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的报纸对策

时间:2022-10-15 05:11:00

网络时代的报纸对策

当今世界,网络火了,谁最担心?受网络影响最大、威胁也最大者,便是报纸。网络时代,报纸会消亡吗?网络时代,报纸有何对策?

我想讲三个观点,与各位分享。

观点一:报纸虽有短处 也有三大优点

报纸与网络相比,有三大短处。

第一,时效性差。报纸一天出版一次,周期为24小时。网络每分每秒都可更新,时效性远非报纸能比。

第二,容量有限。报纸一天二三十版,顶多一两百版。网络海量信息,无限库存,上万上亿条稿子,也装得进去。

第三,费用较高。订报是要花钱的。一份报纸,少则0.5元,多则两三元钱。网络上网费并不高,倘若实行包月,更加便宜。以上三大短处,成了报纸三大致命伤。

正因此,有人断定,报纸迟早要被网络打败,今后这世界,再也不会有报纸存在的余地。

果真如此吗?倘若报纸只有短处而无长处,当然是必死无疑!然而苍天有眼,幸好报纸还有若干优点,而且,这些优点,恰恰为其他媒体尤其是网络所不具备。

报纸有哪些优点呢?

第一,阅读舒服。读报纸比上网看新闻舒服,这是不争的事实。粗粗一看,网络花花绿绿,七彩缤纷,既有文字,又有图片,看起来不也挺舒服吗?但是你多看一会儿试试,不到两个小时,眼睛就会发涩。再看两个小时,脖子僵了,眼也红了。长期与网络打交道,易患干眼症,于身体不利,这是医生得出的结论。

第二,携带方便。报纸又轻又软,电脑又重又硬,这也是事实。买一份报纸回家,躺在床上,靠着沙发,甚至坐马桶上,都可以看。此时用电脑就很麻烦了,而且也没听说哪个人白天上班用了电脑,下班回家还要抱个电脑看新闻的。报纸不但可以随身携带,而且集纳文章,剪存资料,也挺方便。

第三,信息精粹。电脑内存巨大,可以容纳海量信息,但恰恰其所长,正是其所短。由于信息太多,也就太滥,上网者要获取信息,就会遇到麻烦。键盘一敲,什么信息都如潮水般喷涌出来,长长短短,真真假假,让你目不暇接,眼花缭乱,不知到底看什么才好,更不晓得信什么才对。所谓“选择太多,等于没有选择”。报纸虽然容量有限,但正因为如此,报纸刊登的信息,不得不经过记者编辑乃至总编辑的认真筛选加工。有选择有指向的精粹信息,自然要比网络上那些铺天盖地的粗糙信息,更方便也更容易为受众所接受。

正因为报纸有三大优点,所以我认为,报纸有其生存价值,不会消亡。为什么呢?这就是我要与各位交流的第二个观点。

观点二:只要满足需求 就有生存价值

有需求的东西为什么不会消亡呢?我讲两个故事。

一个故事是,广播PK电视。若干年前,电视在全球迅速走红,对广播形成极大冲击。“广播终将消亡”之说,也曾风行一时。乍一看来,电视既有“声”,又有“像”,一身而二任,边看且边听,广播怎么是它对手,不消亡往哪里逃!但是怪了,地球围着太阳转了一圈又一圈,广播非但没有消亡,反而渐渐回过神来,找准自身定位,扬长避短,高歌猛进,竟然一天比一天红火,一年赛一年兴旺!有的电台比如北京交通台,创出了低投入、高产出,人均创利数十万元的良好业绩,令同行既羡慕又吃惊!

什么原因呢?很简单:只要有需求,就会有价值。换句话说,广播因其固有特点而能满足特殊受众之特殊需求,它也就有了立身之本。什么特殊受众呢?“移动”着的人群。什么特殊需求呢?走路、开车、干活时的讯息接收。

广播的最大特点是收听方便。不但躺床上可以边眯边听,在家洗碗扫地可以边干边听,尤其上班途中,开车路上,别的啥事都不能干了,唯独一双耳朵不会闲着,广播打开,收听新闻、欣赏音乐,真可谓悠哉游哉,其乐无穷。此时,报纸当然是没法看了,网络也不可能上了,至于广播的克星电视嘛,既不能打开也不敢打开。小小空间,就该是广播的独家天下了。

就这么着,小小一个特点,简单一点需求,让广播不但免于一死,而且凤凰涅,浴火重生,红红火火活到如今。

再讲一个故事,发生在洗手间。各位都上过洗手间,方便完毕,有水龙头可以洗手,洗手完毕,可以使用吹风机吹手,或者扯一张纸,将手擦干。按理说,吹风与扯纸相比,有两大好处,一是双手不必接触任何物体,比较卫生。二是暖风轻轻一吹,比较舒服。但是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洗完手的人,十有八九,不用吹风机却喜欢扯纸擦手。

为什么呢?因为吹风机比较麻烦,先出冷风,再来热风,颇费时间,而扯纸则非常方便,扯下两张,左右一擦,完事了。

就因为这小小一点方便,节省短短一两秒钟,扯纸机战胜了吹风机!如今,你再到洗手间看看,许多地方只设扯纸机而不再安装吹风机。

两个简单故事,说明一个真理:世间事物,只要有其特点,只要具备哪怕一点点方便之处,便能满足消费者的特定需求,便有生存价值。

毫无疑问,报纸凭借自身三大特点,是不会消亡,也不会被网络打败的。就像当年电视没有打败广播,电视兴起,电影也不会消亡一样。

观点三:总量必然减少出现三大趋势

报纸不会被打败,是不是就可以高枕无忧,马马虎虎对付下去呢?当然不是。恰恰相反,报纸因三大局限而受网络致命打击,必然产生大动荡、大分化、大改组。所以我认为,报纸发展的总趋势是,总量将大大减少,一大批会被淘汰。哪些报纸能够生存下来呢?报纸要生存,必然顺应三大趋势。

