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差异与语言表达

时间:2022-10-16 12:23:26

文化差异与语言表达

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受教育者能够运用英语达到无障碍交流的目的。然而,在教学和实践中我们常常发现当语音、语法和词汇都不够成障碍时,我们还是不能快速、准确地把握语言的内涵和意义。这就说明,在沟通中影响理解的因素并不只有语言本身,文化差异是影响不同语言有效交流诸多因素中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

一 、语言与文化

人类是惟一能以语言表达思想、行为的灵长类。人类所使用的语言随其文化社会一同发展进步。一方面,人类可以借助语言代码相互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感情;另一方面,语言使人类的思维活动和意识交织更加严密。语言蕴涵了文化,而文化又丰富了语言的内涵,两者密不可分。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并对文化发展和传承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这里所说的文化是一个社会学概念。据了解,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文化的定义众说纷纭,并无权威的说法。英国著名评论家彼得•纽马克(Peter.Newmark)认为“文化是一种特定的生活方式”。美国著名语言学家奈达(Eugene.A. Nida)对文化的诠释是:“文化是某一社会信仰和习俗的总和”。经过分析可以发现,纽马克和奈达对文化的定义的共同之处:文化与特定的团体有关。一般认为,文化是一个民族在自己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风格与传统。不同民族的人由于其赖以生存的文化背景不同,往往赋予他们所使用的语言以特有的含义,并反映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有些社会学家认为,语言是文化的基石――没有语言,也就没有文化;从另一个方面看,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可以说,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体现该民族思维方式和对生活的态度。语言与文化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须通晓语言。

综上所述,要进行跨文化间的交际,就不能忽略文化背景的学习与掌握。仅仅按照一般的模式掌握某一外语的语音、语调、语法、词汇是远远不能满足跨文化交际的需要的,还必须掌握对象国的基本文化特征,特别是对象国人们的语用规律、思维方式、文化价值观、社会习俗、行为方式等,这样才能增强沟通之效果。

二、文化差异对语言表达的影响

1.地域、生存环境差异的影响。语言的形成始终离不开其赖以生存的特定环境。一个民族的独特的文化对其语言表达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这首先表现在它赋予词语一层社会文化色彩,使词语除了具有字面意义(lexical meaning)之外,还有一层文化意义(social-cultural meaning)。确定词汇的字面意义可以借助于字典,领会词汇的内涵意义却只能依据文化背景知识。如果忽视这一点势必导致跨文化交际中的困惑,导致误解。

语言往往多少能反映一个民族的地理、生存环境。比如:有些民族住在沿海一带,靠海为生,他们的词语往往涉及海上航行、经受风雨、捕鱼捉蟹。生活在陆地上的人们的语汇又常常离不开土地、庄稼。生活在高原的游牧民族的语汇则多涉及草原、羊、马、骆驼和豺狼。

英汉地域文化的差异,使得两个民族对同一现象和同一事物有可能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英国是一个岛国,四面环海的地理位置为其渔业的发展提供了天然的有利条件。受此影响,英语中出现了大量的在中国人看来是与海无关却带有“sea”“water”――“海”或“水”字的习语。例如:“between the devil and the deep sea”,“spend money like water”,“ sea change”,“be in hot water” “all at sea”,“cast one’s bread upon the water”,“hold water”,“in low water”,与之相对应的中文表达分别是:“进退维谷”、“挥金如土”、“显著变化”、“处于困境”、“不知所措”、“行善”、“说得通”、“缺钱,拮据”。对于这种语言现象的理解如果脱离了文化的范畴,恐怕就很难找到合理的答案。对于上述表达差异的一个合理的解释是,“海”在英格兰人民生活中始终占据重要位置;而汉民族繁衍生活在亚洲大陆,人们的一切活动离不开土地。所以,语言表达更倾向于使用与土地有关的东西。

在中国,东风被喻为能给人带来暖意、使人心情舒畅的春风;而夏季则总是和恼人的炎热分不开。这恐怕和中国的地理位置和生存环境不无关系。然而,在英语中“summer” 这个词却常常被用来描述美丽养眼、令人愉悦的事物或东西。伟大的文学巨匠莎士比亚在他的一首十四行诗中是这样描述他的爱人的:“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 Thou aren’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 在这首诗里莎翁深情款款地将自己心爱的人儿比作“a summer’s day”,而且使用了像“lovely”(可爱的)和“temperate”(温和的)这样的字眼,这当中难道没有文化因素的影响?一个对英格兰民族生存环境一无所知的人,或者对于文化之于语言的影响认识不足的人,当然会面对这样的表达感到困惑、费解,不知所措。

2.习俗、价值观差异对语言表达的影响。跨文化交际还要特别留意用字遣词。因为社会的演变和文化的差异直接影响到词汇的产生和使用。例如:人们时常把某些品质或特性与某些动物或物体联系起来。这些品质或特性又往往能使人产生某种反应或情绪,尽管这种联想很少或根本没有什么科学根据。联想到的特性和所引起的情感也往往会因民族不同而各异。在不同文化的环境中这些比喻所引起人们不同的联想。文化习俗、生活方式、价值观对词语表达的显而易见的影响从英汉两国人民对待狗――这种极为普通动物的态度可略见一斑。英汉两个民族都有养狗的习惯,但在中国,传统上狗被视为看家护院的工具,是惯常跟在主人身后,摇尾乞怜的可怜虫。人们从心理上厌恶这种动物。因此,汉语中与“狗”有关的习语大多含有贬义,如:“狗腿子”、“狼心狗肺”、“狗急跳墙”、“丧家之犬”、“狗头军师”等等,可见国人对狗之厌恶。

