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筛查足底采血穿刺法及护理

时间:2022-10-15 01:16:35

新生儿筛查足底采血穿刺法及护理

[摘要] 目的 根据新生儿疾病筛查需要,对出生后72 h的新生儿进行足底穿刺采血,并在哺足6次母乳后进行。 方法 将553例新生儿分为直刺法组163例和斜刺法组390例,分别用两种不同的穿刺法穿刺采血,标本要求收集3个血斑,每个血斑要一次吸透。 结果 直刺法穿刺成功率为83.4%,血片合格率为96.3%。斜刺法穿刺成功率为95.4%,血片合格率为99.7%。两组比较,穿刺成功率及血片标本合格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直刺法导致6例足底皮肤损伤,斜刺法无一例足底局部损伤。 结论 经过长期的穿刺采血总结对比,在采血过程中对一些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可明显减少足底采血局部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新生儿的痛苦,提高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 新生儿;筛查采血;穿刺法;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7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5(c)-0169-02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控制出生缺陷的三级预防措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将新生儿疾病筛查列为母婴保健技术服务主要事项之一。根据母婴保健法,新生儿出生并正常哺乳72 h后取足跟血三滴检查,标本要求收集3个血斑。采取新生的血标本是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的第一步,也是筛查工作最基本、最关键的一步。在筛查采血过程中,护理人员的穿刺技巧,穿刺方法不同针刺足跟后血流也有差异,而进针部位的偏差以及进针深度的不同也会影响血液的流出[1-3]。故经常出现采血不足,采血困难,而不得不二次扎针,给新生儿造成局部皮肤损伤,增加了新生儿的痛苦,家长心理上也难于接受。在采血过程中针对一些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可明显提高标本采集的合格率,同时也可以减少足底采血局部不良反应的发生。笔者在亲身参与中观察553例新生儿足底采血并总结足底穿刺及护理方法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于2012年6月26日~2013年1月29日共筛查新生儿553例,血样本采集对象均为在本院分娩的全部活产婴儿。其中,女婴279例,男婴274例,体重2200~3950 g。将553例新生儿分为两组,第一组163例,第二组390例,第一组用直刺法采血,第二组用斜刺法采血,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1.2 材料

75%酒精,棉签,一次性采血针,由筛查中心提供的采血滤纸,橡胶带。

1.3 采血时间

采血在新生儿出生后72 h,并吃足6次母乳,新生儿足底采血必需在充分哺乳和沐浴后进行。因为哺乳可以增加循环血量,而沐浴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1.4 穿刺方法

直刺法:操作者可根据自己的习惯选择左足(或右足),现以左足为例,采血点的选择:正常采血点应为新生儿左足外侧足踝前缘向足底外侧缘作垂直线,此线与足底外缘交界点为采血点。操作者左手握住新生儿左足,常规消毒皮肤,右手持采血针于穿刺点与足底呈90°垂直进针,深度为2~3 mm,右手放下采血针,取干棉签擦去第一滴血后取血。如果血流不畅可用双手大母指在穿刺点上下左右挤压,血液流出立即取血,采血完毕用干消毒棉签按压穿刺点至血止。斜刺法:穿刺点的选择及皮肤消毒处理同直刺法。采血时操作者同样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选择左足(或右足),左手紧握新生儿的左足,右手持采血针与皮肤呈15°~30°进针,斜刺深度应将针头全部刺入为好,不需用力挤压,血液即涌出,吸血纸可一次吸透,标本血斑合格。采血完毕用干消毒棉签按压穿刺点至血止。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5.0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种穿刺方法结果比较

见表1。由表1可知,直刺法163例,一针穿刺成功136例,需要第二次穿刺27例,一针穿刺成功率为83.4%,血片合格率为96.3%。斜刺法390例,一针穿刺成功372例,二次穿刺18例,斜刺法一针成功率为95.4%,血片合格率为99.7%。两组比较,穿刺成功率及血片标本合格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2.2 不良反应

