的背后潜藏的是巨大的运营成本,其中室内照明和温控的能耗费用占了很高的比例。为了消化高额运营成本,管理者必须在自身软硬件环境建设方面加大投入以吸引客流,保证在商业环境的设计与购物氛围的营造方面独具匠心。本文重点探讨了如何综合运用现代化室内设计理念,灵活组合各类照明方式,达到设计效果与经济成本之间的最佳平衡点。

二、大型商业空间照明设计思路

大型商业空间的照明设计通常分为商品展示照明和公共区域照明,本文重点讨论后者。传统照明设计通常会从照度、色温、显色性等三方面要素进行考虑,但在各种先进照明设备不断涌现的今天,这样的思路已无法满足需求,国内较为成功的大型商业地产往往都有自己独特的照明设计方案。本文将以南京市虹悦城购物中心(下文简称“虹悦城”)为案例,阐述现代大型商业空间的照明设计新思路。

虹悦城位于南京城南,总建筑面积达到21万平方米。一方面,建筑内部包含了餐饮、娱乐、零售、运动等多种业态,对照明设计的层次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受限于其周边的环境因素,虹悦城的自然采光较同类项目相对不足,对人工照明环境的依赖度更高。如何能兼顾照明质量与节能环保,为虹悦城的照明设计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但最终虹悦城的室内灯光效果堪称美轮美奂,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究其原因,虹悦城的照明设计是根据整个购物中心的建筑结构和功能区域分布量身定做的,灵活采用了多种采光照明方法,在塑造了整体统一的豪华购物环境的同时也为入驻店铺的个性化装修预留了足够空间。能够达到这样的设计效果,合理 的公共空间照明设计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具体而言,包括如下三方面:

(一)高雅独特的入口灯光设计

大型建筑物的入口为人们提供了最直观的第一印象,能直接体现建筑物总体的风格与档次。虹悦城有三个主入口,其光照氛围都各具特色。从总体风格上看,三个入口均采用了点光源进行了整体照明,并辅以造型光源进行局部照明,保证了总体的温馨照明风格,同时又不失个性,对消费者具有很好的引导性。设计师完全摒弃了传统的照度与显色性的设计方法,而是根据入口附近的店铺高照度的光环境特征,针对性地采用了防炫目灯具作为主要照明装置,以泛光方式营造出高雅的氛围,展现了入口与周边店铺的协调美观,有效避免了顾客进入商场时的压抑感或炫目感。此外,设计人员采用高效率 LED光源和三基色节能光源,取得了明显优于传统卤素射灯的照明效果,而能耗却比后者更低。

(二)独辟蹊径的顶棚采光设计

天棚作为室内空间的上界面和遮盖部件,对于空间形象的构造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大部分商业中心都选用了玻璃材质的天棚。这种方式可以增加自然采光并打破空间的封闭感,并显著减少对室内人造光源的依赖。但这种方式的弊端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夏季会在商场内部形成明显的温室效应,造成室温急剧升高。为此,室内的空调设备所多消耗的电能远超过透光节省的照明电能。 (2)天光的显色性较差,仅靠自然光不能满足商业照明的需求,仍然需要辅以人工照明。为此虹悦城的设计团队独辟蹊径,封闭了原有建筑结构上的玻璃顶棚,用低能耗的 LED光源进行人工照明(图 1)。顶层自然光线的不足通过侧墙的大面积玻璃窗透射加以弥补。通过上述方法,虹悦城在室内的照明效果和经济性考量中选取了最佳的平衡点,为顾客打造了不同于其他购物中心的独特环境。

(三)个性鲜明的室内照明设计

对商业中心而言,购物环境的舒适度和豪华感是展现场所档次的首要指标。为此,虹悦城的内部照明设计引入了大量的个性化元素,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柱体照明,所有柱体上部均运用镂空的花纹样式,并通过高效率的 LED模块和控制系统不断变化光源色彩,体现柔和、多彩的装饰效果,其中的镂空纹样融入了水、花等自然元素,良好地烘托了商业氛围(图 2)。此外,在商场内部的主通道两侧,设计师通过间接照明的带光源和阵列组合的点光源照明,完美配合了建筑本身的曲线造型,同时又从视觉上将人们的注意力引至空间的主动线上,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

三、总结

通过上述三方面的尝试和努力,虹悦城打造了特色鲜明的室内照明环境,为顾客提供了温馨的购物场所,与此同时也实现了节能环保的目标。该项目的照明设计思路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同类地产项目的未来趋势,即不再拘泥于传统设计理念中的基础照明设计理论,而是根据通盘考虑建筑的外部条 件、顾客定位、内部业态分布、节能减排等多方面因素,灵活运用多种照明手段,大量部署高效率的现代节能光源,在实现总体风格统一的同时为各个子区域个性化设计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 张越等编著.光环境规划与设计[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2.

2. 盛曙光. 环境心理在照明技术中的应用[J],光源与照明, 2003(03).

3.

黄险峰.论商业照明设计的心理因素[J],广西土木建筑, 2000( 02).

陈曦:江苏第二师范学院美术学院讲师

上一篇:城市建筑的新生 下一篇:经济发展带动下的房价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