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干部培养刍议

时间:2022-10-15 05:20:45

高校学生干部培养刍议

[摘要]高校学生干部在班级文化建设中起着模范带头作用,是优化高校教育管理的群众纽带,学生干部岗位是高校学生干部成长成才的摇篮。文章从高校学生干部的群体特点、岗位特点、结合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高校学生干部培养的着重点和必要措施。

[关键词]高校 学生干部 培养

[作者简介]邱亚洪(1973- ),男,广东化州人,华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讲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广东 广州 510642)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11-0039-01

高校学生干部群体类别众多,包括校、院两级的团委、学生会干部,学生社团干部,红十字会、青年志愿者协会干部,学生艺术团、记者社等,但管理归口不一,这就导致了高校对学生干部的培养存在方法和效果差异,出现了学生干部形象、素质参差不齐,水平、能力良莠不一的情况。本文从高校学生干部的定位及其培养方法对高校学生干部的培养提出了一些思考。

一、高校学生干部的定位

1.把学生干部岗位作为培养高校优秀学生的练兵台。大学生通过高中艰苦的竞争后进入大学学习,除了要学好特定的专业知识外,更要侧重综合素质的锻炼和实践应用水平的提高。高校学生干部工作岗位赋予学生干部一定的工作职能,完成这些职能要求学生干部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沟通和协调能力。高校学生干部在岗位上提前练兵,很多毕业后到工作单位都成为了业务骨干和管理能手。把学生干部岗位作为培养高校优秀学生的练兵台,不能抛弃学生干部作为学生的本质身份。学生干部岗位虽然赋予了学生一定的职与权,但同时也要让他们明确学生的本质业务,以学为主,服从教师的教育、管理和指导。首先,高校学生干部应具备一个优秀学生所具备的素质,如学业优秀、群众关系良好等;其次,高校学生干部应严格按照学校的规章制度和学生干部的工作条例办事,做到真心尊重师长,切实服务同学。在这个定位上,高校学生干部是高校学生中的优秀分子,综合素质较高、工作能力较强的群体。

2.把学生干部作为优化学校教育管理的群众纽带。学校管理事务纷繁复杂,尤其是关系学生层面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校园文化建设、学生统一战线工作等。高校学生干部作为学生中的优秀群体,具有典型的学生群众代表性,容易接受新思想,善于反映学生利益诉求,在学生中有号召力,事务工作能力较强。新时期,随着高校普遍扩招,招生规模稳定,在学生工作队伍扩充形势还一时难以适应工作量增长需求的情况下,一支训练有素、素质精湛的学生干部队伍无疑是学生工作队伍的重要补充。他们作为学生工作队伍的得力帮手,在收集信息、反馈信息、协调沟通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真正实现了高校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功能。在这个定位上,高校学生干部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力量,是优化高校教育管理,在师生之间、管理层与学生群众间架起的桥梁和纽带。

二、高校学生干部的培养

1.基于高校学生干部的成熟性特质,应着重以团结和尊重的角度凝聚队伍。高校学生干部年龄一般在18岁以上,虽少经世事,但都已形成了既定的社会价值观,具有一定的独创性和对事对物的判断能力,内心强烈地希望得到认可和尊重。同时,他们缺乏社会经验,希望通过工作锻炼,得到引导和帮助,提高为人处事的能力。因此,应该以团结、凝聚优秀人才的角度来培养、培训干部队伍,使他们在相应的工作岗位上拥有组织归属感、本位感,做到人有位、位有职、职有效,获得工作成就感;应该尊重学生干部人格尊严、能力水平,因材施用,善于“打包”委用,充分发挥他们在相应工作岗位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创造性思维和能力,推动团队建设和工作进展;应该主动关心他们的思想、学习、生活和工作状况,鼓励他们大胆工作,帮忙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对他们的优秀做法和出色表现要及时给予肯定和推广,对一些工作失误要及时予以改正和教育。

