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评价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10-15 01:46:22

多元评价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多元评价践行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本着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激发学生学习潜能的宗旨,适应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对素质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意义重大。本文以概述多元评价的内涵为切入点,对其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多元评价;数学教学;应用;新课程

作为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开展教学评价(包括对教师教学评价和对学生学习评价两方面)对推动教

师和学生的协同互促发展,进而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随着素质教育改革中的一项重要举措――新课程改革的全面落实,日渐反衬出传统教学评价中存在的多种弊端。为谋求教育教学的更好发展,采纳并推广新的教学评价方式势在必行。不同于传统的教学评价,新课程所倡导的多元评价理念,在教学评价中要求评价的主体、方法和内容等都力求多元化和多样化,尽可能激发个体潜能。

一、多元评价的内涵

多元评价的特征在于:①评价目的。指出每位被评价者的优点和不足,为他们提供相关智能强项和弱项的信息,提出中肯的建议以督促不断奋进。②评价效度。在尽可能接近个体实际情况的条件下和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对其进行评价,以保证最佳的评价效度。③评价手段。采用“智能公正”的评价手段。④评价原则。遵循主体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多维性原则和发展性原则。

多元化评价体系注重评价过程,重视对学生知识的自我建构,重视评价与真实性的联系,重视学生的解决问题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多元化评价也是对单一的评价体系的挑战、补充和新方法。

1.评价的功能重发展。发展是新课程所强调的教学评价中的一项最重要特征,对学生而言,不仅指其在现有水平上的全面发展,还针对全体学生的未来发展。在评价中不以结果作为最终的衡量标准,更注重过程,重视对学生自身所体现出的具有长远发展意义的能力指标(如学习方法、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创新能力和协作精神等)的评价,以激发学习潜能,增长信心与动力。同时在适当运用否定性评价的前提下,更加倾向对学生形成性和激励性的评价,促使其健康乐观、积极向上地发展。对教师而言,在关注他们当前表现的同时更重视未来专业化的发展,借助科学的评价活动平台,督促教师主动性发展,调动潜在的工作积极性和服务热情。

2.评价的方法重多样。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同等重要,强调方法的多样性是新教学评价的重要特征体现。具体表现为:对学生的评价日趋合理与科学,把期末考试成绩与日常的描述性评语视为具有相同功效,且考试的方式与内容也根据新课程的要求进行了适当改革。对教师的评价更加注重分析性,强调多种形式(课堂观

察、面谈、非正式交流等)结合运用,发现他们在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针对性弥补意见。

3.评价的内容重全面。多元评价以多元智能理论为基础,以评价内容体现出共性为目标,关注学生的个性和共性、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以及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尊重学生的能力水平、性格差异和经验差异。不再以学习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指标,而是综合考虑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自我认知,以多维视角的评价内容和评价结果综合衡量学生的发展状况。新课程对于教师的教学评价注重全面性,即在对教师多方面基本素质指标全面了解的基础上做出客观整体评价。

二、多元评价在数学教学中的体现

鉴于中职数学课堂上普遍存在的“应

付式”学习状况,在教学过程中应更倾向于从人文角度去评价学生个体。事实上,学生是一个具有活跃思维、巨大发展潜力和多元智力的群体,对他们的评价,教师必须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关注个体的处境,了解个体的发展需要,尊重彼此之间的差异,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和智力。当然,对于不同个体应制定不同的培育方案和计划。但总而言之,以下几方面是教师必须做好的,这也是多元评价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

1.注重评价内容多元化。中职数学教学多元化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①评价学生

学会了哪些数学知识和思维方式,教师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合理化建议;②评价学生取得的数学考试成绩,并提出有效提高成绩的方法;③评价教师的

教学质量、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家长对学生学习的关心程度。

多元评价的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为实现这一目的,就必须多关注学生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关心学生的成长,关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学生的性格差异、能力差异和经验差异,在评价中体现出人文特色、人性魅力和生活情趣。同时,针对学生在某方面的突出表现,应及时地给予正面引导性评价,以起到表扬和激励效果,让学生切实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树立自我发展的意识和远大目标,有利于培养健康向上的人格素养。

2.力求评价目标多元化。主要指中职数学教师应多层面、多方面、多角度地去评价学生的现有水平和发展潜力。为此,教师除了要关注评价学生的数学成绩外,还应关心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情感、态度、意志力和兴趣等非智力因素,因为这些因素会影响认知水平,同样认知水平也会影响非智力因素。此外,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也极其重要。数学是一门对逻辑思维要求较高的课程,数学学习不能死记硬背,必须学会推理。这就要求教师应向学生传授巧妙的思维方式和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掌握丰富的学习技巧。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加涅指出,一张试卷的难度全部反映出促使学生取得好成绩的所有“变量”(如支持变量、过程变量等能力倾向的变量)。通常情况下,“过程变量”中的师生关系、课堂氛围、学习动机等学生学习能力倾向的变量,需要教师着重予以关注,这些是正确评估学生潜力的关键指标。

3.尝试评价方法的多元化。尊重学生学习风格和智力差异,让他们自行选择感兴趣的学习内容、设计教学情境,鼓励学生用多样化的方式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如进行数学能力操作,考察其身体运动智能;叙述数学故事和概念,考察其语言能力;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考察其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等。另外,除考试成绩外,学生在课堂的发言、表现、练习作业等也都可作为对其评价的依据。在展示学习成果方面,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式。这种多元评价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发展,使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思考。

4.发挥教师的关键性作用。教师是课程改革实施、新教学方法运用和新教学内容推广的关键性因素,其作用无法被替代。同样,多元教学评价中更要发挥教师的关键性作用。当前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深入,对教师的要求日渐提高。在此背景下,一方面,教师必须不断提高个人能力(包括授课能力、科研能力等),拓宽知识面,丰富授课内容,吸引学生注意力;另一方面,教师应尽可能地指导学生处理学习过程中涉及到的各种信息,帮助学生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只有如此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需要,娴熟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出具有高素质、宽知识面、思维敏捷和实践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

多元评价是一种更具发展潜力和人文特色,注重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兼顾过程和结果,能促进教师和学生主动互促发展的全面的评价体系。其践行“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的能力差异,关注学生的个性和共性,采用更加人性化的评价方式,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荆.运用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多元评价及其应用述评[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18).

[2]陈爱智.多元评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学问?现代教学研究,2010(6).

[3]耿玉和.多元化评价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学问:现代教学研究,2010(8).

[4]鲍素珠.学分制下中职数学多元评价的研究与实现[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9(3).

上一篇:初中数学有效探究的三个“切入点” 下一篇:浅谈中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