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小学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时间:2022-10-16 05:07:17

加强小学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1-0060-01

教育是生活的需要,其源于生活又以生活为归宿。思想品德课堂原本是一个被师生所共同拥有的生活世界,体现着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然而,我们的思想品德课堂却过于理性化,片面强调道德观念的灌输和道德行为的训练,忽视了学生自由自觉的活动,疏离了学生的现实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目标的达成。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而生活又是细节合成的。所以,构建生活的课堂,注重细节,对师生关系、课程教材、教学活动进行意义重构,是深化思想品德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

1.抓管理,完善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

1.1 学校要成立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形成德育管理网络。建立健全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保障思想政治工作有章可循,依法治校。要加强班队工作,落实班队常规管理,同时健全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做到系统化、明确化、责任化。

1.2 贯彻落实"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教育观念,积极参与德育教育和管理。立足本职,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要求落到实处。坚持"学校为管理模块、班级为管理单位、教职工全员参与"的全员育人管理机制,细化德育管理,提升德育水平,创树德育品牌。

1.3 加强对学生干部的指导和培养,在此基础上,把学生自治、自理的管理局面进一步创设出来,不断提高德育工作水平。努力拓展工作领域,探求适合学校学生管理的新途径、新方法。

2.改变既定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理念

新时期,社会对综合型发展人才的需求量呈不断增长的趋势,对学生的思维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锻炼学生的思想意识,为其今后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但小学课程设置中,思想政治教育课时较少,而且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仅限于教材和教师的知识水平,学生从中收获的知识较少,得不到充足的锻炼,达不到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应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以故事、影片播放等形式调动学生的热情与积极性,使其变被动接受教材知识为主动探索思想教育,在探索的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其引导作用,以人物讲解为例,引导学生进入所讲的故事情节,提高其注意力,使其精神高度集中,训练意识集中反应。

3.彻底改变上课时以教师为主,死背课本内容的局面

不管是小学还是中学,思想品德课属文科类教程。一前讲这类课,主要是教师讲课、学生背诵,而忽视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和提高学生的德育意识,有些老师甚至说德育工作是学校负责德育的人员来管、与我们无关的错误观念、而忽视了德育工作的全面性,所以学校领导要抓好对老师的德育教育、要解放思想,实德方面要以身作则、影响学生,利用政治学习、业务学习等学习时间大力提倡加强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从而提高老师本身的德育意识。

4.加强德育教育时要关注解决学生心理方面的压力

在学校设心理咨询室是民语学校刚刚起步的一项工作,学生在心里、生理方面没有生熟,所以他们需要这方面的帮助,德育意识的浅薄使他们解决不了有些心理障碍、想咨询可不敢面对老师或同学,这种情况可能会导致学生的心理状况往坏的方向发展,所以广大教育工作者在生长中的青少年中宣传心理健康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任务。这种教育方式是路径是多样化的,如:小测试、知识竞赛、模拟心理咨询室等… 这种辅导应该倾向于在学生者群体里常见的心理问题为中心会达到最佳效果,从而引导学生能自己解决小范围的心理问题,遇到难题是会大胆的去咨询别人的好习惯。所以学校的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要善于观察学生,理解学生。

5.以学生为主体,以效果为目标

在新课改的前提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改变思想观念,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主体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增强政治课堂的教学效果。在我国传统的教育思想中,一直是以教师为中心,这种思想紧箍着一些教师的头脑,以至于在教学上一直没有创新和突破。这种思想是违背辩证法思想的,我们要打破旧的思想束缚,在教学模式上进行有效创新,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观念深入贯彻,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增强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探索,教师可以采取自主、合作的模式,让学生进行思想讨论。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解决认识上的问题,积极引导学生努力探索,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使学生潜意识里的"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同时,教师要在这个时候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激励学生积极探索学习方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意识,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师的有效帮助之下,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调动起来,教学效果就会有所增强。

6.加强知识积累,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思想政治课属于社会科学,其教学内容关系到社会的许多方面。因此,要想上好每一节政治课,其实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想要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一定要在课堂教学之前做好充足准备,在平时加强知识积累,查询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社会信息,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够更好地将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够让学生充分理解教学内容。将社会现实、社会现象与政治课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这样才能增强教学效果。政治课教学进入高中阶段,学生的自我意识有所提升,同时,在一些问题上也有了自己的见解,因此,教师只有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加强知识的积累,才能够灵活应对课堂问题,根据学生的思想发展设计问题、讲解问题,站在学生的社会立场为学生解答思想上的困惑,只有这样,政治课的教学功能才能够真正发挥成效,才能实现教学的目的。

7.搭桥牵线,让学生互"动"

让学生动起来,个人动不算动,互动才算真正动起来,既要师生互动,又要生生互动。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服务者和引导者,要学会牵线搭桥,要在师与生、生与生、生与教材之间搭桥,让学生互动起来。对于师生互动,教师可以故意设计陷阱,来迷惑学生,比如,教师可以故意提出一个错误的观点,让学生来反驳,让学生去据理力争。对于生生互动,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探究性问题让学生相互讨论,或者是组织小组间竞赛让同组学生互助互动。总之,只要教师巧妙地牵线搭桥,学生互动就水到渠成了。

一个广阔的可选择空间是主体性教学发展的场所,没有选择就没有自主性和主动性。目前在我国的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法中,让学生自由选择教学内容尚有一定困难,但让学生选择自己乐于接受的学习方法,则是完全有可能的。通过这种选择,学生会将教学的目标转化为自己的学习目标。这种目标可以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并对学生的主体行为具有内在的约束力。

以往的教学习惯以教材为中心,研究教师如何教,而忽视的学生怎样学。如能把学生作为主体,以学生为中心,则会在很大程度上将学生所要学习的内容、心理期望及其自身能力结合起来,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但在这一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指导学生如何剖析问题。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如果学生能主动地提出问题,就说明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较好的体现,但这需要教师的启发和引导。教师可组织学生观察,发现问题,并启发学生分析原因。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与分析发表自己不同的意见,从而激发了学生主动积极地进行探究性学习,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上一篇:科学融合教学方式构建数学高效课堂的对策 下一篇:浅谈如何用生活实际提高小学数学教学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