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产学研结合 推动企业自主创新

时间:2022-10-15 03:12:56

加强产学研结合 推动企业自主创新

当前,党中央已经确定了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这标志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必将引发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实施这一战略,重中之重是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准确把握中央提出的新型技术创新体系的内涵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进程中,中央把建设新型的技术创新体系作为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突破口,摆在很高的位置。这是当前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的"牛鼻子",需要有准确的理解和把握。总书记在今年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上明确指出:"要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 这一重要论述就是我们理解中央提出的新型技术创新体系内涵的指针。

首先,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体系的主体、坚持市场为导向是破解"科技与经济两张皮"问题的关键点和突破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实现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但二十多年过去了,目前不少人还认为 "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问题仍没有完全解决。究其原因,关键在于我们对技术创新的规律没有"吃透",经济界和科技界各自在自己的两个相对封闭的系统内推动科技进步。产业技术进步主要依靠从国外引进技术,尽管产业规模上去了但缺乏自己的创新能力;科技改革和发展主要在科技系统内部完成,没有全面进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循环体系之中。因此,经济与科技形成了两条平行线,没有形成一个交汇点。交汇点到底在哪里?答案就是让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体系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本质上就是一个经济过程,任何一项新技术的价值都必须在市场竞争中才能得到体现,任何一个企业都必须在市场竞争中实现优胜劣汰,市场这支无形的手最终决定了技术的价值和企业的生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经济活动的主体。因此,只有以企业为主体,才能真正坚持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面向市场需求。也只有坚持企业为主体,才能有效整合各方面资源,提高技术创新的效率。

其次,企业的主体地位表现在三个方面:即研发投入、技术创新活动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具体说,企业不但要承担研发活动,还要进行研发投入,政府不是技术创新投入的主体;同时,企业不但要自己创新,还要把别人的成果拿来应用,不能关起门来搞创新。我们强调企业自主创新,不能排斥技术引进,而是要把在技术引进基础上的学习和再创新作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即使是美国,虽然他们的很多技术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但美国的大企业仍在许多领域引进先进技术消化创新,使产品在更高的技术平台上日臻完善。因此,只有完整地理解这三个方面,才能准确把握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内涵。

再次,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必须坚持产学研有机结合。目前,我国企业创新能力整体上还相当薄弱。据统计,目前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开展科技活动的仅占25%,研究开发支出占企业销售收入的比重仅占0.56%,大中型企业仅为0.71%;只有万分之三的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在这种情况下,产学研的结合尤其重要。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作为知识创新的主体,在发现和探索新领域、创造和扩散新知识、培养和造就科学创新人才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坚持产学研相结合,就是说企业不能脱离"学"和"研"的支持,这种结合不是一种政策上的平衡,而是一种现实的必然要求。同时,在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中,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可以找到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动力。

加强产学研结合是推动企业自主创新的关键

当前,加快推进企业自主创新已经成为各部门、各地方的战略重点和实际行动,其中加强产学研结合正是实施这一战略的关键环节。从现有的基础看,随着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的联系日益密切,已经取得显著成效。据有关方面的统计,目前80%以上的国有大中型企业(集团)都与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多种形式的合作关系。近几年,高校的科研经费快速增长,其中50%以上来自于企业,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有95%是通过产学研合作方式完成。另据统计,2005年,高校对外技术转让合同7314份,转让金额达22.12亿元。这些数字充分说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但是,应该看到,我国的产学研结合工作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和障碍。比如企业吸纳技术的动力和能力不强,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需要切实加强,科技中介服务行业规模小、功能单一、服务能力薄弱,相关政策法规需要进一步完善等。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历史进程中,加强产学研结合、推进企业自主创新仍然是一项极其重要和紧迫的任务。对此,我们应该重点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加强产学研结合要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产学研结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各个方面共同努力、通力合作。特别是政府部门要积极营造良好的环境,激发产学研各方合作的积极性。通过政策法规,鼓励企业增加对科技的投入,规范和保障产学研合作各方的利益;通过强化管理,统筹经济、科技和教育等各项工作,推动科技与经济的结合;通过加大支持力度,引导产学研合作,缓解产学研合作中的资金瓶颈性制约。在这方面,科技部已经作了相应的部署。“十一五”期间国家科技计划将进一步发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骨干和引领作用,鼓励并支持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共同承担国家研发任务。特别是对具有明确产品导向和产业化前景的项目,将由有条件的企业牵头实施。

