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标本采集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

时间:2022-10-15 07:57:11

血液标本采集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

【摘要】目的探究血液标本采集过程对生化检验结果的相关影响。方法针对我院2012年2月――2013年5月采集的400份血液标本进行研究,通过分别利用真空分离胶采血管进行采血,并将其放置在室温环境下。采用全自动化生化分析仪帮助检测标本的生化指标。分析并总结不同标本溶血、采血时间及部位、送检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结果血液标准若放置时间长,会增加生化检验结果的误差,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溶血标本与正常标本生化检验结果存在明显差异,并且在输液同一侧进行采血也会对钾离子、血糖、尿酸以及肌酐等指标检测产生影响。结论标准采血部位、采血时间以及送检时间都会对生化检验结果产生影响。

【关键词】采血;生化检验;溶血;标本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453-02

临床生化检验工作是经过常规检查、生化检验以及血液培养等方法,将采集回来的血液标本应用在临床疾病诊治过程中[1]。血液检验工作为临床疾病的早期诊断、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血液采集工作中如果发生采血时间不对、采血方法不正确以及标本容器不达标等问题时,就会对血液标本的生化检验结果产生影响,从而不利于疾病的诊治工作。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血液标本共有400份,均为2012年2月――2013年5月我院采集回来的血液标本。均是通过真空采血器进行采血,并将血液放置在专用的标本容器中,放置在室温环境下。

1.2方法对400份血液标本进行生化指标检测,分析仪采用奥林巴斯AU400全自动化分析仪,根据不同标本溶血、采血时间、送检时间、采血部位等来分析、总结其对于生化指标检验结果的影响。

1.3数据统计本组研究获得的数据均输入SPSS19.0数据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其中计数数据选用x2方法检验,计量数据选用t检验,以P

2结果

2.1标本送检时间不同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通过分析血液标本的不同送检时间对于血液生化检验的影响,发现随着血液标本送检时间的推迟,更容易是生化检验结果产生误差,从而对检验结果的正确性产生不良影响。这可能和血液标本中的PH值改变、化学成分变化、酶活性下降以及细菌污染等其他因素有着一定的联系。

2.2比较正常标本和溶血标结果溶血标本与正常标本比较,其中正常标本中检测得出r-转肽酶为231.03U/L,尿酸为214.63④mol/L,钾离子为3.85mol/L,磷酸肌酸激酶为326.72U/L,氯为102.57mol/L,钠为139.28mol/L。而溶血标本检测结果显示:r-转肽酶22.35U/L,尿酸为105.22④mol/L,钾离子是9.14mol/L,磷酸肌酸激酶162.24U/L,氯为110.41mol/L,钠为108.03mol/L。通过对比发现两者检测所得结果存在较大差异,这可能和血液血清中存在的一些浓度远低于红细胞浓度的物质有着一定的关系。

2.3采集部位不同对生化检验的影响输液同一侧进行血液采集对尿酸、尿素氮、钠、氯以及血糖等的检查结果产生影响。其中正常值:尿酸为212.04、尿素氮为4.35、钠为143.08、氯为97.06、葡萄糖正常值为10.24。而通过输液同一侧进行采血,所得检查结果为:尿酸为296.54、尿素氮为2.65、钠为155.58、氯为169.37、葡萄糖正常值为25.10。可以发现钠、血糖以及氯的检测值较高于正常值,而尿酸、尿素氮、钾的检测结果稍微低于正常值。

3讨论

3.1分析溶血标本对生化检验结果产生的影响作用在临床生化检验工作中影响其检测结果的一个比较多见的干扰因素就是标本溶血。其中溶血只对一部分检验项目产生影响作用,溶血之后检测结果偏高的有ALB(白蛋白)、AST(天冬氨酸转氨酶)、TBIL(总胆红素)、TP(总蛋白)。溶血之后检验结果偏低的有:GLU(葡萄糖)、CrEA(肌酐)等。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是溶血之后存在红细胞中的AST酶等被释放在血液血清中,对血清中的部分酶活性产生影响。

3.2分析采血对检验结果的影响临床生化检验中采血会对检验结果产生很大影响,因为改变后会造成一些生理变化,其中也包括了机体血液成分的变化。从原先的卧位变换为直立位,可使采血样本中的测定值出现升高。这是因为直立状态下,静脉压上升,有一部分水分进入到间质中,相对于卧位情况血浆总量减少了大约12%,而血液中直径>4nm的成分无法进入到间质中,从而使血浆中这一部分成分浓度增加,其可增加约6%-16%,进而导致血浆浓度上升[2]。

3.3采血时间对检验结果的影响临床中若针对一个患者进行多次检验,尽可能确保每一次采血都控制在同一个时间,方便比较检验结果,避免机体内血液中各检验指标因昼夜时间不同而发生改变。临床研究发现,血液标本最佳采集时间为早上7:00-8:00,并使患者最后一次饮食、饮水时间控制在前一天下午6:00-7:00。防止因进餐后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影响生化检验指标,也应注意人体在处于饥饿时采血,检测结果中发现部分检验值偏低。若需要测定血肌酐,尤其是检测内生肌酐清除率时,患者应禁止使用肉类食物3天,禁止引用茶、咖啡等。如果是检测尿羟类固醇时,患者在进行采血前3d停止服用有色药物、激素药物,若是检测尿儿茶酚胺,在采血前3d患者不仅需要禁止使用巧克力、咖啡以及相交等,还应停止口服香草扁桃酸药。

4结语

总之,采血过程中标本溶血、采血、采血时间等因素的差异都会对生化检验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在采血过程中应使患者采取正确的,并在最佳采血时间进行采血。血液标本采集好后应及时进行送检,防止放置时间过长对血液标本中的一些成分产生影响,从而影响生化检验指标的正确性。

参考文献

[1]李继专.血液标本采集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20):99-100.

[2]黄炜静,陈红岩.血标本采集对生化检验指标的影响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03):3662-363.

上一篇:综述吉尼环的临床应用 下一篇:临床化学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