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弹好合唱钢琴伴奏

时间:2022-10-15 08:29:38

浅谈如何弹好合唱钢琴伴奏

近年来,起源于西方的合唱艺术在国内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各种合唱比赛和演出犹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在合唱艺术中,钢琴并不仅是处于“绿叶”的地位,而是作为音乐合作者,与指挥、合唱队员共同完成艺术作品。

合唱艺术声乐作品钢琴伴奏合唱是指集体演唱多声部声乐作品的艺术门类,是音乐艺术中一种重要的形式。它要求合唱队员在声音上的统一与协调,有普及性最强、参与面最广的特点。合唱也是校园课外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学生中开展合唱活动,让中学生接触这种多声部音乐,在培养学生的音准、节奏以及同学间相互的交往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合唱钢琴伴奏的功能与作用

钢琴是一件具有极强表现力的乐器,被称为“乐器之王”。钢琴除了在独奏领域充分的展示自己光辉灿烂的魅力外,也成为了以单一乐器担任伴奏最为普遍和有效的一种艺术形式。20世纪以来,钢琴伴奏艺术这一形式得到了发展和完善。而在合唱艺术中,钢琴伴奏是最为常见的一种艺术形式。

人们爱用“红花还待绿叶扶”来比喻钢琴伴奏对作品主要部分所起的烘托陪衬作用,从更深一层的意义来说,它并不仅只是一种音乐背景,而是整个音乐结构中不可分割的有机地结合体。

二、合唱中钢琴伴奏的技巧

为了充分表现合唱作品的艺术水平,钢琴伴奏者除了对合唱起伴奏、辅助作用外,还在前奏、间奏、尾声中担任主要角色。

1.主导段落的艺术处理

(1)前奏的引入

一部合唱作品的音乐是从前奏开始的,作品的速度、整体情绪往往从前奏中表现出来。如陆在易创作的《雨后彩虹》的前奏,写的精美绝伦。第1小节在高音区双手演奏一个空八度,接下来出现了三组琶音和弦,这三组和弦具有丰富的和声变化效果。此时的钢琴音色极为讲究,要求演奏出一种空旷的音响效果,在和声变化的过程中要突出变化音、和弦的层次感和力度上的对比。演奏者要用放松的手臂,有意识控制指尖小心、慢速触键。第7小节中钢琴伴奏有一段快速跑动的音阶,这一小节要求触键准确,一气呵成,营造出彩虹五颜六色的光感。第8小节右手在高音区演奏的三十二分音符模拟大自然中鸟鸣,要弹出通透的音色。

(2)间奏的过渡

合唱作品中的间奏通常是用来起到情绪上的过渡、展开的效果。如青主创作的合唱《大江东去》。在节奏上,作曲家通过休止符、十六分音符、八分音符最后停留四分音符,利用节奏上的变化营造出紧凑的音响效果,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惊涛骇浪的画面。在演奏这一间奏时,要充分运用手臂的力量,快速准确触键,并稍稍带有加速趋势制造出音响上的庞大效果。第13、14小节出要根据按照乐谱上提示的节奏和力度记号演奏,与前段形成鲜明对比,描绘出叹息、悠远的音响效果。

(3)尾声的处理

在合唱艺术中,钢琴伴奏的尾声指的是人声结束时或者结束以后钢琴演奏的部分。在音乐性上起到了强化、补充的音乐效果。如《茨冈》中的尾声部分,在经历了各种情绪的音乐描写之后,作曲家要表现的是吉普赛人略带茫然的情绪,尾声从合唱的最后一个和声处开始,一连串的连续下行分解和声,最后双手在p和pp的力度上结束全曲,让人感觉到渐行渐远的画面感。伴奏者在演奏时应该注意设计适当的指法,连贯并减弱处理,最后两个和声要利用手臂的力量慢速将指尖“带”起来。

