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作文教学中实现师生情感沟通

时间:2022-10-15 04:31:26

在作文教学中实现师生情感沟通

河南省淮阳中学 淮阳 466700

【摘要】语文教育的任务之一是提高学生的审美境界,塑造学生健康完美的人格,完成这一任务需要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全方位地与学生沟通情感。其中作文教学过程中的情感沟通尤为重要。本文拟对作文教学中怎样实现师生情感沟通进行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作文教学 师生 情感沟通

语文教育的任务之一是提高学生的审美境界,塑造学生健康完美的人格,完成这一任务需要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全方位地与学生沟通情感。其中作文教学过程中的情感沟通尤为重要。本文拟对作文教学中怎样实现师生情感沟通进行初步的探讨。

1.利用作文评语与学生进行情感沟通。评语是作文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利用评语与学生交心能收到其他交流方式不能替代的育人效果。一个好的评语能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沟通师生的情感,中学生的心理有“闭锁性”的特点,自尊心很强,平日并不愿意将心中的烦恼或欢乐轻易地告诉家长或老师,但他们会在作文中自然地流露内心的真实感情。语文教师可以利用作文评语的形式与学生交心,或鼓励、或鞭策、或提示,这样会起到其他方式所不能达到的“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有位学习不错的男生因几次考试成绩下降,作文中便流露出妄自菲薄的情绪,我鼓励他:“即使是千里马,也有失前蹄的时候,跌脚的千里马,如失去了信心,便会成为庸马,永远保持自信心,才能越过前进中的坎坷,奔向理想境界。”一位女生因相貌平常对未来感到迷茫。我告诉她:“人的价值,并不完全取决于外在的相貌,知识、人品、能力才是影响前途最重要的因素,渊博的知识、高尚的人品、超常的能力远比相貌更重要。”有位成绩很好的学生,平日比较骄傲,同学关系相处得不太好,在作文中写到:“我认为,我的成绩不是老师的功劳,也不是父母给的,99%来自我个人的努力。”我用评语这样提醒他:“试想一想,你前进的路上有没有爸妈的关爱和期盼?有没有老师的鞭策和鼓励?有没有同学的帮助和关怀?只是你忽略了,不要忘记这样一个真理:参天大树的成长离不开肥沃的土壤。如果你未来能成为栋梁之材,那么家长、老师和同学便是共同支撑起你的信念和追求的土壤。”后来,这个学生在周记中写到:“我竟然忽略了老师、父母的巨大作用,我终于明白了如果失去了这些关爱,我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科学设计作文题目与学生进行情感沟通。瞄准学生成长中的共同问题,科学设计作文题目,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有一位同学在周记中说:“上帝呀,你能让时光倒流吗?我好想回到无忧无虑、没有压力的童年,我永远不想长大……”我发现,这位同学的内心困惑和烦恼具有普遍的代表性,因为伴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生的各种心理负担也在逐渐增加,升学、交友、长大之后的前途等等,都时时困扰着他们,因此,他们留恋无忧无虑的童年,对未来感到不能把握,迷茫、苦恼。为了驱散他们头上的阴霾,树立信心,培养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我和学生一起拟定了作文话题“我的未来不是梦!”,引导学生畅想明天,激发学生憧憬未来,让学生在作文中谈信念,谈理想,谈人生,谈追求。同时,我又与学生一起拟定了“告别幼稚”的作文题,启发学生通过回忆童年时代的趣事、傻事、荒唐事,体验长大之后的自豪感,感悟人生的责任感。经过一个阶段的写作训练之后,还是那位“不想长大”的学生,主动找到我畅谈他对人生的感想,他说:“以前我总觉得小时候真好,一切那么自由,一切都由大人来呵护,今天我才明白,人生不能只顾自己的自由,还应当尽对亲友、对社会的义务,我想尽快长大,将我的才能奉献于社会。”

3.亲自动手写“下水示范”作文与学生进行情感沟通。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地位是平等的,教与学的信息反馈和情感交流应是双向的、互动的。教师利用评语巧设作文题目的形式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仍难免居高临下和单向说教,无法全面激发学生对老师情感了解的渴望。作文教学仅仅利用评语与学生交心、巧设命题作文,这些还远远不够,还必须亲自动手,下水示范,与学生一起用笔写真话、抒真情,把心交给学生。因此作文教学要真正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双向情感交流,教师必须放下成人架子,走下讲台,并亲自动手写下水文。

课堂教学中我常常发现,教师希望学生勇于举手大胆发言,但不少学生总是不愿举手不敢发言,针对这一现象我与学生共同以“课堂发言”为话题写篇文章。我的题目是:“同学们,请举起你的手”。我这样写到:“许多学生可能发现,课堂上发言,年级越高,举手越少,老师越抱怨,学生越不大愿说话了。学生踊跃发言,是教学互动的一个重要方面,你在课堂上爱发言吗?”还这样写到:“我多么希望同学们大胆地举手,请大胆举手,畅所欲言!同学们请大胆地拿出你的信心,亮出你的观点,不要怕你的见解与众不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有个性的发言才是最好的答案。”这些发自内心的话语,深深地打动了学生,师生的感情进一步加深,也让学生真正明白了一个道理,真情来自实感。学生通过阅读我的作文,知道了老师的心声,课堂上都主动发言,纷纷举手,我的作文课上常常有同学大胆的说:“我认为……”,也常常有人激动的说“不”,遇到难分难解的争辩,我就由衷地感到一种兴奋、欣慰、惊喜、幸福,还有说不清的激情。我会在同学们激动的辩论中扔掉教案,放弃原先备课时自己拟好的答案,忘情地为同学们鼓掌喝彩。

由于笔者在作文教学别注意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与学生的关系越来越融洽,现在不少学生都将作文当成与老师谈心的一种方式,主动在我布置的作文外写“放胆文”、“谈心文”。我面对着这些作文,象面临一片思想的大海,这里有奔腾的潮水、欢乐的浪花,有平时不易察觉的潜流,也有碧波闲适的荡漾。同学们在文中思考生活、畅谈追求、倾诉苦恼,真诚地向我袒露出自己的内心世界。我欣喜地看到:同学们在写作训练中既提高了写作能力也提高了思想水平,更拉近了我们之间的情感距离,我从学生真诚的情感回报中,品到了以文育人的乐趣。

上一篇:让音乐在语文课堂绽放魅力 下一篇:追求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