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分析法视角下的学分银行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时间:2022-10-15 05:41:51

内容分析法视角下的学分银行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摘 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借鉴国际经验,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学分银行制度,自此之后,学分银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为了更好地了解学分银行的研究现状,本文通过内容分析法,分析了从2003年至2012年8月发表的学分银行相关文献,从研究历程、研究文献来源及研究内容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得出学分银行的文献主要分布在教育技术类期刊中,而研究者则多来自于高校,目前研究热点为学分银行的体系及制度构建,分析了国外学分银行研究现状及我国学分银行建设中存在的困难与障碍,而基础理论研究、资源建设研究和实践研究相对较弱,亟待加强。

【关键词】 学分银行;内容分析法;综述;国内研究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3)07—0023—07

21世纪是一个以知识为主宰的全新经济时代,知识的指数级变化让身处这个时代的学习者更加清晰地体会到持续学习对于生存的重要性。然而,传统正规的学校教育因其容量有限而无法满足众多学习者的需求,而非正规的教育及培训机构却因其所颁发学历的社会认可度不高而遭遇冷落。学分银行正是在这种境遇下应运而生。它借鉴银行的存储管理模式,以期实现不同层级、不同类别教育及培训部门间的学分互认及通兑,从而弥补正规教育体系容量的不足,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为学习者创设自由通达的学习环境,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内容分析法,对2003年至2012年8月国内发表的关于学分银行的文献进行比较、分析、综合,从而对其研究现状进行梳理与总结。内容分析法是一种对具有明确特性的传播内容进行的客观、系统和定量的描述的研究技术。它通过对信息内容“量”的分析,找出能反映信息内容的一定本质的又易于计算的特征,从而克服定性研究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的缺陷,达到对信息“质”的更深刻、更精确的认识。[1]本文主要研究的问题包括:① 学分银行的研究历程分析;② 学分银行的文献来源分析;③ 学分银行的研究内容分析。研究的重点为学分银行的内容分析,包括学分银行理论基础、运行机制、体系构建及建设中的困难与障碍等问题。

(二)研究对象

研究以中国知网()所检索到的文献为研究来源。输入关键词“学分银行”进行检索,可得文献161篇,此即为研究对象总体范围,从中剔除来源于报纸和年鉴的文献及无关文献64篇,最终确定97篇文献为研究样本,其中包括硕士论文4篇,学术论文93篇。研究文献的时间跨度为2003年至2012年8月。

(三)类目与分析单元

本文以所抽样本的研究历程、文献来源及内容分析作为研究纬度。分析单元为每一篇独立的文章,凡结构完整的论文不论篇幅大小,均以一篇计算。笔者依据研究样本内容的分析类目,以及研究样本内容的倾向性不同,将它们归属于五个研究层面:基础研究、建设研究、应用领域研究、实践案例研究及资源建设研究。分类明细如下表1所示。

(四)评判记录和信度分析

内容的信度分析是指两个以上参与内容分析的研究者对相同类目判断的一致性。一致性愈高,内容分析的可信度也愈高。[2]研究选取的评判员共三位,分别标记为A、B、C,其中笔者为主评判员,另有两名人员为助理评判员。内容分析的信度公式为:R=n*K/[1+(n-1)*K],其中R为信度,K为平均相互同意度,n为评判员人数。K=2M/(N1+N2),其中M为两者都完全同意的栏目,N1为第一评判员所分析的栏目数,N2为第二评判员所分析的栏目数。本研究中 K=(KAB+KBC+KAC)/3,计算后得到三位评判员的评判信度R约为0.9137(具体计算略)。经过信度分析后,根据经验,如果信度大于0.90,则可以把主评判员的评判结果作为内容分析的结果。[3]

表1 研究内容类目分析

[类目\&编码\&2003.1-2012.8

(篇数/百分比)\&合计

(百分比)\&基础研究\&定义、特点、理

论、运行机制 \&B1\&6(6.2%)\&26(26.8%)\&意义、功能

及价值研究\&B2\&7(7.2%)\&国外学分银行

现状及启示\&B3\&13(13.4%)\&建设研究\&认证体系、管理

体系建设\&C1\&17(17.5%)\&45(46.4%)\&制度建设\&C2\&12(12.4%)\&建设中的困难、

对策\&C3\&16(16.5%)\&应用领域

研究\&企业\&企业培训\&U1\&5(5.2%)\&21(21.6%)