2.基于岗位锻炼的目的,应着重对学生干部进行培训、教育和引导。一方面应着重培养学生干部适应学校学生干部岗位需求的能力。学生干部能否适应相应工作、胜任岗位要求,取决于其是否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包括良好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与人沟通、合作能力,组织、协调、策划能力,较强的口头、文字表达能力,特别的专业技能。这对于尚且缺乏社会经验的大学生来说具有很强的挑战性。为此,应对学生干部进行综合业务能力培训,使学生干部在工作中提高综合素质、业务能力、工作水平。经验表明,在大学担任学生干部的大学生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比普通学生更快受到重用。另一方面应着重培养学生干部适应社会需求的创业、创新能力。学生干部经历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在实践工作中发现自身兴趣爱好,明确发展方向,调整职业定位,积累工作经验,完善知识体系的途径;同时,学生干部岗位有利于锤炼学生的思想品质、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拓展学生的人际关系,是创业教育的一个有效载体。高校相应组织指导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干部岗位的教育功能,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使他们在学生工作中有就业、创业意识,从而有目的性地发展、开拓自身能力;应根据学生干部的发展方向和个人特点,从较高层次引导和协助他们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并对他们大学期间的规划施以帮助。

3.基于培养创新人才的社会要求,应激发学生干部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经济全球化、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面对瞬息万变的知识经济社会,高校学生干部必须摒弃传统思维,研究一系列新问题。这就要求学生干部应该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学生工作事务中体现为科学的管理理念和高效的事务运作方式。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势性、事务性和管理型特点,要求学生干部不仅要有较高的政治敏锐性、社会经济意识和管理能力,而且要能开拓性地整合社会资源和学校资源,开展形式多样、容易被学生接受,而又承载教育、文化内涵的工作。高校相应管理部门及指导教师应首先具备与时俱进、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灵动地运用信息工作和各种资源优势,引导学生在各项工作中树立创新的理念,使学生干部团队在学生工作中不断推陈出新,以思维创新、能力创新带动团队的组织建设创新,文化艺术活动的模式创新,工作的载体创新和内涵创新。

4.基于学生干部的工作岗位效应,应着重学生干部的选用、考核和评估。对学生干部的选拔、任用,要遵循优秀学生的标准,选拔身心健康、学习成绩优秀、业务能力较强、群众比较信赖的优秀学生作为学生干部,特定的工作岗位,如宣传、文娱、信息、体育部门等还要根据岗位需要选拔具备一定特长的学生作为学生干部。学生干部的选拔、任用,要注重平时的行为观察、群众调查,采取竞争上岗的方式,把真正有工作热情、工作能力的同学选拔到适当的岗位上。对学生干部的考核和评估,应该遵循两个原则:一是考核和评估应维护学生干部的工作激情,保护学生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二是考核和评估应激发学生干部的工作潜力,提高工作岗位效应。应该对应学生干部的严格选拔、任用,建立一套完整的学生干部考核、评估机制,采用走访学生、个人述职、学生干部互评、业绩评估等多维度形式,综合考评学生干部在一段时间以来的表现情况。高校相应组织指导教师对考评结果及时予以消化,巩固考核、评估的成果。对工作表现满意、业绩出色、学生好评的学生干部应及时予以表彰和鼓励;对工作表现消极、业绩不良、学生反感的学生干部应及时采取面谈的方式给予批评教育、限期整改,严重者要调整工作岗位或选拔、任用新人。

学生干部的培养不是阶段性的,渗透在学生干部选用、管理等各个环节。高校学生管理部门和指导教师选好、用好学生干部队伍,不仅关系能否将高校教育管理的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关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能否取得成效,而且关系能否通过选好、用好学生干部队伍成功为社会培养一批具有较强综合素质的精英人才。

[参考文献]

[1]魏芳,焦人杰.高校学生干部培养和保障机制初探[J].文教资料,2007(6).

[2]薛艳,朱宁.“大五”人格模型对高校学生干部培养的启示[J].教师教育研究,2005(2).

[3]钟伟,郑雪坤.高校学生干部培养目标分析[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07(9).

上一篇:以学定教 自主发展 下一篇:在体验和探究中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