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真情类文章阅读

时间:2022-10-15 07:30:58

感悟真情类文章阅读

【引言】

感情是世界上最真诚的东西,诸如亲情、友情、爱情、师生情、同学情、民族情、故乡情、爱国情等等,都融入了我们的心灵,使我们的生活充满了真诚与温暖。因此,真情成了许多热爱写作的人抒写的永恒主题。这样的主题最容易引起人的情感共鸣,因而也常受到考试命题者的青睐。

无独有偶,2009年,浙江省杭州市与湖北省荆州市中考语文试题不约而同地选中了同一篇散文《向一棵树鞠躬》来考查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这篇文章抒发了作者对坚强的生命的崇敬之情,对学生起到了很大的熏陶感染作用,有极强的教育意义。由此可见,学会阅读,并且读懂真情实感类的文章是何等重要。

【技法指导】

感悟真情类的文章,往往以散文居多。由于散文具有其固有的特点,即“形散神不散”,让人感觉很难读懂。其实只要我们静下心来,耐心地去看,细心地去品味,就能够读出味道,读出精髓。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阅读方法,笔者结合浙江省杭州市、湖北省荆州市两地的中考阅读文章《向一棵树鞠躬》,略谈几种阅读方法,概括起来可称为“一看二理三品四思”,希望能给同学们带来一点启示。

一看,即看文章的标题。标题往往是一篇文章的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一篇文章也是这样。如看到文章的标题“向一棵树鞠躬”,学生脑子里立即会闪现这样的问题:什么树?为什么要鞠躬?阅读完后,学生才明白这是一棵长在砖垛上的榆树,生长环境恶劣,矮小而朴实;向它鞠躬是因为作者对它产生了敬佩之情。

二理,即理清文章的内容和思路。不管什么样的文章,一定有具体可感的内容,有作者的写作思路。文章的内容就像人的躯体,而写作思路就像打量一个人,有一定的顺序:或是从上到下,或是从下到上,或是从外表推断内心,或是从衣着猜测身份。如这篇文章写了一棵榆树和一位老人的故事,由树写到人,二者有着相似的地方:生存环境恶劣,但生命力顽强。

三品,即品析文章的语言或表现手法。文章的语言就像一个人的性格,人的性格有开朗活泼、沉着稳重,而语言或优美,或朴实,或幽默,或富有哲理……为了表达的需要,作者在行文时,往往又运用了许多表现手法。这篇文章整体运用了借物喻人(或象征)和衬托的表现手法及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

四思,即思考文章的主题及其带给人的审美感受。一篇文章总要表达一定的主题思想,就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品性。文中的榆树和老人选择的生存方式就很值得人思考,学生可认同,可赞赏,也可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

总之,在阅读的时候,同学们一定要着眼全篇,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文,方可较为全面地理解全文,读懂其意。解答时也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阅读训练】

仅有一味的便当

一路开花

我曾不止一次偷吃过他的便当。所有同学里边,就他吃饭的声音最大,看似最香。于是,很多时候我端着自己那个银白色的凸凹不平的旧饭盒就想,他那个精致的塑料印花饭盒里所盛的饭菜到底有多香?

周围其他同学的吃饭时间都是中午,而我和他,每每都是第一节课后。两人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将便当从下课起立时放到凳子上做好准备。老师一走,我们马上开始狼吞虎咽,大快朵颐。

每次饭后我都会嘲笑他,他跟个永远也装不满的水壶一样,到处找水灌。我说:“你小子可真行啊,下辈子不做牛,那真是亏了!”

有时,我看着他焦急的模样,会忍不住幻想:天啊,他那便当指不定有多好吃呢!于是,我终于鼓足了勇气跟他说:“要不,今天我们交换便当吧,各自尝尝不同的味道。”他讪讪地说:“这可不行,我这山珍海味怎么能随便和你那残羹冷炙做交换呢?”

由此我更加断定,他的便当一定美味无比!终于,在一个阳光四射的午后,我逃出了体育场,独自奔向了教室。我一面手忙脚乱地翻找他的饭盒,一面气喘吁吁地抬头看了看教室前面的大钟。嘿,真好,离下第一节课还有足足十几分钟呢!

我顾不得多想,打开盒子就是满满一勺。刚放到嘴里,咀嚼不到三下,我便忍不住全吐了出来。尚且不说饭粒半生不熟,整个便当就只有一个味――咸!

脑海中冒出的第一反应,就是我被这小子给捉弄了。他竟然能算到,我会偷吃他的便当,因此故意在里面加了那么多盐。

课后,我略带不悦地说:“你小子,够毒!我不就吃你几口饭吗?你至于用盐来腌制我的五脏六腑?”他顿了一会儿,恍然嬉皮笑脸地跟我说:“腌死你才好呢,谁让你偷吃我的山珍海味!”

之后,我断断续续地偷吃过几次,但每次不是被盐巴腌死,就是被味精鲜死。最后,我只得对他的神机妙算俯首称臣,再也不敢妄动干戈了。

毕业后,他邀请我去他家里做客。于是,我在昏沉沉的木屋里见到了他的母亲,一位性情和蔼、皮肤黝黑的中年盲妇。那顿饭,我吃得尤为沉重。我终于明白,为何他的便当里常常只有一种味道。他的母亲,为了给他做一顿饭,几乎要摸索掉一个上午的时光,而遗憾的是,她根本看不清什么是食盐,什么是味精。

时光一去许多年,一群昔日的老朋友突发奇想,说要在学校旁边的会宾楼聚餐。我和他都到了。饭桌上,我们追忆少年旧事,喝得烂醉如泥。最后一道菜上来,全场顿时一片哗然。原来,掌厨把食盐当成了味精。

许多人都在嚷嚷着要退钱。唯独他,静坐一旁,眼泪涟涟。我想,这仅有一味的饭菜,一定在他生活中缺失了很多年。

(选自《意林》,有删改)

探究练习

1.文章最后一句话“我想,这仅有一味的饭菜,一定在他生活中缺失了很多年”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2.请简要概括文章第五段中黑体字“此”所指代的内容。

3.请简要分析下列两个句子的表达作用。

(1)他跟个永远也装不满的水壶一样,到处找水灌。

(2)我只得对他的神机妙算俯首称臣,再也不敢妄动干戈了。

4.文章结尾写同学们聚餐时“掌厨把食盐当成了味精”的用意是什么?

参考答案

《感悟真情类文章阅读》

阅读训练:

1.同学的母亲已经逝世很多年了。或:同学常年奔波在外,再也没有吃过母亲做的饭,因忽视了母亲而内心感到愧疚。

2.“我”要求和同学交换便当吃,他却不好意思地拒绝了,并且说山珍海味不能随便和残羹冷炙做交换。

3.(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他比做装不满的水壶,把他饭后极度口渴、到处找水喝的情态形象地描写出来了,同时为下文揭示便当太咸的原因埋下了伏笔。(2)运用“神机妙算”“俯首称臣”“不敢妄动干戈”等词语,写出了“我”对同学能够提前知道“我”偷吃他的便当而故意作弄“我”佩服得五体投地,为下文写同学的便当难吃的原因作了烘托与渲染,语言生动有趣。

4.引出我们对当年吃难以下咽的便当的回忆,与其他人对生活中这种失误的不理解形成对比,巧妙地揭示了母爱这一伟大的主题,引起了读者的情感共鸣。

上一篇:文言阅读训练两则 下一篇:叶倾城作品赏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