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赏识教育的方法和作用

时间:2022-10-14 11:40:39

浅谈赏识教育的方法和作用

美国心理学家 杰丝。雷尔说过:称赞对鼓励人类的灵魂而言,就像阳光一样,没有它,我们就无法成长开花。而美国精神病专家经过研究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百分之五十的精神病人都是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赏识而精神崩溃的。”美国精神病专家讲:“我们多么希望把他们治好可往往又不忍心让他们重新回到这么冷漠而没有一个人欣赏的世界。” 可见,在生活中赞美和赏识对我们每个人是多么重要。

在我第一次带一年级的时候,真是百般滋味在心头啊!其中也是苦乐参半,辛劳自然是不必说了,但看到那一张张天真无邪的笑脸,我所有的辛苦在顷刻间烟消云散。我喜欢孩子是大家公认的。但今年我的班上有一个叫陈桂亮学生却让我怎么也喜欢不起来。刚开学他就真给我惹来一堆的事,上课爱做小动作,跟前后左右的同学都喜欢讲话,下课爱跟同学打架,结果这个来告状,那个来投诉。开学三个星期以来,我在课内课外批评最多的就是他了。等到在学完拼音以后,我在班上进行了一次字母默写比赛,全班只有四个一百分,我想破脑袋也想不到他居然会考一百分。但不管能否想通,我对他的印象却是好了一些,毕竟这小子还算聪明。于是,我在课堂上对他大加表扬,我发现,“表扬”对他确实就是灵丹妙药。每次课堂上只要我表扬他一下,他就会一下子把腰挺得直直的,脑袋仰得高高的,唯恐别人注意不到他,以后我就注意对他多表扬,少批评,连他那不算太好的作业,我也偶尔会给他给他个优加认真,较之以前,他的作业真的进步了一些。此时我明白,老师对一个学生的期望越高,这个学生也就会朝着这个目标走得越近,而其中很关键的就是教师的鼓励的技巧。

有一天下午,我要去参加教师例会,而课室又一片狼藉,这时,陈桂亮他们还没有离开课室,我顺口说了一句:“老师还要开会,课室又这么脏,老师真不放心,你能不能和钟龙杰负责,带几个同学把课室打扫一下。”他欣然答应了。等开完会,我赶紧跑回课室准备收拾残局。门开着,灯已关掉,教室里静悄悄的没有一个人,桌椅摆放得整整齐齐,地也扫得干干净净,刚刚拖过的地面还留着淡淡的水痕。我久久地站在课室门口,心中除了惊讶,更多的则是感动。第二天上课时,我大大表扬了前一天下午扫地的几位同学,当然也把陈桂亮赞了又赞。中午吃完饭,学生还要回课室扫地,这些事情以前都是我亲历亲为。这时陈桂亮说:“王老师,你去吃饭吧,我来扫地。”当时我就发现,他顽劣的外表下有着一颗善良,质朴而敏感的心,他比别的同学更能体谅老师,当然也和老师的赏识是分不开的。于是我趁机说道:“你能为老师着想,老师真高兴,不过老师还是有点不放心啊”(耍了个小花招)。他拍着胸脯说:“我们可以的,你快去吃饭吧.”我更开心了:“其实老师觉得把很多事情交给你做最放心了,只要你在这里,老师就觉得心里很踏实。”他咧开嘴笑了。果然只要他们这一组扫地,就特别干净。或许,他本来就是一个很优秀的了孩子,只是一开学我就戴上有色眼镜来看他,才使我对他的态度不太好,也从而导致了他以后几个星期的异常顽皮的表现。

有人说,好孩子是表扬出来的,我完全赞成,而且在我的教学过程中,我一直在实践着,我明白这其中要把握好一个原则,那就是真诚而恰当,如果毫无原则地一昧表扬,这样并不见得就有什么效果。适时,适度的表扬学生,才会在了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潜能,从而造就一个又一个的“好学生”。

教育真的是要蹲下来欣赏学生,使学生获得一种被关注、关爱的情感满足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始终伴随着理解、信任、友爱、尊重、鼓舞的心理体验通过老师的赏识教育也能学会去欣赏别人这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特别是那些屡教不改的孩子他们已经是宁死不屈了。他们怕的不是训斥、打骂、职责恰恰是信任、感动、幽默。

赏识学生的老师必是做人开朗不固执、看事多角度不极端、待人虚心不自大的人。“以己之长比人之长,就会互相欣赏;以己短处比别人短处则会虚怀若谷”。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反复告诫自己:切不可意气用事 ,切不可随意给孩子下不好的结论,在孩子没有明确的自我判断的时候,老师的判断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威,我们切不可随意用这个权威。而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用好赏识这把金钥匙。

