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三英语知识点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04 16:47:04

人教版初三英语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初三英语知识点总结范文第1篇

通过长达5年对这一课题的研究,我从中总结了一些经验,使得这一方法能在我的教学中很好的帮助我提高成绩,使我所带班级的成绩在本地区名列前茅。所以我愿意将自己的一些做法与心得展现出来,与各位同仁切磋,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在单元授课前对单元的内容全面了解,圈定重难点、知识点、语言点,将所包含的知识点出成试卷。在授课过程中,尽量将所讲内容向试卷内容倾斜。在完成授课后,利用一节课进行测试。抓紧批改试卷,第二天和同学一同回顾试卷,目的是及时巩固、辅导。

虽然作法简单,但其中有很多能够帮助教学的地方。下面做一简单分析。

在单元授课前出好试卷,是要求教师对单元的知识有一个较为系统的把握,所以教学就有了方向性和目的性。授课时尽量将所讲内容向试卷倾斜,是降低了试卷的难度。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英语学习的自信心。通过几次测试,学生会对试卷内容有所察觉――教师上课时着重强调的内容。学生就会在今后的学习中认真听讲、积极练习。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上课状态和听课质量,也能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习惯。

考试是一个检验的过程,有了这一目标,学生和老师也就有了动力,在成功和失败间师生摸索更好的教学和学习的方法。

我们所做的事情――教与学,有时并不是直接就能反映出它的好坏。它所渗透的程度如何,还是一个隐形的过程。这时就需要用考试这把尺子去检验、衡量。让教学更透明化。那么,这又涉及到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问题。我觉得我们的教学和考试也更注重学生的素质发展。学生运用语言获得学习的技巧,是教学的根本目的,从而增强应试的能力,这也是一种能力。试题简易但与教学目标、重难点紧密相关,通过传授知识,号召和提醒同学注意技能,从而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中阶段的学生,英语学习成绩由初一至初三大体上呈下降趋势。因为单元测试能够及时反馈学生学习的状态,单元测试。即使不能帮助学生进步,也能够减缓下降的趋势。我们的老师是敬业的,不会看学生学习下降而无所行为。

单元测试也许会使得教师的负担加重,但是假如学生听课状态越来越好,注意力越来越集中,这难道不是我们老师最想看到的吗?

人教版初三英语知识点总结范文第2篇

首先,我认为应帮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独立思考是培养自学能力的前提,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1、课前预习。发现问题,在上每一节课前,我要求学生预习全课的生词,短语,自己过一遍句型,碰到不懂的做个记号。

2、课堂上专心听讲。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踊跃发言,勇于提问,不可放过任何一个环节。

3、课后复习,总结归纳,加强记忆。课堂后的及时复习,是“咀嚼和消化”的过程。复习要及时,如同是在“加固建筑物”,复习方法可以多样化,按照记忆规律要常复习,老师可以多给学生介绍几种复习方法,还要求学生经常总结归纳,只有自己亲自动脑总结,印象才会更加深刻,才不容易忘记所学知识。

4、平时要勤听、勤说、勤写。由于英语学科的特殊性,要求全方位训练,平时要多听磁带录音、多做写英语听力题,并让学生掌握听的技巧,英语既然是一种语言就要学以致用,不仅口头要说,而且还要把所学知识变成书面语言,这就要求平时学生之间经常进行伙伴对话(work in pairs),举办英语角(English Corner),平时要多写日记,学过课文后还要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全文大意即retell,以上这些都要求学生独立进行,并养成良好的习惯。

其次,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实际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方面组成的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学生要真正掌握知识,获得能力,除了老师的指导外,还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即要注重教法,更要研究学生的学法,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使学生找到适合自身特点的学习方法,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就等于获得了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例如:我在指导学生预习课文时,让学生采取以下几个步骤:1、快速学习生词、通读课文。以初三人教版教材;Lesson34为例,先弄清ruch,through,parts,shop,step,narrow,touch,cut,metal,join,take a look等单词、词组的意思,然后通读课文,培养自己快速的阅读能力,通读课文的重点是注意句子中的关键词和课文中的关键句,切勿因纠缠个别细节而影响对全文的理解,通读要达到快速把握课文意思的要求。2、精读。通读课文后,再对课文进行精读,对课文的重点句段进行认真阅读,让学生画出自己认为是重点、难点的内容,如:初三人教版Lesson42重点词组有:send away, try out become(be)interestsd in,take…out of ,what…for,be not about;重点句子是:(1)His father saw him sitting on some eggs. (2)The teacher couldn`t answer all of them. (3)Even before he was ten he became very interested in science. (4)What do you want a science lab for? (5)I want to try out some of my ideas. 3、解决难点。对于较难的知识点,在预习时让学生通过已有知识或借助词典,课外辅导书籍及其它工具来解决,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难题,可以留到课堂上解决,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地听课。4、听录音并朗读。在精读课文前后,应让学生听录音,这样做,即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训练了自己的听力。5、试组练习。在扫除了生词的障碍后,可以通过自问自答或同桌互相问答的方式进行有关课文内容的问答,以达到进一步理解,掌握课文内容的目的,这样,学生通过预习,就能及时扫除学习中的障碍,同时他们自己能力也大大提高。

再次,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素质教育的宗旨是面向全体学生,但是还要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根据学生的特点来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热情,是培养他们自学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这要求我们教师即要对学生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问题给予提帮助,又要注意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趣味性和多样性,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平时我们可以教活泼有趣的英语歌曲,朗诵琅琅上口的英语小诗,聆听声情并茂的英美文章,介绍与他们学习有关的英语谚语,听英语幽默故事或笑话,做英语游戏等,这不仅提高了学生学英语的兴趣,而且训练了学生的听力水平,增加了他们的词汇量。在学生遇到困难挫折时,我就介绍一句英语谚语“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当学生有了良好的开端后,就鼓励一句,”Will begin,half done.”在学生疲劳时,一则幽默的故事或笑话能扫除他们全身心的疲惫与困倦,学习闲暇,一首英文小诗能把学生带入意境,去体味译成汉语后小诗所没有的那种韵味,有时碰到深奥难以理解的内容而课堂气氛不够活跃时,可以通过做英语游戏来调节一下课堂气氛。

通过以上几方面的不断努力和实践,我所教班级学生的自学能力都有所提高,而且都养成了提前预习的好习惯,在一次期中考试中,出现了短语“at the beginning of”,当时这个短语将在下一单元讲到,但大部分学生都提前做了预习,所以都答对了。这次期中考试成绩比上次平均高出4.5分。有位叫胡媛媛的学生,开始英语成绩比较差,在班上属于中下等,但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现在英语成绩在年级名列前茅。另外还有许多学生英语成绩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我想,这都归结于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

总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一些正确的学习方法,同时教师注意以丰富多彩的,活泼有趣的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对学习英语的兴趣渐浓,从而逐渐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学生的自学能力便可逐步培养起来了。这样,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也轻松,学习成绩也会一步步提高。

人教版初三英语知识点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提高 初三英语 课外作业 有效性 策略

一、明确课外作业的功能

课外作业是课堂学习的一种延续,在明确这种功能之后,我们就需要科学的从课堂知识、技能等方面对英语作业进行布置安排。课外作业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动手能力,是对知识的巩固和延伸。对于初三的学生而言,英语课外作业的布置更加讲究巩固和拓展。

1.知识的拓展运用。相对于其他年级同学的英语课外作业,初三的英语课外作业需要在知识的综合运用上进行拓展。相对于传统的机械式、重复式的习题操练课外作业,学生主要是以记忆为主,很少要求实践的行为。这样的习题训练容易将学生带入一个定性的思维模式,使学生在重复的学习中失去学习的兴趣。现在网络的发达,为学生的课外学习提供了多的便利,因此我们在为初三学生布置学习任务时更多的是采取实践的形式让学生能够动手。例如在《人教版初三英语》Unit 7 Where would you like to visit?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借助和报纸刊要来根据“城市名片”选取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地方。搜集自己喜欢的地理信息,例如:Humanities、History、Developing、Feature、And my complex等。将这些信息利用英语来对其进行简单的介绍,可以制作成为PPT或卡片。这样能够将同学们的各种信息实现共享,让学生能够在成果中找到自豪感。经过实践证明,学生通过这种自己动手的方式,完成的质量很好,并且学生也积极的参与到这样的活动中。

2.知识联想性运用。课外作业的形式应该是将知识点进行综合性运用,在作业中应该表现知识点的各种联系和潜在关系的延伸。初三的知识点更多的是在前两年的知识点上的一种补充,因此课外作业会有一定的深度。学生在两年的学习过程中,对知识都有着一定的认知,并且有着一定的语言知识积累。在课外作业的安排布置当中,以阶段理解为主,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运用关系联想、语义图表以及构词分析等策略来加强学生对词汇的记忆,一方面能够增加学生的单词词汇量,另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的联想能力。通过这种联想的作业方式,学生能够迅速的掌握词汇之间的多重联系,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词汇学习效率。

3.巩固、熟练性运用。在布置初三学生的英语课外作业时,应该注重学生的知识巩固和综合运用。巩固课堂的新知识点是课外作业的重点,学生只有巩固好新的知识,才能够对其进行熟练的运用和掌握。例如“语法”课外作业的布置,更加要求巩固和熟练,只有这样才能够熟练地学习英语。

