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教学之我见

时间:2022-10-16 04:08:04

初中音乐教学之我见

摘要:虽然音乐学科不在升学或考试的学科范围内,但是在现代素质教育制度下,音乐教育已经成为教育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用它的美来感动人们,陶冶人们的情操,净化人们的心灵,使人们在忙碌的社会生活中放缓脚步,感受生命之美。初中音乐也在教学大纲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仅就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出现的若干现象进行简单的分析,以期能够提高初中音乐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素质教育;音乐教育;初中音乐教学;现象;分析

长期以来,由于家长和学生,甚至部分教师都认为音乐课是一门无关紧要的学科,以及教材内容、教师的教学方法的枯燥乏味,逐渐导致学生失去了学习音乐的兴趣,一味地只学习考试学科。这种现象固化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越发感到学习的疲惫,从而产生了厌学的想法。而现代素质教育制度强调了音乐教育的重要地位,并要求在初中必须普及音乐教学。审美教育在音乐教育中处于核心的位置,所以在整个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以音乐的美来感染学生,以音乐中表达出的丰富情感来感染学生,从而使学生慢慢形成好的审美观念。根据音乐教育的教学目标,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对音乐的各个要素、各种方式产生反应,积极地指导学生学会感受、表达音乐中蕴含的丰富情感,此外还要坚持引导学生鉴赏、体会音乐表现出的美,进而让学生终身受益。

一、改变初中教学模式,在课上分析验证

课堂教学不是一成不变的,往往同样的教学方法对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影响。因此,教师在课堂教授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调整方法,不断地分析验证教学教案设计的合理性,不断进行反思并对症下药。课堂教学可以说是一门艺术,再好的教学方法也有它不足的地方,需要进一步改进优化。因此在课堂上出现的各种意外就可以成为很好的分析材料,为教师不断地实践探索提供帮助。在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同时,我们还应当努力去构建互动课堂,打破传统的灌输呆板的学习方式,比如大多数学生都没去过非洲,当我们给学生欣赏非洲音乐的时候,很多学生都感到陌生,此时教师就需要把非洲一些部落的历史、风土人情以及非洲音乐的发展过程讲给学生听,并且为学生示范一些非洲音乐特有的动作,比如用手打鼓等等,并让学生进行模仿参与,从而增加课堂互动性,活跃教学气氛。

二、取长补短,不断对音乐教学进行改善

年轻一辈的音乐教师仍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在教学时应吸取年长教师的经验,取长补短。在新课改下,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到以下几点。

1.教学内容通常与教材息息相关,绝不能为了追求课堂效果而疏忽了音乐知识的传授,因此,教师要认真备课并仔细设计教学内容。

2.注意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按其个性气质对其进行个性化教育。

3.注意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学生一起探索音乐的奥秘。

三、明确音乐课堂上的教学重点

长期以来,初中学生一般认为音乐课仅仅只是唱唱歌曲而已,谁唱的歌多,谁的音乐课成绩就比较优异。所以音乐教师必须帮助学生明确音乐课的教学重点,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意识。音乐课的重点是在学习音乐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认识各种器乐,欣赏前辈们的创作各种乐曲,在各个方面感受音乐的价值,从音乐中感受生活的意义。教师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对音乐世界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学生营造一种快乐的学习氛围。

四、激发学生的兴趣,带领学生学习

如果学生不具备兴趣意识,学生学习知识就好像攀爬珠穆朗玛峰,困难重重。所以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能够把握好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心态,是教好音乐的一门技巧。音乐教育可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它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会唱歌,而且还可以让学生的智力得到进一步的开发和提高。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引导学生的探索欲望,激发他们的兴趣。学生如果对音乐产生了学习兴趣,便会积极地探索音乐知识,不会再觉得学习音乐是一种无关紧要的事。如果学生对音乐产生了深厚的兴趣,其思维也会变得更加灵活自由。此外,教师还可以采用各种方法进行教学,例如,教师应该善于抓住学生独特的心理特征,利用学生拥有极强的团队荣誉感的特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比赛,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不断鼓励学生勇于表现个人才艺,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音乐课程的乐趣,激起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同时,教师应该善于利用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带领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音乐的氛围,不断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爱好。

五、设立情境模式,引导学生萌生音乐情感

音乐情感可以通过情境的磨练来萌生,它是在实践生活中不断积累丰富、不断完善提高的。在初中的音乐教学中,教师需要设立音乐教学情境,根据所处环境调整音乐教学模式,以便开发学生的音乐情感。例如,在组织郊游时,教师可把环境所衬托出来的情感融入到音乐教学中去,还可以把音乐教学的过程与各种郊游活动或节日相结合,利用学与玩的教学模式,开发音乐情感,最终让音乐教学模式得到优化。教师设立音乐情境,在情境中实现师生互动,可以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心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实现自我完善。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中以小组的形式来演绎一段音乐剧,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到音乐作品的极大魅力,深切感受到音乐潜在的内涵,并不断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深切情感。对音乐的良好感受与认知,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身修养与素质,让学生的情操得到不断的陶冶。

六、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

不同学生的音乐潜能有着明显的差异,对音乐的理解与感受也各不相同。所以音乐教师就不能以同一个标准来看待学生,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尊重学生之间的各种差异,并要分析学生的个性特点,以此作为基础,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以自己的方式学习音乐,参与音乐,积极肯定每一位学生,让他们感受到学习音乐的乐趣。

总之,现代音乐教学方法的运用,可以让学生自己感受到音乐的美,获得美的体验,引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使学生在美妙的音乐里放声欢唱。

参考文献:

1.肖迪.初中多媒体音乐教学实效性分析[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07).

2.汪薇.对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创新思考[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06).

3.杨福春.论音乐教育对初中生成长的影响[J]. 华章,2011(15).

上一篇:浅谈如何与学生做朋友 下一篇:刍议幼儿园的环境创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