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欺诈与刑事诈骗之比较

时间:2022-10-16 09:25:10

民事欺诈与刑事诈骗之比较

摘要:本文系统探讨了民事欺诈与刑事诈骗,对两者进行界定和比较,以民刑关系为载体研究欺诈,以期有助于更好掌握行为人主观心理状态,界定民事欺诈与刑事诈骗,为解决我国经济犯罪类案件提供有益思考。

关键词:欺诈;诈骗;民刑关系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化,我国的经济欺诈类案件越来越多,最近比较有代表性的案件是吴英案。虽然吴英案已经落幕,但是学者关于其案件的讨论并没有结束。欺诈作为一种主观心理状态,并不容易界定,法官的自由裁量权比较大。研究本案有助于更好掌握行为人主观心理状态,为解决以后的经济犯罪类案件打下基础。

一、 对民事欺诈的界定

欺诈,作为一种主观心理状态,是一种抽象的情感事实,本身不好认定。德国民法典规定欺诈的民事行为效力待定;《拿破仑法典》则直接将欺诈行为排除在合法有效的民事行为之外。我国现行民法通则并没有对欺诈作一个具体明晰的界定,只是在第58条第三款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作的行为无效,和第四款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和第三人利益无效之规定。梁慧星先生认为:“所谓欺诈,指故意欺罔他人,使其陷于错误判断,并基于此错误判断而为意思表示之行为。”①对欺诈给出比较明确界定的是民通意见。最高人民法院在1988年颁布的《关于贯彻执行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68条规定:“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当事人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意思表示的,可以认定为欺诈行为。”其明确规定了欺诈的内涵为故意告知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相对人陷入错误,作出错误的财产处分行为。关于欺诈的法律效力,世界各国的民法典普遍认为意思表示有瑕疵,因此属于可撤销民事法律行为,但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

民事欺诈的表现方式多种多样,在合同法、侵权责任法、知识产权法、人身权等方面均有所表现,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出示真样品,履行时却以伪劣商品替代,提供虚假的商品说明书;伪造产品产地或质量证明;谎称自己的产品为专利产品或假冒他人的专利产品;制造虚假的供求现象;在毫无履行能力的情况下,对外签订合同以骗取定金或货款等;在商品外包装上印刷质量标志、认证标志或标注假生产时间,以便推销伪劣、过期商品;故意以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为合同标的,促使对方对已方商品产生信任感;促伪造证明文件,用来抬高自己的身份等。”②

二、对刑事诈骗的界定

刑事诈骗,又叫诈骗犯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本罪的主要特征有:①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企图通过不正当手段将他人财物非法据为己有,且不具有归还意图;②企图通过诈骗方法占有他人财物,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虚构事实和隐瞒真相;③行为人实施犯罪所侵犯的对象表现为公私财产的所有权,而且数额巨大,影响恶劣。本罪的犯罪构成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本罪的犯罪客体是公私财产利益。本罪侵害社会公共财产安全,扰乱社会秩序,犯罪对象为他人合法占有或所有的公私财产,具体表现为动产、不动产和财产性利益等。一切财产性价值,可以被评估、测评的事物均可以作为本罪的对象,包括古董、收藏品、艺术品等。财产可以为他人所有,也可以为他人占有。被诈骗人因受到诈骗而处分其合法占有的财物,所有权移至诈骗人手里即构成本罪。

2.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两个方面:作为或者不作为。积极的虚构事实又叫作为;消极的隐瞒真相又叫不作为。诈骗罪最突出的特征就是行为人主观上直接故意的恶意诈骗,使相对人产生错误认识,处分自己的财产,造成严重的公私财产损失。

3.本罪的犯罪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且仅限于直接故意。行为人主观上希望诈骗结果出现,客观上积极实施诈骗行为,根据主客观相一致原则,本罪的主观方面仅仅为直接故意。间接故意不构成本罪。

4.本罪的犯罪主体为年满16周岁的精神、智力正常的自然人,具有相应的刑事责任能力。

三、民事欺诈与刑事诈骗的关系

民事欺诈与刑事诈骗两者有很多相同之处,主要表现为:主观上都有欺诈的故意,客观上采取了欺诈的行为,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使被欺诈人陷入错误,进而作出错误的意思表示;两者都达成了表面的意思一致,不管是口头或书面,对财产进行了相应的处分;两者行为人在主观上都是故意,不存在过失状态。两者的相同点很容易理解和归纳,关键是不同点,这是区分两者和对欺诈的民刑分界更深刻认识的关键。

1、 行为损害的法律关系客体不同

刑事欺诈犯罪被归纳在刑法分则“侵犯财产权利犯罪”一章,因此诈骗犯罪是财产犯罪,法律关系客体是公司财产所有权。如果犯罪对象不是财产,是名誉、知识产权等则不构成本罪。而民事欺诈中的侵害对象则不仅仅限于财产,还包括其他方面。比如我国《婚姻法》11条规定:因欺诈订立的婚姻可撤销;继承法规定非本人真实意思表示订立的遗嘱无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规定销售商恶意欺诈消费者,出售伪劣、不合格商品的双倍赔偿。民事欺诈的对象除了财产、对财产的所有权、占有权等合法权益,还有人身性权利,比如结婚权、离婚权、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和名称权等。

2、 行为造成的财产性损害及程度不同

刑法第262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可见,刑事诈骗要求行为造成相应的损害,或者因为自己的行为使财产处于不安全境地,而没有实施诈骗行为前财产是安全的。刑事诈骗要求造成财产性损害或者使财产从安全移到不安全地,极大的增加了危险系数,很容易有受到危害的潜在可能性。而民事欺诈对后果和危险状态并不要求,它只要求行为人双方就处分达成一致的意思表示即可。即使双方刚达成一致的意思表示,马上就被揭穿,被欺诈者还没有来得及交付财产就已经构成欺诈。

3、 行为人主观上故意的内容不同

刑事诈骗的故意是非法占有公私财产,即主观上,企图将国家、集体、他人的合法财产非法据为己有。而民事欺诈的故意不是,民事欺诈的故意是指使相对人陷入错误的故意,进而依据这种错误作出相应的意思表示的故意。其主观上没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故意,也就是说刑事诈骗主观上更加恶劣。民事欺诈以欺诈人的行为是否妨害相对人的意思自由为要件,不能妨碍者不能成为欺诈故意,能妨碍者成立欺诈故意。

[注释]

①梁慧星.民法总论[M].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5页.

②李昌麟主编,王斌,汪世虎副主编.民法、商法、经济法实用词典[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第37页.

[参考文献]

[1]史尚宽.民法总论[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2]刘云兵、白庆华、汪波.论诈骗罪的欺骗行为[J],河北法学,2004.

[3]崔磊、王丽娜.两类欺诈之比较[J].天中学刊,2008.

(作者单位:天津商业大学,天津 300134)

上一篇:分税制与土地财政 下一篇:从汉语水平考试和托福考试解读“文化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