然而在西方,狗在人们心中的作用已超越了为人类所役使的廉价的看门工具,而被视为人类的朋友或伴侣。所以,在他们的表达中充满对狗的爱怜和好感。英语中有关狗的习语绝大多数没有贬义,反而多含褒义:“dog’s death” (悲惨的死去),“dog’s life”(穷困潦倒的生活),“as sick as a dog”(病得厉害),“to help a lame dog over a stile”(助人于危难),“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之日),“a gay/jolly dog” (快活的,有趣的伙伴),“a sea dog”,(有经验的,老练的水手),“a lucky dog”(幸运之人),“be top dog” (处于支配地位),而汉语“守信,忠诚的”则可译为“as faithful as a dog”。对于狗的赞誉由此不难看出。

如此看来,社会的演变和文化的差异直接影响到语言的表达。受文化差异的影响,在两种不同的语言里,某些词语表面上似乎指同一事物或概念,实际所指的可能完全不同。

3.思维方式差异对于表达的影响。人类传递信息仰仗语言,语言表达反映思维方式。虽然各种语言代码的措辞互异,语意概念常颇多近似之处,但相异的文化思维有迥异的层面。跨文化沟通不仅需具备精良的传递信息的语言功夫,还需熟谙对象国人们的思维方式。人类语言学家 Edward. Hall 在阐述文化内涵对语言沟通的冲击时,把文化区分为高内涵和低内涵两大主流。高内涵文化偏向于使用个人身体或内化沟通方式来传递信息。两类文化内涵交谈方式相异,因此在沟通时除非充分了解两种文化内涵的微妙差异,否则,无谓的误解难以避免。

受文化传统的影响,中华民族素以内敛含蓄著称。根据Hall的划分:汉语属于含蓄非直接明叙的高内涵文化,所以,在叙述时习惯于峰回路转,柳暗花明,最后才画龙点精,道出所以然来。谈话时讲究营造良好的气氛,以便引起共鸣。例如:What I was that day in Madrid was tame compared to what happened in Italy and Brazil when their two favored teams was shamefully defeated in early rounds.

由于英语属于低内涵文化的语系,多使用明确的语言代码方式传递信息。直截了当的思维方式使得英民族习惯于把要点放在句首先说出来,然后再把附带情况一一补充,因而句式结构是重主语,多为前重心。如果按照字面的意思去翻译的话,该句汉语应为:那天我在马德里之所见可算是温和的了。与在早先的比赛中,意大利人在巴西人喜爱的球队不光彩地踢败时在意大利和巴西引起的轰动相比。

这种译法显然不符合汉民族思维习惯。汉民族一般先从侧面阐述环境,最后点出语言信息中心。所以,应将上句改译为:与在早先的比赛中,意大利人和巴西人喜爱的球队不光彩地踢败时在意大利和巴西引起的轰动相比,那天我在马德里之所见可算是温和的了。

思维方式对表达习惯的显而易见的影响还可以从待客请吃饭这一社交活动中得见一斑。

汉民族素有热情好客的美誉。中国人招待客人时,一般都会准备上一桌丰盛的美味佳肴,并且在用餐过程中不断地、固执地连连劝客人享用,自己还常常谦虚地表白:“没什么菜,一顿便饭。薄酒一杯,不成敬意。” 西方人对此常常会疑惑不解:明明这么多菜,却说没什么菜,这不是虚伪吗?而他们请客吃饭,菜肴特别简单,经常只备以数量不多的蔬菜为可口的上等菜,席间劝客仅仅说:“Help yourself,please.”吃喝由客人自便,这可能被中国人视为不够热情。

三、结论

早在19世纪20年代,胡适就曾经说过:“我们学习西洋文字,不单是要认识几个洋字,会说几句洋话,我们的目的在于输入西洋的学术思想,所以,我认为中国学校教授西洋文字,应该用”一箭双雕“的方法,把‘思想’和‘文字’并教”。这里所指的思想应该就是文化的范畴。美国外语教学专家温斯顿•布瑞姆拜克(Winston Brembeck)在谈到语言教学中只教语言不讲文化的恶果时说:“采取只知其语言,不懂其文化的教法是培养流利大傻瓜最好办法”。

以上仅在语言交际范围内从几个表现突出的方面粗浅地论述了英汉文化差异对语言表达的影响。应该指出,文化差异的存在是随时随地的,对于语言表达的影响远不止这些。为了保证交流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在学习和传授英语语言知识的时候,不可忽视语言交际中的文化因素,要适时导入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了解英语国家的人文地理,历史传说,风俗习惯、社会风尚。通过熟悉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不仅可以大大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而且,随着文化知识的不断积累,学习者对语言本身的理解会更加深刻,反过来又会促进英语语言水平的提高。外语学习和教学的很重要的目的就是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要想做到外语运用得体、恰当,就必须通晓与外语相关的文化。不了解目的语相关的语用规律、民族习俗、心理观念文化背景和词语内涵,即使语音、语调、语法再好,也难以进行有效交际。

参考文献:

[1].肖立明:《英汉语比较研究》,湖南出版社,1998。

[2].何自然:《语用学概论》,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3].胡文中:《跨文化交际与英语学习》,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4].贾玉新:《跨文化交流》,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周 霞:华北电力大学。

上一篇:一个审美范畴的出现和消失 下一篇:康有为与不缠足运动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