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灌输”与学生“自化”

时间:2022-10-14 08:37:11

教师“灌输”与学生“自化”

[摘要]灌输是传统的知性德育的主要方法,是指教育者将社会要求的德育内容单方面传授给学生的方法,它在传授道德性知识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但在复杂社会环境下,这种单一的忽视学生主体性的培养、缺少道德体验和道德情感共鸣的灌输法导致了学校德育实效性不佳的后果。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老子的《道德经》中有丰富的德育思想,其中“行不言之教”可谓是与灌输法完全对立的经典表述。本文通过探究老子“行不言之教”以使民“自化”的德育思想内涵,试图对其进行去粗取精的批判继承,以探寻其对我国当下学校德育方法的启示。

[关键词]学校德育;灌输;自化;行不言之教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28-0124-03

德育方法是在德育活动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所采用的活动方式与手段的总称,作为实现德育目标的手段,德育方法尤其需要创新。传统的灌输法虽因其种种局限而广受批判,但在实际工作中却依旧大行其道。我国古代经典中不乏对道德教育或品德修养方法的论述,其中,老子《道德经》中“行不言之教”以使民“白化”的德育思想虽然有其时代局限性,却也有其积极意义,尤其有助于我们对灌输法的反思,故对其进行批判继承是有必要的。

一、“灌输”的德育方法

1.灌输法的含义和作用

灌输法最初主要运用于智育中教师直接向学生传递科学文化知识,作为德育方法,就是教育者将社会所倡导的主流价值观、道德性知识传授给受教育者的方法,教给人们的是直接的、经过千锤百炼的理论观点,强调学生对价值观的单方面认同、对既定规范的模仿和对权威的服从。它建立在对一种主流价值观念的认可基础之上,而且肯定这种主流价值观传授的必要性。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学内容取决于社会的要求和教师的决定。这样的方法对于老师来说简便易行,也利于学生获得一定的道德修养方法,利于主流价值观在全社会的倡导。

2.灌输法的局限

单纯的灌输简便易行却有着诸多局限,主要在于:单向的理论传授很难让学生拥有道德体验和道德情感,这就难以将教师传授的价值观内化:教师往往成为课堂的主宰者,学生则处于被动状态,这种状态很难营造一种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学生难以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也很难培养学生道德推理的能力。

二、老子的“行不言之教”以使民“白化”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时期哲学家和思想家,他的思想集中体现在《道德经》中,其中不乏对教育的独到见解,而“行不言之教”可以说是老子教育思想的一个经典表述。这是在他“大道无为”的哲学思想下衍生的教育之道,坚持教人于无形之中,有着丰富的教育内涵,对当今的德育更是有着莫大的借鉴意义。

1.“行不言之教”以使民“自化”思想内涵解读

“行不言之教”是老子核心思想“无为”在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无为”实际指的是顺应自然,不刻意而为,“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因为自然和社会都有其发展的路径,所以像天地任万物自生自灭那样,统治者也应对人们的生活和社会不加干预,任其自由发展。延伸到教育也是如此,也就是教育者不应该对受教育者强加干预,而“使民白化”,也就是任其顺应发展规律而自我生长发展。

“行不言之教”的理论基础是“有无相生”,不言即最好的言。“有无相生”讲的是事物相辅相成、相互转化:“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既然事物可以相互转化,无可以转化为有,也就是可以通过无为而达到无不为,那么“无言”才是最丰富的言说。

“行不言之教”的精神实质是“无为而无不为”“不言而无不言”,即通过不妄为、不过度而为,最终达到无所不为的目标,通过不妄言、不过度言说,而达到最好的教化。

“行不言之教”的终极目标是使民“自化”,“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只有清静无为,不对社会与人的发展横加干预,才能使万物遵循自身发展的规律而发展。在教育方面,存在着“知(通智)者不言,言者不知”的现象,也就是真正有大智慧的人不会口头上妄言或多言,反而是不求甚解之人时时在口^上炫耀,不懂教育的人才不停地向学生宣扬他的价值观。由此可见,只有“行不言之教”,才能达到促进受教育者和谐发展的目标。

2.使民“自化”的道德教化方式

使民“白化”的方式即为“不言之教”。也就是不妄言、不过度言说。后世学者对“不言之教”的理解各有侧重,有的强调身教,有的强调体验式教学,有的强调自然发展。笔者针对当前我国学校德育方法上存在的重教师灌输、缺学生体验的问题。对老子的“不言”与“自化”更多地理解为对学生的发展不横加干预,而是任其在生命生活中自我体验、自由发展、自我构建。

三、学校德育应“灌输”还是“自化”

德育方法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德育活动的成效,它的选择一方面受德育内容的规定。一方面更应考虑到学生道德发展的规律。搞清楚学校德育教什么及学生的道德如何发展,相应的方法也就明了了。学校德育,核心是学生的道德发展,有专家指出:道与德应该分别理解并进行相应的教育,“道”涉及自然、社会、人生发展的规律和秩序,并有着不同的层次,属于人的认识中的认知部分,是可以教的。而德强调的是个体对“道”的领会,具有强烈的个体色彩,并且受着情感的支配,是不可教的。基于此,本文认为德育方法的选择也应具体考虑。

1.道可教且需教,故需教师“灌输”

