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网络舆情监测看北京电视台春晚的特色和价值

时间:2022-04-21 10:14:09

从网络舆情监测看北京电视台春晚的特色和价值

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自2008年12月的月度舆情报告以来,已构建形成了一套有效的、实务界评价较高的网络舆情指数评价体系,春节期间,我们使用了该评价体系用来评测北京电视台三台春晚――“三屏合一”新春晚(以下简称为网络春晚)、北京台春晚以及环球春晚――的舆情反馈和评价的情况。结果如下:

一、社会影响力:主春晚强势立足,网络春晚后来居上,环球春晚颇受青睐

从下页表中可以看出,在节目开播前,网络舆情指数(主要反映社会的关注度和影响力)排名依次为北京电视台春晚、网络春晚和环球春晚。而节目播出后,由于网络春晚持续时间长,关注度增长明显,而且数量上占有明显优势,使得网络春晚的网络舆情指数跃升到最高,为74.9。这一指数显示网络春晚受到了广泛地关注,具有极大的社会影响力。

舆情评测数据表明,北京电视台春晚从一开始,网络舆情指数就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上,尤其是网络春晚的热播明显提升了北京电视台的整体知名度,而传统媒体的报道更乐于将北京电视台春晚与其他地方电视台春晚以及央视春晚进行比较。凭借着大腕云集和绚烂时尚的舞美,北京电视台春晚最终在口碑上赢得了华丽的收官。

环球春晚在播出时间上并不占有优势,其宣传阶段总是与北京电视台其他春晚一并出场,在新闻报道和论坛帖子里数量并不多,关注度相对较低,但是晚会的好评度很高。这是北京电视台契合北京市作为世界级城市的定位,将春晚的元素向国际化拓展的一个积极尝试。

监测数据显示,从议题来看,北京电视台春晚以演员类议题为主,而网络春晚和环球春晚的播出与宣传类议题最多。网络春晚无论是宣传还是具体的演员内容,都是“粉丝”热议自己喜爱的明星,并预告其何时登场。其中罗志祥、Vitas的人气上涨得最快,王亚飞、陈楚生和李玉刚的“粉丝”也非常热情。整体来看,对于演员个人的关注彻底盖过了对具体节目的关注。另外,论坛中询问播出时间和收看方式的疑问非常多,这种情况会随着网络方式的推广而逐渐减少。由于今年的“网络春晚”数量较多,一些网友还没有完全辨清它们的区别。但是多数网民表达了对网络春晚前景的看好与支持,认为它的成功会成为春晚改革的起点。与此同时,网络安全问题、报名限制年龄等问题也是大家提出的担忧。

在北京电视台春晚中,前期宣传造势以演员为重头。整体来看,小沈阳的人气最旺,其次是王力宏,而期待看到郭德纲的网民对北京电视台提出了质疑,抱怨没有看到郭德纲的出现,同样提出质疑的还有飞轮海的“粉丝”。这些质疑的声音一直持续到了环球春晚。在节目方面,《哥哥》、《阳仔演笑会》、《油菜花》以及《北京之声》等节目非常受欢迎。同时,晚会的舞美效果受到了盛赞,网友称“很养眼”、“眼花缭乱”、“可以与央视舞美相媲美”。总体来看,虽然对于北京电视台春晚的报道热度和论坛议论度不是特别高,但是好评度高,媒体和网民将之与央视春晚进行比较,并给予厚望。

环球春晚由于播出时间靠后,此前大段时间与其他晚会连同为“北京电视台春晚”一起宣传造势,使得它的宣传类议题比重最大。由于对国外演员的熟识度不高,所以整体演员的提及度并不高,只有Vitas和MJ模仿秀被多次提到。总体来看,环球春晚的评价也非常高,网友认为是融汇中外的国际盛宴,并对这种将国际名人搬上春晚舞台的创新给予了肯定。

从网民基本情况来看,网络春晚播出后男性网民明显增多,而北京电视台春晚和环球春晚的女性网民关注者略多。网络春晚的网民结构最为年轻化,更集中于初中和高中学历人群。而环球春晚的网民结构偏大,50―59岁的年龄段异军突起,仅次于29岁以下的年轻人,且学历相对较高,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超过了初中学历,这与环球春晚主打高端牌相吻合。从地域分布来看,以北京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媒体活跃度高、文化娱乐程度更开放的地区整体关注度更高。

二、一点启发:网络春晚将促成一种全民狂欢的社会仪式

如果把网络春晚仅仅视为是传统春晚借助于网络这一新型的传播平台简单地得以传播力和影响力延伸的话,那么,对于网络春晚的崭新意义和巨大的开发潜质就估计太低了。从理论上说,一种传播介质的转换,其实就是一种传播的整体变革:从传播的生产主体到传播的内容制作,再到传播的分享形式,都包含着革命性、创新性的巨大可能。

自从央视1983年推出春晚之后,春晚的格式就被定格为这样一种拼盘式的、“你演我看”的基本程式,春晚因此被称为中国人的“年夜饭”。但这种“年夜饭”式的节目形式并不能涵盖中国人除夕之夜的全部文化涵义和心理需求。春晚不应仅仅是“饭”、“茶”或者“酒”,春晚更应该成为一种彰显中国人民族凝聚力的文化仪式,这种文化仪式的一个基本前提就是人人参与、“我在其中”,而网络恰恰能够构筑这样一个仪式,提供最为全面的参与和互动的平台。北京电视台的网络春晚是一个绝好的创意,它把春晚引入了一个人人都在其中的“集体秀场”当中。实事求是地讲,本届网络春晚还仅仅是一个开始,它的全新的生产、制作及分享方式也刚刚初露端倪,但它在筹备时间非常紧促、设计筹划并不完满的情况下,仍然得到了广泛的好评和社会的追捧。其实,并不是它所使用的资源是一流的,而是它的对于传统春晚模式和规则的打破以及它所蕴含的巨大的潜质使然,因此,它的脱颖而出是规则变革的胜利。

利用网络促成全民参与,使之成为一种全民狂欢的社会仪式,这便是北京电视台所开创的“网络春晚元年”的意义所在。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上一篇:网络时代的报纸对策 下一篇:新闻是“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