二、分层次设计课外作业

老师在布置课外作业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的巩固知识和训练技能,但是学生的的思维方式和表达能力有着很大的差别,这就要求老师在布置课外作业是按照层次性布置,需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如果老师在安排布置作业方面实行一刀切的模式,有的学生认为这些作业很难,有的则认为很简单,这就造成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动力减小,无法针对性提高学生的能力。分层次的作业方式能够让学生都得到发展。在实行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做到基础性作业学生都需要做,提高性训练可以让英语优秀的学生做,补缺性的作业则要求学习马虎的学生做。当然,对于作业的划分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变化来进行改变和调整,甚至可以通过小组的形式来安排作业。

三、按时间合理安排课外作业

初三对于初中生而言是一个关键性的学期,他们面临的中考复习,特别是在第二学期,各科学业都较为紧张,因此学生的时间得到压缩。老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时间来合理安排作业,如果作业安排过重,会激起学生的逆反心态,不利于学生的英语复习,老师在布置英语作业时,可以适当的减少量,但是要把握好其质,保证作业的有效性,太简单没什么意义,太难会耗损学生大量的时间,因此后期的作业更多的讲究的是巩固性,量少高质。

四、及时评估和反馈课外作业

英语课外作业能够为学生安排学习的平台,使学生能够及时的巩固、拓展知识。老师也可以通过学生的课外作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于学生的单元话题、语法以及句型和词汇等学习情况进行系统的了解,及时的掌握第一手资料。根据学生作业评估和反馈信息,实现针对性教学。由此可见,按时完成作业,及时的收取和批阅作业,能够针对学生的失误进行训练。同样的及时的将作业结果反馈到学生的手中,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风机,让学生能够正视自己的成果。英语老师也需要对学生的英语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分,将这些情况纳入到学生的考试成绩中,这样可以让学生重视课外作业,保证英语的有效性学习。

五、总结

课外作业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讲,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初三学生的学习紧张,时间有限,因此在布置课外作业需要考虑到各个方面。英语作业在保证知识的功能性运用、分层次设计以及合理安排时间和批阅反馈及时等外还需要对作业在成绩中的比重,这样才能够有效的提升初三英语课程学习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苏昌凤,陈泽诞.英语课外作业的设计与布置浅探[J].江苏教育研究.2011.

人教版初三英语知识点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初高中英语教学 衔接问题 对策

学生从初中进入高中的学习过程既是他们自身的转折点,又是中学英语教学的一个转折点。笔者作为广州地区的一名英语教师,分别承担过初中和高中的教学工作,在教学过程,感触特别深的是初中和高中英语教学存在较大的差异,很多学生进入高中后感觉很不适应高中英语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一旦碰到挫折,就很容易产生消极的学习态度,这无疑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认识到:初高中英语教学的衔接问题是高中英语教师应首先解决的重要课题。笔者通过深入了解初中生和高中生的学习特点,认真分析初高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差异,在帮助学生顺利度过从初中到高中的磨合期上取得了一些经验,本文试将自己的认识进行归纳和总结。

一、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材内容编排的差异及学习要求不同。

广州地区初三学生使用的英语课本是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实验教科书,初三上学期共七个单元,下学期共六个单元。按照课时计划,大概每两周上一个单元。每个单元的单词大概60个,但是其中完全要求掌握的大概40个,剩下带有星号标记的拓展词汇大约20个。每个单元的内容设置是按照reading,listening,language,speaking,writing这几个步骤编排。Reading词汇总量不到300个,其中有一部分是对话。一般情况下,初三的英语每周6个课时,所以课时较为宽松,学生的学习压力比较小。

相比而言,高一课本无论是内容编排还是课时安排都比初三要紧张了很多。广州地区高中普遍使用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实验教科书。按照新课标的要求,高中英语课程采取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的课程设置模式。其中,模块1至5为必修课程,模块6至11为选修课程,每个模块5个单元。每个单元的内容设置是按照warming up,pre-reading,reading,learning about language,using language这几个步骤编排的。每个单元的生词大概是60个左右。在高一期间,学生要完成前1至4模块的英语学习,每个学期都完成两个模块,即两本书的学习。而高一的英语课时一般为每周5节课,一般完成一个单元需要两周。所以,相比初三,高中的英语要求无疑比初三高很多,这就让很多学生不堪重负。两种完全不同的内容编排方式和学习要求也使学生感到很难适应。

据这几年中考试题,其所考的单词拼写比较简单,考查的基本上都是6个字母以内的常用词,而且给了首字母;句子翻译基本上是初中课本上出现的几个基本句型,如被动语态、感叹句,以及宾语从句等;写作和听说都是学生生活当中所耳熟能详的内容。进入高中后,学生在高一期间的测试基本都是单词、句子翻译、语法填空、完型、阅读理解及写作,特别是语法完型阅读的难度也比初中大,所以导致很多学生的测试成绩并不理想,这也无疑会导致学生对学习英语产生恐惧和甚至厌学。

2.学生对高中英语学习存在错误认识。

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习内容较少,要求相对较低。进入初三,除了新增部分词汇以外,基本没有新的语法项目,所以老师就有充足的时间对考点进行反复操练。经过对考点的反复训练,学生在中考取得较高的分数相对容易。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例,2011届初三我校参加中考人数为269人,在总分150分的英语考试中,我校平均分达到了125.4分。其中,140分以上(含140)达到84人,占总人数的31%;135分以上的有125人,占46.4%;120分以上的有196人,优秀率达到了73%。但据笔者对我校学生的了解,部分学生在初一和初二甚至初三上学期学习不用功,但到了下学期,由于升学的压力,他们才开始努力和突击,并在中考中都取得了超过预期的成绩。这种情况,让部分同学认为他们在高中仍然复制这种神话:高一高二不需要用功,到高三通过突击仍可取得优异成绩。这种思想的存在毫无疑问会影响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另外一方面,由于部分同学在初三成绩不错,因此对中考期望值很高,但是由于考试发挥失常等原因,成绩并不如预期理想。这就导致他们无法考上自己的理想学校。这部分同学到了新学校以后,难免会有心理落差而垂头丧气。这种情绪,会影响到他们对新环境的适应,也毫无疑问会影响包括英语在内的各科学习。

3.初中和高中英语教学方法不同。

初中的学生由于年纪较小,往往在课堂上发言很积极,气氛比较活跃。而且初中课堂内容容量较小,课时较多,上课进度较慢,有足够的时间编排各种游戏或竞赛让尽量多学生得到足够的激励和参与。同时,中考考点基本都是基础语法,而分到每个单元就很少,因此老师肯定会在每个单元找到与中考相关的知识点进行反复的操练。

但是到了高中,课时较紧,内容较多,所以老师很少有足够的时间对每个单元的所有知识点进行反复操练,也没时间设计更多的游戏及竞赛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同时,高中更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如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但是学生进入高一后,尚未分文理科,学生需要学习九门课程,还不包括体音美等学科。这种情况,学生除了完成课堂作业外,很难找到空余时间来预习和复习。这就要求老师尽量在课堂上完成新课的讲解和旧知识点的复习,也就很自然地形成了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很明显降低了对学生的吸引力,教学效果也受到影响。

二、解决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问题的方法

1.了解学生,排除学生学习英语的心理障碍。

在高一教学中教师要尽快了解学生,使教学过程更具针对性。一要通过与初中英语教师交流,了解中考成绩中每个分数段的学生初中英语成绩相当于什么水平。二要通过与学生沟通,了解所教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差异。在教学过程中要帮助正确认识高中英语学习的特点和要求,让学生认识到中考英语成绩的高低并不能意味着高中英语成绩的优劣。教师更应该多关心英语成绩较差的学生,特别要关注中考成绩与高一测试成绩反差大的学生,要让他们明白学好英语的重要性,帮助他们查找原因,找到学好英语的自信心。

2.做好衔接,补齐学生初中所缺的单词。

根据教育部制定的英语课程标准,整个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包括义务教育和高中两个阶段)按照能力水平设为九个级别。在九个目标体系中,一至五级为义务教育阶段的目标要求,六至九级为普通高中的目标要求。五级对词汇的要求为学会使用1500-1600个单词和200-3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为了既检测学生的理解能力,又检查学生对基本词汇短语的记忆,这几年广州中考基本上阅读较难一些,句子翻译和单词拼写就相对容易很多。以2012年中考英语为例,今年中考五个翻译句子分别考了两个词组(keep in touch,neither nor),一个被动语态(was invited),一个感叹句(what a),一个宾语从句(why they are);而单词拼写分别考了age,red,bring,lonely,find五个词。针对这种命题趋势,在初三在备考时,就会出现这种情况,即老师只让学生背那些拼写简单及常用的单词,至于生僻的单词,只要求认识即可,何况在阅读时即使碰到个别单词不认识,也可以运用一些阅读方法找出答案。这种备考方式,短期效果较佳,但经过中考后漫长的假期,学生会很快忘掉那些复杂或生僻的单词。因此高一英语老师很有必要把那些对学生来说比较生僻的但又属于5级的词汇短语给学生列举出来,让学生尽快记住。这就需要高一老师既了解初中教材,又理解高中教材。所幸的是,人教版英语必修一教师教学用书的第154页附录中用黑体字列举出了大部分在初高中衔接阶段需要复习的重点词汇,这可以为高一的老师和学生提供参考。