\&教育\&成人教育\&U2\&5(5.2%)\&职业教育\&U3\&2(2.1%)\&终身教育\&U4\&7(7.2%)\&继续教育\&U5\&2(2.1%)\&实践案例

研究\&\&P1\&2(2.1%)\&2(2.1%)\&资源建设

研究\&学分超市、学习

平台 认证标准\&R1\&2(2.1%)\&1(1.0%)\&其他\&\&01\&1(1.0%)\&2(2.1%)\&合计\&97(100%)\&]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学分银行的研究历程分析

1. 学分银行年度分布

通过运用Excel软件对中国知网中检索到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可知,从2003年至2012年8月学分银行的年度分布情况如下表2所示。

表2 年度分布

[发表年度\&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合计\&论文总数

(篇)\&1\&1\&8\&5\&11\&3\&9\&7\&32\&20\&97\&硕士学位

论文(篇)\&\&\&\&\&1\&\&\&\&3\&\&4\&]

从中抽取2003年至2011年这9个完整年度的情况,从而得出学分银行的年度分布图,如图1所示。

图1 年度分布图

“学分银行”(Credit Bank System,CBS)的概念最初是韩国于1997年提出的,其目的是为了实现教育机会平等,弥补正规教育体系容量的有限性,促进终身教育的有效发展。分析图表可知,其一,我国学术界对于学分银行的研究起步较晚。学分银行并非一个新鲜词汇,早在2000年,北京、江苏、广东等地的职业学校就已经开始了学分银行的试点,而国内有关学分银行研究的文献最早为2003年12月由学者王家钧发表的《论远程高等教育结构学分银行与模块课程超市管理体制的建立》一文,文中作者介绍了学分银行的概念及特点,并提出远程高等教育结构学分银行和模块课程超市的构建理念及具体的实施方法。其二,研究持续的热度不稳定。2005年,教育部将学分银行建设工作列入该年的工作要点,因而这一年的研究论文数量明显增多,但是之后的发展却不是线性递增的,表现为一年多、一年少这种不稳定的变化,尤其是在2007、2008年和2010、2011年这两个间隔点之间。其三,研究成果中学位论文的比例过低。研究文献中学位论文只有4篇,在总样本97篇中所占比例仅为4.1%。这说明国内学分银行的研究还处在一种浅层次的挖掘状态,深层次、高质量、系统性的研究亟待增加。

2. 学分银行研究热点及趋势

从2005年开始的相关文献中,通过万方数据库所提供的热词分布,可以得出学分银行研究趋势图,如图2所示。

图2 学分银行研究趋势图

表3 学分银行研究热点分布

[年份\&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热词

(频次)\&学分

累积

制(2)\&针对

性(1)\&半工

半读

(2)\&职业

教育

(1)\&终身

教育

(2)\&终身

学习

(3)\&继续

教育

(1)\&终身

教育

(3)\&构建

(2)\&可持

续(1)\&农民

工(2)\&职业教

育集团

(1)\&学分制

(1)\&成人

教育

(2)\&继续教育

立交桥

(1)\&学习成

果认证

(3)\&高职

(1)\&僵化

(1)\&培训

券(2)\&校企

合作

(1)\&成人高

等教育

(1)\&课程

平台

(1)\&学分

(1)\&高等

教育

(2)\&困难

(1)\&弹性

(1)\&对接

(2)\&\&教学

管理

(1)\&多层次

多学制

(1)\&学分制

(1)\&建设

(2)\&障碍

(1)\&定量

(1)\&欧洲

(2)\&\&远程

教育

(1)\&职业教

育改革

(1)\&\&继续

教育

(2)\&]

结合学分银行研究热点分布及趋势走向,可将我国学分银行的研究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其关键的时间节点为2008年。

(1)萌芽期——理论探讨阶段(2008年以前):主要探究学分银行是什么及怎么样的问题。具体问题有学分银行概念的界定、基础理论、重要性和必要性、韩国欧洲学分银行的介绍及对国内学分银行的启示等。

(2)发展期——实践探究阶段(2008年以后):这一时期,学分银行的研究持续升温,尤其是在2010年之后,研究成果数量急剧增多,质量明显提高,究其原因在于国家政策的倾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4]中明确提出要“建立学习成果认证体系,建立‘学分银行’制度”。借鉴国际经验,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学分银行”制度,对于“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一政策文件的出台,为我国学分银行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发展机遇,学分银行逐渐成为了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

学分银行这一阶段的研究重点为应用及实践探究。主要研究问题有学分银行在不同层次的教育体系中的应用探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学分银行体系的构建,学习成果认证及学分制等。