其次,加强产学研结合要积极探索合作新机制。加快产学研结合,关键在于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要努力构建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务实高效、开放灵活的产学研合作新机制,不断充实产学研合作内涵,扩大合作领域。由于当前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差异较大,相当多的企业还处于比较低的水平,探索和建立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形式十分必要。从实际经验看,由企业组织高校、科研院所一起形成创新联合体或联盟,既能够提高研究开发的效率,又能够打破部门和单位界限,实现资源共享,同时还能加快新技术产业化,走出一条花钱少、效率高、避免低水平重复的新路子。

第三,加强产学研结合要高度重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实现自主创新,创新型人才是关键。创新人才的培养必须放到教育、科技、经济相结合的大循环中考虑。通过产学研结合来实现人才的集聚,促进高校和企业的真正融合。对此,《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已经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加强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鼓励科研院所与高等院校合作培养研究型人才。支持企业培养和吸收科技人才,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共同培养技术人才。多方式、多渠道培养企业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

第四,加强产学研结合要加强中介机构建设。计划经济条件下,科技活动的机制是政府安排项目、科研机构组织研发、再把科技成果转给国有企业,可以不需要中介机构。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触角不可能延伸到千千万万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真正实现产学研结合,还必须充分发挥各种类型的中介机构、特别是市场化中介机构的重要作用。《规划纲要》中要求,要大力发展为企业服务的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促进企业之间、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要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各类社团在科技中介服务中的重要作用,引导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向专业化、规模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要构建技术交流与技术交易信息平台,对国家大学科技园、科技企业孵化基地、生产力促进中心、技术转移中心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开展的技术开发与服务活动给予政策扶持。

第五,加强产学研结合要促进中小企业的成长。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一支重要力量。实际上不仅仅是中国,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其它国家也同样如此。在美国,80%以上新开发的技术是中小企业付诸产业化的。我国65%的发明专利是由中小企业获得的,80%的新产品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已经成为创业企业的衍生地和孵化器,大批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以创办高科技企业的方式走向经济建设主市场,应该为他们营造更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和条件,通过产学研结合,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成长。

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推动企业自主创新

加强产学研结合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因此,企业要有创新的愿望、有创新的需求、有创新的条件,产学研的结合才能取得实效。当前必须采取有力的政策措施,引导企业自觉地走自主创新道路。从国际经验上看,政府要促进企业自主创新,可以给项目,可以给服务,但最重要的,还是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项目能够支持的企业数量是有限的,服务能够发挥的作用也是有限的。更重要的、具有普适性、长期性的手段是政策,也只有政策才能真正调动全社会千千万万企业的技术创新激情。当前,制定并稳定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其作用是最突出的。这是政府推动企业自主创新的首要职责。

此次国务院组织制定规划纲要配套政策,形成了包括税收、金融、贸易、政府采购、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产学研结合等10个方面、60条鼓励自主创新的政策体系。这是我国在促进创新方面第一个系统、全面的政策体系,其最突出的特色是把推动企业自主创新作为政策的着力点,约2/3的条款涉及企业自主创新。这些配套政策力度大,亮点多,可操作性强。目前,如何把这些政策细化好、落实好,是各部门、各地方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任务。

推动企业自主创新,一定要形成政策合力。各级政府部门都应该加快制定本地促进自主创新的政策措施,调动经济、宣传、政法等部门深入企业解决问题。科技部也要求各级科技行政管理部门要积极探索推动企业自主创新的新举措,提高政府科技经费的使用效率,从一般的项目支持转向对创新链中薄弱环节的支持。

推动企业自主创新,需要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积极参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应服务于国家目标,肩负起推动企业自主创新的重要使命。希望通过大家的不懈努力,不断创新体制和机制,为企业提供有力的创新支持,特别是提供大批原始性创新成果。同时,着力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企业创新人才。

今后,科技部将在总结“十五”期间组织产学研战略联盟经验的基础上,选择一些重点领域,以研究开发共性关键技术和重要技术标准为纽带,加快引导形成一批产学研战略联盟。通过科技计划、重大科技产业化项目、科技重大专项等多种方式,对产学研战略联盟给予优先支持。作为落实全国科技大会的主要举措,前不久教育部已与广东省政府签定了关于共同推进产学研结合、加强自主创新的合作协议,科技部给予了积极支持,并应邀派部领导参加了领导小组。我在此代表科技部党组表示,对于此类促进产学研结合的一系列活动,科技部将一如既往地给予积极支持和配合。

现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蓝图已经绘就,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已经确定。我们相信,只要政府行动起来,企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行动起来,各方努力,形成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产学研合作新机制,开创经济与科技、教育之间更紧密结合的新局面,我国就一定会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创新型企业,我国就会早日步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上一篇:大力发展工科教育的产学合作与国际化(下) 下一篇:重塑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体系的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