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症病人亚低温治疗的实施和护理

时间:2022-10-16 08:54:45

危重症病人亚低温治疗的实施和护理

【摘要】 目的 通过列举出临床资料对危重症病人亚低温治疗护理方法进行探索并研究出防治相关并发症的方法。方法 对20位危重症并在很大程度上存在意识不清醒并发症的患者在采用常规治疗方法之外,还加用亚低温治疗,此治疗为期一个月。结果 一个月之后全部存活并且病患意识混乱指数明显降低,病情大有好转。结论 亚低温治疗方法对危重症病人具有良好效果,并且能使其并发症状减弱甚至消失。

【关键词】 亚低温治疗;危重病人;护理策略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528-02

1 临床资料

从所有危重症病人中抽取20例病人,十位男性和十位女性,为了保障治疗质量以及治疗效果的正确性,其年龄跨度较大,从11-67岁不等。分别患有严重脑震荡,颅内出血,以及脑萎缩等危重症。通过医疗手段将其体温限制在33至36摄氏度的正常范围内,亚低温治疗方法时间为4天至9天,在实行治疗期间,所有患者处于昏迷以及病危状况,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亚低温治疗之后,病情评分显著增高,之前为5至9分,治疗后成为10至15分。

2 亚低温疗法的治疗步骤

2.1 脑温监测法 脑温度检测的方法在分类上分为直接和间接测量,然而由于直接测量需要通过手术开颅测量,明显具有高危险性高隐患的特征,所以在亚低温治疗和护理中,普遍运用的是以测肛肠温与鼻腔温度为主的间接测量方式。此测量方式具有危险性小,风险低,痛苦少的特征,并且由于间接测量方式在实施上较为便捷,所涉及到的设备只有体温计,也可节约时间和资源。并且由于操作简单,对医护人员的专业性不存在过于苛刻的要求。间接测量法使医护人员更加容易总结测验结果,发现问题之后,可及时对症下药。

2.2 用药 在用药方面,应该在充分以病人自身状况为出发点,与此同时也要把药物的性质作为基本考虑对象,众所周知,冬眠药物,例如杜冷丁为酸性药物,绝对不能与其他性质药物混用,以免产生副作用。在使用冬眠性质的药物之后,要保证病人已处于昏睡状态,并且其肌肉放松,呼吸匀称正常,皮肤状态良好,无颤抖收缩等状态,生命体征稳定,在药量的把持方面,更应该严格遵循小儿减半的基本原则。

2.3 物理降温 由于危重症患者普遍存在发烧发热等并发症,就需要采取安全有效的物理降温。在亚低温治疗方法的实施过程中,物理降温是一种普遍实用的方法,且此降温方法本身就存在简易、有效、安全的特点,换而言之,就是用25%-50%酒精擦浴用酒精擦洗患者皮肤时,不仅可刺激高烧患者的皮肤血管扩张,增加皮肤的散热能力;还由于其具有挥发性,可吸收并带走大量的热量,使体温下降、症状缓解。具体方法是:将纱布或柔软的小毛巾用酒精蘸湿,拧至半干轻轻擦拭患者的颈部、胸部、腋下、四肢和手脚心。擦浴用酒精浓度不可过高,否则大面积地使用高浓度的酒精可刺激皮肤,吸收表皮大量的水分。或者可在病患头部使用冰帽来降温。

2.4 降温时间窗 毋庸置疑,治疗时间对于危重症病患而言意味着生命。所以亚低温治疗的实施越早越好,由于亚低温治疗对闹损伤的患者效果卓越,对其损害严重的大脑能起到修复和保护作用。然而亚低温的治疗没有严格的时间上限定,一般以三天到一周为一个治疗周期。治疗周期结束之后,倘若病人的身体状况良好,意识清楚,语言准确。从并发症的角度而言,虽未痊愈却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情绪为出现大幅度波动,例如急躁心悸等等。然而对待那些病情尤为严重的危重症病人,可视情况适当延长治疗时间,然而从医学角度而言,时间不宜超过十天,因为物极必反时间过长反而会引发其他并发症反而对病人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在亚低温治疗实施过程中,要求医护人员有认真负责的态度以及精湛的专业技能。

3 亚低温病人的监护及并发症的防治

3.1 呼吸系统 由于在亚低温治疗方法的实施过程要涉及到降温手段,例如本文上一段所提及的物理降温方法。然而降温对危重病人的呼吸系统存在重要影响。低温会对呼吸产生一定程度上的抑制作用。由于危重病人情况危急,使用肌肉松弛剂的频率较高,而肌肉松弛剂本身对会造成呼吸困难甚至窒息等状况。一旦出现此种状况,应及时采用呼吸机来对危重病人进行氧气的供给,从而保证其生命体征。