(二)学分银行的文献来源分析

分析文献来源可以了解关注该领域的学术期刊及研究单位。因此,学分银行文献来源分析将从期刊载文量及文献第一作者机构分布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1. 期刊来源分析

期刊来源分析主要是针对学术论文。据量化统计,93篇学分银行相关的学术于52种期刊,载文量大于2篇的期刊分布如表4所示。这些期刊的载文量已经接近所有学分银行相关文献总量的二分之一。因此,可以认为这些期刊也是学分银行领域的核心期刊。

分析期刊载文量分布可知:其一,学分银行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教育领域,如开放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领域等;其二,期刊的所属领域多为教育技术。教育技术是教育与技术的有机组合体,旨在运用各种媒体技术来促进学习的发生,如何实现学分在不同的教育层次体系中互认通兑,对于构建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体系都具有重大意义,因而这一问题也必将成为教育技术学关注的焦点,期刊载文量居高也是理所当然了。

分析《开放教育研究》和《职教论坛》这两个载文量同为9篇的期刊可知,发表在《开放教育研究》上的9篇文章中的6篇都是发表于2012年2月的,这些文章实则是“2011‘终身学习与学分银行建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远程教育教席系列国际研修班”上的主题报告,如郝克明的《终身学习与“学分银行”的教育管理模式》及李惠康的《上海市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的构建》。而《职教论坛》的9篇论文中有6篇是出自同一作者杨黎明。

表4 期刊载文量分布

[来源期刊\&载文篇数\&载文百分比\&开放教育研究\&9\&9.68%\&职教论坛\&9\&9.68%\&中国远程教育\&6\&6.45%\&成才与就业\&5\&5.38%\&职业技术教育\&4\&4.30%\&现代远距离教育\&3\&3.22%\&继续教育\&3\&3.22%\&合计\&39\&41.94%\&]

2. 论文作者机构分析

通过论文作者机构分析可以发现,几乎所有的文献作者均来源于高等院校,学分银行相关文献发表量超过2篇的院校如表5所示。这些院校发表的有关学分银行的学术、学位文章的数量总和接近研究文献总和的二分之一。这是因为学分银行的本质决定了它无法脱离教育教学这个实践场域而独立存在,而另一方面,高等院校又是诸多学者集聚的地方,因而这样的文献来源分布也就成为一种必然。

表5 文献第一作者机构分布

[作者单位\&发文

篇数\&载文百

分比\&作者单位\&发文

篇数\&载文百

分比\&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10\&10.31%\&中央广播电视大学\&3\&3.09%\&上海市教育科学院\&9\&9.28%\&浙江工业大学\&3\&3.09%\&华东师范大学\&8\&8.25%\&湖南大学\&3\&3.09%\&上海开放大学\&4\&4.12%\&福建广播电视大学\&3\&3.09%\&合计\&43篇(44.33%)\&]

(三)学分银行的研究内容分析

学分银行引入我国后,出现了大量的以学分银行为主题的论文和研究报告,从研究内容而言,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学分银行理论基础研究

国内关于学分银行的理论基础研究很少。邓澳利提出了学分银行的三大理论基础:学习自由理论、教育公平理论以及市场经济理论;杨黎明认为上海学分银行建设的理论依据是终身教育、以人为本和多元智能理论;慈溪市教育课题组在终身教育理论、信息素养理论以及学习动机理论基础之上构建了慈溪市的市民学分银行系统;胡荣琳则认为学分银行制度的理论基础为终身教育理论、自由学习理论及教育公平理论。

2. 学分银行运行机制研究

学分银行既冠以“银行”之名,应该具备银行的基本功能——存储、信贷和汇兑。熊惠平、刘耘疆、邓澳利、胡荣琳和杨黎明等从银行的信贷运行机理入手,阐述了学分银行的“存分机制”、“贷分机制”和“兑分机制”。

熊惠平认为学分银行的存分机制、贷分机制和兑分机制的内在运行轨迹,沿着学分获取——学分存储(记录)——(学分借贷)——学分认定——学分互认——学分兑换——学分通兑的技术路线渐次深化与发展。其中,学分借贷虽然并不一定构成必然环节,但却是维系其有效运行的重要调节杠杆;而学分通兑自然是“学分银行”的最高境界。[5]

刘耘疆认为学分银行制度的真正确立,取决于学分的存取机制、借贷机制和转换机制的有效贯通和协调运转,关键则在于学分“货币”的通用程度——在校际、区域间、国际间互认。如果说存分机制建设是起点,贷分机制就是其深化、完善,学分兑换机制则是其更高境界。[6]

