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镇居民生活质量评估研究

时间:2022-10-16 09:18:50

我国城镇居民生活质量评估研究

摘要:2012年11月18日,随着党的十的顺利召开,“新型城镇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载体和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点”这一重要课题也被首次提出。而要积极稳妥地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构建科学的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指标体系是极其重要的。本文试图构建能全面反映城镇居民生活质量的指标体系,对全国各地区城镇居民生活质量进行综合评估,通过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法总结分析研究结果,提出改善城镇居民生活质量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生活质量;指标体系;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

生活质量这一概念的起源来自1958年美国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斯的《富裕社会》一书中,书中首次提到生活质量是人们对自身生活水平的总体评价。居民生活质量逐步提高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从曾经过分追求GDP增长到近年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再到现如今科学发展观被广泛认知,无一不在为生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做着历史性的尝试、突破和创新。

本文试图对我国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进行综合评估,旨在利用实证结果客观地为部分地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建议。因此,构建一个可用以衡量和准确分析城镇居民生活质量的指标体系是极有必要的。

一、指标体系的构建

生活质量不仅包括人们的物质生活层面,也与社会环境和不同阶段的心理密切相关。它是结合了经济水平、人均收入水平、人口素质、精神生活、生活环境等多方面形成的一个多维的概念,这些不同的因素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因而也就决定了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特征――综合性。

因此,作为这样一个综合性概念的指标体系,它的构建必须遵循几项原则。一是系统性原则。这是最基本的原则,要从整体出发来分析每项指标之间的关系,而不能使他们相互孤立。二是完备性原则。体现居民生活质量的各个方面都应被考虑在指标体系中。三是相对独立性原则。包含在同一类中的项指标不能互相涵盖,避免在数据处理时指标的重复出现影响评估结果。四是可行性原则。各指标的相关数据应易于获取并具有现实可行性。

考虑到各种因素的限制,我们分别从社会经济条件、物质生活水平、居民生活环境、精神生活等方面选取以下19种指标作为实证分析的参考指标。X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X2:人均可支配收入;X3:人均消费支出;X4:城镇居民就业率;X5:人均住房面积;X6:每百户家用汽车拥有量X7:每百户电脑拥有量;X8:每百户空调拥有量;X9:每百户洗衣机拥有量;X10:每百户移动电话拥有量;X11:每百户淋浴热水器拥有量;X12:绿化覆盖率;X13:人均日生活用水量;X14: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X1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X16:城市燃气普及率;X17:人均图书拥有量;X18:平均预期寿命;X19:文盲人口占15岁以上人口的比重

上述指标虽然已经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居民生活质量,但是在当今社会,有些因素由于主观性较强,衡量起来就非常困难,如政治因素和社会因素等,它们对居民生活的影响是存在的,而且往往也不可忽略。本文在这一方面的不足有待在以后的研究中弥补和完善。

二、实证分析

上述各指标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居民生活质量,且各指标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为了综合反映不同地地域的居民生活质量的差距和优势,我们考虑将这些选取的指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造成一个综合评价函数。这种方法是基于降维的思想,旨在用因子分析法把多指标转化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提取的公共因子反映不同地区的特征,并且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从而能够全面、系统地分析问题。

对全国31个地区运用上述19项指标的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应用Eviews软件进行处理。其中指标X19为逆指标,采用1-X19将其修正为正向指标,各项指标的数据来源于2012年的中国统计年鉴。

(一)主成分分析

1.特征值

相关系数矩阵R的前几个特征根值如表1所示。

2.特征向量

特征向量的具体数值见表2。

3.主成分的表达式及其含义

由表2我们可以写出各主成分的表达式,其中第一主成分的表达式为

PCR1=0.281867X1+0.316547X2+

0.304588X3+0.135013X4+0.228615X5+

0.201738X6+0.314257X7+0.27993X8+

0.093499X9+0.227715X10+0.242934X11+

0.204568X12+0.075751X13+0.235977X14+0.04538X15+0.235449X16+0.213907X17+0.285472X18+0.177865X19

通过对此表达式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各变量的系数均为正,在数值上也相差不大,PCR1是各原变量的加权和,且PCR1的贡献率最大,因而可以认为PCR1代表居民生活质量。PCR1得分越高,表明该地区城镇居民生活质量越好。

