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景观设计浅析

时间:2022-10-15 06:54:13

河道景观设计浅析

1现状概况

武汉市位于长江中游与汉江交汇处,是湖北省的省会、我国中部重要的中心城市,是华中地区和长江中下游的经济、贸易、金融、科技、教育、文化和信息中心,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交通、通信枢纽。本次巡司河综合整治范围为:明渠北起工学院桥,南至野芷湖南路,全长1960m。巡司河两岸沿线植被部分地段生长较为良好,其中巡司河西侧湖北工业大学以内,现状水杉、风杨、香樟、喜树等乔木胸径部分达到20~30cm,经过数10年的生长形成茂密的绿化环境,野鸟低飞、树影婆娑,形成风景良好的滨水绿廊,少部分平缓路段设置了一定休憩设施和游步道,但由于缺乏管理维护,现状破损较为严重。

2总体设计

2.1现状与规划断面分析

依据规划,巡司河排水明渠规划断面71~80m宽的控制红线,能很好地提升巡司河的排涝功能,但对现状渠道两侧的植被环境破坏较大。通过分析,现状植被较好的地段,尤其是湖北工业大学内部的水杉林和香樟等高大乔木,按照规划断面实施后大部分将被外迁或者砍伐,对此处数10年形成的生态环境破坏极大,因此设计拟采用推荐方案的断面形式,在满足排水功能的前提下,最大化保留现状树木。由于渠道工程的实施,导致部分乔木难以原地保留,将被外迁或者砍伐。其中数量较多且规格较大的水杉、池杉均为深根系的裸子植物,移栽成本大,且成活率极低,根据相关移栽经验,建议下一步实施以砍伐方案为主。其他香樟、枫杨、喜树等移栽成活率较高的大乔木,均以移栽为主,采用科学合理的大树移栽方案,在合适的移栽季节,对大树进行断根、修剪,大树移栽时,应尽量加大土球,一般按树木胸径的8~10倍挖掘土球进行包装,以尽量多保留根系,并做好栽后养护管理,提高植物的成活率。外迁的乔木建议就近栽植。

2.2设计目标

在满足规划宏观调控的前提下,通过建设整治巡司河渠道景观,以达到以下目标:(1)构建完善的城市排水设施系统;(2)构建完善的滨水休闲空间;(3)提高沿河两侧环境景观质量;(4)提升城市土地价值、凸显高校人文底蕴。

2.3设计原则

2.3.1生态性原则。巡司河及其两岸沿线的绿化带承担着重要的地区生态廊道功能,因此,在明渠整治过程中,应尽量减少硬质驳岸和硬质地面,宜采用生态护坡和驳岸,采用透水性铺装材质,并运用大量乡土树种营造丰富的地带性植物群落。对现状长势良好的香樟、水杉、枫杨等高达乔木,在满足渠道功能的前提下最大化保留现状长势良好的乔木。

2.3.2综合协调原则。协调性原则体现在3个方面,一方面是巡司河的景观功能与其排涝安全和活动安全功能相协调,满足安全性景观渠道要求;另一方面是指巡司河景观与周边地区城市形象的和谐性,考虑到周边主要为湖北工业大学校区,宜打造为集人文和休闲于一体的景观休闲区;最后,本工程的配套设施建设应与巡司河及其野芷湖连通渠等周边水系沿线景观带整体风格相协调,通过造型、颜色、布局等方面的控制实现与周边景观的协调。

2.3.3亲水体验原则。亲近大自然、亲近水体是人类的本能和向往,应充分考虑游人的亲水性需求,设置各种亲水平台和木栈道,为游人提供一个畅达、舒适的亲水空间。将硬质渠道挡土墙这一人工构筑物与植物绿化、水体等自然景观要素相融合,以覆盖绿化植物遮挡构筑物,既满足了渠道过水的功能,又使得人工构筑物与自然有机的融合,营造生态的水环境。