胡荣琳则认为学分银行的运行机制是由其存分机制和兑分机制协调构成的。学分银行制的内在运行轨迹是沿着建立学分账户——学分获取——学分记录——学分互认——学分兑换——获取学历或资格证书的技术路线发展的。[7]

也有学者认为“存分机制”和“兑分机制”是学分银行的核心,而“贷分机制”因为银行本身的信用管理机制尚且不成熟,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所以如果将这一功能延伸到学分银行上,将会使得学分银行更加不具备操作性。

3. 对国外学分银行的研究

陈涛、杜社玲、王迎、陈晶晶、陈娟、陈巍、覃兵和杨黎明等一大批学者对国外学分银行进行了探索,主要集中于韩国和欧洲学分银行建设。学者们对国外学分银行的建立的背景、实施情况、主要特征、取得的成果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在自己的研究范围内进行了概述,并提出了对我国学分银行建设的启示。杜社玲就欧洲职业教育与培训学分系统从创建历程及学分计量方式方面进行了全景解读,她认为,制定学分积累和互换的规则是学分银行建设的核心之一,欧洲职业教育与学分培训系统(ECVET)采用了学习效果方式来计量学分,虽然还未见成效,但可为上海学分银行的建设提供参考。[8]杨黎明在分析和探究韩国学分累计制度产生的背景、管理及运行方式的基础上,认为我国学分银行的构建需要从法律制度、组织机构、课程标准、转换机构及服务体系五方面入 手。[9]

4. 学分银行体系及制度建设研究

学分银行体系及制度建设的研究是热点。

齐航认为北京市学分银行建立的初期可由五个子系统构成,分别是课程标准系统、学分累积系统、学分认定系统、学分兑换系统和学生服务系统。邓澳利设计了学分银行制度的运行框架,由学分银行系统、选课系统、兑换系统及评估委员会系统四个元素组成,各部分按照存分、兑分机制协调运行。姚德明从知识共享的视角,探讨了职业院校“学分银行”管理体系。他认为职业院校构建学分银行管理系统平台的目的是为了实现职院学生学分积累、网络选课、专业课程、学籍等的信息化管理,学分银行管理系统平台是一个基于 SOA(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面向服务架构)架构思想建构的系统,该系统拥有用户管理、学分管理、检索信息、学分统计等全面的解决方案,其中用户管理、学分管理和检索信息是重要环节(如图3)。[10]

图3 学分银行管理系统

楼一峰认为学分银行应基于市民学习,其体系的构建主要有学分储存、学分互认、学分兑换和学分消费。学分储存指在可检测的学习范围内,市民通过各种不同形式、不同途径取得的学分,均可在本人账号内积累、储存。学分互认指市民在不同学习机构取得同一课程的学分,各学习机构要予以相互认可。学分兑换指从一般意义上说,即非标准学分转换为标准学分。学分消费可以分为以学分换取证书的消费和积分形式的非证书方式。[11]

郭庆春认为学分银行制度体系的构建包含以下六个方面:① 开放大学课程体系建设;② 建立合理的选课制度;③ 建立开放大学学分银行的存分机制;④ 建立开放大学学分银行的贷分机制;⑤ 建立开放大学学分银行的兑分机制;⑥ 建立与学分制相适应的学生管理机制。[12]

魏婷将我国成人教育学分银行的发展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分别为试点教育阶段和推广阶段,并构建了我国成人教育学分银行的模型框架,如图4所示。[13]

图4 学分银行的模型框架图

5. 学分银行建设的困难和障碍

学分银行建设中存在的困难与障碍也是研究的热点问题,国内诸多学者都对这一问题表述了自己的观点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杨晨认为我国学分银行建设要重点解决好基本认识、技术操作和深层次障碍三大问题。邓澳利认为:传统模式制约学分银行的推行;学分银行本身存在操作性难点如通兑、折算、贷分和管理难题;政府相关措施和政策不到位增加了推行难度。熊惠平认为在推行学分银行的过程中,“选课制”的发育不充分是重要的制约因素,学分认证和互认机制的不成熟是重大障碍,管理难度大和培养成本大是瓶颈。吴钧认为学分银行建设中存在五个问题:其一,学分银行与学分制不成因果;其二,学分银行的主体含糊;其三,学分银行学分换算技术障碍恐难突破;其四,学分银行给学习者的实惠不多;其五,校际学分互认壁垒较难克服。邵敬浩认为高职教育学分银行建设存在的现实困难为三个矛盾:高职的目标定位的矛盾,体制和机制的矛盾,管理的矛盾。吴言认为学分银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为:跨校选课制度“名存实亡”,收费方式有争议,学校管理乏力,学分通兑有困难。

