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差异下解读“父子情”

时间:2022-09-28 06:18:05

中西文化差异下解读“父子情”

摘要:文化是语言的基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人类社会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文化模式,各文化之间又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异,这些差异不仅表现在人们创造文化的物质成果上,更重要的是表现在人们的习俗、观念、道德原则和规范以及活动方式上。体现在文学作品上,这种语言交际中存在的差异让人们很难互相理解,有时导致文化冲突。文章从中西文化存在的差异上分析了中西两部描写父子情的文学作品,从而揭示中西不同的价值取向对理解文学作品的影响。

关键词:中西文化;文化差异;价值取向

古今中外人们对文化的理解不尽相同。最早给文化下定义的是英国的人类学家泰勒,他说:“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人们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一切能力和习惯。”Linell Davis 在 Doing Culture 一书中提到Culture is system of meaning。因为文化的定义非常抽象,且很难理解的,为此他给出了文化的五种意象――Culture is like an iceberg;Culture is like the water a fish swims in;Culture is the story we tell ourselves about ourselves;Culture is the grammar of our behavior.人类社会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文化模式,各文化之间又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异,这些差异不仅表现在人们创造文化的物质成果上,更重要的是表现在人们的习俗、观念、道德原则和规范以及活动方式上。各文化间存在的差异使人们不能达到互相理解,所以也就造成了文化冲突。本文主要就中西文化价值取向的对比来解读中西两部描写父子情的文学作品。

一、中西文化差异下价值取向的对比

美国人类学家Florence Kluckhohn 提出一种文化对比的机制,那就是五种价值取向以及五类信仰和行为方式。每种文化模式下都有自己特殊的信仰和行为方式,只有经过了解本族文化价值取向的基础并与其他文化模式下的价值取向对比,人们才能真正懂得本族以外的文化。虽然这种机制有过于概括的局限性,但在对比不同文化方面还是有很大的意义(表1是中西文化价值观的对比)。

二、中西文化差异在文艺作品中的体

文学艺术既是民族情感的表达与记录,又反过来塑造和陶冶民族的情感态度、情感方式、情感价值观和情感反应方式,从中也容易看出不同民族的人之间情感生活的差别。本文主要通过中西文化价值观的对比来解读中西两部共同以“父子情”为主题的文学作品,这两部作品分别为朱自清的《背影》和舍伍德・安德森的 Discovery of a Father。

(一)宗族文化与个人文化

宗法社会是中国社会最典型的传统结构。自周代起,中国社会历经动乱,社会结构多有变迁,但构成中国社会的基石始终是有血缘纽带维系的宗法结构――家庭。受宗法社会的影响,中国社会的基本结构是差序格局: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整个社会就是一个大家庭。如今提起“三纲”未免有些迂腐,也不能说其中没有糟粕,但《背影》表现的就是三纲之一的父为子纲的真精神。传记资料表明,在现实中朱自清的父亲是一个带有浓重男权主义色彩的男人。那么他为什么要在这篇文章中把父亲塑造为一个充满慈爱的父亲形象呢?一方面,这是一种心理反射作用和转移作用的表现,事实上,在五四新文化的冲击下,朱自清没有对封建家族和礼制进行彻底的背叛,而是从同情、亲情、爱的角度来表现父亲的烦闷人生。他在接受新道德观念时难以割舍的恋旧情结导致了他的作品最终回归了儒家文化。中国一向主张父慈子孝。在社会上,孝是一种美德。在历史上,许多皇帝标榜“以孝治天下”。然而在西方,英文中没有一个与汉字“孝”相当的单词,一般将其译作filial duty,直译就是“子女的虔诚”,即使这样恐怕也有很多的西方人不能完全理解。

与中国的宗族文化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西方的“个人文化”。从英语谚语中可见一斑:“God help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 man is wolf to man.”他们只能靠个人奋斗,才能获得成功。在西方社会中,基督教宣称每个人生来都是上帝的子民,人人生来平等,个人主义至高无上。Discovery of a Father 文中的父亲和儿子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因此当儿子不喜欢父亲的种种行为时,他可以说父亲是小丑、游手好闲、不负责任、整天爱胡编乱造、瞎说八道的人。而在中国似乎很难找到儿子如此“侮辱”自己的父亲例子。此外,父亲在漆黑的雨夜中带儿子到池塘去游泳,与其说是儿子从中感受到了父亲的伟大和爱,还不如说是在面对困难父亲还是选择了奋斗,保持乐观的精神,游泳是他向生活困难挑战的一种象征。

