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的反馈在命题中的作用

时间:2022-10-16 03:39:41

浅谈学生的反馈在命题中的作用

如何有效地进行命题模式及质量评价,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实际问题。从近几年命题模式评价的运作经验看,命题模式的评价主要涉及到评价的基本标准、命题模式所遵循的原则、命题模式评价中的反馈及修正3个方面。本文重点谈谈学生的评价与反馈在命题中的作用。

质检命题模式评价的基本标准包括命题职责、命题结构以及命题效能3个方面。其中,命题职责是指命题目标是否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实质上是对命题目标及其所反映的命题观的一种评价。而命题目标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得以实现,则有赖于命题结构及其开发能否得到保证,这实质上是对命题结构及其开发的一种评价。因为命题结构及其开发,既是命题模式与相应观念的外在表现形式,也是一种命题模式区别于其他命题模式的重要标志,此其一。

其二,命题结构不仅体现着命题目标,反映着命题观念,而且还控制着命题功能,并直接决定着命题目标和命题观念的落实水平。任何一种成熟的命题模式,必然有其自身特定的命题开发观,其目的是确保命题目标、命题观念和命题功能的实现。反过来讲,如果一种命题模式没有自身特定的命题开发观,那么就无法称其为命题模式,而最多只能算做是命题模式的一种雏形或者只是一种设想。

其三,命题效能是命题模式的实际作用,是对命题模式功能所进行的一种评价,是对命题职责、命题结构及命题开发的实际效果的阶段性检测。因此,当下学界包括教育界,虽然对命题功能所包含内容的看法不尽相同,但都涉及到以下一些重要方面:

1. 命题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命题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既是确定命题模式评价标准的出发点,又是检测评价标准整体是否科学的重要依据。

2. 质检命题水准。质检命题水准是指一种命题模式能否有效地引导受教育者了解自己的学习水平,从而有效激发受教育者对自己所学学科的探究和热爱,以致自觉地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另外,学生对命题内容能否具有选择权,并自主地发展自己,应该说这也是命题水平的重要内涵。尤其在新课程标准实施后,质检命题的个性化已成为命题的一个重要标志:一是命题模式是否有利于受教育者的个性发展,能否为受教育者提供在一定范围内发展能力的平台;二是命题模式是否有利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合理组合,使学校开发出有特色的专业课程。因此,高中新课改后的质检命题要求更高、更严格。

3. 命题广度和深度。命题广度是指命题是面对学生的发展,而不是单纯为考试服务,应该体现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相结合的思想。而命题深度则主要指命题是着眼于社会现实,还是既重视现实需要,又展望未来发展;是只考虑受教育者生存的需要,还是既考虑受教育者的生存,同时又强调他们的综合素质的发展以及未来终身教育的需求。这在某种意义上说,对命题的要求更深远、更苛刻。

4. 命题效果和效率。命题效果是指通过命题实施所能取得的实际结果,通过这种命题后的考试,是否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和谐发展,同时,是否有效促进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一种新型命题模式的评价特别是其质量评价,需要从大量实践信息资料中去寻找答案。其中,学生的评价与反馈尤其重要。因此,新的命题模式必须随着新课改的变化而变化,其形成过程应该涉及如下一些重要内容:

1.命题实验调查表。作为一种全新的命题模式,其自身有一个逐步走向成熟的过程,同时,还有一个被实践者认识、把握和取舍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作为实践主体的教师和学生,经过深刻的亲身体验,具有对新型命题模式予以评论的发言权。因此,在进行命题实验的过程中,我们的试题命制者,应注意从教师和学生中随时反馈的关于新型命题模式的信息,应将新型命题模式改革实验的若干问题设计成调查表,分别让教师和学生站在教与学的角度,对新型命题模式进行多方位的评价。其中针对学生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分两次搜集考生的意见。第一次是在考后一天立即进行,主要是询问对整份试卷的看法;第二次则在考后十天左右,主要是对数学学科的特色及个别试题的看法进行了解。通过两次调查收益颇多,有一定的借鉴价值,我们择其要,简录之。1.你的答案是:___2.你是从哪些所学内容或题干提示的线索来解题?(例如题目内容与那些概念相关?看到题目首先出现在脑海中的是什么?)3.你在作答本题时,是那些叙述或选项内容让你可以正确作答或误导了你?4.你觉得本题可否由课堂所学内容(含教科书及教师补充)加以判断?或者,所测内容超出高中生的学习范围?5.你觉得这是一个简单、困难或难易适中的试题?为什么?6.你对本题的看法(例如:故设陷阱、过于琐细、无从判断或答题线索明确的意见均可写下):______7.整体意见.你作答本次数学试题的感受如何?如果有机会,你希望给未来命题者什么建议?通过大量由调查问卷得来考生答题思路引证,有效地增强了试题分析指向性,为后续命题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目前大部分分析试题的文章多从教师的角度切入,无论在详解试题或分析题型方向上,都只反映出教师的观点.换言之,分析者在具备广博的数学知识基础上,对试题进行的阐述,是否可反映出学生应考的盲点,是不无疑问的.笔者虽然不是学生,但应该是首度自觉地尝试从学生‘为何选错’的观点分析试题,希望可以补充其他学者的分析与研究.调查深入了解考生的实际状况,进而改造命题。明确提出要更加了解考生学习数学的困难所在,才能真正解决问题。提升考生的成绩,尤其是那些中下程度的考生。换句话说,命题要多从考生的角度切入,自觉地尝试从考生的观点设置试题,尊重该年龄特征考生的思维习惯与知识积累。从考生角度思考命题的理念逐渐成型。在命题设计上是考学生学会什么,而不是考学生不会的,期望能以考生为中心来命题。对同一问题,学生认知与教师认知有相当大的差异,这恐怕连一线教师也始料未及。考生作答结果与教师和命题者的预期常有落差。让试题更平易近人,一直是命题追求的目标。教育部考试中心戴家干主任认为:一个考试要考出人的长处,考出人的优点,这才是一个好的考试。这其实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了“以考生为本,从考生角度思考命题”的重要性。