3.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

在学习方法上,笔者认为教师要求学生做到以下两点:第一,在初中阶段,对学生的课后复习、特别是课前预习要求并不高。但是刚刚进了高一,由于课堂容量加大,要求提高,就必须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并且在还未确定是否学文科还是理科的情况下,学生有必要侧重语数英三科的学习。既然英语属于无论文科理科都要学的课程,学生就有必要在英语上多花时间预习和复习。至于预习的内容,每学一个新单元,学生就有必要跟着录音朗读课文中的Reading One,并练习概括总结Reading One的中心;有些文章适合学生复述,就要求学生尝试复述课文。此两项要求的根据是近年广东高考对学生的概括、朗读,以及听力等方面的能力要求比以前更高,这两种方法正好可以对学生的听说能力进行锻炼。第二,学会记笔记和整理笔记。因为高中英语课本每单元容量较大,知识点比较零碎,需要学生进行课后的整理和复习。

4.改进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上,教师要改变那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应该尽量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激励并能够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根据美国语言学家斯蒂芬·克拉申(Stephen Krashen)情感过滤/障碍假说(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情感因素起着对输入进行过滤的作用,情感因素因人而异。学习的情感因素会阻碍或加速语言的习得。只有在最佳情感条件下,才会产生真正的习得。因此,老师要采取各种形式的教学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激励和并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产生有利于学习的情感,老师必须使每个学生都感觉自己受到尊重,并降低学生在课堂上的紧张情绪。为此老师尽量丰富自己的课堂,比如采取小组形式进行讨论,使每个同学都参与到课堂中。老师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分配不同的学习或讨论任务。有了小组的帮助,学生不至于因为担心回答问题不当而丢了面子,特别是那些成绩较差的同学。老师要对学生的回答做出积极、有意义的评价。整个过程中,老师所起的作用仅仅是帮助者(facilitator)而不是主导者。

总之,能否做好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对学生能否学好高中阶段的英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高中老师不仅要了解初中教材,还要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了解学生的缺点和长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尽快适应高中英语的学习。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英语课程标准研制组.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G McArthur and P Etherton.英语English·Student’s Book A 九年级第一学期[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5]G McArthur and P Etherton.英语 English·Student’s Book A 九年级第二学期[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

[6]人教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必修一[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7]王璐.情感过滤假说与英语教学[J].当代教育科学,2006.(20).

人教版初三英语知识点总结范文第5篇

这学期是初中学习的最后阶段,这阶段的复习是中考备考的重要阶段,对中考成功起着催化剂的作用。因此这个阶段的安排有效与否直接影响着中考效果。那么怎样才能做好这阶段的复习工作呢?从目前学生现状出发,我制定出如下计划:

一、充分抓紧时间,完成新课任务。

本册教材还有一个单元未讲完,这部分内容新知识点少,侧重复习巩固。因此我计划用两周时间完成。基于教材特点,我计划把他设计成边学边复习的新旧知识穿插的课堂。既完成新课任务,又为以后复习打下基础。既要有速度更要有质量。

二、运用“三轮复习法”,进行系统合理的复习。

第一轮复习要求全面复习初中英语基础知识。这轮复习计划在五一前结束,以教科书为本,按教材顺序归纳语言点,讲透语言点的运用,对各单元的要点进行梳理。同时注重基础词汇,词组,句型的过关。这一轮切忌炒冷饭,要做到“温故而知新”。这就要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在单元复习前,让学生预习本单元重点短语和句型。教师归纳时,可与其他短语作横向和纵向比较。帮助学生巩固运用。

第二轮复习至五月二十日左右完成。这一轮复习一是针对重点语言知识如词类和句型等方面进行。一定要突出重点,反对面面俱到,精讲精练,引导学生自主复习,真正做到触类旁通,变知识为能力;二是针对重点题型如完型填空,阅读理解,听力训练等进行专项强化训练。

第三轮复习注重于语言的应用能力,即按照中考题型进行模拟考试。每次试后,认真分析不同学生的弱项,进行有针对性的面批。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全面巩固。为最后冲刺储备力量。

总之,现在距中考还有三个多月的时间,教师和学生一定要精密配合,共同准备迎接中考。

初三英语复习计划(二)

一、复习前准备工作

1、分析学生情况复习工作能否做好,需要老师和学生共同的努力,复习计划,内容,过程必须适应我们学生的特点才能发挥良好的作用,取得理想的效果。因此,我们四位英语老师分析了学生的特点。发现我们的学生普遍存在比较浮躁的学习心理,并且很多学生比较容易骄傲自满,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都不牢固而且比较不屑于处理简单的问题。所以造成的现象是优生不优,很多学生都徘徊在中等的水平,基础差的学生又比较懒惰。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决定必须首先让学生们端正思想,知道下一步应该做什么,我们和不同层次的学生沟通思想,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确定复习中第一步的行动。

2、研究试题,留意中考信息,及时了解命题变化和趋势由于我们备课组四位老师中,

2位老师是首次担任初三英语教学工作,因此很有必要仔细的研究历年的中考试题,来把握中考命题的特点。近年来中考试题从知识型向能力型转变,淡化语法,注重语篇,突出交际,强调应用,体现地方特色,散发时代气息并开始进行学科之间的渗透.主要体现在:

1.通过实际情景和语境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2.试题选材结合热点,注重教育性

3.试题紧密联系生活,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采用开放性试题考查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二、复习计划俗语说:不打无准备之仗。制订复习计划目的在于避免盲目性,增强针对性,力求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最佳复习效果。

我们将复习分为三个阶段

1、基于课文内容的基础复习阶段。在这个阶段,我们主要以课文单元为主复习词汇,短语,常用句型,语法知识等基础知识。

2、专项训练阶段。按照中考题型逐一集中训练。这一阶段我们准备以题型为载体,渗透做法指导。帮助学生熟悉中考题型,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综合模拟训练阶段,综合训练、仿真模拟。准备采取课上、课下做题相结合的方式,要求学生独立认真完成,让学生弄清错误原因,哪块知识存在问题,查漏补缺。配以模拟训练,培养学生时间意识,良好的应试心理。三、口语复习由于4月底进行的口语考试,我们在前一段的时间里花了很大的精力,为了不影响第一阶段的复习,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利用好晨会时间,指导学生早读。早读内容以口语材料为主。

2、从每天中午抽出一刻钟时间,组织学生结对练习,掌握问答和对话,对重点词语进行小组互查。

3、利用晚自修时间,对口语薄弱的部分学生进行单独辅导。口试复习主要是以学生结对的形式完成的,我们给学生规定每天必须完成的任务,让他们结对完成,我们每天检查,对个别学生进行抽查。

四、目前复习情况目前我们已经基本完成了第一阶段的复习。这个阶段课文是复习的中心,是语音、词汇、语法知识、听说读写活动和培养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材料,是复习的主要依据。但复习课又不同于新授课,我们在课堂中非常注意培养学生自我总结、自我归纳、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复习词汇的时候,我们每天默写一定量的单词。根据读音、拼写、同义词、反义词、同音词、形近词等对单词分别整理总结,区别异同,减少使用错误。同时我们还按照词类对单词进行整理,拓展,建立词形与词义之间的联系,熟悉单词的用法。在词组的总结的时候我们按照词类归纳分为名词词组,动词词组,介词词组等。列出课文中的重点词组,要求学生每天背诵默写。同时,我们还常按照某一中心词来归纳总结词组。语法复习重点是八种时态、动词不定式、被动语态,以及宾语从句、和状语从句。我们在按单元复习的同时,常通过比较,找出异同,把各种语法项目联系起来,做到前后关联。课后我们加以有针对性地练习来巩固。每一个单元我们总结经典句型让学生们加以背诵,并要求他们在作书面表达的时候尽量运用。因为是复习,所以我们尽量做到突出一个“总”字。面对上千的单词,成百的短词和词组,几十种句型,大到语法项目,小到具体的知识点,我们在复习中将他们相互联系起来,形成网络,形成系统,使学生通过复习对这些零零碎碎的知识能有比较清晰的概念。根据第一阶段复习的情况来看,我们还将花一些时间来加强学生普遍比较薄弱的部分。然后再准备进入第二阶段专项的复习。

五、复习中的几个点

1、词汇、阅读、听力贯穿始终,坚持每天一练。

2、及时反馈,查漏补缺。

3、精讲精练,有的放矢。

4、集体备课,团结一致。

初三英语复习计划(三)

一、指导思想:

**年中考在即,我将本着以《英语课程标准》为依据,以考纲为标准,以教材,指导丛书,复习指导为具体内容,根据国家提出的素质教育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我们备课组经过讨论,制订了周密的复习计划,并组内自己出《中考复习课时计划》,领学生进行全面复习,稳打稳扎,争取在短短的三个月内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作好充分准备。

二、复习策略

1、系统归纳,分清脉络。依纲扣本,注重双基,夯实基础(词汇,语法,句型),帮助学生学会复习,学会考试。

2、以学生为主体,坚持讲练结合的教学模式。并注重感情投资,利用学生的心理优势,多关注,多表扬,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3、针对性复习。向优、良、中、差各层次学生搜集、积累他们平时在各方面出现的错误,对症下药,逐题突破。要求学生熟练地掌握中考中的每一种题型的命题意图。对听力部分、单项选择、完形填空、阅读理解、书面表达等各种题型进行强化训练。