(二)人与自然的关系

中国人自古就有“天人合一”的说法,强调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做事讲究天时、地利、人和,顺从自然规律。而中国的传统教育,以儒家思想为主,杂以道家、佛家思想。三者有一致之处,即存在着认识过程的整体领悟。所以,中国人似乎更长于总体把握,善归纳,善形象思维,还重悟性。表现在言语行为上是谦虚、内敛、含蓄、迂回。《背影》正体现了上述的特点,同时它又是现代美文的典范,所以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西方的基督教中有关上帝造物的一说中提到:上帝创造了万物,又创造了亚当,并且上帝又让亚当来管理万物。所以,西方人从来就把自己当作是自然的主人,他们被鼓励探索并征服自然。因此,在Discovery of a Father的作者提到:漆黑的夜晚,大雨、闪电、雷声等等,父亲选择了这样的一天带他去池塘游泳。从西方人的角度来说,这是没有什么可怕的,他们要做的就是征服自然,体现人类的伟大的力量,在儿子面前,就体现了一个做父亲的威严、力量和伟大。

(三)和哲学思想

不同的哲学思想和在中英两国人的情感反应中发挥着截然不同的作用,也使得他们对自身、他人、世界有着完全不同的认识,因而他们的情感反应与体验也迥然不同。无论是儒家学说还是道家学说,都崇尚含蓄,而英国人受欧美经验主义、实用主义的长期习染,乐于理性分析和思考,他们的哲学主张,往往明确区分理智与情感,倾向明确,情感表露直率,做事讲求条理,因此他们的情感生活不像中国人的情感体验那样无所不包,处处触及,它更侧重于人际的范畴,情感表达也较为浅显、直接。

中国的文学作品往往是借景生情,托物表情,追求“隐”与“秀”的结合。而西方文学作品紧紧围绕主题直接抒情,较为直白、显露。

朱自清在《背影》中描写自己的父亲,没有从正面刻画父亲的高矮、胖瘦、衣着以及饱经世间沧桑的面容,而是选择了“背影”作为文章的“文眼”,这不仅体现了作者独辟蹊径的艺术功力,也体现了作者的情感需求。正是从父亲肥胖笨拙的背影上,儿子读到了父亲的拳拳深情。“背影”的出现,使全文的感情发生了迅速的变化,父子之间的隔膜和冷漠悄然冰释,“我”才明白父亲的一番苦心,责怪自己“那时真是太聪明了”!散文简约、凝练、含蓄,并于有限的篇幅中寄寓无限的感情。“背影”正是作者精心选取的一个意象,汇聚、浓缩了作者对父亲真挚绵长的眷恋、感激之情,达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将散文的文体美和语言美发挥到了极致。这样的文章又怎能不感染读者,催人泪下呢?

在Discovery of a Father 中,作者是从一个孩子的视角来讲述了他是如何实现从讨厌甚至是鄙视到理解和欣赏父亲的转变,作者的语言朴实、通俗易懂,叙述清晰、简明。He was a fool, a clown, a loafer, a windbag and a failure in the business, he has no responsibility towards his family. 但是后来的一件小事改变了作者对父亲的看法。一个漆黑的雷雨之夜,父亲带儿子去附近的池塘游泳。“游泳”在这里有象征意义。正是这次游泳传递了一个父亲给予儿子的力量、爱和战胜艰苦生活的勇气。儿子开始理解父亲了,他不是一个小丑,他是一个天生的演员,他热爱生活和周围的人们;他不是失败者,他只不过太过善良和慷慨(他总是赊账给别人);他如此受欢迎只因为他的存在能让枯燥乏味的小镇生活富有生机;最重要的他不是一个爱胡说八道的人,而是一个有讲故事天赋的天才作家。作者在文章最后部分的一句话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He was a story teller as I was to be――儿子对父亲的敬意充分的表露了出来。

朱自清的散文之所以深受欢迎,是因其满足了中国人的文化需要和审美需求:写身边事,叙骨肉情,满足了人们对家庭和亲情的强烈认同感,也符合中国人传统的道德观。Discovery of a Father 中作者细腻的描写呈现给读者一个有血有肉的立体的父亲形象,它所渗透出来的父子情仍然是可贵和感人的。

参考文献:

1、Linell Davis.Doing Culture. Beijing[M].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1999.

2、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3、陈孝全,刘泰隆.朱自清作品欣赏[M].广西人民出版社,1981.

4、陈绪毅.沉重的历史“背影”――儒家文化与朱自清散文[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3).

5、李幸.舍伍德・安德森及其写作风格[J].理论界,2006(8).

(作者单位:唐山学院外语系)

上一篇:浅论我国旅游电子商务现状和发展趋势 下一篇:中小企业加强财务管理及防范财务风险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