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方法

时间:2022-10-15 05:04:48

中学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方法

摘 要:中学物理学科是基础教育中的重要一门学科,同样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精神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怎样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本文中,笔者试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经验谈几点认识与做法。

关键词:中学 物理 创新

创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不竭动力。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是当代教育的目标。也是教育教学的重中之重。物理是一门实验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要充分利用物理的学科特征,发挥其优势,把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实践的培养贯穿于教学始终,使物理课堂成为培养创新人才的主阵地。

一、组建兴趣小组,为培养创新能力打下基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物理感兴趣,他们才有创新的可能。所以,笔者在高一一开始,就组建了兴趣小组,吸引了一大批对物理感兴趣的学生投入到物理学习中。比如,在学习“圆周运动”这一章时,讲到了几种传动方式,兴趣小组的学生找来了一辆自行车,对自行车中的几种传动方式进行了研究,并对自行车为何这样设计,这样设计有什么好处等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讨论,最后还就如何改进自行车的设计提出了自己的建议。经常开展这样的活动,学生可以在活动中感受物理知识的无处不在以及对人的生活带来的便利,从而为他们的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加强实验教学

当前的中学物理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通过科学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分析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由此可见,实验教学在整个中学物理教学构成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中学物理包含了大量的理论知识点,但是部分理论又过于抽象,在某些知识点上学生并不能够很好地理解,这就需要通过实验模型来对理论知识进行填充。另外,理论知识一般都是理想化模型,与实际还是有所区别的,这就需要通过实验手段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衔接起来。另外,实验教学的有效开展可以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并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这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例如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就可以让学生掌握转换法。在该实验中需要对某些物理量进行定性测量,但是其中的一些物理量并不能直接获取。这就要求学生转变思维,将加速度与时间以及位移串联起来,通过测量位移差S以及相应的时间t再根据S=nat2求出加速度a。这样就顺利地将加速度测量转变为了位移测量与时间测量。通过这种转换方式将“不可观测量”间接地变成了“有形量”,而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能够体会到一种思维转变的方法,同时也能够激发创新思维。

三、构建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

思维是大脑对客观事物概括的反映,创新思维不仅能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而更重要的是能产生新颖的、前所未有的成果。对中学生来说,头脑中旧的表象很少,展现书本知识发生发展的教学过程,就是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过程。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在教学中自始至终处于被动状态,其主动性、积极性难以发挥,既不能保证教学质量与效率,又不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即不利于创造性人才的成长。为了培养创新思维,学生必须有自主学习的思维空间,就必须构建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师生交往的状态达到最佳水平,尽可能地增加学生自己探索知识的活动量,给学生一定的自由空间,充分发现学生的个性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设计引导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课堂上创造一种尊重学生的观点,形成鼓励学生提问,概括、假设和陈述的课堂氛围;高度评价和鼓励学生的积极参与,建立学生之间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关系;从而达到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的目的。

四、新课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渠道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最重要的环节,也是中学物理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主要途径。创新是一项自主性的活动,教师在创新教育过程中的主要作用在于启发和引导。讲究教学方法启发性,关键是处理好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在每一个具体的教学环节,都要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合理组织教学活动,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构建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以保证学生心情舒畅、思维敏捷,使各种智力和非智力的创新因子都处于最佳活动状态。当学生的思维活动和思维结论超出教师所设计的和期望的轨道时,教师不能用粗暴的方式来中断学生的思维进程。要鼓励学生对自己或教材上的结论大胆质疑,欢迎学生与自己争论。即使学生的观点是不正确的,也要在肯定他敢于质疑精神的前提下,通过和学生一起分析、讨论来加以引导。让学生感到没有思想负担,大胆地提出问题,论证自己的观点,学会证明和反驳,这样才能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有法,贵在得法”,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还有许许多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在今后教学中,我们需要不断努力,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付海伦 启发式教学运用中的误区及解决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5,01。

[2]卢丽杨 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能力[J].闽西职业大学学报,2010,(01)。

[3]陈一民 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浅析[J].学生之友(初中版)(下),2011,(06)。

上一篇:浅谈学生的反馈在命题中的作用 下一篇:公立医院可持续增长财务战略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