一.调整心态,做孩子成长中喜欢亲近的人

其实在孩子的内心,他们有着非常强烈的渴望,那就是亲近老师,而作为老师,对于孩子的这种渴望,应该予以同样热切的回应。记得我刚刚送走的那一届毕业生,在一年级的时候,他们喜欢粘着我,一下课就左左右右地环绕在我旁边,问着问那,问长问短,我倒也乐得与他们亲近着,后来遇到上两节或者三节连堂的时候,脆把水杯带到教室,从早读就与他们“厮混”在一起。时间长了,孩子们都能深切得感受到我对他们的喜欢,有的孩子时不时提问的时候,还会错叫我为“妈妈”。而胡浚炜更是叫我“语文妈妈”,我但笑不语,喜悦已在心头,那时的课堂,简直是一种享受,孩子们享受的亲切和被鼓励被赏识的感觉,而我享受的是充满灵动充满活力的课堂。到五年级的时候,我大胆地在家长开放日的课堂上组织了一次辩论比赛,虽说大胆,但我是有底气的,我的底气就是孩子们平时的良好表现。那一天的课堂上,笑声不断,掌声不断,许多家长说他从来不知道自己的孩子表现会这么棒!我说:“我早知道了!而且我也早都让孩子们知道了他们真的很棒!”正是因为这种长期的蹲下来的姿态,让我在孩子们心目中少了几分严肃,多了几分亲切,我成为了他们生活中喜欢亲近的人之一,他们愿意大胆地在课堂上展示自己,他们更愿意得到老师的大力肯定(而实事上他们每次都会得到)。这种良性循环,促使孩子们一次又一次在学习中取得进步和发展,而这一切也给了他们更大的自信。

二.把后进生作为赏识的主要对象

作为老师,我们发自内心地赞美学生,赏识学生不是不可以做到,但这种赏识和赞美常常限于优等生。而对于一个反反复复地犯着各种错误,给我们的工作增添各种麻烦的后进生,要做到赏识,却真的需要勇气。

我也努力地试着赞美那些麻烦不断的小坏蛋们,效果也有。但常常在他们接连不断的犯错之后,开始抓狂,于是,也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狠狠地批一通才解恨,这样的举动,往往把前面的或真诚或虚伪的赞美抹杀干净了,然后,一切似乎又回到了原点。我们对于后进生所有美好的愿望和激情就这样一次一次地消磨得差不多了,对赏识教育似乎也失去了信心。曾经一个后进生家长对我说他的孩子已经对各处批评和处罚司空见惯了,根本就是金刚不坏之身了。确实如此,我的批评,他似乎充耳不闻,而当我表扬他的时候,他立刻会有反应。于是,我开始试着找各种机会表扬他,比如他站得比以前好一点点,我就大力表扬他,并把他的良好表现扩大化,他就会站得比刚才更好一些。可以说,对于他的教育,就是在努力地发现并展示他的那转瞬即逝的好的表现,并让这些好的表现延长一点,再延长一点。这样确实有效果。那么,对于他时不时的反复该怎么办呢?小的,我暂时忽略,大一点的,改严厉批评为轻轻的批评,轻轻的批评为改炎提醒,为什么如此呢?因为,强调不好的东西,次数多了,反倒成了强化这不好的东西。而不断的赞美,同样也是在强化,强化美好的东西。在强化好与不好之间,我选择肯定好的,而不是否定不好的。同样,这种强化好的东西,也充分满足了孩子们被肯定,被赏识的愿望,时间长了,他也会朝着我们所期望的方向发展。

三 赏识和赞美要适度、真诚、有针对性

对于低年段孩子尤其是一年级的孩子来说,赞美要有针对性,比如很多老师会说:“你真棒!”孩子高兴了,但是,过后他可能不明白,自己到底棒在哪里了。我们表扬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孩子有自信,因为盲目的自信有时就成了目空一切的自大了。我们的赏识和赞美给予孩子的是自信,是今后行动中的指导作用,还有给群体今后的导向作用。对一年级的孩子最明显。比如排队时,老师说某一个孩子很棒,其他孩子可能不知道,这个孩子受到表扬是因为站得笔直呢还是前后对齐,或者是身子不来回摇摆,手不来回动。如果老师说;“你能跟旁边的同学对齐,而且双手紧贴大腿两边放。”那么这个同学就知道,我以后这样放就是很标准了,其他同学也知道什么样的站法才更符合标准。

昨天的家长开放日上,大课间排队时,全班四十几位家长站在走廊上,这些小家伙已经蠢蠢欲动了,随时准备像在家里一样,到父母跟前撒欢了。嘈杂之声已经慢慢大起来了。于是我立刻把嗓音提高了一点,把声音沉下来了一点,因为嗓音太高的话,会更增加孩子们的躁动和不安的情绪。我说:“我真喜欢胡瑾瑜的站姿,双手放在大腿边,又能跟前边和左边的同学对齐,立刻又有几个小家伙做得像胡瑾瑜一样好了,我又立刻点了这几个同学的名字。这下,小朋友们,有了努力的方法和学习的对象,在爸爸妈妈面前当然要好好表现一番了,于是一个个站得笔直笔直的,我又继续用我独特的方法表扬他们,就是用大拇指在他们额头上点一下。在整个大课间的过程中,音乐声不小,家长的议论声不小,唯有可爱的小家伙们表现得一丝不乱。而最主要的是,我在开始就充分肯定了做得好的,并明确了哪里做得好,这种正面的引导,起到了很好的榜样作用。

发自内心的赞美和赏识,相信孩子们一定能感受到。而泛泛的,不着边际的赞美,或者让孩子感觉到虚假,或者让孩子在沾沾自喜之后,一无所获。

马斯洛研究的关于人的基本需求中,尊重和自我价值实现是其中较高层次的需求,可见赏识和尊重在人的生活中有多么重要。学生就像火种,我们老师能做的,是如何点燃这火种,而激励,赏识就是点燃火种,让每一个生命之火熊熊燃烧。

上一篇:独立学院品牌传播策略研究 下一篇:英语专业教学改革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