2.4设计理念及定位

基于场地的校园文化特征和滨水特性,巡司河整体景观以“流淌的校园文明,吟唱的滨水风景”为设计理念,构建巡司河两岸新的瑰丽风景。巡司河作为武昌地区生态水网构建的重要连通渠道,湖工校园内的门户河流,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景观需求逐渐提高,应结合生态环境的需要,提高排水能力,打造校园文化浓厚的休闲滨水绿带。

2.5景观布局

整体布局分为“一带,三园,七景”,共同构建巡司河沿线风景。“一带”:将巡司河打造成一条绿(林带)、蓝(河流)、红(绿道)交织的彩色飘带,在城市中飘舞。“三园”:延续巡司河一期景观工程,将巡司河二期工程与前期相互呼应。本工程景观段分为博学园、青涩园、绿野园。“七节点”:依据周边现状用地情况,沿线设置7个景观节点,其中一级节点2处,二级节点5处。各个景观节点根据功能定位进行主题营造。

2.6总体布置

工程设计范围内设置公厕2处,均位于渠道东侧,管理房一处位于工程起点处,与公厕合并,自行车租赁点3处,沿线绿道及亲水步道贯穿整个巡司河设计范围,保证游赏活动的连续性,并在两岸设置不同大小的活动广场17处,供游人休憩。红线范围内其他绿化用地均栽植丰富的乔灌草,营造特色化滨水景观。

2.7分段设计

2.7.1博学园(工程起点~湖工正门,K0+000~K0+640)。该段位于湖工大正门北侧,设置有活动场地、自行车租赁点等集散区。该区域内由于跨湖北工业大学的北门到正门,主要景观和使用人群为校园师生,以营造湖工校园的学校发展历程为景观主线,体现“厚德、博学”的校训。以时间轴为游路主线,分布各个休息场地、景观构筑物为时间节点,展示不同时期的湖工的校园历史,使游人在游赏中能更直观的了解湖工校园文化的历史演变。依据规划,沿线设置连续性景观亲水平台和绿道。结合道口和平缓的绿化空间设置小型广场,形成2处二级节点,突出本区段景观主题和氛围。整体以植物景观为主,种植丰富的滨水植物,常绿与落叶树种交叉种植,重要景点点缀造型树及大规格树种,给人以视觉、嗅觉及触觉的冲击,并对主要植物进行挂牌,实行科普式教育宣传,提高人群的自然知识和生态意识。

2.7.2青涩园(湖工正门~湖工围墙K0+640~K0+1240)。该段位于湖北工业大学正门南侧,该区域现状有大量林下幽静的私密场所,成为青涩学生追逐的和向往的地方,本段设计将此段打造为以“回忆”为主题,营造青春回忆场景,勾勒学生时代最为怀念的青涩回忆。本段设置较多的半私密空间,并设置趣味性景观小品,凸显青涩园的主题小广场等休憩场地,场地布置简单趣味小品,周边放置景石,景石上刻趣味性的校园文化和学生时代的趣味场景。

2.7.3绿野园(湖工围墙~工程止点K0+1240~K0+1950)。本区段位于湖北工业大学以南地段,地处相对郊野,主要以乡土植物景观为主,构建丰富的湿地植物群落,营造湿地生态乐园,让游人亲近自然水体。

2.8地形处理及竖向设计

竖向设计的基本思想是满足规划断面对渠道行洪功能的要求,并满足边坡稳定的前提下,在平缓地段进行局部微地形处理。绿带内的地形处理主要是将雨水通过绿地的过滤和沉淀尽可能渗透到绿地内和明渠中。尽量不让绿地内雨水流入城市雨水管中排走,增加城市管网负担。同时,也要考虑雨水的地表径流对地表土及草地冲刷的影响,采取一些新的技术措施把雨水存储于地下,有利于补充城市地下水,提高城市防洪调蓄能力,构建城市生态平衡。

3结语

巡司河综合整治工程的建设是一项融合环境科学、景观生态学、水利工程学、城市规划与设计等学科的复杂工程。从园林理水到水的生态设计是时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如何使滨水的景观设计具有艺术感染力和科学的合理性,已成为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水环境必然的发展道路。

作者:刘洁 单位: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上一篇:现代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问题及策略 下一篇:园林景观设计中地域文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