我们在单选题命制过程中,无论题干还是选项均要求文字要凝练,将文字简洁作为一项重要的标准。事实上单选题的语言表述是以考生读懂为最高追求,在此之下才会考虑文字简洁。有时会不惜“哕嗦”一些,更贴近于当代考生的语言习惯。命题专家们所追求的“语言美”会做出适当的牺牲。从考生角度出发,让考生读懂是第一位的。命题的首要原则是让学生在高度紧张的环境下将试题理解清楚、读懂,认为文字铺陈是完全有必要的。文字多寡应服从于学生理解水平。专家、教师及评价者往往是在轻松无压力的状态下读题目,自然倾向于要把题目字数压缩,以简约为美,但往往忽略的是考生临场的感受,特别是高估了中等及以下程度的考生对“高度浓缩”文字的阅读能力。普通高中生阅读速度一般,但阅读文字量并不是考生顾虑的;考生所看不懂的,有时恰恰是被命题人精练后的语言。实践证明文字阅读量对试题难度之间没有必然联系,主要影响学生作答的是题目文字的深度而非单纯的文字长度。在一次“数学科研究用试卷”的问卷调查中,命题团队请考生挑出整卷中最喜欢的试题,并问考生最喜欢该题的原因。有高达45%左右的考生认为“试题叙述清晰,答题信息充分”是喜欢该题的最主要原因。用考生的原话讲:“作答信息的充分与否,其判断依据,在于能不能让考生有效地在题干及选项中得到大概的思考方向,并且以所学的知识和逻辑判断作答。"选项提供了较多的条件叙述,而非单纯的数学名称。这将有助于区分考生是否真的理解,抑或猜测。为什么呢?因为充实的条件叙述,可以使每个选项都能形成独立的逻辑判断。各选项的设计合乎逻辑,能自圆其说。对于未能掌握基本概念的考生,往往会被选项看似合理的叙述所诱导,做出错误判断。故可充分考查考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程度。

我们的新课程理念的突出特点是“以学生为本”。《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的基本理念"部分突出强调:课程设置为学生学习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课程设计是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作为新课程高考命题,在有助于高校选才的同时,理应有义务促进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促进新课程改革的有效措施即是“以考生为本,从考生角度思考命题”。在命题过程中,需要对考生的水平做恰当、充分地估计。考生的数学知识、相关学科背景、分析水平、思维方式、研究方法等都影响该目标题目的作答,任何一方面的不足都会影响考生水平的发挥。题干及选项的设定实质上是在模拟不同层次考生思维过程,通过模拟其思维过程来考查其思维品质。一道试题命制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是看该题是否有效地区分了相应层次的考生。对于试题难度及区分度的有效控制,关键有两个方面:一是充分了解考生的实际水平:二是充分掌握相关的命题技术。我们以往对第二方面讨论的较多,对考生实际水平则更多的是粗枝大叶、似是而非的描述。导致的结果是:题目设计很精巧,但都是专家的思维方式及语言,考生没有按照“预想设计”作答,许多题目的预测难度及区分度与实际考试结果相差甚远。调查得出的有益经验是:考生作答试题是建立在他们学习重点及生活经验基础之上的。对考生学习重点考查的深度及角度是调节试题难度和区分度的主要手段,对考生相关生活经验的有效调动同样也会影响到题目的难度及区分度。例如:设计难度较低题目的关键在于直接考查考生学习的重点内容;设置与考生熟知内容不符的“解释”题目应给予必要的提示;试题难度可由考查深度调节,区分度可由考查角度调节;调节题干与选项推论所需的思维量,是区分每分组考生的有效方法。命题技术和了解考生是研制好题的基础,缺一不可。如果说命题技术需要积累,那么了解考生情况需要更新,时时更新。

2.根据反馈得到的各种信息及时修正命题模式。尤其是新质检方案应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进行,与传统模式相比较,在考查、评价、选拔等方面应从理念、方法上有所突破,在突出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同时,应更加注重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了适应考生个性化发展,尤其应大胆进行数学小论文写作的尝试。

高考改革启动与实施的脚步将会很快,最重要的理由就是在于多元选拔人才,促进教育公平。因此以生为本的命题模式将会得到重视和运用,学生的评价与反馈将在未来的命题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于新华,鞠翠玲. 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水平[J]. 中国电力教育,2004,(4).

[2]刘新平,李修平. 新课程标准下高考命题模式及质量评价研究[J]. 湖北招生考试,2009,(12)

上一篇:让高中政治教学回归生活 下一篇:中学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