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导向的心理活动课课型设计

时间:2022-10-15 08:58:16

【前言】目标导向的心理活动课课型设计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首先,问题导向的心理活动课上,我们通常先提出问题,再针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讨论分析,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解决的方案。这一设计理念是假设学生一定存在着某些问题,然而事实往往并非如此,如在高中生人际交往方面,许多高中生适应良好,并不存在人际交往困惑或...

目标导向的心理活动课课型设计

〔关键词〕目标导向心理活动课;课型

一、目标导向的心理活动课的内涵

目标导向的心理活动课是在团体心理辅导过程中,确定一个辅导主题,学生以自身期望达成的目标为先导,以寻找达成目标的途径、方法为焦点,进行课堂教学活动的心理活动课课程类型。

目标导向的心理活动课基于人本主义的学生观和后现代建构主义的主观建构论。学生观来源于人本主义哲学对人性的认识:人本主义哲学对人性的看法是积极乐观的,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相信人的潜能,认为个体具有强大的自我实现的内在驱动力,人是一个努力寻求健全发展的人。基于以上理论,我们可以认为,学生个体设定的目标是正向的、积极的,有助于学生人格的健全与心灵的成长。因此,学生个体的目标与学校心理活动课的辅导目标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此外,后现代建构主义强调真实的主观建构论,相信每个人都基于自己的重要信念去建构其主观世界,这些重要信念会通过故事叙说或与人对话的过程而存在,亦即人们会以个人叙述故事的形式去组织自己的经验,并获得控制感及持续的生活方式。后现代建构主义坚信没有任何一个人对真理具有独占权,因此教师不能将“真理”或“客观性”强加在学生身上,而应该充分尊重学生自身的经验和观点。目标导向的心理活动课课型设计正是对这一理念的实践诠释。

二、目标导向的心理活动课课型之优势

首先,问题导向的心理活动课上,我们通常先提出问题,再针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讨论分析,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解决的方案。这一设计理念是假设学生一定存在着某些问题,然而事实往往并非如此,如在高中生人际交往方面,许多高中生适应良好,并不存在人际交往困惑或问题。所以,问题导向的心理活动课并不适用于全体学生,也不一定适用于所有辅导课程。其次,我们习惯性地认为找到了问题发生的原因就找到了问题解决的方法,然而问题产生的原因与问题解决的方法之间并不都存在必然的联系。目标导向的心理活动课是相对于问题导向的心理活动课而言的。目标导向的心理活动课,假设每个学生在各个领域都存在一个自我成长与发展的具体目标,虽然每个个体的目标不尽相同,但在实现目标的方法措施上却能够相互启发借鉴。这种目标导向的心理活动课形式,较好地弥补了问题导向的心理活动课的不足之处,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特定的优势。

1.关注学生全体

人的身心发展固然有其一般规律可循,但个体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如高中生在人际交往方面的发展存在着不平衡性,人际交往方面的困惑和问题也千差万别。目标导向的心理活动课按需利导,可以较好地兼顾团体中每一位学生的需要。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相信人都有自我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学生们构建的目标通常优于自身现有的发展水平:对于存在人际交往问题的个体,他们的目标设定往往是问题解决后的状况;而对于现阶段不存在人际交往问题的个体,他们的目标设定可以是比现状更为理想的情况。无论如何,根据各自的需求,学生们或能回答该如何做以缓解问题,或能明确怎么做可以得到更加理想的发展……团体中每个成员的需要都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因而,学生们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而问题导向的心理活动课因其在问题的选择上难以兼顾每一位学生的需要常无法实现既定目标。

2.开发学生资源

目标导向的心理活动课更加关注学生自身的优势和资源,从每个学生固有的资源中找到行动的线索,这是对个体的肯定和赞美,暗示学生有足够的力量和能力达到理想的状态,使得学生更有信心、也更愿意承担责任、展开行动。当课程进行到“该如何做”环节时,目标导向的心理活动课使学生们自然而然地从以往的成功经验中获得启发,使以往有效的举措得到肯定和强化;有用但仅偶然为之的行为得到重视;从未尝试但可能有效的行为有机会被列入行动清单。而问题导向的心理活动课课型设计,使我们自然而然地反思问题产生的原因,不知不觉地将焦点集中于个体的缺点和不足之处。对此,人们常常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进行自我辩护或反抗,例如:当提及“青少年的自我中心”时,讨论的方向很容易指向独生子女家庭的教养方式等,使问题解决的责任人发生了转移,从学生自身变成了父母、家庭、学校甚至社会。

3.激发学生潜能

目标导向的心理活动课使焦点更多地指向现在和未来,激发潜能,激励学生向着目标行动。过去无论如何无法改变,只有关注当下、寄希望于未来,我们才能更积极地采取行动,让事情往更好的方向发展。目标导向的心理活动课课型之优势在于“目标实现的美好愿望”能给予个体源源不断的动力,激励着他们持续付出努力。由于课型设计更加关注个体身上积极的因素,因此更有利于激发学生个体潜能,增强行动力,将课堂活动之所得运用于实际生活中,取得实效。而问题导向的心理活动课总是引导着我们去关注过去存在的问题,纠结于过去的生活、学习,不能看到未来发展的良好趋势。

三、目标导向的心理活动课课型之实践操作

目标导向的心理活动课不直接关注问题,而是引导学生们通过“明确目标”“挖掘资源”“探索方法”“分享交流”“开展行动”这几个环节,层层深入且流畅地完成一节心理活动课。目标,是我们追求的事物发展的终点,而目标导向的心理活动课以终极实现的目标为课堂的起点,能帮助我们开展许多有益的思考,朝向目标直接展开行动。教师在整堂活动课上,并不给予学生具体的指导,而是通过情境的创设及提问,提供支架,让学生们随着课程的深入自己找到解锁的钥匙。下面以一节“高中生人际交往辅导”活动课为例作简要说明。

第一环节,明确目标。课堂上,教师首先以水晶球引导学生建构目标:“如果在你面前有一个水晶球,可以看到你未来的人际交往情况,你猜你可能会看到什么?”这个提问看似荒诞,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通常学生们在开始时会踌躇不定,但马上就能描述一些全新的场景,作为自己在人际交往方面希望实现的具体目标。接下来,教师请学生们进行评分:“如果你在水晶球里看到的理想状态为10分,那么现在你的人际交往状况可以被评为几分?你觉得通过努力,达到几分是令自己满意的?”这个过程可以帮助学生们思索现实的人际交往状况,以此为行动的出发点。另外,由于部分学生描述的理想状态可能根本无法实现,因此要求他们回答“得到几分会令自己满意”可以帮助这部分学生重新调整自己的目标。还有少部分学生理想中的状况和目前的状况很接近,评分过程会使这部分学生得到更多鼓励和肯定。在教学过程中,这个提问还可以帮助我们自然地过渡到课程的下一个阶段。

上一篇:车身焊接质量控制之我见 下一篇:浅谈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