而其他各主成分的含义模糊,且贡献率相对较小,因此我们需要在主成分分析的基础上对因子载荷矩阵进行方差最大(Varimax)化正交旋转,使各原变量在各公共因子上的载荷两极分化,即进行因子分析。

(二)因子分析

1.因子旋转

旋转后的因子荷载矩阵见表3。

2.各公共因子的含义

对旋转后的因子荷载矩阵进行因子命名,具体见表4。

由表4可知,第一公共因子F1在指标X1、X2、X3、X6、X7、X17、X19上有较大的载荷。X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X2人均可支配收入、X3人均消费支出、X6每百户家用汽车拥有量、X7每百户电脑拥有量、X17人均图书拥有量、X19:1-文盲人口占15岁以上人口的比重均反映城镇的经济教育发展状况。因此,F1可命名为“经济教育因子”。

第二公共因子F2在X14、X15有较大的载荷,X18平均预期寿命在F1的载荷值最大,但X18的实际含义与医疗保健环境更为接近,因此把X18归为F2。F2命名为“医疗保健因子”。

第三公共因子F3在指标X5、X8、X9、X10、X11、X12、X13、X16上有较大的载荷。X5人均住房面积、X8每百户空调拥有量、X9每百户洗衣机拥有量、X10每百户移动电话拥有量、X11每百户淋浴热水器拥有量、X12绿化覆盖率、X13人均日生活用水量、X16城市燃气普及率均反映城镇居民的物质生活条件,故将F3命名为“物质生活因子”。

第四公共因子F4仅在指标X4城镇居民就业率上有较大的载荷。就业率反映城镇地区的社会保障程度,故将F4命名为“社会保障因子”。

3.主成分得分

以第一主成分作为城镇居民生活质量的综合评价指标计算第一主成分得分,将各地区按第一主成分得分排序,结果见表5。

由表5可知,居民生活质量占绝对优势的地区是上海、北京,生活质量排名前8的都是东部地区。第一主成分得分大于零的只有11个地区,其他地区得分均为负,说明我国各地区城镇居民生活质量的状况发展是很不平衡的。

为了更全面细致地反映各地区居民生活质量的层次差异,我们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对31个地区进行分类,得到以下结果。

第一类,生活质量非常好(上海、北京)。

第二类,生活质量好(浙江、广东、江苏、天津、福建)。

第三类,生活质量较好(山东、广西、重庆、江西)。

第四类,生活质量较差(河北、陕西、湖北、海南、辽宁、湖南、四川、安徽、山西、内蒙古、吉林、河南、宁夏、新疆)。

第五类,生活质量差(云南、黑龙江、青海、贵州、甘肃、)

在前三类主成分得分大于零的11个城市中,仅东部地区就占到了9个。生活质量最差的6个地区中,中部占一个,西部占5个。生活质量较差的14个地区中有3个为东部地区,7个为中部地区、4个为西部地区。这与陈珏芬在《我国居民生活质量的评估研究》一文对我国31个地区2002年数据聚类分析的结果相比,已有了明显改善。例如,主成分大于零的地区已由2002年的9个上升至11个,其中中西部地区的占比由0上浮至18.2%;生活质量较差的地区中西部地区的占比已由2002年的41.1%下降到28.6%等。

但是,这并不代表我国已经摆脱了东西部差距大的局面。从分析结果中我们也不难看出,中西部的生活环境和经济条件和东部地区相比仍然相当落后,这种非均衡性是我国长期面临的一个难题。要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必须找出差距所在,对症下药,才能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4.公共因子得分

