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感恩,与爱同行

时间:2022-10-15 02:29:14

【前言】学会感恩,与爱同行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500多名初一学生和他们的家长来到惠港中学,惠州市惠港中学德育处负责人给家长和孩子们讲述身边的一个个亲情故事,让两代人都深受触动。[1] “孩子们,看看你身边的妈妈,自从你来到世上,她就放弃了很多爱好,总是想着你,这头发、这衣服,你看了会辛酸吗?看看你身...

学会感恩,与爱同行

摘 要: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感恩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做人的起码品德。在广大青少年中,应该有的放矢、科学地进行感恩教育,让他们学会懂是非,明事理,敬长辈,尊师长,感恩父母,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唯有如此,广大青少年才能真正地尊重他人,尊重自己,为建设现代社会添加一个和谐的音符。本文结合案例介绍了惠州市惠港中学感恩教育的主要做法及经验。

关键词:感恩教育 感恩情怀 品德教育

感恩是每一个人都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起码修养,也是人之常情。不会感恩或者不愿意感恩,既是缺乏修养的表现,又是缺乏人文关怀、情感冷漠、缺少人情味的表现。然而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感恩已经被不少麻木而浮躁的现代人所疏远和淡漠了,青少年总以“理所当然”来搪塞父母、亲戚、朋友、他人的关爱……这种不良的社会风气正悄然的影响着青少年。当今部分青少年每天享受着父母的关爱,每天接受着老师孜孜不倦的教导,却对之视而不见,甚至有的青少年还对父母和老师恶语相向。事实上,不懂得感恩,就失去了爱父母的感情基础,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的人又怎么可能将来爱事业、爱国家?因此,“感恩教育”这一课不能小看,而且必须从青少年抓起。

一、案例背景

“爸爸,我爱你!”“妈妈,我爱你!” 500多名学生牵着父母的手高喊出对父母的爱,并齐刷刷给父母下跪,两代人抱在一起很久很久……这是惠港中学感恩教育活动中的一幕,震撼人心的场面让人落泪。据悉,感恩教育已成为该校常态教育。

500多名初一学生和他们的家长来到惠港中学,惠州市惠港中学德育处负责人给家长和孩子们讲述身边的一个个亲情故事,让两代人都深受触动。[1]

“孩子们,看看你身边的妈妈,自从你来到世上,她就放弃了很多爱好,总是想着你,这头发、这衣服,你看了会辛酸吗?看看你身边的爸爸,他承受了多大的压力,上有老下有小,他有多么辛苦你体谅了吗?”听到这里,孩子们红了眼眶,他们站起来牵起父母的手,大声对父母说出:“爸爸,我爱你!”“妈妈,我爱你!”然后,500多个孩子齐刷刷地向父母跪下了,父母再也忍不住,猛地抱住了孩子,两代人在泪水、道歉、谅解中拥抱了很久很久。

二、主要做法

培养广大青少年感恩情怀的主题确定以后,我们就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了相关的活动方案,并且开展了一系列的体验活动。

1、通过真实故事-----开启感恩教育

通过身边真实的故事,来感化教育青少年是惠州市惠港中学的特色。因为这种方式往往很容易震动青少年、感动青少年。比如,汶川地震中,老师救学生的感人例子。让学生明白老师无私奉献的精神。讲述一个爸爸为救自己的小孩,宁可用自己的肾,来换取小孩生命的故事。让学生明白在父母心中,孩子永远都是最重要的,增强学生的幸福感,让学生明白自己的父母也有一种无私的爱。

2、为父母洗一次脚------激发青少年感恩情怀

“为父母洗脚”这道感恩教育活动作业是为青少年及家长创造了一个共同体验的机会, 在“洗脚”的过程中, 青少年与家长一起享受亲情, 学会尊敬父母、孝敬父母, 进而可以培养自己的良好品格。有的青少年家长事后谈体会时说: “通过孩子给我洗脚, 我突然感到孩子长大了。以前总是我们做父母的给孩子穿衣收拾从来没有让他做一点儿事儿。这件事让我知道了要让孩子懂得尊敬长辈, 不能让他只知道自己, 而不顾别人。”这种亲情教育的方式, 往往会让学生有所震动、有所改变。即使没有完成作业, 在老师和周围学生的影响下也会有所思考。

3、给父母写一封感恩信―――表达心中的感恩之情

父母的养育之恩一辈子也难以回报, 在感恩活动中,青少年用简朴的语言表达了最真诚的感恩, 字里行间洋溢着学生对父母的无限感恩之心。有的青少年这样写道: “爸爸、妈妈, 谢谢你们把我养大, 我永远感谢你们, 爱你们……, ”当孩子的父母读着这些话语时, 眼眶湿润了, 此时他们感受到自己孩子长大了、懂事了, 自己付出是值得的。通过写“感恩信”, 使青少年体会到来自父母慷慨无私的爱, 知道在父母对儿女给予、奉献的背后, 都隐藏着那么多的辛酸;从而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自立意识, 同时克服了奢侈、攀比、享乐等毛病。家长从孩子的信中感受到孩子逐渐懂事了, 并且了解到孩子的内心深处: 他们不仅需要父母在物质上的满足, 更重要的是对他们的理解及支持。

