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与人文教育

时间:2022-10-16 08:26:54

语文教学与人文教育

人文教育就是要教育人正确看待自己,协调自己与他人、家庭、集体、国家乃至与自然的关系,正确理解个人所承担的责任,并不断追求个人道德和精神上的完善。语文作为人文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现状如何呢?人们大都认为,语言上的问题自然要通过语言学习来解决,于是所有的课文分析、语言知识和语言练习都围绕着语言学习而进行。更有一些教师习惯于对课文进行机械的语言分析,他们可以非常熟练地指出课文的结构属于什么形式,转眼间会把段落划分直至词句意境分析得一清二楚。至于其语言形式与作者思想有何联系,它是如何表现作者的思想情感,为什么要这样表现,它对学生的精神世界有何帮助和启发,却往往被忽视。于是就出现许多这样的学生:他们分得清句子的含义,却写不通完整的一句话,他们可以分析出课文的段落提纲,却写不出文路畅通的作文。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学生精神世界的匮乏。他们缺少与课文所体现的情感的共鸣,缺少掌握语言、运用语言的成功与喜悦。由于精神的贫瘠,他们只能去搬取别人的语言来堆砌自己的作文,由于缺少使用语言工具的乐趣而把写作当作一件苦差事来应付。因此人文教育在众多的语文教学中并未有意体现出来。

要实现语文教学与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首先,要求教师从观念上重视人文教育,挖掘教材本身的人文教育素材,而不是只停留在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上。如果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去感悟作者悉心观察的品质、探索自然奥秘的乐趣,那么学生的心理品质及情感都将受到触动。语文教材中那激动人心的爱国主义情感,那可歌可泣的民族精神,都是培养学生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感、义务感的良好人文教育素材,难道教师不应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来感染教育学生吗?那种不联系作者的思想感情,不联系作者写作思维过程的教学,难以引导学生通过语言去透视作者的思想,也难以通过思想的发掘去更深更细地品味语言,更难以谈到将作者的语言连同思想一起内化到自己的精神世界里,形成一种个性品质。

其次,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情感。教学中要把语言学习与学生的精神生活统一起来,要让学生“学会思考和说话”。这里的“思考”是指学生要学会用自己的头脑去考虑问题,而不是照搬书本;“说话”是指学生要善于运用具有自身特点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而不是人云亦云。只有这样,教学才能既丰富学生的情感,又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同时,教师要给予学生抒发内心情感的机会。人文素质的养成有赖于对人文教育内容的认同,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相应情感。为此,教师要充分发扬教学民主,主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积极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中展示内心感受。

语文教学中进行人文教育必须避免两种倾向:其一,要防止将语文课上成政治课或思想教育课。语文作为一门学科,它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工具和从事社会工作的工具,因为语文学科所包含的丰富内容,是我们从事理论和实践探索不可缺少的手段,教学中不能忽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特点。其二,要防止将人文教育内容与语文教学内容割裂开。教师在认识到语文工具性的同时,还应认识到语文不是一般的工具,它的特殊性在于内容与形式密不可分。因此,我们不能将语文纯工具化,任何语言形式都蕴含着不同的思想内容,给学生以不同的影响,这恰恰说明语文同时还具有教育性。多年来,关于“文道关系”的探讨就反映了语文的教育性特点。“文道统一”已成为人们公认的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按照这一要求,语文教学应做到因“文”悟“道”,因“道”学“文”。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是通过渗透的方式来进行的,强调的是在听、说、读、写的实践中,通过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收到实效,而不能另起炉灶,将二者分别进行。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不仅能妥善解决学生由“必学”到“乐学”的转变,而且能完善学生人格,协调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因此,教师从观念上要重视人文教育,这也是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要求。

(作者单位:四川双流职教中心)

上一篇:项目承包责任制,让教科研活动经历一场静悄悄的... 下一篇:磁化.变化.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