三、情况分析

人教版英语共有五本书,七年级上下册和八年级上册比较简单,主要是词汇量的积累,简单的口语表达,八年级下册,九年级着重是语法,阅读。指导丛书中要求,在语言知识方面,学生学会使用四会单词和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在听力技能方面,能听懂有关日常生活中的熟悉的话题;在阅读技能方面,能阅读各种体裁和题材的简短的书面材料;在写作技能方面,能使用所学语言基础知识,以语篇为单位,清楚,连贯地进行控制性和开放性写作;在口语技能方面,能使用所学的语音,语法和词汇等基础知识,以口头的形式清楚,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根据考试的内容和考试的难易度比例,合理安排复习时间和复习方法很有必要。

四、时间安排:

整个复习分三个阶段:

第一轮:时间:2.28---4.29内容:单元复习。

第二轮:时间:5.2---5.27内容:专项复习(听力,语法,词语运用,完型填空,阅读理解,情景对话,书面表达。)

第三轮:时间:5.30---6.21内容:模拟考试

五、资料

1、《中考课时计划》

2、《天利38套历年真题》

3、初三全体英语教师集体编排的《中考课时计划》

六、复习内容与要求

从近三年的中考试题来看,年年有变化,但不是很大,总之,其试题容量大,覆盖面广,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灵活,不仅加强了对英语基础知识的考查,更突出了对运用知识的能力的考查。我采用“三轮复习法”要求先全面学习,后进行重点复习和适应性考试复习,做到着眼全面,突出重点,点面结合,把全面复习和重点复习有机的结合起来,这样既系统全面又有所侧重,能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所学知识,考出优异的成绩。

第一轮复习,依纲扣本,整合课本内容,梳理知识结构,巩固基础知识,训练基本技能,要求学生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搞好基础知识的复习。因为万变不离其中,如果没有最基本的词汇和语法,从何谈能力。所以我课堂上主要以教材为主,以《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复习指导》为辅,引导学生按教材顺序复习各单元的知识点,这一轮不是炒“冷饭”,而是“温故而知新”。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课堂上引导学生归纳知识点,并与其它知识做横向、纵向比较,帮助学生巩固运用。一方面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及时查漏补缺,巩固好基础知识。早自习要求学生在教室里大声朗读,早读的材料可以是课本,单词表和课后的听力材料,也可以是练习册中的作文或平时阅读时发现的写得好的一些文章,同时注重词汇,词组,句型的过关,每天早自习下课前的十分钟,对学生所复习的内容进行检测,课后通过《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复习指导》中的配套练习,巩固所复习的内容。同时在这一轮的复习中我还准备采取一些措施来激励和督促学生自觉学习,比如,既每学完一部分后,进行阶段性测试,并将成绩通报给家长,与家长一起共同督促学生努力学习,以便更好更快地提高教学质量。

第二轮复习,专题讲解与训练,重,难点突破,实现能力升华;在这一阶段复习过程中防止简单的重复,反对面面俱到,遵循精讲多练的原则,做到讲—练—评结合。在课堂上主要是根据中考指导丛书并结合《中考课时计划》和我们自己出的练习题,按词汇(构词法,名词,代词,形容词,副词,冠词,动词)语法(宾语从句,状语从句,定语从句,被动语态,动词时态等)进行复习,有的强讲,有的略讲。让学生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并通过《中考课时计划》中的专题讲解与训练来复习检测形成能力。

第三轮复习,综合模拟训练,把握中考脉络,合理安排好答题时间。在这一阶段主要目的是侧重培养学生审题和解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综合练习和模拟测试,通过知识考查与能力考查并重,提高学生的应试技巧,使学生在答题时做到灵活运用,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有了前两轮的复习,学生对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掌握,因此通过模拟的中考试卷为真正的中考做好充分的准备。

人教版初三英语知识点总结范文第6篇

一、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探究

1.中考改革影响

从1998年开始,福州市实行达标学校初高中分设。后来中考又出台了新规定:物理、化学科的成绩按等级制划分,达标普高录取的主要依据是语文、数学、英语三科总分。由此物理、化学的初中教学受到了很大的冲击。高中教师普遍反映高一新生的化学素质大幅度下降。由于等级制中只要B级(百分制的70分以上)就可以上达标普高。而同样是B等级,也许70和7l、72区别不大,但与90分的学生区别就已经很大了。因此也造成了高一新生语数英三科总分差不多,实际上理、化学科基础的差距已经是相当大。再者由此造成初三学生的课余时间基本都在语数英三科上打转,化学课程的教学基本上只能在课堂上全部完成。学生只要能考到70分以上,师生就都像解脱了一样。本来学生的弹性是很大的,要求高就会学好一点。要求低自然就点到为止。受到中考这根指挥棒的终极影响,使初中化学教学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2.教材改革的影响

在课改后的新大纲要求:初中化学新课程是以培养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根本宗旨。就是要以促进学生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为基本要求的课程目标。初中化学教学主要要求学生掌握简单的化学知识、基本化学实验技能、简单的化学计算及化学在生活、生产及国防的某些应用,其知识层次则以要求学生“知其然”为主。

而现行高一的化学必修课是面向全体高中学生进一步加深学习的化学知识和以适应社会发展而提升能力的教学,高二、高三的化学选修课则是根据部分学生的个人特长、兴趣爱好而进行的化学知识和能力的提高教学。也就是说,高中化学课程是在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基础上,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帮助学生获得未来发展所必须的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在实践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影响,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和实事求是的态度,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两者目标的不同,自然导致了教学手段,教学走向的差异。

3.心理发展不同阶段的影响

初高中学生处于心理发展的不同阶段,由此对化学的学习产生了影响。例如从概念的学习上来说,概念的分类能力不同。初、高中生的相应能力可以分为四级水平:一级水平――不能正确分类,也不能说明分类的根据;二级水平――能够正确分类,但不能确切地说清分类的根据;三级水平――能够正确分类,但不能从本质上说明分类的根据,仅能从事物的某些外部特征或功用特点来说明分类的根据:四级水平――能够正确分类,并能从本质上说明分类的根据。研究表明,初中学生对有关概念的分类水平处于从第三级向第四级过渡的状态中;高中学生对概念的分类水平达到第四级的居多,所说明的分类根据能揭露事物的本质,理论性较强。所以,高中学生所掌握的概念,逐步摆脱了零散、片断。而趋向形成有系统的、完整的概念体系。

从化学概念的学习过程分析,也是可分为五个阶段。感知阶段加工阶段初步形成阶段联系整合阶段运用阶段。这些都说明了初高中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着身心方面的差距。

二、初高中衔接的对策探究

从初中到高中,无论是在化学概念、规律及研究方法等各方面的学习都存在一个飞跃。为了让学生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笔者认为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衔接:

1.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身为高中的化学教师,如果不了解初中化学教材和教学要求,对高一化学教学的把握上肯定会带来很大的影响。尤其现在的初中化学教学围绕着中考转,初中化学教学很少考虑到为高中的教学做好衔接。课改后,教材的更替,要求的变更,跟原来高中化学教师心目中的初中学生应该要掌握的内容有了很大的差别。因此就有必要了解初中化学的知识结构,特别是教学要求达到的程度。有的知识点教材上有,但因为中考不涉及,就出现了初中不教或者降低教学要求。例如初中的酸碱盐知识的要求大幅度地降低,溶解度的计算基本不考,都导致了学生的知识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产生了很多知识缺陷。

2.损有余,补不足

高中老师在充分了解了初中化学教材和教学要求后,应该有针对性“损”有余,补不足。

例如:初中早期的人教版教材还是按照前苏联的课程理论来编排教材。后来的科教版教材受STS等教育理念的影响,变成了主要是按照生活中常见的化学常识来介绍,没有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教学是以物质的分类为主干,各种物质间的横向联系较少,理论知识不系统。相反高中化学知识则以物质结构、物质的量、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反应速率、离子反应、元素周期律等理论为主干,在教学上从初中化学的知识“点”开始,注重知识系统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让学生由知识“点”出发而发展形成一个知识“面”,进一步注重于知识面的应用及知识之间的联系而形成知识“网”。

由此,在高中教学中要有计划地补足初中教学中涉及不深的知识而在高中化学中常常出现的知识点和方法等。如对于高中化学必修1中的重要内容――氧化还原反应:在教学中必须先复习初中化学反应类型知识,即从得氧失氧的角度分析总结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概念:然后从化合价的升降去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外在表现:进一步加深到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转移(或偏移)。这样一个知识点的形成、发展的过程设计就很完美。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对于各种元素和原子团的常见化合价并不熟悉,应先行对初中化学进行复习。使学生对原子、常见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化合价的实质、常见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化合价与电子得失的关系有较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然后再进入下一环节的教学,从化合价升降、电子转移的角度分析氧化还原反应,进一步认识什么是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最后在习题中再要求学生小结氧化还原反应和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面。

只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教师引领学生只要稍加努力就可达到的学习目标。学生学得很轻松,比较容易就掌握了氧化还原反应这一重要知识点。

再如必修2中,“化学能与热能”这节内容,在教学中让学生回忆所学九年级化学中水合离子吸热与扩散离子放热的现象,并从一个燃烧实验入手,启发学生理解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同

时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这些能量通常又表现为热能变化,通过人教版实验探究2-1,2-2,2-3理解化学能与热能之间是怎样转化的,引发学生思考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本质是什么?从微观结构和宏观表现怎么解释。让学生在研究探讨其过程中认识化学反应作为能源动力的社会应用及其正、负面影响,学会定性和定量地研究化学反应中热量变化的科学方法。

