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素描教学——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时间:2022-10-15 08:32:54

论素描教学——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摘 要】好的素描学习课堂,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不仅专业绘画技巧可以得到提高,更能够提高学生审美综合素质。所以,在的素描教学实践中,既要注重素描本身技巧的训练,但也不能忘记有意识的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美感。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找到每个学生学习素描的切入点;对素描进行实操技法的学习,提高学生的素描认识水平;采用多种训练手段,使他们掌握正确的表现方法;开展多种评价方法巩固学生学习成果;巧妙运用素描课堂等。教师积极的运用教学方法,让素描教学起到应有的教学功能。

【关键词】素描 学习 积极性

人们往往认为素描是一个独立的画种,也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造型训练的方法。但很多人却忽略了其实素描教学训练也是美术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美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程。在中等教育中,面向整体学生,素描教学更应该强调这个功能。好的素描学习课堂,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不仅专业绘画技巧可以得到提高,更能够提高学生审美综合素质。同时,素描本身就是造型艺术,具备一切造型艺术的共同点,也能艺术地、能动地表现自然,揭示自然的本质。所以,在素描教学实践中,既要注重素描本身技巧的训练,但也不能忘记有意识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美感。

一、 积极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找到每个学生学习素描的切入点

素描学习的课堂,每个学生的需求不同,要强调区别对待。但培养与素描情感,培养学生学习素描的兴趣,目的是一样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首先,可以开展作品欣赏教学,组织学生精选优秀作品欣赏,中西方的各种优秀素描作品都可以的赏析。鉴赏前,建议对绘画作品的流派,时代背景以及作者在作品时的思想状况进行知识普及。

(1)艺术家的素描往往是为创作服务的,具体地体现了要倾诉的主题思想。了解作画者作品时的思路,和所要表达的情感是很重要的,如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文森特·威廉·梵高,欣赏他的画作《吃土豆的人》,在纽南的两年时间里,梵高苦练素描技巧。在画了大量素描写生和习作后,他完成了第一幅著名作品——《吃土豆的人》。这幅作品和他这一时期的很多作品都受荷兰现实主义画风的影响,画面深沉,有极强的乡土气息。这也表现出梵高很强的农民情结,他似乎很想成为一位农民画家。

(2)素描艺术作为一门独立的画科,体现了画家不同的修养、气质。欣赏不同时期、不同画家的作品,没有千人一面的现象,好的素描作品都有独特的个性风格。

其次,进行教师即兴作品展示和示范。要使得学生产生兴趣,作为教师也要进入“状态”。这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1. 要对艺术具有忘我的热情和不断探索的精神,这一点特别重要。2. 心中要有一个至高的标准,这标准不是限制素描纸的大小、笔的种类,而是修养出的纯正品味。3. 具备过硬的实践操作能力,在挥洒自如间,感染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较好的水平和能力,能在自己的作品中体现出来,也会激起学生学习素描的浓厚兴趣。4. 教师在此时是个领导者、带动者,有精神渲染和实操渲染,更需要有实际的领导和带动。

二、 对素描进行实操技法的学习,提高学生的素描认识水平

在素描训练过程中,构图、形体、结构、明暗、质感、空间感等是这门课的主要训练内容。素描这门课课时较长,易枯燥,需要长期的反复训练。而且素描需要人真情实感的投入,只有真诚的热爱,才能真正领悟到这门艺术的精髓。

素描是以单色线条和决面来塑造物体形象的单色画,是美术门类中独立的表现形式之一。素描语言有着它独特的艺术感染力和造型特点,是训练造型能力的最好手段。所以,了解关于素描的知识和接触素描技法,是全面融入素描艺术的重要过程。

1. 素描是指运用铅笔或者炭笔之类的单色调黑色美术用笔对物体进行刻画,运用线条将块面铺出,再进行黑白灰的刻画。从而让物体的明暗交界线、暗部、亮部、高光等把对象立体地表现在纸张上面,这就是素描的特征。

2. 画法上,要从整体入手,先勾画出对象的外形比例,涂上大体的明暗,再详细地刻画局部,再调整明暗,最后,画面要有一定的艺术效果。

3. 从定义上来讲,素描就是朴素的描绘,指的是用单色的线条或块面来塑造对象的形体、结构、质感、空感(空间感)、光感的绘画形式,是所有造型艺术的基础。来源于西方绘画,一般作为绘画人物素描雕塑等艺术的基础训练手段。

