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师教学用书指瑕

时间:2022-10-16 02:52:28

人教版《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师教学用书指瑕

作为一名教师,离不开教师教学用书,希望从中获取知识并且深入理解和解读教材。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书中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问题,列举如下,希望和各位同仁共同探讨。

1.杜甫的诗《阁夜》中有这样两句:“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用书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师教学用书》(以下简称教参)70页说“百姓的哭声和渔樵的歌声都是乱世的音响。”如果说百姓的哭声是乱世的音响,应该没有疑义,但说渔樵的歌声是乱世的音响就有些让人捉摸不透了。《西游记》中第一回“灵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中写猴王参访仙道,路遇樵夫唱歌,歌曰:

观棋柯烂,伐木丁丁,云边谷口徐行。卖薪沽酒,狂笑自陶情。苍径秋高,对月枕松根,一觉天明。认旧林,登崖过岭,持斧断枯藤。收来成一担,行歌市上,易米三升。更无些子争竞,时价平平。不会机谋巧算,没荣辱,恬淡延生。相逢处,非仙即道,静坐讲《黄庭》。

樵夫告诉孙悟空,这是神仙教他的,烦恼时,唱来散心解闷。这里的渔樵歌声只能说明樵夫生活困顿艰辛,不能说就是乱世的音响。明代杨慎的《临江仙》中有“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的词句,从这两句词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渔樵淡泊超脱的襟怀,这也正是作者所追求的理想人格。所以,笔者认为说渔樵的歌声是乱世的音响过于绝对,过于武断,缺乏依据。

2.教参93页关于李煜《虞美人》的赏析中有这样一句话:“中国历史上有三个最著名的人是重瞳的。一个是治水的大禹,一个是楚霸王项羽,另一个就是李煜。”其中,说“治水的大禹”重瞳,笔者认为不对,应为上古的贤君舜。《史记全本新注》(三秦出版社)《五帝本纪・第一》中关于舜是这样写的:虞舜者,名曰重华。书中注:重华,传说舜有重瞳,故号重华。据此,重瞳的是舜而非大禹。

3.教参99页问题探究四关于《李凭箜篌引》中“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冷暖难辨的说法二:“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依然写音乐的感染力……李凭演奏的音乐把长安城中寒冷的月光都融化了,人们不顾深秋寒冷的夜气,都在月光下聆听她的演奏。不仅如此,音乐也感动了皇帝,也来欣赏她的演奏。

关于李凭是男是女,众说纷纭,《唐诗鉴赏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996页关于李贺《李凭箜篌引》赏析中这样介绍李凭:李凭是梨园弟子,因擅弹箜篌,名噪一时。他的精湛技艺,受到诗人们的热情赞赏。这里用的是“他”,读者自然认为李凭是男子,而教参用了“她”,这就容易使教师产生混淆,李凭究竟是男是女呢?笔者认为如果不能确定男女的情况下,应用“他”更合适些。

4.教参122页《阿房宫赋》的参考译文中对于课文中“直栏横槛”的解释是“直的栏杆,横的门槛。”笔者查阅了工具书,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新华大字典》对槛(jiàn)的解释为:槛的本义指圈养兽类用的栅栏。引申为房子的栏杆、栏板。而对槛(kǎn)的解释为:由横木活石条制成,贴近门框地面的门限,又作“坎”。结合语境来看,这里的“槛”应读jiàn,意思为栏杆,而不是门槛。

教参虽然不是教科书,但却是广大教师日常教学离不开的重要的参考书,许多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都希望利用教参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笔者认为作为教师重要参考书的教参,解读文本应力求严谨、准确,否则就会误导教师和学生。笔者在此就教参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自己的看法,希望和专家、同仁共同探讨。如若确实存在上述问题,修订改版时应该予以更正,真正实现教参的教学价值。

(作者单位:吉林省舒兰市第十八中学)

上一篇: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Two Chinese Vers... 下一篇:浅谈中式英语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