3.三人行必有我师

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针对初高中衔接问题,集备组成员要群策群力,团结协作,决不能搞单打独斗。比如经过集备组老师一起讨论确定一部分初中化学知识内容需要集中一段时间进行梳理、巩固并加以提高,还有部分知识内容需要顺着章节的教学,遇到什么问题就顺带解决什么问题,把需补充或提高的各知识点分散到教学内容有关联的相应章节中去处理。

(I)在高一课程实施之前,安排6课时左右对初高中教材衔接的空白点且不宜穿插到各章分散衔接的知识做专门补充和归纳。如:对元素化合物这部分知识,需补充以下内容:①电离的概念和常见物质电离方程式的书写:②酸碱盐的定义。从电离的角度认识酸碱盐:③物质的分类特别是酸、碱、盐、氧化物的分类;④常见的酸、碱、盐、氧化物。还要归纳总结以下内容并要求学生熟记:①酸、碱、盐的通性:②常用的碱、盐的溶解性:③用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判断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能否发生;④常见物质和离子的颜色;⑤常见物质和离子的检验方法等。

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达到了补缺补漏,又对知识起到了很好的温故而知新的作用,为高一化学的学习做好良好的知识储备。与此同时,教师对学生进行调查研究,了解所教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方法等,把握学生对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适应性和认同度,帮助他们尽快熟悉教师的教学方法,找到适合高中化学的学习方法。

(2)高中化学教学中要注重渗透性衔接教学。即按教学顺序,在每一章节的教学之前或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将欠缺的知识进行补充。同时,有计划接步骤地让学生了解和体会高中化学学科的特点、化学学习的方法和认知过程,进而让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思维方法在初中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和改善。例如在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教学之前,要补充复习:化合价的定义、化合价的确定方法、元素的化合价与元素的原子结构的关系等。帮助学生从本质上理解化合价,将化合价的升降与电子的得失建立联系。通过多复习多练习,让学生熟记并能很快标出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这样,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就能顺利进行。

人教版初三英语知识点总结范文第7篇

关键词 课改 衔接 对策 高效

一、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探究

(一)中考改革影响

从 1998 年开始,福州市实行达标学校初高中分设。后来中考又出台了新规定:物理、化学科的成绩按等级制划分,达标普高录取的主要依据是语文、数学、英语三科总分。由此物理、 化学的初中教学受到了很大的冲击。高中教师普遍反映高一新生的化学素质大幅度下 降。由于等级制中只要B级(百分制的70 分以上)就可以上达标普高。而同样是B 等级,也 许70和7l、72 区别不大,但与90分的学生区别就已经很大了。因此也造成了高一新生语 数英三科总分差不多,实际上理、化学科基础的差距已经是相当大。再者由此造成初三学生 的课余时间基本都在语数英三科上打转,化学课程的教学基本上只能在课堂上全部完成。学生只要能考到70分以上,师生就都像解脱了一样。本来学生的弹性是很大的,要求高就会 学好一点。要求低自然就点到为止。受到中考这根指挥棒的终极影响,使初中化学教学受到 了极大的冲击。

(二)教材改革的影响

在课改后的新大纲要求:初中化学新课程是以培养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根本宗旨。就是要以促进学生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为基本要求的 课程目标。初中化学教学主要要求学生掌握简单的化学知识、基本化学实验技能、简单的化 学计算及化学在生活、生产及国防的某些应用,其知识层次则以要求学生“知其然”为主。而现行高一的化学必修课是面向全体高中学生进一步加深学习的化学知识和以适应社 会发展而提升能力的教学,高二、高三的化学选修课则是根据部分学生的个人特长、兴趣爱 好而进行的化学知识和能力的提高教学。也就是说,高中化学课程是在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基 础上,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尊重和促进学生的 个性发展,帮助学生获得未来发展所必须的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在实践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提高人类生活质 量方面的重要影响,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和实事求是的态度,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发学生 的创新潜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两者目标的不同,自然导致了教学手段,教学走向的差 异。

(三)心理发展不同阶段的影响

初高中学生处于心理发展的不同阶段,由此对化学的学习产生了影响。例如从概念的学 习上来说,概念的分类能力不同。初、高中生的相应能力可以分为四级水平:一级水平―― 不能正确分类,也不能说明分类的根据;二级水平――能够正确分类,但不能确切地说清分 类的根据;三级水平――能够正确分类,但不能从本质上说明分类的根据,仅能从事物的某 些外部特征或功用特点来说明分类的根据: 四级水平――能够正确分类, 并能从本质上说明 分类的根据。

二、初高中衔接的对策探究

从初中到高中,无论是在化学概念、规律及研究方法等各方面的学习都存在一个飞跃。为了让学生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笔者认为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衔接:

(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身为高中的化学教师,如果不了解初中化学教材和教学要求,对高一化学教学的把握上 肯定会带来很大的影响。尤其现在的初中化学教学围绕着中考转,初中化学教学很少考虑到 为高中的教学做好衔接。课改后,教材的更替,要求的变更,跟原来高中化学教师心目中的 初中学生应该要掌握的内容有了很大的差别。因此就有必要了解初中化学的知识结构,特别 是教学要求达到的程度。有的知识点教材上有,但因为中考不涉及,就出现了初中不教或者 降低教学要求。

(二)损有余,补不足

高中老师在充分了解了初中化学教材和教学要求后,应该有针对性“损”有余,补不足。例如:初中早期的人教版教材还是按照前苏联的课程理论来编排教材。后来的科教版教 材受 STS 等教育理念的影响,变成了主要是按照生活中常见的化学常识来介绍,没有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由此,在高中教学中要有计划地补足初中教学中涉及不深的知识而在高中化学中常常出 现的知识点和方法等。

(三)三人行必有我师

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针对初高中衔接问题,集备组成员要群策群力,团结协作,决不能搞单打独斗。比如经过集备组老师一起讨论确定一部分初中化学知识内容需要集中一 段时间进行梳理、巩固并加以提高,还有部分知识内容需要顺着章节的教学,遇到什么问题 就顺带解决什么问题, 把需补充或提高的各知识点分散到教学内容有关联的相应章节中去处 理。

1.在高一课程实施之前,安排6课时左右对初高中教材衔接的空白点且不宜穿插到各章分散衔接的知识做专门补充和归纳。如:对元素化合物这部分知识,需补充以下内容:①电 离的概念和常见物质电离方程式的书写:②酸碱盐的定义。从电离的角度认识酸碱盐:③物 质的分类特别是酸、碱、盐、氧化物的分类;④常见的酸、碱、盐、氧化物。还要归纳总结以下内容并要求学生熟记:①酸、碱、盐的通性:②常用的碱、盐的溶解性;③用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判断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能否发生;④常见物质和离子的颜色;⑤常见物质和离 子的检验方法等。

2.高中化学教学中要注重渗透性衔接教学。即按教学顺序,在每一章节的教学之前或 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将欠缺的知识进行补充。同时,有计划接步骤地让学生了解和体会高中化学学科的特点、化学学习的方法和认知过程,进而让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思维 方法在初中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和改善。例如在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教学之前,要补充复习:化合价的定义、化合价的确定方法、元素的化合价与元素的原子结构的关系等。帮助学生从本 质上理解化合价,将化合价的升降与电子的得失建立联系。通过多复习多练习,让学生熟记 并能很快标出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这样,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就能顺利进行。高一年级的教学在整个中学化学科的学习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人教版初三英语知识点总结范文第8篇

一、引言

阅读是人们获得知识和信息的重要途径,所以阅读技能教学一直是英语教学的重要部分。《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技能的教学目的是培养阅读策略、培养语感”,特别强调“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①虽然教师做了大量的英语阅读教学实践活动,学生也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但学生的阅读能力没有明显提升,阅读效益没有改善,与阅读技能教学目标的距离没有实质性缩短。大多数高中英语教师教学任务重,时间紧,升学压力大,阅读的教育教学相关文献较少,因此,本文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具体阅读教学实践活动,以使元认知策略培养措施的操作更加清晰、直观、易懂,从而帮助高中英语教师理解和运用元认知理论进行阅读教学,进而提高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调查与结果

关于阅读水平及阅读效率与元认知策略之间的关系,国内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如,薛锦通过元认知训练的追踪研究验证了阅读元认知的可教性和有效性;②曾祥敏得出了“实验组受试无论是在阅读水平还是词汇广度上都显著优于控制组受试,对指导过的元认知策略的使用频率也明显高于控制组受试。”③刘基绍介绍了一个学期英语教学中融入元认知策略的实验研究说明,元认知策略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和明显提高学生的阅读学习效果;④刘慧君指出,元认知策略的使用多少与英语阅读成绩的关系还是明显的。⑤以上研究证实了元认知策略的使用确实能够促进阅读效果的提升,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使用元认知策略的实际情况怎样?与认知策略使用情况相比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呢?

