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两国饮食习惯的差异

时间:2022-10-15 08:52:43

中美两国饮食习惯的差异

中美两国人民的饮食习惯的差异是由两国文化、风俗、氛围、历史内涵、营养价值观和经济条件等不同的因素造成的,如果能够从下面这些不同之处发现问题,客观地取长补短,将会更有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

. 美国人喜欢一日多餐,每餐适量;而中国人传统习惯一日三餐,每餐食量都较大,且现已开始有不食早餐的风气。无疑少食多餐会比一日三餐、二餐科学,特别是不食早餐更易患胆石症。

. 许多中国人习惯每日购买新鲜食品烹饪;美国人往往一次性购买一周的食品贮存在冰箱里,每日食用冷冻食品,且食用的罐头和腌制品分别为中国人的8倍和6倍,要知道它们含较多的防腐剂和色素等化学品,均对身体不利,这值得生活日趋简单化的都市白领一族注意。

. 中国人烹调时喜欢用植物油,美国人则喜欢用含胆固醇较高的动物油。植物油为不饱和脂肪酸,不含胆固醇,因此美国人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特别高。

. 中国人的烹调往往放盐较多,而美国人做菜下盐仅为中国人的一半,有的甚至完全不放盐。摄盐太多可引发种种疾病。

. 中国人进食新鲜蔬菜瓜果比美国人多得多。而美国人较中国人每日摄入的蛋白质亦多得多,但肠胃功能却因体内缺少纤维素而受到影响。虽然美国的医疗条件优于中国,可他们消化系统患病率及患癌率却大大超过中国。

. 中国人尤其是广州及珠三角一带的居民爱食猪肝、肠、肺等动物的内脏,美国人则无此爱好。动物内脏含有大量的胆固醇,不宜多食。

. 中国人喜爱食糙米和普通面粉,美国人则偏爱精白面粉制作的面点。实际上糙米和普通面粉所含营养物质高于精白面粉,这对日益爱白面粉制品的中国人是一个有益的提示。

. 中国人尤其是珠三角一带的人群和美国人都有爱食刺身或煎牛扒五六成熟的习惯,但美国人十分注意刺身和牛肉的质量和卫生条件,选取深海的无污染的为必须的条件,而中国人却注意不够。

. 美国人餐后习惯加一份甜食,而中国人餐后习惯食水果。水果当然比甜食有益,但现在中国人又往往餐后水果再加甜食,尤其是宴席上。不少营养学家认为餐前用水果比餐后有益。

. 中国人普遍都喜欢豆浆、豆腐等豆制品,它不仅保持了大豆的营养,且养分更易于人体吸收,其蛋白质的消化吸收率高达92%~96%,享有“植物肉”的美称。而美国人对豆腐至今没有兴趣。

. 美国人习惯于分餐制,而中国人只是“非典”时实施,过后又回到了合餐制。

. 中国人炒菜时多用大火,因而油烟多,加上多不注意厨房的通风设备;而美国人不爱用大火炝锅,且厨房通风条件相当注意。因而烹饪人员及家庭主妇中患肺癌率中国人明显高于美国人。

. 中国人尤其是广东人特别爱饮汤,且汤的烹制上有煲、炖、滚、羹等多种形式,材料上除果蔬、禽肉、海河鲜、干货还有特有的中药材甚至野菜,无论对佐餐、养生、辅助治疗疾病都十分有助。而美国人的汤品却比较单调。

上一篇:存在主义视野下的莫言小说解读 下一篇:南京秦淮河畔的著名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