趋势一:读者精细化

读者的精细化,其实就是对报纸定位的重新细分和明确。具体说来,你这张报纸到底是办给哪些人看的?你的这些特定读者,最需要从报纸上获得的究竟是些什么?如何才能更周到更高质量地满足这些“上帝”的种种需求,让他们一旦爱上了你就离不了你,天天都得和你亲密接触形影不离。这都是老总们得静下心来认真思考的问题。

读者的精细化,意味着一些报纸必须调整,也就是缩小自己的读者对象。舍得舍得,有所舍,才能有所得。读者细分了,指向明确了,你的“单位产出效益”才会高,才能更好地满足读者需求,生存下来。可以预料,今后,综合性报纸将会按照低端与高端、大众与精英、青年与老年、知识分子与普通百姓、上班途中匆匆阅读与晚饭之后细细阅读等不同角度,进行再度分化与归类。专业性报纸则会指向越来越明确,界限越来越分明,会出现一些针对性非常强、业内人士看得津津有味而旁人如读天书,一点儿也不感兴趣的报纸。

在欧洲考察,我发现各地华文报纸不但没有受到网络强烈冲击,反而逆势而上,发展势头不减,原因就是这些报纸受众非常明确,服务性很强,为所在国或所在区域华人华侨交流信息所不可缺少。这也是报纸读者精细化的一个证据。

趋势二:内容精致化

精细化指的是对象,精致化说的是内容。报纸精致化后,主要做什么内容呢?

一是做背景。做背景就是抢“第二落点”。报纸与网络相比,最大劣势是时效。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还要在“第一时间新闻”、在“千方百计争取时效”上去投入那么多人力,下那么大功夫呢,为什么还要抱着“新闻必须短些短些再短些”、“一个版必须容纳二十条以上新闻”这样一些老规矩不肯改变呢?新闻发生以后,读者早已得知,报纸再登一遍,还有什么意思?此时,你就得在背景上大做文章了。即,不但要让人们知道“是什么”,更要让他们搞清楚究竟“为什么”,到底“怎么办”。既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二是做深度。做深度,是指对新闻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即对信息的筛选和加工。网络的海量信息,常常一上来就会给受众来一通眼花缭乱的狂轰滥炸。正因这样,人们越来越形象地把网上大量涌出的东西称为“信息垃圾”。谁来做“垃圾”的淘洗、筛选和加工工作呢?当然是报纸。比如,央视春晚直播,人人都看过了,但第二天早晨起来,还是希望再找报纸看看,究竟整体评价如何?成功在哪里,失误在何处?赵本山表现如何?小沈阳又怎么样?这都是报纸上才有的深度信息。在做深度上,报纸的整体质量、水平和格调必然显现出来,这或许将成为今后报纸竞争的一个焦点。

三是做专题。世间事物不管怎样纷繁复杂,千变万化,一般逃不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这么几大类。各大类中,又可以按领域从横向细分,或者按时间从纵向细分。就这么一刀一刀切下去,宏观世界、中观世界就会变成一个又一个被媒体称为“专题”的微观世界。如果说,做深度是对一个个刚刚发生不久的新闻作出筛选加工的话,做专题则是要对人们感兴趣却又一时未能搞清楚的某一类现象、某一种问题或者某一事件、某一人物进行阶段性的梳理和总括。其实这也是对读者的一种服务,一种比过去更周到更深入细致的信息服务。

说到这里,有人会问了,做背景、做深度、做专题,网络不也照样可以做吗?怎么竟成了报纸的专利?这话很有道理,但不要忘了,网络来做,不过是海量信息的重新归拢与集纳,再怎么归纳,海量还是海量,既然是长处,必然也是短处,手心必然连着手背,这是摆脱不了的。而对报纸来说,做专题则是信息的提炼与加工,内容虽少,但很集中,在这里,短处恰恰又成了它的长处。

精致化的手法,当然还有一些,但无论怎么做精,如何做细,都得围绕“需求”做文章。经济学最基本的规律叫做价值规律,它的具体表述就是“有需求就会有价值”这是人类社会一条通理。所以,一言以蔽之,谁能把读者“需求”吃透,谁就能生存下去。

趋势三:人员精干化。

将来的办报人员,从总编辑、副总编辑、部门主任到编辑、记者,水平要求越来越高,人员也就越来越精干。精干化,既是办精致化高质量报纸的必然要求,也是减少人力成本以应付激烈竞争的迫切需要。总编辑或编委会的某一意图,要及时准确地得以实现,需要从执行层到具体编辑记者有能力有水平能够不折不扣地贯彻下去,最好能够创造性地加以发挥,否则,再好的策划创意,也会逐层衰减,甚至打了水漂。正因为此,过去那些徒有其名的混饭吃者、庞大臃肿的行政后勤管理人员等将愈来愈为报纸所不容而逐渐被淘汰。近来西方一些老牌主流报纸如纽约时报等纷纷作出裁员之举,其实也是形势所迫,自觉不自觉地不得不向着人员精干化的道路迈进。

网络的发明,是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对人类影响最为深远的一件大事,短短十来年,就以人类几十年几百年未曾想过也没能做到的速度,摧枯拉朽,横扫全球,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思维习惯乃至行为准则,正可谓顺之者存,逆之者亡。 面对网络的严峻挑战,作为纸媒体从业者,我们只有硬起头皮,迎上前去,作一次殊死决斗。没有退路可言,没有第二条路好走。

(作者为人民日报海外版总编辑)

上一篇:亲历“暴走妈妈”报道全程 下一篇:从网络舆情监测看北京电视台春晚的特色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