据平时教育教学观察发现,凡是英语成绩优秀的学生对英语阅读都有自己独特的阅读策略和学习策略。这些学生有自己的课外阅读计划、阶段目标,在阅读练习中能够检测和调整自己的阅读速度、对不同的阅读任务采取不同的阅读方式,并且对自己的阅读结果进行评价等。可见,元认知策略的使用对阅读过程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本调研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学生认知策略使用情况的调查,第二部分是对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运用元认知策略的情况有个初步的了解,第三部分是对教师掌握元认知策略有关知识的调查。本次问卷调查对象是某省重点中学平行班高二、高三各100名学生,省重点高中英语教师100名。调查的结果具体如下:

在认知策略方面,学生在英语阅读过程中能够总是或经常使用记笔记、翻译、演绎、推测、利用上下文情景和利用目标资源策略,却偶尔或从不使用迁移、拓展、利用声音及图像、总结策略。其中,记笔记是学生使用频率最高的认知策略,其次是翻译、推测、利用上下文。经过采访被问卷调查的大部分学生发现,由于自身英语基础知识薄弱和应试训练,学生习惯于一些较为熟悉的阅读策略,如记笔记、翻译、推测。同时,在高中英语教学实践中,由于高考压力,英语阅读教学普遍重视重点词汇、短语的记忆、长难句结构分析、翻译等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却忽视了阅读中联系原有知识和总结策略的使用。总的来看,认知策略在阅读学习中还是被学生广泛使用和接受的。

在元认知策略方面,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很少使用元认知策略,其频率从高到低依次为选择注意、监控、计划、评价。大部分学生阅读的考试目的较强,所以使用选择注意类次数较多,特别是先浏览再细读、阅读时划线的元认知策略使用最多。在监控策略方面,自我提问的方法使用较少;在计划类中,学生没有制定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和时间;在读后自我评价方面,学生还没有获得读后反思自己收获多少、阅读方法是否恰当、是否达到目标等元认知策略的习惯。以上告诉我们,英语阅读教学中要在读前训练学生阅读计划的规划和增强读后的自我评价意识。通过比较发现,学生使用认知策略的频率要远远高于使用元认知策略的频率。所以,元认知策略的培养是目前英语阅读教学中亟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因为它关系到认知策略的有效使用和阅读效益的根本提升。

在教师了解元认知策略方面,结果令人吃惊:98%的在校教师不了解元认知策略。通过访谈得知,大部分教师由于上课、管理学生的工作量大及家庭原因,很难有精力去学习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等。而在被调查的教师中只有两位教师认为自己很熟悉元认知策略的三个方面,经过深谈才知道,原来这两位教师经常做科研课题且发表过较多的教研论文,因此理论水平较高,所带班级学生阅读能力也较强。当把元认知策略细化以后,98名教师中大都表示略知一二,但很少用。可见,教师的元认知及相关理论知识缺乏,而且掌握得不够科学和系统化,因此可以预测,教师不可能在阅读过程中有效地指导学生运用元认知策略。

三、英语阅读中元认知策略的培养

1. 集中培训模式。学习和理解元认知知识是提高元认知能力的前提和重要条件,而且新课程标准中的调控策略即元认知策略中的监控策略,其地位要高于认知策略、交际策略、资源策略。许多研究证明元认知策略是可教的,而且是可以学会的。任何策略的掌握并不代表学生能够合理地运用,阅读元认知策略也不例外。“被训练者只有在具体阅读中才能使所学的策略与已有的知识背景相结合,最终将其同化进已有的认知结构。”⑥如果不对被试在实践中进行系统训练,阅读元认知理论知识也只是僵死的条款,不能内化为被试自己真正的理解,也就达不到由他控到自控的转变。同时,元认知能力的提升会反过来促进认知策略的运用,因此教师要重视元认知的学习和策略的培训。

培训的内容分为以下四个部分:(1)学生对自身原来储存的有关文化背景知识、词汇、短语用法,句法结构等语言基础和自身学习风格、努力程度、思维方式、记忆特点、阅读时心理状态的认识。(2)学生对阅读材料特征的认识。目前,高考英语试卷中的阅读材料,分为不同的类型和体裁。从体裁上看,可以分为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新闻、广告、书信等;从性质上看,可以分为文字材料、图表材料等。阅读理解题型主要有事实细节题、主旨大意题、推理判断题、猜测词义题、篇章结构出题。所以,学生应根据不同的体裁和考查的题型采用不同的阅读策略。(3)目标监控。学生建立阅读目标,然后根据建立的阅读目标来确立阅读方式。英语阅读可以采用的阅读方法有泛读、精读、寻读、略读等。在阅读学习过程中,学生针对阅读目标采用合适的阅读方式,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别是在阅读理解答题时,目标监控和调节是影响阅读成败的关键。阅读目的广义上可以归纳为:为寻求新知识、为学习新技能、为某个研究、为搜寻信息、为考试、为情感需要等;狭义上指获取文章大意、语言知识、语法规则等。阅读任务是指“阅读时外部所指定的阅读目的。”⑦言下之意,学生的阅读目的是在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下达的阅读任务,它会影响到学生时间、注意力的分配和阅读策略的选择。所以,教师一定要在阅读前明确学生阅读的任务和要求,以免影响阅读效果。(4)过程监控。学生在阅读时能够对自己的思维活动进行有意义的调节。阅读时学生应当通过元认知策略找到或总结文章的主旨大意或段落大意,这就需要排除文中无关紧要的句子或段落,学生有意识地弄清文章的逻辑结构和叙述方式及学生尽量地回忆原有的知识背景,以此加深对文章的理解。(5)策略监控。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经常对自己提问并检验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如果遇到理解不通的地方,可以放慢阅读速度、停下来分析句子结构或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形成假设。(6)评价和补救。学生对自己理解文章的程度有个清楚的认识以及全面评价元认知策略的使用情况,总结失败的教训和成功的体验,为以后的阅读做准备。

2. 课堂阅读教学模式。人教版教材中的课文是经过精心挑选和编排的,具有时代性、思想性、拓展性,因此有必要把元认知策略的培养与这些课文结合起来。

阅读前,激活学生的元认知意识。教师协助学生回忆元认知策略中的计划策略和注意策略,联系和文章相关的背景知识,弄清所要解决的问题并能够选择有效的认知策略,避免在解决问题中丢失关键信息,影响理解程度。如,注重讨论课本Pre-reading中的问题,如“What do you think should do go into a good meal?” “What do you know about…?”等,这样可以使学生带着相关的背景知识进行阅读,减少阅读时的焦虑心情。除此,教师可告诉学生先采用自上而下阅读模式,通过预测、泛读了解整个文章的主旨大意,又采用自下而上阅读模式排除文中生词、短语、句型等语言障碍。同时,学生还要明确阅读任务和要求,进而选择合理的阅读策略、科学安排阅读时间和答题顺序等。

阅读中,监控自己的阅读行为。教师指导学生不断自我提问:这篇文章的难度在于哪些方面?文章的主题是什么?文章的结构如何?我的阅读目标改变了吗?我遇到新问题了吗?我该采用哪些策略?通过自问提问,调整自己的阅读速度,反思自己的策略使用效果,提醒自己是否出现过一些不良的阅读习惯和焦虑情绪。

阅读后自我评价。阅读文章后,学生填写一份元认知策略表来评价自己使用元认知策略的效果。元认知策略表内容包括:问自己对文章的看法、问自己的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是否恰当、问自己是否完成阅读任务、问自己有哪些收获、问自己有哪些不足和要改进的措施。精读课文后的“comprehending”部分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组织形式以及深层次理解;每单元后“summing-up”环节引导学生对本单元所掌握的词汇、短语、语法项目等进行总结。这些编排体现了元认知监控和自我评价的要求,教师应重视这些环节的操作,反复练习,增强学生读后总结的意识。

3. 课外阅读辅导模式。学生元认知意识的加强仅通过教材中的课文教学是不够的,还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语言基础有计划地指导课外阅读材料的选择和阅读方法等。

首先,选择课外阅读材料的原则。课外阅读材料要具有思想性,符合学生的基础,语言地道规范,题材丰富、有趣味性、前瞻性,体裁多样化。

其次,课外阅读的方法。教师要告诉学生课外阅读是泛读和快速阅读,重点不在于知识点的掌握,而在于获取更多的信息、能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大意或推断作者写作意图及发表自己的观点,开阔视野、陶冶个人情操等。

最后,课外阅读材料的内容及其操作过程。课外阅读材料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同步辅导资料中的两篇文章。选择的文章题材与单元主题相关。如,人教版教材必修二第一单元的精读课外是“In search of the amber room”, 那么选择的两篇文章分别介绍的是“the forbidden city”和“cultural relics salvation”。通过对比与原有的课文中的精读课外联系起来,并且比较三篇文章的叙述方式和篇章结构,以此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与开阔视野。第二部分是外国文学简写本,如“企鹅”外文简写读本和牛津英语书虫系列。高一年级学生可以阅读初三或高一年级层次的材料。教师建议学生每四周读完一本,中间可以调整阅读速度,每学期至少读完四本,所以要制定每周的阅读时间和阅读量。学生要清楚文章的内容,如学生能够理清小说中人物关系,复述文章大意,领会到作者隐含的写作目的。由于小说篇幅要长于精读材料,所以还要注意自己阅读时的精神状态,调节阅读计划,避免出现逃避畏惧情绪。第三部分是《21世纪英语报》高中版。该报纸每周发行一期。该报纸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话题丰富,学生较为感兴趣。教师可指导学生阅读自己感兴趣的文章,根据标题预测文章的内容,利用注释来帮助自己理解和注意文章的印刷特征来判定主要信息。

四、结论与启示

从描述性统计得知,元认知策略使用频率很低,说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首先,教师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阅读不只是要掌握新词汇、新短语和长难句,更重要的是通过阅读来训练学生的思维方式,提升学生理解、判断和推理的能力。因此,必须让学生了解更多阅读过程中的元认知策略,努力提升阅读水平。其次,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远远小于36万词,直接原因是没有合理的阅读计划和目标。教师要帮助学生制定科学系统的阅读计划,同时多开展课外阅读教学,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开发学生潜力。高年级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逐渐趋于成熟和理论性,具有一定的自我控制和管理能力,使元认知策略的培养和应用成为可能。要使学生能够及时学习和掌握元认知策略,教师要从繁重的教学任务中抽出时间学习教学理论和参加培训,从而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第三,培养学生元认知策略的措施应该细化,具体到每一节阅读课要有具体的元认知学习目标,这需要教师认真探讨、撰写好针对元认知学习的阅读教学教案。

注释:

①普通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29.

