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企业如何加强企业项目管理创新

时间:2022-07-28 01:04:59

建筑企业如何加强企业项目管理创新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也逐渐走上了高速发展的道路,市场竞争变得空前的强烈,在这种环境下,建筑企业要想获得一席之地,取得满意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就必须跟上时代的脚步,不断创新,而且企业的体制以及管理都应该是先进的。创新作为时代进步的动力,已经渗入到各行各业,对于那些建筑企业来说,只有这样才能拥有质量高、工期短、造价低的建筑核心产品,而这些产品才能使建筑企业有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建筑 施工 项目管理 创新

建筑行业可以说是我国的经济支柱产业,但随着我国加入WTO之后,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行业内部竞争日趋激烈,建筑施工企业同其他行业一样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现在的建筑工程就好像一块“蛋糕”一样,等待着各大建筑企业去争抢,特别是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扩大的开放。这种竞争的主要集中点不仅仅是该建筑企业的技术力量上,往往更体现在企业的体制以及管理的水平上。因此,作为一个合格的建筑企业,就必须得跟上时代的脚步,做到与时俱进,在实践中不断进行项目管理的创新,将管理科学理论及时运用于企业的经营管理中,提升经营管理创新能力,提高企业竞争力,以适应生产力发展,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1、建筑企业的项目管理创新的必然性

在解放初期的时候,建筑行业属于一个新兴的行业,做建筑企业的人们思想中长期也形成的“等、靠、要”的思想观念。但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市场经济不断进步,尤其是在建筑施工企业在招投标制度下,人们的思想观念、市场观念、经营意识、竞争意识逐步形成并不断加强,那种“等、靠、要”的思想观念已经无跟上时代的脚步了。俗话说,生存发展靠市场。也就说,企业的项目管理创新是现代企业建设的需要。通过研究一些在竞争中处于下风的建筑企业的管理,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建筑企业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体制还没有太大的变化,建筑市场体制不规范、机制不健全、不灵活。解决好项目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是关键。项目与企业间责任不明、关系不清,激励不够,约束不严,不确定因素过多等,严重影响着项目管理的正常实施,必须通过创新才能使项目管理适应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建设的要求。所以说,建筑企业的项目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其次,建筑企业的项目管理创新是时代的要求。有句话说得好,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我国已经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已经成为了我国我国长期坚持的基本战略。建筑技术在不断提高和改进,工程规模越来越大,对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企业要做大做强很难。建筑企业除了要做到继承以往所积累的经营管理模式和经验外,还要不断将项目管理进行创新,这就是时代的需求。

2、建筑企业的项目管理创新的原则

首先,建筑企业的项目创新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也只有所谓的生产力三要素即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工具有效的结合,才能发挥人们潜在的生产力。如果说,作为一个企业,无法将这三者有效的组合,就意味着这个企业不能将潜在的生产力发挥到最好,终会被市场的竞争所淘汰。其次,要懂得那些技术含量新,程度新,产量大的新设备的使用,这些设备在现代绝对是主要的“主力”,企业如果不能很好的使用这些设备,可以想象到该企业将如何在现代科技发展环境中艰难的迈步。这也需要建筑企业招揽大量技术人才,将生产力的三要素很好的,有效的协调组合,充分发挥并使之发展,这是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创新所遵循的原则。

3、建筑企业的项目管理创新的方案

3.1在观念上进行创新

随着科技的发展,传统的“等、靠、要”的思想观念已经被人们所淡忘,越来越多的管理者们开始接受“无为管理”的理念,这种管理理念主要是指虚拟的办公室,大家通过互联网络,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无为管理”,使人人都是管理者,信息传递更迅速、直接,管理更具效率。此外,还有逐渐被人们接受的“危机管理”观念等等。但无论怎样,这些都是创新理念的结晶。

此外,建筑项目管理不断创新的关键是企业高层管理者的重视。这就要求企业高层管理者要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引进。同时,要切实加强创新的意识,常常以一种创新的思维来对企业进行管理,企业管理者应激励创新,争取达到全体员工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当然了,企业管理者要有这样的观念,也就是创新不能是毫无目的地创新,项目管理的模式要符合市场客观规律,创新的方案也要结合建筑企业的实际情况和施工项目管理的内在要求,要根据时代要求和遵循创新原则去提出创新方案。

3.2在机制上进行创新

建筑企业项目管理的机制创新目的是使企业不断增强市场的竞争能力,牢牢地占据已有的市场,不断开拓和占有潜在的市场。很多时候,企业的竞争力具体体现在企业的实力和企业对市场机遇的判断和捕捉能力,而这恰恰能创造出不可思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要加强项目部的建设,提高其赢利水平、社会形象、市场敏感性,必须对其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各层次的人才脱颖而出,为人才创造环境。还必须对其建立约束机制,约束项目部必须按市场规律合法经营、遵守国家和企业的规章制度。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企业,它不只是一个赚钱的机器,还是一个文化的载体。每个企业在成长和持续发展的过程中,都会形成鲜明而有特色的文化氛围、企业精神、信誉和环境。企业文化是企业巨大的无形资产。如果想要取得很好的企业文化,就必须使企业的机制与时俱进。因此,需要在企业机制上进行创新。

3.3在体制上进行创新

如果说,一个建筑企业进行了观念上的创新,机制上的创新之后,仍想有更好的发展,就必须得进行体制创新。将建筑企业下的项目管理改造成一个类似于分公司的体制,建立起现代企业管理制度。首先,明确责任,建立责任制度。企业是项目分公司的投资主体,制定资产经营责任制,做到产权清晰。然后,建立企业法人财产制度。使项目部拥有一块边界清楚的财产,用边界清楚的法人财产来承担法人责任。最后,形成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来自企业的激励和约束。如此改革,必将迎来企业创新的高潮,使企业具有焕新的活力,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同时可以避免由于合同缺陷、管理不善所带来的风险,使项目部分公司形成必要的约束,即来自企业的激励和约束。

3.4在技术上进行创新

技术创新是建筑企业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谋求企业长期发展的重要手段。与其他行业相比,建筑行业通常被认为是传统的低技术含量企业,由于思想认识、人员总体知识水平和国家扶持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建筑企业在创新活动方面投入较少。而如今,社会的发展,市场竞争的空前激烈,势必会引起建筑企业在技术上的创新。

技术创新的实质是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占据市场。施工项目管理只有在雄厚的创新技术的支持下,才能得以顺利实施,才能保证施工的质量和进度,才能获取最大经济效益;同时,本身成为有创新战略、有筹资能力、有自主开发能力、有强大技术创新能力的市场主体,才能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只有掌握了相关的核心技术,才能占领相应市场,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4、结语

建筑企业在项目管理上创新必须有两个方面的特性:时效性和新颖性。项目管理的创新需要依据企业的目标和实际状况,做到执行边及时修改。切忌照搬、照抄,人云亦云。因为最好的不一定是最适合的。此外创新方式和思想不能只重形式,应重在实用。创新作为时代进步的动力,已经渗入到各行各业。项目管理作为建筑企业创新的一部分,是建筑行业活力之源和生产效率增长的驱动力。建筑企业的经营管理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与企业所处的内外竞争环境相一致,努力探索与自身经营发展目标相适应的管理模式,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以实现企业不懈追求可持续性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海贵. 现代建筑施工论文项目管理[j] 金盾出版社,2001.

[2]林知炎,陈建国 工程项目管理[j]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

[3]施骞,胡文发 工程质量管理[j] 同济大学出版社

上一篇: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探讨 下一篇:论投资监理对建设项目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