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平衡教育对体育教学的影响

时间:2022-07-19 02:38:50

心理平衡教育对体育教学的影响

1保持稳定舒畅的情绪

情绪是人们从事活动时表现出兴奋或消极的心理状态。时刻焕发出愉悦的精神状态做事必然积极乐观,身心感到自然舒服。但生活中由于各种因素使人常常陷于烦恼之中,中学生正处于身心成长的关键时期,学习压力大,容易产生苦恼丧气、精神抑郁、情绪低落等不良表现。在体育教学中,要充分发挥体育锻炼产生的积极情绪对人起到的良好调节作用,以助于学生理清混乱的思绪,克服眼前困难,从逆境中走出来。

(1)激发他们的情感。传统的体育教学忽视了对学生情感的培养,一直是让学生被动的接受练习,忽视了师生之间的共同参与与情感交流。在教学中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从情绪表现上,从他们行为的细节上琢磨学生的心理变化和情感变化,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客观公正的善意引导和评价,对他们起到激励和促进作用,让他们在体会到老师、同学对他们爱的同时也让他们对身边的人传递着爱,激发他们爱的情感,树立积极向上的乐观生活态度。

(2)教会他们控制情绪的方法。积极地情绪有助于健康,消极的情绪有损于健康。生活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教师教会学生控制自己消极情绪的方法显得非常重要。如①自我暗示法,就是心中默念“我很冷静”、“我能行”等等词语,以此暗示自己必须控制住自己的情绪,静下心来梳理好思路;②深呼吸法,通过缓慢放松的深呼吸来消除紧张的情绪,控制兴奋水平;③肌肉放松法,用深呼吸、暗示、表象等方法时全身肌肉逐渐放松,大脑也放松,从而调节自己的情绪,增强大脑对全身的控制作用。在具体教学中要根据不同性格的学生采取不同的策略加以疏导教育。如心理素质较差、腼腆胆小、孤独怪僻、自负好强都要用不同的方法来教育,尽量做到不露痕迹,不损伤学生自尊心,使他们在一种不知不觉的积极地状态下自我调节,自我改善,达到自我提高的目的。

2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

运动也是一件很辛苦很累的事,在平时运动训练中,培养学生要有吃苦耐劳、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训练学生从小事做起锻炼自己,能克服小困难才能战胜大困难,如在教学跳箱时,一些学生由于胆怯不敢跳,轮到自己时要么爬在上面要么干脆绕过去。针对这种情况,教师一方面加强安全措施,消除学生胆怯心理,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另一方面降低难度,进一步教给他们方法;还要从思想上鼓励他们克服困难,迎难而上,面对各种挑战,最终使这些学生都能够顺利跳过去。还要让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证明自己是强者。持之以恒是一种宝贵的品质,自己决定的事就不要畏惧困难坚决的做下去,这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负责。平时教学中,我们应该教育学生加强自我锻炼,养成自我检查、自我鼓励的习惯,树立“言必行、行必果”的作风,只有这样才能磨练自己的意志,知难而进,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

3弘扬团结合作的精神

体育与健康教育不仅仅是个人参与的体育锻炼,也是充分发扬同学们合作精神的愉快场地。在体育课上,教师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安排各种活动,给学生营造一种助人的氛围,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学会与别人合作,培养他们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如让体质强一些的同学帮助体质弱一些的同学,让体育骨干帮助体育有困难的学生,在体操运动中积极主动的担任帮助和保护工作,培养他们以做好人好事为乐的美德。体育项目中有许多都是群体性的活动,教师要利用这种活动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同时教师也要与学生合作交流,建立团结合作、平等融洽的教学氛围。如在“千足行”游戏中,全体学生必须要思想高度一致,保持步调一致,需要共同努力才能完成游戏目标。又如在“接力赛跑”中,每个小组为了集体获胜,运用相互鼓励、相互教方法等,培养了同学们团结协作的精神。

4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

体育活动中大多都是竞技性的活动,也是个人综合能力、道德品质的一中展现,有利于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正确的评价。许多活动实质上就是社会生活的一个缩影、一种模拟,在活动中,教师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知难而进、勇往直前的品质;另一方面还要培养学生正确面对挫折与失败,在胜利或失败面前保持冷静头脑的坚强意志和稳定的情绪。帮助他们树立“先适应环境,再改变环境”的思想。如在一次运动会上,有个平时体育表现优秀的学生没有在比赛中取得好的成绩,因此而对上体育课感觉烦躁,有时还做一些“手脚”扰乱课堂秩序,我找这名学生谈了心,他说他觉得上体育课没用处,本来体育水平还行,可运动会上照样落后于他人,体育课对自己一点帮助也没有。我借此教育全班同学树立“运动第一、比赛第二,健康第一、成绩第二”的思想,上体育课、参加运动会的目的不是让我取得名次,而是在增强我们的体质,锻炼我们的身体,检验我们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技巧,让我们拥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

5总结

体育教师要转变这种认为体育课只是让学生活动活动,学会一点运动技能,做做游戏玩玩而已的陈旧教学理念,以《体育新课程标准》为指导思想,在加强学生体育运动的同时,始终渗透着对学生的心理平衡教育,促使他们增强自信心,保持稳定乐观的情绪,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弘扬助人为乐、团结协作的精神,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等高尚的品德,使学生在锻炼带来乐趣的同时心理也得到健康的发展。

作者:郑瑞菱 申昌华 单位:江西省南康市第八中学 江西省南康市第三中学

上一篇:初中体育教学理念的创新 下一篇:高等教育下的精细化管理及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