②薛锦.阅读训练中阅读水平和元认知体验的交互作用――来自追踪研究的证据[J].外语界,2011(2):50-56.

③曾祥敏.训练课外阅读元认知策略――提高英语专业学生阅读能力[J].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6):60-66

④刘基绍.元认知策略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8(9):81-83.

⑤刘慧君.元认知策略与英语阅读的关系[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12):24-26.

⑥潘黎萍.元认知策略在二语课堂阅读中可教性实验研究[J].外语教学,2006(1):49-54.

人教版初三英语知识点总结范文第9篇

【关键词】教学衔接;初高中地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03-0043-02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国外衔接教育研究进展。在教育衔接的研究上,国外进行的研究实践开始得比较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出现了“中间学校(Middle School)”这一学校形态。中间学校是联结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之间的学校,为学生架起了由初等教育阶段通往中等教育阶段之间的桥梁,解决儿童期过渡到青少年的学生心理及生理发展衔接中出现的问题。中间学校坚持本着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重视教学、课程的整合,有弹性的时间制等,满足了青少年发展的需求,为学生提供了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这两个教育阶段之间的桥梁。邓志伟在《当代美国中间学校运动探析》一文中,指出美国中间学校运动使得战后美国中等教育发生了戏剧性转折,到上世纪90年代,中间学校已经成为美国中等教育中占统治地位的学校结构与类型,使小学与中学有了很好的衔接,让中等教育充满了生机。

德国在职业教育方面有着独特的教育体系,对于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体系衔接有着独特的认识,并且取得了优异的教育衔接效果。李海宗、陈磊在《德国职业教育衔接模式对我国的启示》一文中,分析了德国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体系有效的衔接机制,德国教育委员会建立转学机制,通过教育分流进行了好的教育衔接。

近年来俄罗斯进行了一系列教育衔接改革,曾菲在《俄罗斯学前教育和初等普通教育衔接改革研究》一文中,对俄罗斯学前教育和初等普通教育衔接的问题产生的背景、教育衔接改革的基本政策、实施的基本模式、特色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解读。俄罗斯学前教育和初等普通教育衔接政策首先确定了学前教育和初等普通教育衔接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学前和学校低年级儿童之间的衔接在当代是作为儿童不间断教育条件之一来审视并决定了其独立地获取和利用信息准备的程度。

从以上几个方面的论述可以看出,国外教学衔接研究开始得比较早,衔接教育发展比较成熟,教育体系比较完整。美国、德国等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保障和规范教育衔接,在国外的教育衔接研究中有较为系统的理论支持,对青少年学习和身心发展研究的认识比较深入。国外有关教育衔接的这几个特征可以为我国教育衔接带来一些启示。

总体而言,国外更多地注重学生素质教育和能力的全面发展,强调能力的综合运用,设立研究机构,重视教育衔接实践方面的具体操作,但对初、高中地理教学的衔接的具体、细致实践研究还尚少。

2.国内教育衔接研究进展。这些年在国内对教育衔接的研究进行得比较多。就地区而言,中国台湾比大陆开始早几年,比如九年一贯制衔接教育模式的推行和研究就说明了这一点。钟晨音、徐长江在《台湾地区中小学九年一贯课程改革的特色及其反思》一文中,突出松绑而授权的课程管理,提出用课程纲要取代课程标准,为课程松绑,突出教师之间的合作,通过这些措施解决初中与小学课程衔接不良的问题。

近年来内地关于衔接教育的研究较多,对幼儿园小学的教育衔接、小学初中教育衔接、初高中教育衔接、高中与大学教育衔接、中高等职业衔接等各教育阶段的衔接教学研究都有相关期刊著作及文献资料。由此可见,在我国教育衔接研究还是比较受重视。董茜在《流动儿童教育衔接问题研究》一文中,就流动儿童如何衔接小学教育进行了探讨。郭跃进在《我国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衔接问题探讨》一文中就如何衔接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进行了相关论述。王岚在《北京市朝阳区中小学教育衔接状况的调查与思考》一文中,研究了小学如何与中学进行教育衔接。白秀峰在《初高中生物教学衔接问题的调查研究》中,就生物教学内容和方法对初高中生物教学进行了探究。

郭建华在《人教版初中化学与高中化学新教科书内容的衔接性问题研究》论文中,从初高中教科书入手对初高中化学知识点衔接和实验探究衔接进行了比较研究。王琪在《中高职教育衔接现状调查与研究》中,就中等职业院校与高等职业院校之间的职业教育衔接问题做了相关探究。张磊在《研究型大学本科―研究生教育衔接模式探究》一文中研究如何从本科入手,探究本科-研究生教育衔接模式。

在我国,教育系统虽然对教育衔接的研究比较重视,但系统研究教育衔接的专著却比较少。余立、朱佳生、顾树栋主编的《教育衔接若干问题研究》是为数不多的教育衔接的论著。这本书从终身教育理念、脑科学与儿童智力发展、系统工程与教育衔接、德育教与学的理念这几个方面对教育衔接进行教学衔接理论思考。从大、中学校德育衔接,大、中学生社会实践衔接,中小学行为习惯教育衔接,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问题,基础教育中数学教学衔接问题,九年一贯制学校中小学衔接等实践研究进行了总结。为我国教育教学衔接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相应的理论和实践支持。

3.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研究进展。目前国内对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部分一线高中地理教师和研究生地理教育论文之中,和中学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比较,初高中地理衔接基础理论研究比较少,地理课程衔接研究起步落后于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相应的,初中地理教师较少参与和关注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

赵劲梅在《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中,从教学内容、学习方法、地理思维能力的衔接三个方面进行研究。赵劲梅认为教学衔接问题产生的原因有课程内容的差异、学生学习心理特点差异、教学管理方面的原因,指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习动机、注重地理学习方法指导、注重教学、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是解决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问题的有效对策。吴华香在《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问题的成因及对策分析》中,从教育教学体制、教师方面、学生方面分析地理教学衔接存在的问题,指出初高中地理教学管理体制存在问题,不同版本初高中教材内容不同,初高中课程标准要求不同,初高中地理教育中断,初高中地理学习心理差异、初高中教师教学心理差异、初高中地理考试要求评价差异等原因造成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产生问题。她提出研究课标,分析、处理教材,关注和了解学生学情,对地理知识进行必要的铺垫,充实处理,对学生地理学法加以指导等方面解决初高中教学衔接的问题。董迎辉在《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的实践研究》中,对初高中地理教材的衔接、地理学科教学方法的衔接、初高中地理学习指导衔接三个方面进行研究。施鲁在《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问题及对策探究――以上海市部分高中研究为例》中,认为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产生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课程设置间断及高中系统地理教学内容铺垫不足;高中地理阶段目标要求更为丰富;高中地理教学缺乏其他学科相关知识的支持体系;高一学生对抽象模式知识的认识不足。提出通过分析学生的知识基础、寻找教材衔接点、激发学生潜能、提升学生能力等方式解决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问题。万正耀在《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研究》论文中,对初高中地理学习状况进行调查对比分析,初高中教材衔接分析,指出初三地理“断层”,初中地理教师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高一学生心理准备不足是导致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赵春燕在《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问题初探》中指出地理课程标准差异、学科地位、学生学习心理差异导致地理教学衔接问题,从教育管理部门、高中地理教师和高中生三个方面提出建议和对策解决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

综上所述,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研究较多集中于对教育衔接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对于初高中地理教材的基础知识体系衔接分析比较少,因此,探究初高中地理理性知识教学衔接有其理论和实际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邓志伟.当代美国中间学习运动探析[J].外国中小学教育,1996,(8):40-43.

[2]李海宗,陈磊.德国职业教育衔接模式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12,(9):100-102.

[3]曾菲.俄罗斯学前教育和初等普通教育衔接改革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4]钟晨音,徐长江.台湾地区中小学一贯课程改革的特色及其反思[J].比较教育研究,2002,(6):35-39.

[5]董茜.流动儿童教育衔接问题研究[D].南京大学,2013.

[6]郭跃进.我国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衔接问题探讨[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2,(12):57-58.

[7]王岚.北京市朝阳区中小学学前教育衔接状况调查与思考[J].教育科学研究,2000,(2):55-60.

[8]白秀峰.初高中生物教学衔接问题的调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9]郭建华.人教版初中化学与高中化学新教科书内容的衔接性问题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

[10]王琪.中、高职教育衔接现状调查与研究[J].职业技术,2011,(133):97.

[11]张磊.研究型大学本科-研究生教育衔接模式探索[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127-130.

[12]余立.教育衔接若干问题研究[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

[13]赵劲梅.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

[14]吴华香.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问题的成因及对策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08.

[15]董迎辉.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的实际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

[16]施鲁.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的问题及对策探究――以上海市部分高中研究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2010.

