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谈英语单项填空解题技巧

时间:2022-10-16 02:20:24

简谈英语单项填空解题技巧

近几年来,高考英语试题中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常规题型单项填空题已逐渐避免单纯地考查语法知识,而是结合语用知识考查语法,突出题目的语境化,口语化,综合化,更加注重考查学生实际运用的能力,从而更增加了题目的灵活性和难度。本文就此探索高考试题中增加试题难度的几种手段及解题技巧,以帮助同学们备战高考,取得佳绩。

一、语境法

在处理知识与能力的关系时,很注意在尽可能真实与自然的语境中考查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情况,因而对词语辨析、时态选择和某些语法知识常置于一定的语境中。

1. If you want to change for a double room you’ll have to play________________ $15.

A. another B. Other C. more D. each

由上下文if you want to change for a double room可推知,必须另外再加钱,故用another,“再加15美元”,即another 15 dollars. 故正确答案为A。而C项应为$15 more.

二、假设法

如果对单项选择题的选项感到困惑,而又难以突破时,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从“假设某项成立”出发,结合题意,进行分析推理,从而打开解题思路,变难为易。

2. It was 3 o’clock________________they arrived at the station.

A. that B. when C. after D. before

该题正确答案为B. 但很多学生认为这是强调句而选A. 现在假设A选项成立,即:It was 3 o’clock that they arrived at the station. 根据强调句的验证方法,去掉it was…that… 即变为:3 o’clock they arrived at the station. 这显然是错的。因为3 o’clock前缺少介词at 故假设不成立。it在此不属于强调结构,而是指代时间的无人称代词。而选B则是由when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意思为“当他们到达车站时,时间是3点钟。”

三、突破思维定势法

思维定势是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习惯性的思维倾向。它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但也会误导学生不仔细分析问题,生搬硬套地去答题。因此,命题者会有意地利用学生的思维定势,造成学生解题的失误。这样,学生就应当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

3. —— Is________________here?

——No Bob and Tim have asked for leave.

A. anyone B. somebody C. everyone D. nobody

学生根据语法规则,一看到疑问句便会选择A项,并认为这太简单了。但由下文的信息:“不,Bob和Tim请假了。”便知,这实际上是课堂上或其他一些场合经常用到的交际用语,意思是:“大家到齐了吗?”。故答案为C. 必须注意,语法规则必须融入到语言情景之中,使其达到交际的目的,决不能孤立地使用。此类考题是考查学生在特定语境中准确运用语法知识的能力。考题中语境的设置较为自然、巧妙,要求考生选择的不只是正确答案,而是最佳答案。因此,考生答题时,一定要准确把握语境,通盘考虑,分析语法成分,从而选取正确答案。

四、还原法

在解答那些题干为感叹句,倒装句,强调句等打乱了正常语序的单项选择题时,考生可以将其还原为正常语序后的简单句,陈述句再作选择的方法。这类题题干复杂,多元化,容易干扰考生的思路。因此做这类题时,采用还原法打破考生的定向思维,突破考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逆向思维,以便考生在解题过程中,保持清醒的头脑。

4. It was________________computer games that cost the boy a lot of time he ought to have spent on his lessons.

A. to have played B. playing C. played D. having played

此题题干我们判断是否为强调句,采用还原法,即去掉题干中的it is (was) …that (who) …如果句子仍然成立,能够表达完整的意思,则是强调句;否则,则不是强调句型。去掉it was … that后,变为________________computer games cost the boy a lot of time he ought to have spent on his lessons.很容易看出本题应为 -ing 形式短语作主语,但不必用完成式。正确答案为B.

五、补全法

在一些单项填空题中,句子省略了某些成分的特殊结构较大地增加了试题的难度,我们可运用分析句子结构的方法,补全句子,破解难点,寻求正确答案。

5. ——What made her mother so angry?

——________________the exam.

A. Because she didn’t passB. Her not passing

C. She didn’t D. Because her not passing

通过分析句子结构,将答语部分补全为:________________the exam made her mother so angry. 可以看出少了一个主语,而能用作主语的是答案B. 这个选项是一个动名词的复合结构。

六、时态背景分析法

时态是高考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在考题中往往不给出具体的时间,从而增加解题难度。而历年高考对动词时态的考查偏重于过去进行时,现在/ 过去完成时,一般将来时或“特殊”过去时。这就要求考生认真分析动作所发生的时间,想象在那个特定时间动作所发生的背景,结合题意,选择正确时态。

6. My mind wasn't on what he was saying so I'm afraid I________________ half of it.

A. was missingB. had missedC. will missD. missed

此题没有确切的时间,但我们可根据前一分句的时态去分析,前句用过去时,so在这里连接的是并列句,I’m afraid为插入语,所以后面也用一般过去时,保持时态的一致性。故正确答案为D。可能有的考生受中文思维的影响,认为脑袋里想着“已经错过”,发生在“正在说什么”之前而误选B。其实,这里并没有体现出“过去的过去”的背景,前后两个分句的动作应是同时发生的。

总之,在答题时,我们既要注意将语法、语境和语言文化背景相结合,又要注意从多方面提高解题技巧,最终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上一篇:在绘画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下一篇:配角与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