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母亲与孩子

时间:2022-07-10 05:55:56

浅谈母亲与孩子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一个男孩的性格及亲身对他侧面的家庭了解,以及他与母亲的相处模式,简析母亲对他人格成长所起的作用以及他人格的成因,强调母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关键词:人格;母亲;隔代培养;教养方式

中图分类号:C9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22-0171-01

中国有句俗话:“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强调遗传的重要性但遗传的更多是体貌特征,“龙生九子,各有不同”,强调更多的是人格问题。人格,亦称个性,它反映了一个人总的心理面貌,是相对稳定、具有独特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它是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包括气质、性格、能力、兴趣、爱好、需要、理想、信念等方面内容,人与人之间显著的差别就在于人格。个体的人格是在遗传、成熟、环境、教育等先、后天环境交互作用下形成的。不同的遗传、存在及教育环境,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心理特点,我们经常所说的“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就是指的这个意思。

有幸接触过一个九岁男孩,并跟踪调查一年多。男孩A成绩优秀,比较聪明,深受老师的喜爱,但朋友同学皆不太喜欢,该儿童现已九岁,但大小便问题仍未解决,不太讲义气,喜欢占小便宜,生活中索取多,付出相对较少,比较自主,但为人较圆滑,时而聪明,时而糊涂,让人捉摸不透,人小鬼大。家庭背景:父亲是个商人,常年在外,对他来说,父亲只是个符号,是个能提供钱和物质给他的人,母亲在家待业,整天只知道麻将玩乐,孩子扔到一教育机构就没管过,晚上10点孩子也要自己回去,孩子跟妈妈的相处模式更像一对恋人,孩子的爷爷奶奶都远在蒙古,隔代培养基本上不可能。男孩A的问题让我们深为头痛,表面看来他成绩好,也很聪明,他的小聪明也经常惹人爱怜,但他的心理和人格发展严重滞后。九岁了,上完厕所,老弄不干净裤子,半个月不洗澡,经常小朋友会捂着鼻子嫌他臭,他笑笑不以为然,不在乎,我看到之后心里确实很痛,是他老成还是根本不明白那嘲笑呢!他爸爸我从来没有见过,也没听他提过,他父亲常年在外,收入不菲,但惟独缺乏的是对孩子的照顾,母亲年轻漂亮,听他说,他爸爸比妈妈要大5岁,母亲没有工作,可见孩子的爸爸希望她做个全职母亲,可是她这个全职母亲当得确实不怎么样,整天麻将,上网,从来不会主动去教育机构接孩子,不管多晚,他们家住在豪华别墅区,可是孩子却从来不乱买零食,让我很奇怪,他会一笔一笔跟妈妈算得很清楚,喜欢占小便宜,捡了小东西从来不还,舍不得是因为得的不够。他妈妈给我诉苦,说他这么小就会臭美,穿了两天的内裤就要洗,非要三天洗一次澡,我听了心里很难受,孩子的成长非但没有得到妈妈的帮助,反而受到她的打击和阻拦,孩子在这样一个夹缝里成长起来,像一棵压在石头底下的艰难生长的小草,这也就不难解释孩子对于常识会一时明白,一时糊涂,根本就没有人告诉他这些事情,很多东西都是“偷”学来的,我听到过A跟妈妈打电话,他老是问妈妈在哪里?听不到妈妈的回答,但是每次都听A说,妈妈你骗人,你肯定不在家,你到底在哪里?映射出妈妈平时的谎言,A的不诚实的性格不能说跟妈妈没有关系的,平时也听到B说妈妈不是个好妈妈,只顾自己,不顾孩子,A的妈妈本身就是个孩子,自身没有完成青春期的反转,女性虽然做了妈妈,但人格发展停留在女儿的位置上,不愿离去,她是个好女人却不是个好母亲。母亲的位置与女人位置之间的冲突,母亲的位置和工作的位置之间的冲突经常导致这位母亲时常的焦虑,也会间接的传递到孩子身上。A面临的情况时,他没有母亲,可以起到代母代父的祖父母远在蒙古,没有人把他当成孩子,他在夹缝中艰难的生长,没有给他足够的爱,所以他不肯舍弃到手的东西,即使是粪便。A的妈妈平时丈夫不在身边,孩子去学校就是一天,没有自己的职业,身在他乡,亲人不在身边,她的处境,她的焦虑,A是她儿子,也是她的依靠,更是她撒娇的对象,她在向儿子要爱,而儿子也要爱,他们之间存在的冲突,让儿子一度宣称你不是个好母亲。孩子的小气,孩子的老成,孩子的懵懂,跟母亲的拒绝,母亲的一声“不”,丝丝相连。当一个小孩在忍受长久的挫折后(尤其来自母亲),会产生强烈的愤怒与攻击,小孩会将这愤怒投射到母亲身上,扭曲了孩子心中的母亲形象,孩子一方面因愤怒而想离开,另方面又因害怕而想靠近。其内在的诸多冲突情绪,造成其早期的客体关系呈现出的是一种未能整合的型态,同时也反映出他支离破碎的自我,每一片段的自我都是一部分的自我,这些不同片段的自我随时等待不同的对应客体出现以作出响应。

总之,子女的人格成长与家庭环境关系密切,同时也与父母的教养方式密切相关。作为父母,不仅要关心子女的身体健康和成长,还要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和人格的成长。在教养方式上,父母应该更多地给与孩子情感温暖,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给他们相对的自由,不要过分干涉,让他们有一些自己的空间,同时,当孩子做错了事时,对待孩子的严厉程度和处罚程度也应该注意,否则会引起孩子一些人格障碍;在家庭环境方面,家庭的的宗教道德观对孩子的人格成长有很大影响,无论孩子有怎样的宗教道德观,都不要以父辈的人生观价值观凌驾其之上,适当地加以引导就够了,同时,在孩子面前,或者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父母不要有太大的分歧,这样会使孩子无所适从,易形成边缘型人格。

无论如何,每个生命都有自己的成长历程,我们不需要太多的干涉和要求,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地为他们提供一个自由轻松的环境,让他们健康成长,让他们愉快地生活!

上一篇:关于和谐校园建设下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剖析 下一篇:浅谈如何让学生参与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