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型”教学策略下的高职英语课堂值日报告探析

时间:2022-10-16 08:20:11

“任务驱动型”教学策略下的高职英语课堂值日报告探析

【摘 要】 本文从布置任务、实施任务、任务评价与反馈三个方面分析了“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值日报告中的实践问题,认为这种教学模式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具有一定的实效,但也需要教师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反思,改进教学方法。

【关键词】 任务驱动;英语教学;值日报告;应用;反思

一、引言

基础英语课前的值日报告一直受到高职高专英语教师和学生青睐,因为它不仅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学以致用的重要途径。但是,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因为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因而在实施值日报告时,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学生的学习动能和自我效能没能极大的发挥,有的学生只是敷衍了事,甚至有的学生有抗拒心理,没有发挥值日报告的应有的作用。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任务型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运用,以任务为核心组织教学,通过运用目标语执行任务,充分调动学习者已有的语言资源,以参与、体验、互动、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发挥其自身的认知能力,在实践中感知、认识。应用目标语言,在“做”中学,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二、“任务驱动型”教学策略在英语课堂值日报告中的实践

笔者利用“任务驱动型”教学策略针对所教授的高职高专学生的值日报告的进行了改革,具体实施如下。

1、布置任务

首先将每个班的学生分成小组,选出组长,组内抽签决定组内顺序并编好号;布置任务,给出学生值日报告的要求,教师根据本册所要学习的几个单元对学生的值日报告设置范围与话题,任务设计类别包括:一是探究性,根据新教授材料的标题或背景等设计相关的任务,使学生利用报纸杂志和互联网等途径,广泛搜集相关的材料;比如《新时代交互英语》第三册第一单元标题是“Into the Future”,教师根据这个标题及课文中的内容设定的任务是谈科技进步,谈机器人;二是联系实际型设计,将课文的话题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例如《新时代交互英语》第三册第二单元标题是“Family and Friends”,根据这一标题设计的话题内容是朋友,友情或亲情;三是综合分析型任务设计,例如《新时代交互英语》第三册第三单元课文后有题目是要求学生把自己想象成教授外国学生的教师,如何让外国学生学习到不同的文化,将课后习题变为课前预习作业,使学生在无外界引导和干扰情况下独立思考,独立把握处理信息,处理问题的能力。提高使用英语的综合能力。

2、实施任务

由于任务的驱动,学生根据每个单元老师创设的值日报告标题范围开始寻找资料,设计报告内容,例如一个学生在教师给定的“人类的将来”大题目下,选择了自己的报告内容为“Food and Human Life”,Poison cucumber(毒黄瓜)、Plasticizer(塑化剂)这些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的单词引起其他同学的注意,也容易为学生所记忆。然而,高职教师在设计教学任务时也要注意增强任务的开放性、自主性、针对性。这样学生在实施任务的过程中既可以提高学习性,也可以提高创新性和团队合作性,例如在《新时代交互英语》第三册第七单元“Gossip and News”中,一组学生以团队为主,合作表演了一个话剧,在整个过程中,学生一起讨论,做成文字并集结成讲稿和PPT,动手动脑能力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3、任务评价与反馈

任务评价可以加深对任务的理解,以及对学习效果检验。任务评价可以将同学之间的相互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

为了尽量避免进行值日报告的同学唱“独角戏”,在各个班级分出的小组中,每个小组按顺序每节课出一个同学做评委,根据老师给出的评分要求对实施值日报告的同学进行评分,并就其主题内容进行提问。同时,教师要把学生作为一种课程资源利用起来,引导学生观察其他学生做值日报告的优缺点,充分利用榜样的力量,请学生介绍自己的经验,启发他们凭借同伴的榜样示范的教育功能提高自己。

教师评价部分可以将任务评价设定为评价、测评与布置作业相结合的方式。教师在学生完成值日报告后的及时评估,积极反馈,并给学生评分,可以作为英语学习形成性评价的一部分。教师可在每次值日报告结束时,根据主题或细节做讲解或点评的同时对听者进行提问或讨论,让听者在听的过程中更增添一种任务与压力,使听者变被动的“听”为主动的“掌握”,使一个人的学习转化为全班同学的收获和进步。此外可根据每位同学的内容要求学生做相关内容的复述,或观点阐述等,还可以将每次的值日报告生词纳入到单词检查的范围中,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迁移能力,帮助学生用所学知识去处理和表达日常生活实际问题。教师还要注意多赞美学生好的地方,把握好尺度,及时对学生的表现做出客观和公正的评价,既要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也要有策略地指出不足,要坚持多赏识,少轻视;多表扬,少批评。

三、反思

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笔者对所教授班级进行了访谈和问卷调查。多数同学反映欢迎多种形式的值日报告,既锻炼了自己的能力,也提高了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收获颇多,但也反映出了一些问题:一些学生因为自身语音问题以及紧张,导致准备好的东西不能完全的发挥,致使学生听了之后一片茫然不知所云;有一部分同学口语有限,不能顺利担任临时“教师”更无法引导学生。

综上所述,任务驱动型的模式给值日报告这种辅助教学的模式带来了实效,但也需要教师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反思,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吴淑珍.信息技术教育中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研究[J].高等函授学报,2006.2(5)12-15.

[2] 冷枝楠。在任务驱动的英语教学中培养高职学生创新思维[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8(5)135-136.

[3] 刘增厚.谈任务驱动教学模式[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8(3)28-30.

[4] 杨敏 王庆.值日报告提高学生听说能力的行动研究[J].中国西部科技2010.4(中旬)89-90.

【作者简介】

侯晓莹(1981-)女,湖南长沙人,汉族,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公共课部教师,中级职称,硕士,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上接第64页)

【参考文献】

[1] 孔晓勇.化工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J].炼油与化工,2010(05).

[2] 吴方民.海外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探讨[J].交通财会,2009(11).

【作者简介】

林振华(1981.3-)男,山东济南人,工程师,现工作于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第五工程分公司,主要从事工程施工管理.

上一篇:做好农村土地整治 推进“两型社会”建设 下一篇:自行发债开闸 我国地方债能否走向自主发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