4. 从描绘内容上来划分,可以分为:石膏几何形体素描、静物素描、石膏头像素描、石膏半身像素描、石膏全身像素描、人物头像素描、人物半身像素描、人体素描等。按照绘画方法不同,还可分为全因素素描(也叫光影素描)、结构素描、超写实素描和设计素描等。

5. 绘画工具包括各种软硬不同的铅笔,如10B—B,H—8H,10B是最软的,以此类推,硬度就会加强,颜色就会淡化,炭笔,柳条,索斯,炭精条,碳铅,可塑橡皮,各类克数不同的素描纸或绘图纸等。

一张画是反映作者作画时思维活动的过程、心理活动的过程、道德认识的提高过程。在学生作画的训练中,常常不自觉地用自己固有的思维方法学习,错误、混乱地表现对象,其根本原因,就是对对象没有整体深入的认识、理解及全面的分析与把握,没有对感受到的第一印象进行追踪和提炼。对此问题,教师不能采用单纯地纠正、修改画面的方法,而应由表及里地引导学生去正确把握自己的思维方法,达到教学目的。

三、 采用多种训练手段,使他们掌握正确的表现方法

素描基础训练包括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这是练就造型基本功不可缺一的手段和途径:

(1)分析法。对学生在素描训练中遇到的各种因素如:形体、结构、透视、空间、色调、明暗等基本概念逐一进行理论的讲解,进一步使学生认识到各种因素间相互联系和所处的主次地位。如形体、结构等是物体内部最重要的方面,内在的结构形成了外在的形,形体与结构是不可分割的,是我们学习造型的关键,而色调、明暗等因素在我们观察物体时是生动的、丰富的,都是人凭直观感觉它们在光的作用下,起到增强形体感、质感和空间感的作用;

(2)换位教学法。如改变光源的方向、物体的转向与移位、平面切割、触摸物体等,使学生对物象作全方位的观察、剖析,从中获取直观感受,以开拓原有的思维空间,达到对物象由表及里的全方位的观察和理解;

(3)教学结合法。按“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论组织教学是培养学生素描学习兴趣的根本途径。教与学有力的互动和结合,学习者主动参与、了解认知规律,并体验认知过程的发展是素描学习最有效的方式,以最大量的实践性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验学习过程,产生学习兴趣,从而掌握绘画知识,获取动手能力。

四、 开展多种评价方法巩固学生学习成果

(1)教师激励性评价。“ 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这正是教师的真正价值,也体现出教师在素描教学中评价所起的作用。在这个意义上,作为学生也迫切需要教师艺术观点明晰、修养深厚,既有独到见解、技法高超,又含兼容气度的好教师及时的激励性评价。

(2)学生自我评价。学生自我评价过程是认识思维提高的过程,这一个过程的客观与否,直接涉及学生是否能够有长足的进步。同时,这也是一个学生自我“领悟”,到“艺术真谛”的过程。这种领悟多次地、不规律地到来,就会使学生对艺术本质的了解不断深化,学习效果事半功倍。“领悟”不是教师所能给予或替代的,而是学生自我努力、不断进行自我评价,艺术修养不断提高、人生境界不断升华的结果。

(3)互相评价与他人评价。通过校园系列汇展汇看制度的正常建立,定期组织班级之间、不同专业之间的汇看汇展,同学之间的互相评价,教师及时点评,既可增进浓厚的学习氛围,又可虚心听取他人的评价,进行深刻的艺术反思,从而更好地进行素描训练。

(4)积极举办画展。举办画展:筹备初期——学生可以制定目标和计划。这样,让学生对自己有个全面的认识;筹备过程——学生有目标和动力去认真完成每一副习作,在完成的过程中,可以熟练技巧,改正错误,收集心得;画展中——学生不仅可以正确地认识自己,还可以从其他同学的作品中学习。

总之,素描教学中教师应应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论,研究合适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并调整自身因素与学生的关系,通过展现绘画文化魅力来刺激学生素描学习兴趣。学生的需求是多层次的,这里仅探讨了学生“兴趣”这一层面。如何针对学生多样化的内在需求,寻求满足学生内在需求的教学方法和方式,有待更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参考文献】

[1]伍新春. 高等教育心理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2]珍妮特·沃斯. 学习的革命. 上海三联书店,1998.

[3]文森特·威廉·梵高. 百度百科.

[4]米开朗基罗. 百度百科.

上一篇: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践与探索 下一篇:高中思想政治课渗透责任意识教育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