3.2 心血管系统 亚低温治疗方法虽然会对危重病人的大脑形成鲜明保护作用并且具有卓著的疗效,然而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副作用,从心血管系统来看,低温治疗会导致血压的下降和心率不齐。故而在治疗过程中,一定要定时定量给病人服用稳定血压和心率的药物。并定时定期给病人进行血压测量和心率测量,并对其结果数据做详细存档,一旦发现异常问题,好及时施治。

3.3 神经系统 一般情况而言,亚低温治疗方法对脑组织和脑内所密布着的神经末梢不存在实质性损害。然而,低温会对颅内已经存在的肿块造成遮掩作用。从而在诊断中对医生造成误导,进一步降低诊断正确性和准确性,延缓病人的康复时间甚至对病人造成无形威胁。这一点应着重引起重视。所以在对危重症病人的日常护理中,就应该特别注重颅内压的测量,发现问题及时施救。再者,平日对病人的情绪,感受,是否好转,好转情况等等都应该多加关注,并且在对病人的观察中,还可以防止相关并发症的发生,进一步做好未雨绸缪,防微杜渐工作。[8]

3.4 体温 体温的测量和保持是亚低温治疗实施过程中的重中之重,一般而言,体温维持在33到36摄氏度之间是一个最佳问题,证明患者处于安全状态。[5]体温过高,不仅证明物理降温等一系列降温方法的无效性,同时也容易引发许许多多的并发症。[6]无论体温过高或过低,都是有害的,都会对病人产生消极影响,对病情的好转起到相对阻碍作用。为了把病人的体温控制在安全范围之内从而达到良好的护理效果,相关医护人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引起注意:

3.4.1 在给病人服用助眠性质药物时,必须对药物的量进行严格控制,防止长时间昏迷等紧急状况的发生。[1]并且要根据病人自身情况来调整病人服药频率和时间间隔。[7]体温未出现经常性波动的患者可适量减少药量并且减少服药频率,体温经常波动且存在颤抖,毛孔收缩,瞳孔颜色不正常,瞳孔过于分散等较为危急症状的病患应按正常频率服药,甚至在以不伤害病患身体的情况下加大服药量和服药频率。[2]

3.4.2 恰当的物理降温 本文前面提到,物理降温指的是通过用冰毛巾或冰袋来接触病人的身体而达到降温效果。然而这种物理降温不宜过量。在日常护理中,医护人员还应高频率地替换冰袋和冰毛巾来保证其制冷效果和降温效果。除此之外,还可根据病人自身情况的需要来使用制冷降温机。在机器设备的使用过程中,应该找专人负责,对其故障和使用情况进行记录,并定时进行检修和更行,从而保证其使用效果。[3]

3.4.3 注重鼻饲温度 众所周知,由于危重病人在通常情况下,都处于昏迷或半昏迷状态,无法正常进食。一般都要采用导管插入的形式来给病人注入流食,以延续病人生命和相应体征。然而由于病人在昏迷时处在意识微弱状态,饮食温度应严格控制在30摄氏度左右,以免造成对病人鼻腔内部粘膜和神经末梢的损伤。至少,应该遵循饮食的温度不能超过病人当时体温的基本原则。[4]

参考文献

[1] 张晓健.艾灸疗法对开腹手术后肠蠕动功能恢复的临床观察[J].结直肠外科,2012(03):98-99.

[2] 姚梅琪,高雅文,刘蒙娜,王佩珍,沈健.中枢性高热静脉降温法临床研究[J].实用护理杂志,2010(09):100-101.

[3] 谢勇琼,杨志宏,李红.鼻饲液温度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亚低温状态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14):65-66.

[4] 李斌,花静.机械通气、亚低温、纳洛酮联合治疗重度颅脑损伤的护理[J].华夏医学,2009(19):78-79.

[5] 付雪静.重型脑出血患者亚低温脑保护治疗的临床护理[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06):112-113.

[6] 黄燕萍,钱洪松,彭淑霞,李金棠,韩利,杨锦峰.亚低温冬眠疗法的护理问题及预防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12(06):114-119.

[7] 谢秀珍,姚爱棠,廖妙英:李凤辉;红外线耳式体温计在预诊分诊中的测试分析[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2(06):99-100.

[8] 杨方英,刘丽华;红外耳温计的临床观察及影响因素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实践版),2012(11):188-199.

上一篇:不要踏入激素美容的误区 下一篇:HPLC法测定湖南省不同产地绞股蓝药材中人参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