6. 学分银行应用领域研究

学分银行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基石,它的实践场域理应为教育领域,但是这并不是它唯一的实践场域,还应有企业培训领域。分析已有的研究文献可知,学分银行在教育领域的应用集中体现在远程教育、继续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中,如《论远程高等教育结构学分银行与模块课程超市管理体制的建立》、《军队院校继续教育设立“学分银行”探析》、《职业教育学分银行内涵建设的思考》等。学分银行在企业培训领域的应用是其研究的亮点。这样的文章有《基于学分银行的半工半读培养模式研究与探索》、《培训券与“学分银行”的对接:农民工培训研究的新视角》、《学分银行:企业员工培训的制度创新》、《“学分银行计划”:一种新的企业培训方式》等。

7. 学分银行的实践研究

学分银行的实践主要是在浙江、上海、福建及北京展开的,并且实践已经有了一定的成果。然而,众多文献中有关学分银行实践研究的却很少。

彭飞龙在其文章《全民学习与终身学习之学分银行的构建模式:以慈溪为例》中介绍到,慈溪市从创建学习型城市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入手,在为学习者提供方便、灵活、个性化的学习条件的基础上,将学习与学分相关联,探索了区域性市民学分银行的实现方式和运作模式。在市民学分银行理论建构的基础上,通过不断整合、拓展城乡市民学习资源,初步形成了基于互联网(天网)、学习中心(地网)、管理员队伍和志愿者队伍(人网)的“三网合一”的市民学习与管理体系。该数字系统由较高配置的硬件系统进行支撑,采用了Linux操作系统,现已能运行于多种平台上。学分银行所构建的学习积累与统计、学分认证与转换、学习鼓励与信用等体系,突破了传统约束,在实际运作中得到了广大市民的积极响应,并在技术手段的实现上取得了非常有价值的实验性成 果。[14]

杨敏在《态势分析法视野下的上海市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建设研究》一文中,立足上海市终身教育体系构建和发展的现状,结合态势分析法(SWOT),从上海市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建设的已有经验、自身的不足、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四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认为:上海成人高校学分认定的普遍性、成熟性及规范性是其发展学分银行的内部优势;而各高校学分体系的不完善,高等教育现状的复杂性,各高校学分认定的自行性和庞杂性,成为学分银行建设过程中亟待解决的内部劣势问题;教育政策的引领与开放大学的成立为上海学分银行的建设带来了发展的机遇;而相应法律保障和组织机构的缺失,学分银行构建及运行的复杂性成为威胁上海市学分银行建设的主要因素。基于上述分析,作者尝试在态势分析法的视野下,为上海市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建设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即SO策略、WO策略、ST策略、WT 策略,利用优势,弱化劣势。

三、研究结论

综上所述,国内对学分银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外学分银行介绍、学分银行的体系及制度的构建、学分银行的应用领域研究以及学分银行建设的困难与障碍四个方面。相对而言,对于学分银行理论基础、运行机制、资源建设、学分认证及实践成效的研究偏弱。

其一,在学分银行的理论基础研究方面,国内有关学分银行理论基础探讨的文章很少,已有的研究学者认为学分银行存在三大理论基础,并分别提出了自己的理论基础假说,如学习自由理论、市场经济理论、终身教育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及教育公平理论等,但均只是一家之言。笔者比较认同胡荣琳的学分银行理论基础观点。胡荣琳认为学分银行制度的理论基础为终身教育理论、自由学习理论及教育公平理论。学习型社会构建的需要和终身教育体系立交桥的搭建是学分银行产生的背景,而其存在的价值在于实现不同层次类别教育体系间的学分互认,通兑通融,从而为学习者创造一种自由通达的学习环境,让教育公平成为现实。

其二,学分银行运行机制研究方面,已有的研究表明 ,“存分机制”、“贷分机制”和“兑分机制”是学分银行运行机制的重要构成,但是对于后二者在运行机制中所起的作用却有着不同的见解。笔者比较认同学者刘耘疆的观点,将存分机制比作学分银行建设的起点,则贷分机制就是其深化、完善,而学分兑换机制则是其更高境界。