直刺法采血困难,常因出血量少,需用力挤捏新生儿足部导致6例足底皮肤损伤,新生儿哭闹时间长。斜刺法出血快,不需重力挤压,避免了反复穿刺,无一例足底局部损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788,P < 0.05)。

3 护理

3.1 一般护理对策

为了使采血工作顺利进行,孕妇入院后需要做好母乳喂养宣传指导,向母亲宣传母乳喂养及早开奶的好处,指导母亲用正确的方式喂奶,叮嘱母亲在采血前要充分哺乳。母乳喂养是新生儿足跟采血的重要条件。护理人员必需掌握最佳采血时机。采血必需在充分哺乳后1 h,沐浴后立即进行,以缩短采血时间。在整个采血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新生儿的一般情况,以确保新生儿安全及采血过程顺利进行[4-5]。

3.2 针眼出血的护理

偶有针眼经常规按压出血不止者,先用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并拢,以进针处为起点向上按压1~2 min,后再用简易加压包扎效果很好。也可以正确指导家属按压采血部位[6-7]。

3.3 局部皮肤损伤的护理

加强护理人员操作技术培训,每位护理人员都必需掌握正确的操作技巧,尽可能做到1次成功,避免反复穿刺,减少新生儿足底皮肤损伤。选择穿刺部位时要避开瘀斑、炎症或血肿部位。如需要二次穿刺,最好选择另一侧肢体[8]。采血后有效按压穿刺部位也是预防局部血肿和瘀斑的有效护理措施之一,正确指导家属按压采血部位。局部皮肤损伤时,可常规消毒皮肤后再用无菌纱布包扎。局部皮肤水肿者可用50%硫酸镁纱布湿敷,效果很好。如果出现血肿局部组织肿胀,可立即用冷敷,但应注意冻伤。

4 讨论

加强护理人员操作技术培训及母乳喂养宣传指导,掌握正确的穿刺技巧和最佳的采血时机,是提高穿刺成功的重要条件。本科于2012年6月26日~2013年1月29日共采血553例。新生儿足底血斑中,无一例变态反应发生,如有变态反应发生可采用相应的护理措施。在整个新生儿筛查采血过程中,直刺法因出血量少需反复挤捏新生儿足底,造成6例足底局部损伤。对6例足底皮肤损伤的新生儿,给予常规消毒无菌包扎处理,均自行痊愈,无后遗症发生。斜刺法出血快,无需重力挤压,血斑一次吸透。无一例足底皮肤损伤。提示,斜刺法可确保穿刺以及血标本的质量。且该法安全可靠,穿刺成功率高,避免了反复穿刺,缩短了采血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益。同时斜刺法避免了反复挤血给新生儿造成的局部皮肤损伤,减轻了新生儿的痛苦,减少了新生儿哭闹时间,增加了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为了确保穿刺以及血标本质量,新生儿疾病筛查足底采血,建议采用斜刺法。经过长期临床实践证明,斜刺法不论在穿刺成功率或是血标本质量上都优于直刺法。斜刺法在临床应用中所展现的优点,值得广大护理工作者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1] 裴金霞. 新生儿足底定位采血法的临床应用[J]. 中华护理杂志,2004,39(6):6.

[2] 杨明艳,高芸. 介绍一种新生儿筛查采血新方法[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5):5.

[3] 杨玉霞. 婴幼儿静脉采血方法探讨[J]. 当代护士,2006,(8):71-72.

[4] 肖星莆. 输血技术手册[M]. 成都:四川科技出版社,1992:20.

[5] 杨藻宸. 医用药理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655-656.

[6] 孙婷婷,毛仑,陶晨,等. 新生儿哺乳后采集足跟血最佳时机的研究[J]. 中华护理杂志,2000,35(11):11.

[7] 吴晓蔓. 临床经验基础实验指导[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8] 雷家英. 儿科护理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51-253.

(收稿日期:2013-03-13 本文编辑:郭静娟)

上一篇:保养心脏从年轻开始 下一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应用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