正因为认知部分的“道”是可以教的,并且这种道德性知识也不能都由学生自己在实践中体会和获得,所以需要教师的灌输。人类积累下来的间接知识、以及社会主流价值观如此直接传授给学生便可以节省教学时间,以更快的速度教给学生现成的道德修养方法,也可以避免学生浪费时间,或一直持有其错误的方法和价值观。

2.德不可教,而需学生“自化”

“德”则指人对“道”的领会与理解,是指人的德行、品德,是对合理的行为原则的具体体现。传统道德哲学中,德与得相通。在《说文解字》中,德被解释为“外得于人,内得于己也”,强调的是个人对“道”的具有主体色彩的理解和把握。既然德是带有个性色彩的过程,对同样的道,不同的个体可能会有不同的德。德性的产生靠的是个体积极体验、主动构建。因此,学校德育应当“关注人的生命价值,尤其是学生的主动性与能动性,通过唤醒学生的主体性来激发真正的人性”,也就是要培养道德主体并为学生道德的发展营造一个有利的环境,使学生可以在生活中产生道德体验和道德情感,自我生成道德判断和价值观,也就是自我生成德性。

由上可知,对于道德的不同部分的教育,应使用不同的德育方法,任何一方缺席都将导致学校德育的不完整,导致学校德育成效的减弱。如果没有道德主体即学生的主动参与、体验和构建,灌输只能是教给学生道德性知识,是否内化为学生的德性却丝毫得不到保证:若是没有教师的说理教育,教给学生道德修养的方法及被社会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学生德性的发展也将失去方向。所以说,科学的德育,应当是教师“灌输”与学生“自化”的结合。从对教育的总体认识来看这种结合也是有道理的,学生“白化”可看作率性之道。而教师的“灌输”可看作化性为伪之教。

四、二者如何有机结合

教师“灌输”与学生“白化”虽然是针对德育不同部分而作的选择,但德育本身是一个完整统一的教育活动,德育过程因完整复杂个体的参与而变得无法真正进行各部分割裂开来考察。所以“灌输”与“白化”也应该是相互融合、相互补充的关系,而不是非此即彼。

1.教师的灌输应立足于学生的生命活动

道德性知识的习得离不开教师的灌输。但教师灌输的内容应该是以学生的生命生活密切相关,只有切合生命生活的德育内容才能引起学生内心情感的变化,才能利于学生把社会要求的道德规范内化。人是生活中的人,是社会人,德育的过程就是使人回归社会生活的过程。不要离开了学生具体的生活世界。而试图去构造一个理想化的育人环境,学生的道德发展阶段和水平只能从学生自己的生命活动中去感知。要将教学价值取向定位于学生的主动健康发展,突出教学的时代价值追求;强调教学过程的动态、互动、生成、开放等特性。强调德育首先应使人热爱生活、体验生活,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养成德性,而非脱离现实生活,在虚无缥缈的世界中培养人的道德品质。

2.学生的自化应在教师的关照下进行

德育是为了成就人的德性而开展的专门的教育活动。学校德育有其专业性特殊性,并非社会中一切道德的形成都能称之为德育,每个学生自我道德的生成也不能都称之为德育。为了避免德育的泛化,保持学校德育的专门性,应该将学校德育与学生的生活区分开来,在实践中,这种去知识化、去政治化、去学校化,否认道德知识的普适性、规律性的思维,会使德育走进相对主义及形而上学的思维禁地。企图在理想中摆脱社会对德育的政治影响与价值导向。将德育与学生的生活区分开来,具体到德育方法上,就是要使学生的道德生成在教师的关照下进行。只有强调教师的关照,才能保证学校德育的专门化,只有教师的引导,才能保证学生道德生成的正确方向。

3.进退有度,建健康德育环境

学校德育应该是一个系统化的活动,教师灌输与学生自化在其中是相辅相成的过程,而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对两种方法的选择和使用要以学生道德水平的发展为最终目的。不管是灌输或是白化,学校德育最重要的是要为学生道德的生成创建一个健康的环境。所谓进退有度,是指不应独爱某种方法,造成学校德育的畸形。若只重灌输,学生自主性缺位,那么德育只能沦落成道德性知识的教育,于学生德性生成毫无益处;而另一方面,若只讲学生自化,任由学生自我教化和发展,那么德育的方向得不到保证,学生个体的社会化得不到保证,这也不是真正的学校德育。

五、结语

我国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浓厚,古代经典中不乏优秀的德育思想,对传统道德文明的继承是保持德育民族性的路径,而在对待传统道德的问题上,我们所要关注的是将传统道德中的灵魂与精神同现代道德与精神有机地联系起来,而不是简单地照搬与复制。在对老子“行不言之教”以使民“白化”德育思想的解读上,我们要进行批判式的继承。老子所讲的“白化”针对的是当时统治者对民众的过多干预,强调的是顺应自然规律,不妄言、不过度言说。对于今日德育的启示,那便是要强调德育主体的培养,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重视学生道德体验和道德情感,在自然而然中促进学生道德规范的内化,促进学生德性的生长。但如果对这一方面过度的强调,就会导致学校德育概念的泛化,削弱学校德育的专业性,所以在具体到德育的方法上,同时也应该强调教师的引导作用,这是德育方向上的重要保证,也是学生德性生长的知识性基础。所以说,教师的“灌输”与学生的“自化”,在学校德育中应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二者缺一不可,只有坚持二者的协调,才能共同促进学生道德的和谐发展。

上一篇:浅析夫妻称谓在言语交际中的使用 下一篇:公共美术鉴赏课程标准设计思路与考量