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教学理念的创新

时间:2022-10-15 05:42:03

初中体育教学理念的创新

一、适当转换教师角色创造和谐的师生氛围

一名合格的初中体育教师必须要建立好自身的形象,更进一步为教学活动的展开夯实基础。首先,体育教师必须身体力行,做好榜样工作。在课堂上为了激发学生更好地完成老师交代的任务,在此之前教师就要做好表率工作。体育课大多教学课程是在室外完成的,遇到严寒酷暑,教师必须更加坚定的为学生做好榜样,积极进行训练演示。在传授新的动作之前,体育教师都应该事先做好练习训练达到一定的标准之后再教给学生,学生也会受到老师的影响积极学习。其次,大力开展师生交流工作。初中的学生正在青春敏感时期,此时的教师需要多加注意学生的身心健康,积极与学生进行交流活动。对学生的体育知识学习做到一个全民啊了解,知晓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建议。在此基础上可以更加直接的掌握教学信息。师生之间达成共识,也会促进师生之间的关系发展,同时教学的效率也会有所提升。最后,体育教师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关心和帮助。教师在学校中与学生接触,应该及时发现学生的情绪变化,在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要及时给予建议和帮助,协助学生一起走过思想方面的障碍。长此以往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也就自然而然拉近了。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强化学生的视觉感官

时代在发展的同时,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已经逐步深入到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在初中课堂中多媒体的运用已经屡见不鲜了。在多媒体的辅助之下,学生可以更大范围的学习到体育知识,室外的知识学习情绪也会得到舒缓,学生的难点解决能力也会有所加强。通过多媒体的协助,课堂的教学内容层面也会扩大。传统的体育知识教学过程中,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会觉得枯燥无味,学生的学习热情得不到激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运用多媒体这一教学手段,将原本呆板的体育知识在多媒体的转换之下变得生动,除了讲解书本中的体育知识,教师还可以进一步拓展为学生介绍某些体育运动产生的原因以及其发展的过程,学生也可以进一个层面对其了解。

除此之外介绍学生感兴趣的体育明星也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方法之一,学生会觉得这种教学模式比传统的学习要更加有趣,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得到了进一步升华,课堂的教学效率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不仅如此,多媒体的高效利用也会使得学生的身心得到舒展。由于室外教学的本质原因,许多项目的训练需要耗费大浪的体力,训练的环节也比较单一,运动之后学生都会觉得乏味。在此情况之下,体育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播放一些节奏轻快的音乐,让学生的身心得到一个缓和,学生在听音乐的基础上身体和心理都受到了环节,也不会影响下一节课的进行。体育教学在某些时候也会遇到瓶颈,一些难度相对较大的动作或者某些快速的动作学生无法牢牢掌握的,体育老师可以播放影像视频,通过慢镜头播放或者动作分解进一步为学生讲解。学生可以从视觉、听觉方面进行学习,之后自我领悟。区别于以往的体育教学,此种的教学模式也会促使教师以及学生知晓课堂的重点,提升教学效率。

三、创新合理的教学方式进一步提升教学水平

初中的体育教学最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师生之间的交流不多,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欠缺。为了改变这种教学现状,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改变原有的体育教学方式,更高一层地推进教学效率的提升。体育老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之后分别进行演示。在体育课堂中,如果学生过多,体育老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从每个小组中选择一名学习效果较好的学生对其他人进行指导,对其他学生的不规范动作进行及时改正。除此之外,体育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指出其他学生的不足,相互点评,共同进步。普通的体育项目训练对于学生来说可能有时候会比较枯燥,例如篮球运球、排球垫球、乒乓球弹球等动作,遇到这些训练学生的积极性都不会太高。此时体育老师可以将这些训练转换成一种游戏,如将篮球的运球动作与100米跑步结合,学生的斗志被激发。一轮游戏之后学生的乏味感会渐渐消失,训练的目的也达到了。

四、全面开展课外活动进一步扩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层面

组织某些体育活动是为了对初中的体育教学进行适当延伸,有利于学生的体育综合能力提升。开展兴趣活动主要结合三个要素:第一个要素就是本地的传统体育教学。因地制宜,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开展一些切实可行的兴趣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例如如果本地区是篮球运动比较发达的区域,同时学生中对篮球有兴趣的人数占大多数,此时老师可以适当的展开一些体育篮球竞技,除了普通的篮球球技对决还可以开展篮球知识竞赛。第二个要素就是学生的内在需求。在体育学习中,许多学生对于一些项目表现出强烈的兴趣,但是受制于课堂教学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无法在课堂教学中予以满足。此时此刻,课外活动的展开就显示了其根本作用,弥补了课堂中无法完成的缺憾。男生与女生的兴趣爱好有差别,可能男生更加感兴趣的是篮球,而女生更加喜欢的是排球。

依照不同的需求,体育教师可以开展篮球兴趣小组和排球兴趣小组。专门对有兴趣的学生进行指导,学生在课外兴趣活动中得到了自我的满足,除此之外身体的锻炼目的也达到了,一举多得。最后一个因素就是学生的整体生理以及心理要求。社会在发展的进程中治安问题也不容小视,在体育课程中,体育教师可以适当地传授学生一些自我防卫技能。在学生中开展了自我保护兴趣训练活动,教会学生如何应对不法伤害,如何在关键时候进行自我保护等方面内容,对学生进行了防身术、自我急救术、卫生保健常识等方面内容的指导,较好地提高了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为了全面提升我国的初中体育教学质量,其教学理念就要从根本上进行创新。无论是体育教师还是学生都需要对体育知识学习起到足够重视,在此基础上我国的初中体育教育事业才会有质的飞跃。

作者:黄勇群 单位:福建省三明市清流县实验中学

上一篇:成人高等教育课程评价指标 下一篇:心理平衡教育对体育教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