[17]万正耀.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

人教版初三英语知识点总结范文第10篇

我所教的第一届学生,在不同学期表现出不同的思想状态和学习积极性,虽然我努力学习新课标、新的教学理念,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但收效甚微,学生经历了一个由好奇、积极尝试到失望、迷茫甚至痛苦的过程,使得我对这门学科产生了怀疑----在农村,英语科目是否该降低一些难度呢?于是,我对英语教学产生了这个最大的困惑。为什么呢?且看这三年来我在英语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吧!

初一:对于刚入初中的学生来说,一听说学习英语,兴趣很大,我也对他们充满希望,每天精心备课,并积极请教其他教师,学习他们的教学方法,自己也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设教学情景,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每天都尽可能地与学生接触,使学生尝试多种学习方法,使他们有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学生努力,教师更努力,然而,一切并不是想像中的那样,一个月下来,出现了很多问题,让人难以理解。问题一:大多数学生能跟着说,却不能读书上一模一样的句子。如教师说“Nice to meet you!”,学生能说“Nice to meet you, too!”。学生自己练习也会,但是如果指到书上,叫学生来读,有的学生就不知道了。问题二:两极分化严重,好的能写下教师说的句子,差的连字母都写不起,甚至不会读。问题三:很多学生总是把英语字母与汉语拼音搞混,有的是读音搞不清,如字母Ee与i等。问题四:有些学生书写总搞不清手写体和印刷体,如,I与l, y与手写体等总是混淆。问题五:大多数学生单词总记不住。问题六:有的学生能说,但总做不起相应的题。问题七:居然还有学生读出来的英语根本就是错误的。问题八:听写单词总写成汉语拼音。如hi听写时就写成hai, I写成ai等等类似的错误。问题九:少数学生对英语学习觉得太难,也开始不专心了,积极性也不高了。更有甚者,一直就不认真听了,除了他觉得感兴趣的。......出现这些问题之前并不是没讲,但他总会再出现,于是只有一一的重复的讲,个别的加以辅导,做好差生的思想工作,在班上搞特别互助组。自己在教学中反思并总结,不断改进教学,并教会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反思和总结学习过程、学习效果,使其找到对自己更有效的学习方法,并促使他们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尽管教学前预防问题,教学后又对症下药,一学期下来,依然问题很多。如:大多数学生前面学过的忘记了;听力很差,除能听懂单词之外,情景问答少数能听懂,短文几乎就听不懂;表达方面,除开学学的日常用语之外,其他的一般都不会说,更不会应用;阅读方面,部分学生能读懂简单的对话,但对较长的阅读就读不懂;写作方面,几乎不能用英语完整地表达所要求的,语法错误较多,表达汉语话。总之,一学年下来,尽管教师在努力,但还能保持较高的学习兴趣的学生也不多了,两极分化更严重了,差的几乎就开始不学,加上班上还有些特别的调皮生,班上整个的学习氛围已大不如刚入初中时的学习氛围了。

初二:尽管在初一付出了没能完全如愿,但比较其他,自己还有所安慰。所以,我对他们依然不恢心,依然充满激情,充分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鼓励他们。然而,初二又是学生转化较快的一个时期,他们在这个学校接触了很多其他的信息,同时也受社会的一些影响,这个时期就不再完全相信老师所说的那些了,于是就会产生怀疑,老师说的真的行吗?老师叫我们做的真的就是对的吗?学习这些真的就那么有用吗?学了这么久的英语我们还不是什么都不会?我上学期学的现在又忘得差不多了还能听懂吗?还能继续学好英语吗?针对这些问题,分别对不同的学生做不同的思想工作,特别是思想动摇较大的学生,依然实行特别互助组,教学上尽量形式多样,使学生能积极参与合作、体验、实践、讨论,充分表现他们,培养他们大胆地使用英语的能力,创设各种情景,尽量把初一所学的融入其中,使其得到有效的复习和巩固,然而,新的话题,新的知识点再不断的增加,学生所接触的话题与农村学生处的环境有很大的差异,有些很难以理解,只能靠想象去学习。于是问题还是不能完全解决。特别是有的时候知识点过多,又需要复习以前的,又要接受新的,好的学生都不易掌握,中等成绩的只能是模模糊糊的,更不要说差的。这样,两极分化更严重了,差的学生完全就丧失了信心,只是由于老师和家长的要求,不得不装模做样;一般的学生思想也在动摇,尽管在努力,但也不如以前了;成绩稍稍还能跟上的,还不时听到讽刺打击的声音。在初二,思想工作不断,教学方法也不断更新,但依然问题多多。差的学生是一点都不学,基本不会说,更不要说是否听得懂,多数时间在做样子;成绩最好的也不能读懂一篇稍难的短文,听力依然极差,现在的英语说是不重语法,于是学生说出的英语,语法错误很多,几乎不能正确的表达。

初三:上半期保持初二时的状态,下学期就不行了,普通班的学生等待的是选中职学校,对学习根本不感兴趣了,不管哪一科,更不要说英语这门外语了。虽然如此,教师还是在努力,依然在做学生的思想工作,依然在不断更新教学法方法,使学生尽量在课堂上掌握一点,结果很不好,从初一开始,只有十几人及格,到毕业不到十人及格,差生占40%左右。有了这样的结果,我总在想,是不是现在的教材太难了,是否可以再改简单一点呢?当然,在教学中我也在反思:一,教学激情不够,不能持之以恒。二,备课不够充分,没有完全想到可能出现的问题。三,教学方法单一,一言堂太多,尽管设置了任务型学习,但流于形式。四,课后辅导不够。五,未能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六,业务学习不够,努力还不够等等。但总的感觉,对于参差不齐的学生来说,现目前的教材难度是有些高。

在农村初中,尽管教师在努力贯彻新的教学理念,努力使学生达标,然而,努力并没有得到好的效果。在教学中,我还有一些困惑:

一,对英语的测试还是重在语法,较多的重要的词汇。学生对这方面的知识掌握起来本来就枯燥,需要识记的太多,学生本身记意力就不是很突出,一旦记不住,考试就做不起,导致学习兴趣是不断减淡,直至消失。即使教师再怎样鼓励,他已经努力了,努了力,还是这样的成绩。

二,学生人数众多,难免有些学生被忽视,教这几年,每个班的人数都是70左右,教语文呢,还能听得懂,但英语是不熟悉的语言,听不懂的是多数,做到一一辅导几乎不行。

三,教四年,换两种教材,两种教材都在不断地改,改得虽然看似好教,学生好学,实际上, 综合运用太多,每个话题语言知识较多,单词量大,重复应用太少,这对农村初中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障碍。再则,小学英语学习几乎被语数占用,上了的几乎都不记得,这就使得初中英语起点太高,所以本就什么都不懂,再提高一个难度,当然就更不易掌握了。

四,农村英语教师大多数都不是英语专业的专职教师,对英语的教学只有通过自己的对英语的理解来加以教学,至于教学方法尽管都在努力学习新理念,新教法,都是自己在探索,在很多方面与专业教师有很大的差距。由于缺少英语教师,我就是教语文改行的,自己学习,自己探索,从未接受专业性的学习,因此,在某些方面有很大欠缺。在课堂上,实际上大多数教师一言堂较多,真正按要求来教,学生掌握更少,根本就跟不上。还有,对普通班的教学,教师大多用汉语教学,学生没有学习英语的环境。

五,由于人们的意识还受应付试教育的影响,大多数学校还设立实验班和普通班,学校对不同班级的考核差别也很大,导致教普通班的教师积极性不高,学生更受影响。虽然时代的发展需要不同层次的人才,但从小很多学生就受到不公平的待遇,还能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吗?自然就成了最低层次的人才了。

针对上面的这些问题,我有以下建议:

一,教材方面 起点设置更低一点,每页减少与话题无关的单词,短文编得更短一些,话题尽量与农村生活贴近一些,尽量使知识点多重复。如Good Habits这个话题,尽量设置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习惯,也是日常生活例举就行了,且不要一页例举完,应分多页掌握,这样单词自然就不会那么多。不需要设置学生难以理解的如人教版上的A balanced of yin and yang。教材前后多衔接,如上一单元出现了need这个词,后一单元也应再次出现。可能出现较难的可降低要求,只让学生当常识了解。知识编排还应该系统化,循序渐进,使学生易学,也易掌握,让学生在规律中学习,在学习中寻找规律。任务学习尽量举例举完整,让学生自己能更好创设情景学习。

二,学校方面 尽快消除大班额,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位教师,尽量多给教师出去学习的机会。

三,教师方面 教师自身对英语教学永远充满激情,不断地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不断学习,提高业务水平,深钻课标,教学中,集体备课,尽量采用全英语教学,使学生有学习英语的氛围,采用pair work, group work, role-play, discussion, picture-talking等活动形式,使每个学生能积极参与,从动脑、动口、动手多方面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注意听力的教学,每一课堂课前放听力,让学生尽可能地写出听到的单词或句子,课后放录音,让学生完全听懂。课后多与学生接触,对出现的种种问题及时解决,一定要做到一一辅导,缩小两极分化的差距。

四,考核方面 从上到下,转变应试教育的观念,试题的测试应与教材一致,测试应重应用,轻语法,减少对一些词汇的测试。文段阅读降低难度。使学生学习可以获得成就感,使学生充满信心,有了信心,就永远对英语有兴趣,就能使学生产生“我能学”、“我要学”的想法。

上一篇:六年级英语重点知识点总结范文 下一篇:初中英语语法知识点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