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供应中心物品追溯系统的建立与应用效果分析

时间:2022-10-15 05:57:29

消毒供应中心物品追溯系统的建立与应用效果分析

【摘 要】目的:对我院消毒供应中实施科学化管理,让其符合相关的规范和要求,并能够进行可追溯,达到节约人力和物力以及财力等目的。方法:根据我院消毒供应中心的实际工作需求,经过多方面的筹备,在2008年8月开始使用物品追溯系统,并已经在临床上使用。结果:这套系统具有操作简单和使用方便以及成本低等优点。结论: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开发和应用物品追溯系统,使得我院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质量和工作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同时物品能够进行追溯,实现责任到个人和零缺陷,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和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实现规范化管理。

【关键词】物品追溯系统;消毒供应中心;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018―02

在医院里,消毒供应中心是无菌物品的周转中心,同时也是保障临床医疗和护理的安全保障。随着科技和医学的快速发展,各种高端医疗诊断和治疗技术在临床上广泛地应用,使得消毒供应中心的接触范围越来越广,同时进行清洗和灭菌的方式也逐渐增加,对专业知识的要求也越来越广,同时对管理的也有很高的要求。卫生部在2009年4月1日就已经下发了关于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三项强制性卫生行业标准[1]。明确地指出了医院各级管理部门应重视消毒供应中心的建设,要让其与医院的规模和任务以及发展规划相适应,建立相关的质量管理追溯制度,最终完成质量管理的记录[2]。将消毒供应工作纳入到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中。进而保障医疗器械的质量,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为了让我院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工作更加符合相关的规范和要求,在日常的工作中做到科学而合理的管理。我院在2008年8月就进行了“消毒供应中心物品追溯系统”的研发,目前已经运行了5年,在节约人力和物力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以下是详细报道。

1系统模块的主要内容

我院的“消毒供应中心物品追溯系统”主要借助我院的OA系统平台,其与我院的临床科室都相连接[3]。系统的模块主要为:消毒供应中心项目维护、科室常用项目申请、发放数量确认、工作流程操作、消毒供应中心对科室申请项目确认、工作流程设置、器械回收数量确认、科室常用项目维护、消毒供应中心设备工作记录等[4]。

2系统模块的应用

2.1消毒供应中心项目维护

对我院临床上所需要进行消毒和灭菌的相关物品按照其的名称在消毒供应中心进行必要的维护,并生成项目数据库,这个数据库能够根据物品的名称和科室的名称首个字母拼音进行查询;同时也可以按照物品的类别编号进行查询,其使用非常方便。对于消毒供应中心所增加的物品,可以新建相关的项目,对数据库进行维护,让数据库始终保持为更新的状态,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2.2科室常用项目维护

在临床科室中,对消毒供应中心需要维护的项目,选择需要的相关物品进行保存,最终可以生成每个科室各自的数据库[5]。每个科室中常常使用的物品都比较固定,因此,物品的类型也比较少,护理人员在对物品进行更换时也十分的简单,同时也方便进行记忆和掌握,减少护理人员每天更换物品的时间。

2.3科室常用项目申请

科室每天需要与消毒供应中心更换的物品,都可以在常用的数据库中进行选择,并点击保存,经过审核提示之后,在确认物品的数量和名称之后,最后生成每天更换物品的申请,并将物品更换清单打印。由相关的工作人员将清单送到消毒供应中心,此外,消毒供应中心申请的信息也会通过信息平台传到消毒供应中心[6]。

2.4消毒供应中心对科室申请项目进行确认

消毒供应中心则设置在物品追溯系统界面的下方,能够对临床科室所需要更换的物品进行查询,比如物品的名称和类型以及数量。在确认各个科室申请所需的物品信息之后,对物品进行配送和发放[7]。

2.5器械回收数量确认

消毒供应中心在对清洗区域工作人员所接收的科室更换物品进行回收时,要根据各个科室的申请单进行清点,对物品的名称和类型以及数量进行核对,并让双方进行签字。在核对无误和确认之后,将更换物品的信息传输到清洗程序中。对于一些危险和贵重的物品,比如各种医疗器械盒腔镜等物品进行回收时,可以采取条码扫描等方式,节约了核对的时间,同时也实现了各个环节的追溯管理。

2.6器械清洗数量确认

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人员在对回收之后的物品进行分类和预洗以及酶洗、除锈、超声、冲洗等清洗流程[8]。采用机械进行清洗时,清洗工作人员要对个人的信息条码进行扫描,然后再对设备的条码和标准篮筐内所带有的条码标牌进行扫描,同时还需要设备运行过程中的各个参数和清洗物品都进行条码扫描,进而实现质量的追溯。

2.7包装数量确认

对清洗好的医疗器械,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人员要进行检查。在对其进行包装之前,要对包装人员的个人信息条码进行扫描,然后对标准篮筐内的吊牌条码进行扫描,将清洗机内的物品信息显示。在包装之前,需要将器械功能的各项参数和完整性进行检查。同时还需要在系统中对发生缺陷的器械进行登记并进行包装。在包装完成之后,将条码打印出来并贴在相关的器械包装上。条码的主要内容:医疗器械的名称和包装人员以及锅号、锅次,同时还需要有灭菌日期和保质期等信息[9]。