2.配合段落的艺术处理

(1)烘托效果

在合唱演奏主旋律的时候,钢琴利用伴奏织体来烘托人声,要求伴奏者要控制力度的变化,为人声做出补充,注意切忌“喧宾夺主”。如作曲家瞿希贤创作的合唱曲《飞来的花瓣》。前奏之后,钢琴伴奏在这一乐段中采用不带旋律的分解式进行。在这一段的演奏中,钢琴伴奏要控制力度变化,右手的小连线要演奏的具有起伏感。

(2)协奏效果

在一些合唱作品的片段中,钢琴伴奏担任主旋律,人声则演唱具有复调性质的复调部分,取得了音响上新颖的艺术效果。如创作于1998年由作曲家杜鸣心根据同名哈萨克族民歌改编的合唱曲《嘎哦丽泰》。合唱完成一个完整的乐句之后,钢琴演奏出四个小节的主旋律,右手由和弦加八度演奏完成,左右采用连续三连音分解上下行作为伴奏,营造出一种优美抒情的氛围。在这一片段的演奏中,注意右手旋律部分要凸显出来,三连音的演奏要准确,在力度上用f到mf最后落在mp上。在这一部分旋律中,钢琴伴奏与合唱共同完成营造出协奏的效果。

二、完成一部合唱钢琴伴奏应注意的问题

1.加强钢琴演奏技巧,提高视奏能力

钢琴演奏是一项技术性含量很高的艺术活动,钢琴伴奏的基本技术与独奏没有区别,对于伴奏者的技术要求(特别是在歌唱性技术方面)也不低于钢琴独奏家。在担任钢琴伴奏中,有时会遇到要求拿到新伴奏谱,一边识谱一边完成伴奏。这就要求伴奏者要在日常中除了演奏技巧以外,还要加强视奏能力的训练,以达到快速掌握新作品的要求。

2.深入研究作品,细心通读合唱谱

在拿到一首乐谱的时候,在非视奏的情况下,伴奏者不急于马上在钢琴上弹出旋律,而应当仔细读谱。在练习之前,先了解作曲家、作品创作背景、风格以及相关的速度、情绪提示,并通读合唱中各个声部的旋律。

3.与指挥者的沟通和配合

合唱中的指挥是全队中的灵魂人物,他引领合唱队去实现作曲家的创作意图。指挥不仅起到打节拍,更重要的是在速度、力度、乐句以及表情等全方位做出提示。钢琴伴奏应该是指挥默契的搭档,在合作前应与指挥充分沟通,了解指挥的手势,尽力用自己富于乐感的琴声带动合唱队员投入对作品的演绎中去。

4.伴奏中的歌唱性演奏

在音乐艺术中,人声是最能够表达情感的手段。而钢琴的发音原理是榔头击弦而发音。在伴奏的过程中演奏者要求掌握合唱的“呼吸”,内心一定要有歌唱的感觉并合理的利用钢琴的左右踏板。

5.针对中学生合唱团还应注意的问题

普通中学生组建的合唱团与专业合唱团、成人合唱团都不同,它具有自己的特殊性。如中学生对于音准、和声感觉、理解力等差异,造成在演唱过程中需要钢琴伴奏更多的“拉”“帮”,并在演出或者比赛中要具有很强的应变能力,能够配合指挥完成对作品的演绎。

三、结语

在合唱艺术几百年的发展历程中,钢琴伴奏在各种伴奏语汇、和声以及音响效果上得到新的发展与变化。作为一名工作在一线的音乐教师,在不断提高自己教学能力的同时也应当在学生课外活动中不断探索与创新,让合唱艺术的魅力之花开在每一个中学生的心中。

参考文献

[1]李斐岚.钢琴伴奏艺术纵横——怎么样弹好钢琴伴奏[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

[2]张佳林.钢琴演奏与伴奏技巧[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

[3]杨鸿年.童声合唱训练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4]任音.如何谈好中国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J].钢琴艺术,2009,(10).

上一篇:谈体验式教学法在戏曲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多媒体电教移动柜在薄弱小学语文教学中功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