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背景下的地方高校改革创新问题浅析

时间:2022-10-16 02:37:29

“中国梦”背景下的地方高校改革创新问题浅析

【摘要】地方高校是我国高层次人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机构,同时其也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重要动力源泉;为了促进地方高校的未来可持续健康发展,同时也为了促进伟大“中国梦”的早日实现,笔者分别从前移就业指导工作重心,调整与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加强与政府、产业的合作和提升与就业市场适配性几个方面,深入探讨了地方高校改革创新问题。

【关键词】中国梦 地方高校 改革 创新 大学生就业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009-02

所谓“中国梦”,其实质上是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其实现根基在于高层次人才、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主要动力源泉是我国各直属及地方高校的健康发展。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开始,我国高等教育正式进入大众化阶段,随之全国各高校的招生数量及相应毕业生数量逐年、成倍增长,发展至今我国的高校毕业生总量巨大,成为实现“中国梦”重要基础;但要想顺利实现“中国梦”,现有高校发展及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现状不容乐观,特别是地方高校可持续发展乏力,有必要以“中国梦”目标实现为指导,加大地方高校改革创新力度,促进地方高校可持续健康发展,促进“中国梦”的早日实现。

一、“中国梦”的实现需要高校前移就业指导工作重心

如前所述,“中国梦”实质上是指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的全面繁荣发展,而究其根本是“人的发展”;地方高校作为“中国梦”实现的主要动力源泉,其最大的、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出更多的、更优秀的高等教育人才,并让他们顺利走上适合的工作岗位,发挥自己在国民经济、社会建设中的中坚力量作量,奠定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之基,奠定“中国梦”实现之基;说到底,就是地方高校要解决好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即将地方高校的学生就业指导工作重心前移。

“中国梦”背景下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大潮中,地方高校承担着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中国梦”实现培养和提供充足人才资源的重要责任。这就要求地方高校不仅要进一步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力度,还要将就业指导服务的责任要落实到位;有意识以实际的人才市场需求状况来指导、引导大学毕业生调整与转变就业观念,同时积极的引导众多大学毕业生积极的进行自主创业、科技创业,而学校则积极的利用国家政策为毕业生创业创造有利条件。而上述目标的实现,首先离不开地方高校转变传统的就业指导工作认识,切实将就业指导工作重心予以前移。

二、“中国梦”的实现需要高校调整与优化学科专业结构

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其对我国高等教育内部发展产生了全方位的变革影响,也使整个社会实现“中国梦”成为可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人们关于大学、大学生的认识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大学已不再是象牙塔,而大学毕业生也不再“天之骄子”,全部由“精英”走向“大众”,走向普通百姓的生活;高等教育大众化进一步实现了教育公平,也进一步促进了社会公平的实现,但最重要的影响还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工作岗位及其人员的变化,变成了“大学生”。

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走上普通工作岗位,随之引发的问题是大学生与工作岗位需求之间的不适应,高校培养出的“高层次人才”并不能满足普通工作岗位的“低层次需求”,培养的大学毕业生跟社会需求之间严重脱节,不利于“中国梦”的实现。笔者认为,这种状况主要是由于地方高校没有及时、准确调整与定位专业设置所致,地方高校还是坚持传统的办学指导思想,将人才培养单纯的定位于“高层次”,或者盲目的追求“高大全”,没有根据本校的学科优势、专业特色和真实社会需求来设置专业,地方高校有必要对当前学科结构进行优化、调整。

三、“中国梦”的实现需要高校加强与政府、产业的合作

伴随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及我国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加快影响,地方高校承担的人才培养职能与地方政府、产业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地方高校的人力资源支持,地方高校人才就业离不开地方政府、产业的配合;为了更好促进伟大“中国梦”的实现,同时为了更好促进地方高校毕业生的顺利就业,有必要通过搭建平台将地方高校与政府、产业对接起来,借助于高校优秀的智力资源提升地方产业技术与管理水平,促进地方产业的健康发展。

就目前状况来说,地方高校直接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还比较低,首先需要地方高校通过加强教学、加强实践来实现与地方人才需求的紧密结合,正确处理好高校学科专业发展与地方经济、社会建设之间的关系;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加强地方高校与政府、产业之间的合作,通过彼此之间的直接合作实现共同发展;地方高校直接以产业需求为指导进行专业结构优化、调整,而地方政府为了提升产业竞争力,促进地方经济蓬勃发展,也需要将人才视为第一资源,把吸引更多的、优质的人才资源视为发展地方经济的第一要务,主动与地方高校合作。

四、“中国梦”的实现需要高校提升与就业市场适配性

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总量的增大,特别近几年来经济发展放缓的影响,高校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虽说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与高校扩招之间不存在直接因果关系,但是扩招加剧了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上的供需不平衡却也是事实。为了要实现我们伟大的“中国梦”,就需要我们大胆尝试解决上述问题,而最有效的解决方法莫过于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而自主创业能力贫乏也是当前地方高校大学毕业生身上不争的事实,要求地方高校要加强学生就读、在校期间的“创业教育”。

创业教育是提高大学生自主创业能力的有效手段,特别是我国社会、家庭中普遍缺乏创新精神、创业意识的情况下;地方高校要想开展好创业教育,还需要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支持,除了政府要支持高校创业教育的开展外,还要从社会政策环境下对大学生创业予以支持和引导,如地方政府根据创业项目的可行性给予学生一定的资金支持,这极大激发地方高校大学毕业生的创业热情与创业潜能。总之,通过地方高校创业教育与社会创业政策环境的对接,进一步增强地方高校与就业市场的适配性,促进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早日解决,促进伟大“中国梦”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曹广祥.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改革研究――基于知识生产方式转变的视角[J].教育发展研究,2015,(07).

[2] 聂英,豆志杰.以研究型教学推动地方高校考试改革的构想[J].现代教育管理,2013,(04).

上一篇:PBL模式在课程教学中的实践 下一篇:浅议职业院校涉海技术类专业文化通识类课程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