其三,国外学分银行的研究方面,学分银行是一个舶来品,在新的生存环境中最怕的就是“水土不服”,因而,国外学分银行建设的现状也就成为诸多国内学者关注的焦点,但是这些研究大多停留在表面的现象描述上,而系统性、深层次的研究却很少。此外,这些研究往往只关注于某一个国家,却鲜有学者对国外学分银行进行系统的比较研究。

其四,学分银行体系及制度建设研究方面,学分银行体系制度的研究更多的是在微观层面,往往是针对某一个城市、某一类院校及教育体系而进行的学分银行的系统构成、管理体系及模型框架等的探究。已有的研究文献表明,这些研究虽然有着很好的实践场域,但是囿于各种因素的制约,现在仍然处于初期的探索阶段,成熟的可操作性的研究成果少之又少,遑论宏观层面的研究。

其五,学分银行建设的困难和障碍方面,国内学分银行的建设存在着诸多的困难,但笔者认为最关键的问题是校际之间的学分互认通兑问题。不同学校人才培养层次和目标上的不同给学分的互认带来了困难。此外,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制约因素,如:学分设置及质量标准不规范,没有统一标准;管理操作上有难度,高校缺乏相应的专业管理经验和操作技能,管理难度大,管理成本高;相关政策不配套,难以解决教育机构间的利益问题等。

其六,学分银行应用领域研究方面,学分银行的实践场域主要为教育领域,但不仅仅在教育领域,还应有企业领域的应用。在企业领域的应用是其应用的亮点,它关注的是企业员工或农民工的培训。

其七,学分银行的实践研究方面,学分银行在实践层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实践研究却有着明显的地域色彩,如北京、上海、浙江慈溪及福建。北京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自不必说,而上海、慈溪、福建这些地方都处于沿海地区,区位优势明显,经济发展较快。笔者认为学分银行的实践研究将表现出从南到北的辐射发展,逐渐突破地缘性限制。

从学分银行理论和实践研究来看,学分银行的建立对于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和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实践上已经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并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建立学分银行、推进全民学习、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它需要具备相应的现实条件和政策支持。从我国的国情来看,建设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体系的实践迫切需要建立学分银行,但要成功实现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之间的学分互认和兑换,还存在相当多的现实障碍。到目前为止,仅有部分地区开展了学分银行实践研究,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但其研究仅仅停留在对现有终身教育工作的梳理上,不同类型学习之间的学分互认和兑换方面还不完善,具体实施细则和可操作性措施很少。欧盟、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充分证明学分银行的这一建构路径是有成效的。学分银行能否促进全民学习,不光取决于其理论建构是否科学完善,而且取决于实践应用的可操作性。要通过建立一套具有系统性、可操作性的制度体系,实现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初步搭建起终身学习“立交桥”,努力探索从学习成果评价入手的人的素质评价和人力资源综合评价,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力资源强国建设。[15]

[参考文献]

[1] 黄宝玉,项国雄. 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现状分析及思考[J]. 中国高教研究,2007,(9).

[2][3] 王妍莉,杨改学,王娟,杨瑞姣. 基于内容分析法的非正式学习国内研究综述[J]. 远程教育杂志,2011,(4).

[4] 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 2010-7-29.

[5] 熊惠平. “学分银行”的内在运行机制研究[J].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

[6] 刘耘疆. 基于内在机理的研究:“学分银行”的一种分析范式[J].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

[7] 胡荣琳. 江西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学分银行制建立及发展研究[D].南昌大学,2011.

[8] 杜社玲. 学分银行:欧洲ECVET系统的启示[J]. 成才与就业,2010,(5).

[9] 杨黎明. 从韩国的“学分累积制度”看我国“学分银行”的构建[J].职教论坛,2005,(9).

[10] 姚德明,衡播. 基于知识共享的职业院校“学分银行”管理体系研究[J]. 科教文汇(下旬刊),2011,(3).

[11] 楼一峰. 建立终身教育的学分银行[J]. 成才与就业,2011,(11).

[12] 郭庆春等. 学分银行制度建设研究[J]. 中国远程教育,2011,(8).

[13] 魏婷. 基于终身教育体系下构建成人教育“学分银行”框架的探索[J]. 科技信息,2011,(32).

[14][15] 学分银行研究述评[BL/OL]. http:///jsp/common/newsdetailview.jsp?art_bh=39394.

收稿日期:2013-01-25

作者简介:刘刚,在读硕士,湖州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313000)。

胡水星,副教授,湖州师范学院(313000)。

上一篇:英语学习,从良好习惯开始 下一篇:“欧洲数字化学习质量基金会发起大规模开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