2.8工作流程设置与操作

各种医疗器械在经过以上的处理和包装之后,需要进入到灭菌的环节。根据灭菌设备的类型来设置不同的条码。比如低温环氧乙烷灭菌器和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以及干热灭菌器、低温等离子灭菌器等。在对各类物品进行灭菌之前,消毒工作人员需要将个人信息进行扫描,然后根据各种医疗器械的特点和其的性能来选择不同的灭菌设备。此时需要对灭菌设备的条码进行扫描,对准备灭菌的物品上的条码标签进行扫描。然后选择灭菌程序进入到灭菌的过程,在灭菌完成之后,消毒工作人员需要对个人的信息条码进行再次扫描。同时对灭菌物品进行观察和检查,看是否合格。对不合格的包装等条码进行扫描,最好生成不合格包装的数据库,对于灭菌合格的包装就可以进入仓库,并进入到发放的程序。

2.9发放数量确认

消毒供应中心的发放工作人员需要对库存的数量进行及时的检查和更新,在对各类物品进行发放之前,需要对个人信息条码进行扫描。并对发放的对象科室进行点击发放,并对发放物品上的条码进行扫描。如果为失效的包装,则信息会显示为不合格包装,此类物品要禁止发放,需要再次进行核对。对于合格的包装则会扫描成功,将其发放到所需的科室。

3系统应用效果

3.1节省与临床更换物品时间,减少人力成本

在应用此系统之前,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在更换各个科室的物品时,需要到病区中进行当面核对等,常常会因为狐狸人员在治疗或者其他工作,使得核对时间耽误,进而使得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需要等待很长的时间,最后导致发货延迟。

在应用此系统之后,不需要进行当前核对,改变以前的被动局面。根据相关科室的清单来下单,通过系统平台提前进行准备所需物品,然后由专门的配货人员进行配送。在各个科室受到无菌物品之后,在规定的时间内对物品的数量和名称进行核对。如果出现误差时,则可以通过电话及时地联系消毒供应中心进行再次核对。进而使得人力和物力以及财力得到节约,同时还能够保障物品的及时供应。

3.2改变原有手工记录模式中存在的缺陷

在系统应用之前,在各种医疗器械进行清洗和包装以及灭菌时,都是采用手工记录。常常会出现记录不真实和不完整等情况。在应用此系统之后,不会存在此情况的出现,进而使得记录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得到了提高。

3.3实行环节追溯,保证灭菌物品质量

在运用此系统之前,由于每个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对事物的认知以及整体的素质都会存在一定的差异,进而导致发生问题时难以明确到责任人。

在此系统运用之后,每个环节都有相应的条码来进行链接,对责任人和责任设备以及处理的器械和使用科室都能够联系在一起。进而能够实现质量的可追溯性,通过扫描和储存各项质量的相关指标,能够及时地查找问题的源头,便于进行持续质量改进。

3.4实现无菌物品可追溯

此系统整个流程都是采用条码进行衔接,能够及时地对物品的信息和某个时段所处于的环节都能够查询,进而可以追溯到物品所发放到哪个病房和患者。对于不合格的物品就能够及时地召回,减少损失的发生。

总之,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开发和应用物品追溯系统,使得我院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质量和工作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同时物品能够进行追溯,实现责任到个人和零缺陷,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和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实现规范化管理。

参考文献:

[1] 马俊,许燕玲,庄敏,侯彬,钱会娟.消毒供应中心无线射频识别信息化追溯管理系统的建立与应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5098-5100.

[2] 喻船丽,朱娟,叶庆,刘于,李秀云.消毒供应中心质量追溯系统中物品召回模块的运用[J].护理管理杂志,2012,07:516-526.

[3] 王书贤,范桂芳,谢玉芳.可追溯系统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体会[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05:974.

[4] 宋瑾,郭建军,戴桂红. 消毒供应中心物品追溯系统的建立与应用效果分析[J]. 护士进修杂志,2013,05:417-419.

[5] 刘启华,魏瑛琪,孙秀杰.外来骨科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质量追溯管理的探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04:533-534.

[6] 刘启华,张维玉.手术室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全程质量追溯管理的探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18:2816-2817.

[7]侯章梅,陈春燕,王晓渝,冉小亚.基层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质量控制可追溯系统的构建与应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1:3361-3363.

[8] 喻船丽,刘于,叶庆,朱娟,陈思,李秀云.消毒供应中心无菌物品质量追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J].护理研究,2010,35:3260-3261.

[9] 杨翎春,常洪美.口腔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全程质量追溯管理的探讨[J].西部医学,2012,10:2020-2021.

上一篇:儿童计划免疫的现状与发展策略分析 下一篇:术中低体温的危害及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