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例糖尿病母亲高危新生儿的护理

时间:2022-07-10 08:44:18

78例糖尿病母亲高危新生儿的护理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来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明显增高,据调查约3~13.8的孕妇有血糖异常。高浓度血糖能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液循环,而胰岛素却不能通过,进而胎儿产生高胰岛素血症,严重影响各脏器的生长发育及内分泌代谢,引发一系列的临床问题。2011年5月至2013年1月我院儿科病房NICU共收治糖尿病母亲导致的病理新生儿78例,经过精心治疗与护理,全部治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男38例,女40例,胎龄30周至40周,出生体重1500g至5000g,新生儿低血糖42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53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8例,大于胎龄儿46例,低钙血症与低镁血症3例,心脏疾病3例,神经系统疾病9例。

2 护理

2.1入院时的护理

糖尿病母亲新生儿属高危新生儿,出生后处置均按早产儿进行护理。室温保持24~26℃,相对湿度55~65。病儿入院后给予心电监护进行监测,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加强保暖,维持正常体温,减少能量消耗以防止新生儿低血糖发生。如体温过低,可入暖箱进行保暖。及时清理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予吸氧。严格各项消毒隔离措施,严格手卫生及无菌操作,预防院内感染发生。

2.2皮肤、脐带护理

胎儿长期在高糖环境中,可导致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使表皮细胞的增殖、分化和迁移能力减弱,提高了皮肤破损、组织损伤的危险性[1]。有文献报道:在高糖环境中,可造成皮肤组织出现氧化应激状态,导致皮肤组织创伤愈合能力下降[2]。糖尿病母亲的新生儿皮肤屏障功能弱,在皱褶处容易发生潮红、破损,尤其照射蓝光时容易发生皮肤擦伤。护理时注意操作轻柔,每日进行沐浴,保持皮肤清洁,改善血液循环,光疗时注意箱内温度,定时更换;及时更换尿布,保持皮肤干爽,一旦发生臀红,给予暴露干燥,涂抹护臀软膏;每日用75酒精消毒脐部2次,避免感染。

2.3喂养护理

出生后早喂养,防止低血糖。每天病儿所需奶量应根据日龄、体重来计算[3],或遵医嘱给予糖奶。由于葡萄糖对脑供应不足时, 病儿可发生嗜睡、喂养困难, 喂奶时应耐心仔细保证完成奶量。如果病儿发生呼吸困难缺氧时,喂养时注意避免呛咳,必要时给予鼻饲。如因特殊情况经胃肠喂养不能满足营养需求时,需给予静脉营养,保证热卡摄入。

2.4并发症护理

2.4.1低血糖护理

胎儿在宫内处于高血糖环境中,出生后母亲供给的糖原中断,但高胰岛素血症仍存在,从而引起新生儿低血糖,这是最常见的并发症。由于葡萄糖是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的唯一能量来源,长时间低血糖可导致脑细胞的损伤,留有后遗症。低血糖多于生后1-12小时内发生[4],出生后24 h 内应监测血糖变化,若血糖< 2.2 mmol / L,则诊断新生儿低血糖。临床中多无症状,应密切观察有无疲倦,抽搐,肌张力改变等表现。发生低血糖时及时处置,遵医嘱静脉输注葡萄糖,输注时,应用微量输液泵控制速度,注意避免外渗,定时监测血糖及时调整,控制血糖在2.2 mmol / L~5.5 mmol / L之间,预防发生医源性高血糖症。

2.4.2巨大儿护理

文献报道,糖尿病孕妇所分娩的新生儿有50% 为巨大儿,这是由于高胰岛素分泌使合成代谢增加,导致胎儿细胞生长发育加速、体重增加。巨大儿造成难产率增加,可发生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锁骨骨折、头颅血肿、颅内出血、缺氧、窒息等。巨大儿出生后,应加强病情的观察与评估,对症护理。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时注意有无一侧肢体运动障碍;锁骨骨折时可以不予处理,通常可完全恢复;头颅血肿时,给予冰袋局部冷敷,观察黄疸的变化;颅内出血时,需头部制动,床单位抬高15至30度,遵医嘱给予镇静及对症处置;缺氧、窒息时即给予吸氧、心肺复苏等抢救措施。

2.4.3呼吸窘迫综合症的护理

因胎儿的高胰岛素可抑制肾上腺皮质激素对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形成,出生后呼吸窘迫综合症发病率高,多发生在生后6-12小时内,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发绀,伴,呼吸不规则。应给予心电监护,密切观察病儿呼吸次数及频率及血氧饱和度,监测有无心衰的发生,及时给予吸氧、正压通气辅助呼吸及气管插管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

2.4.4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护理

胎儿因在宫内代谢增加,促红细胞生成素增多,引起红细胞增多症,出生后大量红细胞破坏,造成高胆红素血症。每天密切监测病儿黄疸出现的时间与进展,给予蓝光照射,必要时输注白蛋白,预防核黄疸的发生。

2.4.5新生儿低血钙的护理

与母孕期的高血钙及低血镁有关,也与母孕期血糖控制水平有关。临床中观察病儿有无惊厥的表现,遵医嘱补充钙剂,静滴时防止外渗。

2.4.6新生儿心肌损害的护理

糖尿病母亲新生儿的心脏解剖和功能异常的发生率较一般新生儿高,表现为心肌肥厚、心室舒张功能的受损,心肌酶异常。出生后应监测病儿心率心律变化,加强出院后的随访,病儿大多预后良好。

2.4.7神经系统损害的护理

母孕期的高胰岛素血症及高血糖造成的红细胞增多症,使胎儿血流减慢,氧气的交换减少,造成组织缺氧,损害中枢神经系统;持续新生儿低血糖,能导致个体神经系统永久性损害,智力及运动神经发育滞后等[5]。本组9例病例有神经系统损害,给予保暖、镇静、吸氧、促进脑细胞代谢药物,8例治愈,1例顽固性低血糖病例在精细运动及反射功能方面有轻度落后表现,给予相应指导,尚需继续随诊观察。

2.4.8出院后的护理

指导家长合理喂养,定期监测生化指标和神经系统发育情况,及时干预治疗。

3 小结

总之,妊娠期糖尿病高血糖环境导致了新生儿围生期多种并发症的出现,从而影响以后的生长发育,也增加了青春期及成年后肥胖、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疾病发病率。在临床过程中,密切观察病情,精心护理,及时抓住可逆性损伤时机,提高高危儿抢救成功率和生命质量,减少伤残儿童。

参考文献:

[1] Chong Z Z,Shang Y C,Maiese K.Vascular injury duringelevated glucose can be mitigated by erythropoietinand Wnt signaling[J].Curr Neurovasc Res,2007,4(3):194-204.

[2] Piaggesi A.Research development in the pathogenesis ofneuropathic diabetic foot ulceration[J].Curr Diab Rep,2004,4(6):419-423.

[3] 左艳红.糖尿病孕妇新生儿的血糖监测及急救[J],中国妇幼保健,2009,32:4624-4625

[4] 赵亨生,曾振锚. 中华新生儿学[M]. 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1998:505-506.

[5] 王娜,孙正芸,王合丽,等.妊娠糖尿病母亲新生儿及健康巨大儿血糖、胰岛素和皮质醇水平的变化[J],山东大学学报,2011,49(6):8-10

上一篇:心理治疗配合补液治疗糖尿病乳酸酸中毒的临床... 下一篇:肛周脓肿术后护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