三、基本成效

现在很多青少年是独生子女,受尽宠爱,形成了自私的性格。为了改变这一点,学校把感恩教育作为常态教育,定期举行感恩班会课,并要求孩子回家给父母洗一次脚等,辅之以大型的感恩亲子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随着感恩教育活动的开展, 将中华民族“感恩”传统教育渗透在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 使学生的基础道德素养不断提升, 并无声地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全校以感恩之心为核心的“实效德育”已形成一个良好态势, 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成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中学时期是青少年个性形成的一段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教会他们学习固然重要,但教会他们生活,教会他们做人一样重要。通过进行感恩教育引导学生反思、体会和感受父母的养育之恩,表达对父母的感恩之情,思索对父母的报恩之举,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体现报恩之行。让青少年从感恩父母开始,学会关心身边的人,关心周边的世界,进而感恩祖国,感恩整个人类,始终保持一颗感恩的心,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

四、对感恩教育的思考

人生的杠杆是精神,精神的支点是感恩,只有有了感恩的思想,人才能焕发出无穷的力量。笔者发现,目前在校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父母的宠爱,生活的安逸,助长了学生奢侈浪费、盲目攀比、拈轻怕重等不良习气,因此有必要开展感恩教育活动,让学生在感激父母养育之恩的同时,学会了感激他人,从而奏响和谐社会从学生抓起的生动乐章。

1、青少年感恩意识的缺失问题及原因

目前,一些青少年感恩意识的缺失问题较为突出。他们享受着大自然赐予的阳光和雨露,却在肆意破坏着朝夕相处的环境;面对父母的哺育之恩,孝心和赡养观念在一些人的心目中已打折扣,甚至淡漠,只知受惠,不知感恩;享受着别人带给自己的快乐,只知索取,不知奉献;在处理人际关系中以“我”为中心,人情味淡薄,不能与人为善,只知被爱,不知回报。到底是什么原因使青少年道德理念的严重缺失,失去了感恩之心呢?笔者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家庭因素。现在的青少年都是90年后出生的独生子女,从小生活条件优越,被父辈祖辈百般呵护,于是慢慢形成“唯我独尊”的自私心理。家长忽略了对孩子最基本的道德和感恩教育,忘记了如何教育孩子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长此以往,孩子认为父母奉献、自身索取乃力所当然,丝毫没有内疚之感,更会觉得别人为自己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根本没有感恩之类的情感意识和体验。第二,社会因素。经济发展,生活优越,中西文化碰撞,传统新潮交绘,其中一些不良现象、无德行为,对青少年起着无形的浸染作用,久而久之使之人格素质降低,感恩意识丧失。各种媒体、网络给青少年提供的思考问题的参照与过去大不相同,于是在他们心中觉着“优秀传统是老古董了,无价值了”。第三,教育因素。 现在学校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承受着高考指挥棒和社会就业的压力,在“上学就是为了考大学”、“考大学就是为了好就业”的功利心态的促使下,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过多看重学业成绩,忽视学生品德教育。在这种极端功利心态左右下,形成了“智”和“德”脱离,“人”和“才”脱节。青少年对身边的生活与小事情缺乏感受,体验不到“感恩”的情绪,这样长大的孩子,没有机会学会为他人着想、去关心他人,也就不具备感恩之心。[2]

2.加强青少年实施感恩教育的对策

感恩并非与生俱来的,需要教育的行为。学校要以开展校园“感恩教育月”为平台,以“知恩―感恩―报恩―施恩”为主线,大力开展校园感恩文化教育活动。

第一,基于认识层面培养学生感恩于心。感恩意识前提是要让学生了解“恩”,体会“恩”,让学生认知到也们所获得的一切并非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父母的养育、师长的教导、大众朋友的帮助和付出,点点滴滴都是无功利的给予。教师可以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利用传统美德教育,把感恩教育融入到课堂中去,点拨学生知恩,引导学生去捕捉日常生活中受到的恩惠。

第二,基于从情感层面陶冶学生感恩之情。感恩教育是一种情感活动,实施感恩教育要做到以情动情,以情感人。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写致家长、老师一系列书信活动,引发学生的认同共鸣,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激发学生的感恩情感。利用课余时间制作出各种各样精美的感恩卡,郑重地写上各种表达感恩的话语:感谢老师、感谢班主任、感谢同学,以信件为载体,传递爱的信息,让感恩之情插翅远飞。

第三,基于实践层面引导学生感恩于行。实施感恩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感恩的道德意识,让学生知恩于心,感恩于行,能用实际行动来报答父母,回报师长,报孝祖国,回馈社会。要引导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去报恩,要知恩图报,又要施恩不图报。教师要注意言传身教,用高尚的人格魅力教育影响学生。作为教师,要积极引导,教育学生将感恩意识化为行动,从小事做起,将感恩之行落实在日常行为之中。从洗一次碗筷;洗一次衣服;发一个信息,每天好好学习、按时完成作业这些基本的小事做起,教育学生良好的习惯,学会以实际行动感恩,不辜负父母对自己的期望,来表达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谢。[3]

综上所述,通过感恩教育,可以让青少年找到了感恩这个坐标点, 引导他们感谢父母这支两头点燃的蜡烛, “一头照亮了工作, 一头照亮了我们”, 更可贵的是青少年能把这颗感恩的心推及到了自然和社会。感恩无边,一句话语、一个行动、一点情怀,都能表达和解释感谢的真谛;感恩无痕,一份努力、一点进步都能传达一份真情与心愿。感恩,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因子,一颗感恩的心就是一颗和平的种子!感恩,让我们的生活永远充满关怀,充满真情,充满爱心,充满温馨!

参考文献:

[1] 杨俊玲. 浅议青少年感恩之学习动力源的激发[J].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3).

[2] 蒋平,叶时银,官后发. 中学德育“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问题探讨[J]. 科技广场. 2007(08).

[3] 余英,丁娜. 教学生学会向父母感恩[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0(01).

上一篇:国家卫生部出台新规!幼儿园伙食安全如何有保障... 下一篇:让角色赋予幼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