本文用回归法计算各公共因子得分,来分析各地区居民生活质量的具体特征。将各地区分别按四个公共因子得分排序,得出表6。

由表6可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在F1经济教育水平方面,上海、北京、天津作为一线城市有着显著地优势。从区域特征分析,公共因子得分为正,即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水平处于平均发展水平之上的只有11个地区,说明我国各地区在经济教育方面发展不平衡,地区间存在较大差异,中西部地区普遍较为落后。

其次,在F2医疗保健设施方面,北京、江西、河北优势明显,青海、贵州、的医疗保健设施最为落后。从区域特征分析,地区间的差异较小,与其他因子不同的是该因子呈现出华中地区稍好,东部略差,西部较差的情况。

再次,在F3物质生活环境方面,福建、上海、广东最好,中部的黑龙江最差。而经济发达的北京意外位于第21位,因此北京在物质生活环境方面需逐步改善。从区域特征分析,东部较好、中部一般、而西部较差。

最后,在F4社会保障条件方面,北京、广东、山东最好,青海、黑龙江、上海最差。作为我国金融中心的上海在这一因子分析中排在了第31位,这说明经济发达城市普遍存在工作难找、工作压力大的特点。人保部副部长王晓初在2013年3月曾指出“上海老龄化程度已达到全国最高,但其老龄化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新增人口的数量减少导致,出生率非常低”,这也是在当今社会引起就业形势如此严峻的根本原因之一。

(三)结论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对我国现阶段东中西部各自的发展优势和劣势做出以下总结。

东部地区有着得天独厚的气候和环境优势,因此东部地区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总体较好。但由于各地区资源和经济条件的差别,部分东部地区依然存在着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如浙江、上海作为珠江三角洲的核心城市,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节奏的加快,在医疗保健条件和居民文化生活方面都相对较差。政府应合理引导,全面提高居民生活水平质量,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中部地区居民的生活质量整体偏差。在经济发展、教育水平、物质生活环境、医疗设施和社会保障等方面都需要加强。中部地区的发展改革应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要将传统产业向产业化和工业化逐步改造,切实改善中部地区居民的生活质量,这也是带动西部经济发展,提高西部居民生活质量的关键和纽带。

由于西部基础设施薄弱、环境恶劣,经济条件落后,致使西部地区居民的生活质量一直较为落后。但是,随着西部拥有良好的自然资源,并且随着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实施及政府决策的倾斜,西部地区的发展正面临着良好的机遇.

三、政策和建议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为了实现各地区居民生活质量的全面发展,我们需要制定能综合提高我国居民生活质量的发展战略。本文基于以上实证分析的结论,着重从以下四个方面对这一问题提出政策性的建议和对策。

一是在能积极推动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前提下,稳定经济增长的幅度。过度的经济波动不仅会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更容易引起经济生活的混乱,尤其会对生活困难的居民产生巨大影响。

二是缩小各地区居民的收入差距,确保居民收入水平稳步增长。具体来说,政府应加大宏观调控的力度,把有限的资金重点投入,加强落后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要增加对西部地区的扶持力度,积极促使东西部差距的缩小。

三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加大教育投入、加快教育体制改革。对此,政府应运用间接手段,帮助更多落后地区的学生获得公平教育和学习的机会,扩大市场准入范围,吸纳更多的教育资源提供给社会。

四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市场就业机制。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养老、失业、医疗等项社会保险制度;另一方面,政府应为劳动者创造多渠道、多形式的就业条件,建立和完善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就业机制。

参考文献:

[1]周长城. 现代经济社会学[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2]陈珏芬. 我国居民生活质量的评估研究[J]. 数理统计与管理,2006(25).

[3]赵彦云,王作成. 我国生活质量的国际比较[J]. 统计与信息论坛,2003(04).

[4]纪竹荪. 我国国民生活质量统计指标体系的构建[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3(04).

[5]卢纹岱. SPSS for Windows统计分析[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本文系2012全国统计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我国居民生活质量的统计研究”(项目编号:2012LY046)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上一篇:关于实现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的研究 下一篇:多媒体设备日常维护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